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妃文繡:第一個和皇帝離婚的女人

2021-02-10 聯合讀創

「皇上,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的時候,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

——《如懿傳》

《如懿傳》劇照

電視劇《如懿傳》

如果看過電視劇《如懿傳》的話,想必不會忘記如懿這幾句話。劇中周迅所飾演的如懿,因為念著和皇帝的年少情分,把自己置身在紫禁城這個漩渦之中,然而那些情分卻被漸漸消磨,最終導致二人離心。

如懿斷髮

如懿萬念俱灰,斷髮斷情,成全了自己的執著,最後在一輪明月下靜靜闔目,為這一生畫下了句點。


關於斷髮,劇中的解釋是:一為國喪,二為夫喪。

如懿身為皇后,在皇帝和太后尚在時主動斷髮,顯然犯了滿族大忌,故在歷史中乾隆對於繼後的斷髮舉動,則認定「她平日恨我必深」,此後與她相關的一切都諱莫如深,難見記載。

這段令人唏噓的宮廷往事,經由《如懿傳》的播出而進入更多人的視野,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如懿的行為無異於和皇帝離婚。


然而敢於和皇帝主動提離婚的,除了這位輝發那拉氏,還有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末代皇妃文繡。

文繡宮廷舊照

額爾德特·文繡,8歲時被送去讀書,天資聰明,各科功課都學得極好,深得老師的喜愛。如果沒有發生後面選妃的事,也許文繡會繼續完成學業,度過另一種人生。

然而當她的叔叔得知16歲的皇帝要選後時,為了光耀沒落的家族,自作主張將文繡的照片遞了上去,或許是命運的巧合,容貌並不出眾的文繡竟然真的入選了。

關於文繡是如何被溥儀選中的,在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有這樣的記述:

究竟選誰,當然要「皇帝」說話,這就是要「欽定」一下了。同治和光緒用的辦法,是把候選的姑娘們都找來,站成一排,由未來的新郎當面挑揀,挑中了的當面做出個記號來——我聽到的有兩個說法,一說是遞玉如意給中意的姑娘,又有說是把一個荷包系在姑娘的扣子上。

到我的時代,經過王公大臣們的商議,認為把人家閨女擺成一溜挑來挑去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就改為挑照片的辦法,我看著誰好,就用鉛筆在照片上做個記號。

照片送到了養心殿來,一共是四張。這四位姑娘的玉容,在我看來,都是一個模樣,每位都有個像紙糊的桶子似的身段,臉部很小,實在也分不出醜俊來,如果一定要比較,也只能比一比誰的旗袍花色特別些。

我那時既想不到什麼終身大事之類的問題,也沒有個什麼標準,我不費思索地在一張似乎順眼一些的相片上,用鉛筆畫了一個圈兒。

這是滿洲額爾德特氏端恭的女兒,名叫文繡,又名惠心,比我小三歲,看照片的那年是12歲。這是敬懿太妃所中意的姑娘。

就這樣,小小年紀的文繡因為身上漂亮的花色,被溥儀隨手畫了一個圈,圈住了她半生的命運。

1922年11月30日,文繡先於正宮皇后婉容一天進了皇宮,冊為淑妃。而她與未來丈夫的第一次見面,得到的不過是冰冷的五個字:「下去歇息吧!」

此後文繡開始了她的宮廷生涯,每日在各宮請完安後,便回到居所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或刺繡,或教導宮女認字,後來又跟隨老師學習英語,潛心學習,把讀書當成樂趣。

文繡宮廷舊照

這樣閒適的日子並沒有過很久,兩年後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皇宮,文繡也跟著他和婉容一同來到了天津,開始另一種宮外的生活。

可在這裡並不比宮中快樂多少,溥儀和婉容像是被放出的鳥,在外面的世界飛得很精彩,他們成日遊走在各類社交活動中,和各方人物打交道。


但這一切都和文繡沒有絲毫關係,她不過從一個大籠子換到一個小籠子,這種壓抑束縛的生活讓她苦悶不已,卻不得紓解。

對於這段宮外三人的生活,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這樣描述:

