末代皇帝溥儀一生有過五位夫人,個個都各有特色,分別是皇后郭布羅·婉容,淑妃文繡,祥貴人譚玉齡,福貴人李玉琴,妻李淑賢。其中,以末代皇后婉容和末代皇妃文繡最為出名。現在著重介紹的是皇妃文繡,她是一位率直可愛的女子,一組老照片見證玄機。
1909年12月20日,額爾德特·文繡出生於北平方家胡同錫珍府邸,她自號愛蓮,蒙古族,鄂爾德特氏,滿洲鄂爾德特氏端恭之女,她是正宗的滿族鑲黃旗人,母親蔣氏則是漢族女子。在父親去世後,母親攜三女析居花市,過著平民的生活。文繡原本就是一位普通的女子,卻在14歲那年,被選為皇妃,成為溥儀的淑妃。剛開始,溥儀對文繡還是不錯,還曾為她請了一位女教師,專門教授英語,文繡願意學,學得也很快,她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變。
文繡是一位率真的女子,但是她的顏值與氣質,卻都不如末代皇后婉容。若說婉容是人間富貴花,那麼文繡則是清新淡雅的雛菊,雖然不起眼,但她自身也有一種純潔的美。但是,末代皇帝溥儀選中文繡時,只說了一句話,「這個人長得很有趣。」文繡還是一位有才華的皇妃,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她的一篇文章《哀苑鹿》寫得極好,文筆秀雅、立意不凡,「春光明媚,紅綠滿園。餘偶散步其中,遊目騁懷,信可樂也……」這是婉容所不及的。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派兵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1925年3月,溥儀帶著文繡、婉容等人去了天津。天津對於婉容和文繡來說,有著不同的感受。婉容以前在天津生活過一段時間,她開朗大方,善於交際,喜歡打扮,這樣的生活對她來說,是自由自在的。但對於文繡,她是不習慣的,她不善於交際,不善於去打扮自己,並且反對溥儀投靠日本人、以圖復闢大業,加之后妃爭寵,與溥儀感情疏離,齟齬不斷。
1931年8月,文繡伺機脫出天津,登報公開表示與溥儀離婚,「刀妃革命」一時成為天字號新聞。溥儀並不想把事情鬧大,也派出律師過去調解。見面後,文繡請的律師則說道,「淑妃只希望在園外居住,另給用度,而皇上能於每月之中臨幸數次,就已經足夠了。這樣的要求其實很簡單。」最終,溥儀同意與文繡離婚,並籤訂了離婚協議書。離婚協議共有三條:1、離婚後,溥儀付給文繡生活費5.5萬元;2、允許文繡帶走穿用的衣服和日用品;3、文繡回北平母親家生活後,不得做出有損溥儀聲譽的事情。
總之,末代皇妃文繡是一位奇女子,中國歷史上敢拋棄皇帝的女人千百年來只有她一個,而從末代皇妃到平民,放棄榮華富貴,回歸質樸,她的率直與勇氣,值得人們去尊重。那麼,在看完末代皇妃文繡的絕版老照片,她的一顰一笑盡顯可愛,令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