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七追劇站
最近的話題都被《以家人之名》包圍了,從最開始的家庭歡樂日常,最後演變為狗血偶像劇,說這部劇可惜了不是沒道理的。
從剛開播開始《以家人之名》就用極其溫暖和有共鳴的家庭故事打動了許多觀眾,兩個爸爸分別帶著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外加上一個領養的兒子組成一個五口之家。
五人一起搭夥過日子,這是多麼新鮮的設定。因為在這裡你會看到單親爸爸的辛苦,也能看到家庭的溫暖。
在前面幾集的劇情中,這部電視劇是以「家庭」為主題的,所以你會看到小孩子和單親父親之間的生活日常。
三個孩子一起看電視,被收養的賀子秋膽怯且害怕,因為是寄人籬下的關係,所以一個人坐在角落戰戰兢兢不敢和凌霄、李尖尖坐在一起。即使茶几上擺放著西瓜也不敢去拿,只能坐在小板凳上看著電視。
大大咧咧、從小在父親愛護中長大的李尖尖自然察覺不到賀子秋的內心,也感受不到寄人籬下的感覺。然而,被母親拋棄,內心敏感的凌霄卻理解這種感受,所以會主動給賀子秋一塊西瓜,擔任起三人中照顧賀子秋的角色。
因為是被李尖尖的爸爸收養,所以賀子秋格外懂事,也格外的照顧李尖尖。李尖尖被人欺負了,他會第一個衝上前保護李尖尖。會背著李尖尖走過滿是髒水的水坑,餐桌上的肉從來不會主動去夾,每次都只吃青菜。
這是一個被收養孩子的內心,膽怯、害怕且自卑。
而凌霄因為親眼目睹妹妹的死亡、母親的變化、親身體會過被母親拋棄,所以內心敏感,遇到事情不敢說,也不敢鬧,把一切藏在內心的最深處,所以變得格外的體貼人。
李尖尖一直生活的很好,所以她無法理解兩個哥哥的遭遇,卻也把最好的留給他們。
再加上李爸和凌爸無微不至的照顧,不分親生和收養的區別,把三個孩子養大。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每天五個人一起吃飯,遇到事情了一起扛,才會看到賀子秋會不顧凌霄在刷牙也要去上廁所,五個人在一個屋簷下吃飯,一致對外。
就在大家感慨這是一部難得的家庭劇的時候,編劇和導演打破了大家的幻想。原來,這不過是披著家庭劇外衣的狗血偶像劇,你以為這是一部「長大版家有兒女」,實際上卻是一部「我的哥哥是我的男朋友後來成為我的老公」的俗套劇情。
如果說前面的劇情講的是兩個爸爸帶著三個孩子生活,那麼從9年回來之後的劇情就是六個年輕人的cp大亂燉。
9年時間,兩個哥哥因為各種原因一次都沒有回來過,曾經好到鑽一個被窩的三兄妹最後也變得沒有話可以說。
這是正常的現象,長時間不見面和聯繫,變得更加的陌生乃是人之常情,但一回來就開始各種表白,勢要把妹妹發展為女朋友的架勢讓人覺得很狗血。
劇中從兄妹關係向愛情關係轉變的過程沒有絲毫的新穎,先來一個意外的相遇,一定要夠狗血才行。
比如拔牙的時候發現給你看牙齒的是多年未見的哥哥,你去見買木雕的買家居然是自己的小哥等等。
這種偶像劇中的狗血劇情一旦上演,你會發現,這再也不是什麼親人勝似親人的家庭劇了。
最可怕的是,既然要走愛情劇的走向,這部劇就要走的徹底。所以,當小妹有了男朋友的時候,兩個哥哥接二連三的表白,上演狗血的三角戀。
三角戀也就算了,還要來六角戀。莊北喜歡齊明月,唐燦喜歡莊北,莊北喜歡齊明月,齊明月喜歡凌霄,凌霄喜歡尖尖,賀子秋也喜歡李尖尖,而李尖尖有了男朋友燃。傳聞後續凌霄同母異父的妹妹小橙子登場,喜歡了賀子秋。
感覺這就是跟你有關係的都喜歡你,好像和誰都合適,但都和誰都不合適一樣,簡直就是CP大亂燉,感情線越多就好。
這樣的設定,難道不就是狗血偶像劇的劇情嗎?
想來這幾天觀眾們看劇都會有種無力感,明明是《以家人之名》為什麼最後卻成了「以愛情之名」,明明講親情才是最受歡迎的劇情走向,為什麼一定要變成偶像劇?
這其實跟國產劇市場有關係,家庭劇並不好拍攝,縱觀口碑好的家庭劇真的寥寥無幾,除了《家有兒女》和《我愛我家》這類型的情景喜劇,說得上名字的家庭劇還真的不多。
家長裡短的事情顯得太碎了,每個家庭無非就那些事情,要拍攝的吸引人,除了好的劇本,還需要好的演員。
家長裡短的瑣碎事情,若是沒有強大的編劇功底,將一件小事講述的一波三折還有點含義,那就真的厲害。可惜的是,寫不出,也達不到。
但偶像劇卻不一樣了,男女主因為誤會吵個架,就可以來上幾集的情節。三角戀和多角戀又可以多幾集,再來土味情話和撒狗糧自然有觀眾買單。
最最重要的是男女主顏值一定要高,只要顏值高,即使你是渣男、綠茶也會觀眾為你的愛情買單。
偶像劇太好拍了,也太好成為爆款了,動不動就會上熱搜成為話題化。最好的例子便是《下一站是幸福》,隨隨便便一個劇情就上了熱搜,一個表白就可以贏得無數觀眾的圍觀。
相反像家長裡短的故事,反倒引起不了多少人的關注。所以,與其拍個容易翻車的家庭劇,倒不如改成可以上熱搜的偶像劇。
這便是國產劇的現狀,明明可以成為一部好的家庭劇,卻因為各種原因選擇走偶像劇的道路。明明一家五口的故事可以說的更多,最後也變得索然無味。
那麼最後我們來做個假設,如果《以家人之名》不走「兄妹終成情侶」的走向,其實可以說說三兄妹長大後在各自的事業上如何有成,或者多點小時候的故事不更好嗎?
可惜的是,《以家人之名》的「家人」是成為「夫妻」的家人,而不是兄妹,而高開低走也成為這部劇的又一個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