我前面說過,我從結婚之後,並不時常和婉容、文繡接近。因為在宮各住各的地方,距離都挺遠,她倆因此十分猜嫉(兩個太妃的矛盾,當然對她們也有影響),每個人都以為我不在她那裡的時候,必是在另一個那裡(其實我不過在我自己那裡)。

特別是婉容霸道一些,總存心排擠文繡,文繡是比較老實的,受氣的地方就少不了。我為了減少和婉容的囉嗦,曾經索性不到文繡的宮裡去,婉容仍是不滿意。到天津之後,鬧得尤其厲害,有時三個人就不能在一起,在一起也不說話。

其實即使我只有一個妻子,這個妻子也不會覺得有什麼意思。因為我的興趣除了復闢,還是復闢。

老實說,我不懂得什麼叫愛情,在別人是平等的夫婦,在我,夫婦關係就是主奴之間的關係,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和工具。

丈夫對她絲毫沒有愛意,文繡無法忍受終於行動了,由一封離婚信開始了名噪一時的「刀妃運動」。

    「文繡自民國十一年入宮,因雙方情意不投,不為遜帝所喜,迄今九年,獨處一室,未蒙一次同居。而一般閹宦婢僕見其失寵,竟從而虐待。種種苦惱,無術擺脫,終求助於法律,望重歸自由。」

離婚登報

1931年10月22日,溥儀與文繡籤訂了離婚協議書,文繡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和皇帝離婚的皇妃。

對於這件事,溥儀在自傳中是這樣記述的:

一九三一年,文繡突然提出了離婚要求,在得到解決之後,遺老們還沒有忘記這一條:要發個「上諭」,貶淑妃為庶人。我自然也照辦了。

說起文繡和我離婚這一段,我想起了早已存在於我的家庭夫婦間的不正常的生活。這與其說是我對對方的感情上的問題,倒不如說是由於張園生活上的空虛。這是對於一個年輕婦女無法忍受的空虛。

文繡從小受的是三從四德的教育,不到十四歲,開始了「宮妃」生活,因此,「君權」和「夫權」的觀念,無疑是很深的。她在那種環境中敢於提出離婚,不能說這不是需要雙重勇敢的行為。

她破除萬難,實現了離婚的要求,離婚之後,受到的壓力仍然不少。有人說,她提出離婚是受家裡人的教唆,是為了貪圖一筆可觀的贍養費。

事實上,她家裡的人給她精神上的迫害不見得比外來的少,她拿到的五萬元贍養費,經過律師、中間人以及家裡人的剋扣、佔用「求助」,也剩不了好多。

她精神上受的,也許比這方面損失更大。甚至那些向她發出譏諷、辱罵聲的人們中間,也沒有少了覬覦那筆贍養費的人。

比如她的一位哥哥,就是其中的一位。這位道貌岸然的先生,曾在天津《商報》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給他妹妹,其中有這樣的話:

我家受清帝恩達二百餘年,我祖我宗四代官至一品。且慢雲遜帝對汝並無虐待之事,即果然虐待,在汝亦應耐死忍受……

汝隨侍遜帝,身披綾羅,口饜魚肉,使用僕婦,工資由帳房開支,購買物品由帳房開支,且每月有二百元之月費,試問汝一閨閣婦女,果有何不足?

縱中宮待汝稍嚴,不肯假以辭色,然抱衾與裯,自是小星本分,實命不猶,抑又何怨……

這封信曾在「遺老」們之間傳誦一時。文繡後來的情形我就不知道了,後來只聽說她在天津當了小學教師,歿於一九五〇年,終身未嫁。

面對那封公開信,文繡不甘示弱,立馬回擊:

    「惟妹所受祖宗遺訓,以守法為立身之本:如為清朝民,即守清朝法;如為民國民,即守民國法。遜帝前被逐出宮,曾聲明不願為民國國民,故妹袖藏利剪,預備隨遜帝殉清。

    嗣因遜帝來津,做民國國民一分子,妹又豈敢不隨?既為民國國民,自應遵守民國法律。查民國憲法第六條,民國國民無男女、種族、宗教、階級之區別,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理合函請我兄嗣後多讀法律書,向謹言慎行上作工夫,以免觸犯民國法律,是為至盼。」

文繡是個聰慧的女子,從這封回信中也能得窺一二,不卑不亢,有理有據,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有所顧忌,這樣有思想,有才華,有性格的女子,早在她身處深宮時所做的文章中就顯露了出來:

             

            吊苑鹿/文繡

春光明媚,紅綠滿園,餘偶散步其中,遊目騁懷,信可樂也。倚樹稍憩,忽聞囿鹿,悲鳴婉轉,俛而視之,奄奄待斃,狀殊可憐。餘以此鹿得入御園,受恩俸豢養,永保其生,亦可謂之幸矣。

然野畜不畜於家,如此鹿在園內,不得其自由,猶獄內之犯人,非遇赦不得而出也。莊子云: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不願其死為骨為貴也。

          

文繡從一頭死去的鹿身上,聯想到莊子的「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不願其死為骨為貴也」。


在她看來皇妃的身份並不是榮耀,而是一個巨大的枷鎖,縱然身為皇妃死骨為貴,卻比不上在泥中拖著尾巴的快樂與自由。

在電影《末代皇帝》中,鄔君梅飾演的文繡說了三次「我要離婚」,最終得到了溥儀的允許,她興衝衝地走出大門,拋開旁人遞過來的雨傘,笑著說:「我不需要它了。」

然後摘下帽子,一步步走入雨中。

電影《末代皇帝》

她終於自由了,衝破枷鎖和束縛,如願曳尾塗中,脫離了溥儀的前半生,此後的榮與辱,都是獨屬自己的後半生。

文繡民國時期舊照

往期 經典 好書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此書

相關焦點

  • 直擊末代皇妃文繡的真容,一顰一笑盡顯可愛,老照片見證玄機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有過五位夫人,個個都各有特色,分別是皇后郭布羅·婉容,淑妃文繡,祥貴人譚玉齡,福貴人李玉琴,妻李淑賢。其中,以末代皇后婉容和末代皇妃文繡最為出名。現在著重介紹的是皇妃文繡,她是一位率直可愛的女子,一組老照片見證玄機。
  • 末代皇妃與溥儀離婚下嫁農民,丈夫感慨:能娶皇帝的女人,值了
    1931年8月的一天,曾經的末代皇妃文秀,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她不顧眾人的阻攔,公開登報與末代皇帝溥儀離婚。最終,溥儀無奈之下同意離婚,並且支付給文秀5萬餘元的費用。為了挽回一些顏面,溥儀還在各大報紙上刊登了「上諭」,其內容如下:「淑妃擅離行園,顯違祖制,撤去原封位號,廢為庶人,欽此。」
  • 河南小夥娶了末代皇妃,臨終前遺言讓人哭笑不得,這一輩子值了
    在古代,很多的女性都幻想著嫁給皇帝成為皇妃,然後享受榮華富貴,安享一生,但卻有這麼一位女子,他拋棄了皇妃的虛名,主動提出要和皇帝離婚,最後還嫁給了河南的一位小夥,平淡的過了一生,這個女人就是末代皇妃文繡,他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妃子。
  • 國軍少將迎娶小學老師,總覺得妻子不簡單,臨終才知是末代皇妃
    國軍少將迎娶小學老師,總覺得妻子不簡單,臨終才知是末代皇妃 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皇權至高無上的觀點深入人心。皇帝被稱為九五之尊,對全天下都擁有生殺大權。封建帝制在我國存在了兩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後才完全被廢除。
  • 末代皇妃文繡離婚後被騷擾,再嫁清潔工,死後用4塊板拼湊成棺材
    在深宮中被冷落多年的額爾德特·文繡,終於在1931年10月22日與溥儀正式籤訂了離婚協議。文繡拿著溥儀給的5.5萬元生活費開啟新的生活。然而,曾經身為皇妃的特殊身份,使得她的日子比尋常百姓更多了些兇險和艱難。回想當年,溥儀用筆在她照片上輕輕畫了個圈,她的命運就此改變。作為滿洲鄂爾德特氏端恭之女,她的人生卻身不由己。
  • 此人娶了印刷廠女工,總覺得妻子不簡單,7年後才知是末代皇妃
    此人娶了印刷廠女工,總覺得妻子不簡單,7年後才知是末代皇妃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生活非常悽慘,兩次登基,兩次都是傀儡,都是被別人利用的統治工具,如果溥儀出生在普通家庭,也許會度過平靜的一生。
  • 少校娶了個校對女工,總覺得妻子有些怪異,6年後才知是末代皇妃
    若談到末代皇帝溥儀,大家都知道他的妻子是婉容。但他還有另一位妻子,也曾陪伴他多年,從那便是額爾德特·文繡,文繡是蒙古族人,出生於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因她在國文、自然、算數,甚至是圖畫方面,成績都十分出眾,也頗得老師的喜愛。
  • 「刀妃革命」:第一個向皇帝提出離婚的女人,清王朝最後的皇妃
    可清末民初時期,溥儀的一位皇妃向他提出了離婚,並且要求支付自己五點五萬元的贍養費。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被人們稱為「刀妃革命」。這一期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向溥儀提出離婚的皇妃是誰,「刀妃革命」的緣由。文繡出生於沒落的官宦之家,是滿洲鑲黃旗人,父親因病離世後,她和母親妹妹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 少校娶了個報社女工,總覺得妻子氣質非凡,6年後才知是清代皇妃
    也是這一年,紫禁城中住進了兩個年輕的小女孩,文繡是皇妃,13歲,先入宮;另一個叫婉容,是皇后,16歲,後入宮。婉容和文繡成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身邊最重要的兩個女人。
  • 盤點末代皇帝溥儀背後的女人,一人給他戴綠帽,一人為他終生未嫁
    溥儀作為皇帝,擁有後宮無數,但是這一輩子卻沒有孩子,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他背後的女人們。正宮皇后,婉容,滿族大臣之女,本是貴族女性,家庭富貴。進宮後婉容一生悲慘。困局深宮,無人疼愛。但是身為正宮妻子,又逃脫不了這樣的束縛。傳說,溥儀和婉容在成親當日並沒有洞房。對於一個古代的貴族女性,這是個莫大的屈辱。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溥儀的男人物件不中用,無法做一個真正的男人。
  • 皇帝溥儀與淑妃文繡婚後九年未曾同床共枕,引發史上唯一一場帝妃離婚官司
    皇帝離婚,確實是空前絕後的爆炸新聞,溥儀後來說過一段話:「我這個中國最後一個皇帝,幹過兩件轟動世界的事:一是給日本人當傀儡,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二是答應淑妃文繡的離婚要求。妃子提出離婚是中國歷史上沒有過的,因為老祖宗沒這個規矩,也不容許。可是,我還是答應她了,在她請求離婚的信上簽了字。成為中國歷史上皇帝離婚第一案。」(文繡)溥儀與淑妃文繡為什麼離婚?
  • 雪莉神似「末代皇后」婉容?這兩個女人都逃不過抑鬱而終的命運
    文/小女不凡最近,韓國女星雪莉在家自殺身亡的消息佔據了好幾天熱搜,有網友發現雪莉撞臉「末代皇后」婉容,兩人面貌出奇得相似,像是前世今生。不同的時代,相似的命運,雪莉和婉容都是可憐的女人,她們的命運竟然也驚人得相似。
  • 末代皇妃下嫁清潔工,顛簸命運堪稱世紀傳奇
    在棺材蓋好之前,和往常一樣,他最後一次溫柔地撫摸她的臉頰,而她靜靜地躺著,她的生命停留在四十五歲。這人是劉振東,他的妻子是傅玉芳,她也有個名字叫——額爾德特·文繡。他把她葬在北京安定門外的土城一地,用一把黃土蓋著她的棺材,卻沒能把她從孤獨的世家大族女人到最後的貴妃再到平民百姓的悲慘生活蓋好。
  • 他娶了個工廠女工,總覺得妻子不平凡,6年後才得知她是末代皇妃
    溥儀文繡離婚 文繡作為滿洲八旗中上三旗鑲黃旗,自然已經達到選妃的標準,在1922年14歲的文繡溥儀圈中成為了皇妃。不過一入宮她就遭到了溥儀的冷眼相待,接受過先進思想的文繡在後宮中也不是很受歡迎,但每天她都會按規定的時間去溥儀和皇后的宮裡拜安,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一長她便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甚至還產生了離婚的想法。
  • 皇家醜聞,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離婚
    他三歲入住紫禁城,他一生四次登基,他就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她13歲入宮,她是滿族鑲黃旗的大家閨秀,她就是溥儀的第一個皇妃額爾德特·文繡。皇帝和妃子本該是天生一對的璧人,為何要鬧上法庭,又為何協議離婚?現代社會裡,雖然說離婚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可也不見得是壞事。
  • 末代皇后的美麗與癲狂
    陳道明是在電視劇版《末代皇帝》裡飾演的溥儀,但是我最早對溥儀和婉容故事有印象的,卻是早年看過的電影《末代皇后》,飾演溥儀的可是姜文哦。與婉容同時進宮的淑妃文繡因不堪皇帝的虐待和皇后的專橫而出走,以一個中華民國公民的身份正式提出與溥儀離婚。
  • 歷史講談 末代皇后婉容最後的日子
    末代皇帝溥儀和婉容皇后夫婦兩人的合影郭布羅·婉容不會想到,最後陪在她身邊的是一個日本女人。
  • 拉車工人卻娶上了末代皇帝溥儀的妃子, 晚年直言這輩子值了
    咱們的印象中皇帝都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享受著榮華富貴的生活,但是身為末代皇帝的溥儀卻沒有那麼幸運,當時他在皇宮裡只有兩個后妃,一個是皇后婉容,另一個則是文繡。文繡出生於蒙古貴族家庭,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3歲便被選中進入了皇宮做了溥儀的妃子。
  • 三座門隔開一個人的一生——《末代皇帝》
    2018年11月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去世,享年77歲,一位優秀的導演走了,但是他的作品將流傳於世,《末代皇帝》僅僅是其中之一。他介紹溥儀結識了英國大使和英國駐中國艦隊司令,希望溥儀能到英國、並在英國的輔佐下建立流亡政府,回中國復闢帝制。1924年,受到革命影響的直系軍閥將領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把民國政府的賄選偽總統曹錕趕下臺,同時下達命令,把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驅逐出紫禁城皇宮,取消對皇室的一切優厚待遇。
  • 末代皇后婉容:內心矛盾的女人,過不好這一生
    歷史上能當上皇后的女人都尊貴無比,大多能和皇帝相敬如賓。而清朝的這位皇后出身名門,前半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可大婚之夜卻獨守空房。而婚後不久,她就和皇帝一起被趕出紫禁城,夫妻關係日漸惡化,直到臨終都沒有真正開心起來。她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正妻郭布羅·婉容。少女時期的婉容也嚮往美好的愛情,但一紙冊封皇后的詔書徹底改寫了她的後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