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副主編
每周日「精品推薦」欄目
分享全球創新教育優質資源與精選案例
1月9日,WHO(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在湖北武漢蔓延的肺炎疫情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一個多月過去了,我們依然被蹭蹭上升的病例數據,牽動著神經。
而不久前,由NHK(日本放送協會)拍攝的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紀錄片《緊急報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於2月9日播出。影片主要是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同時對新冠肺炎進行病理分析,讓大家對病毒的感染和致死有清晰的認識,從而能夠正確冷靜地面對病毒的威脅,做好防範工作。
(*拉至文末可查看獲取本紀錄片的觀看方式)
對於不斷變化的疫情,一部不足一小時的紀錄片,可能無法呈現全貌,但是在不停滾動的資訊中,它顯得尤其專業:翔實,理性,同時又不乏人文關懷。
疫情下的眾生百態
紀錄片沒有一上來就跟我們科普新型冠狀病毒,而是將鏡頭瞄準了疫情下那些普通人。
在武漢封城,各項政策指令相繼出臺之後,那些只能夠待在家裡時刻關注著疫情資訊的普通人,他們的心態和生活上發生了那些變化呢?
湖北武漢,一家日企的所有員工都被安排在家等待覆工,其管理者每天都會和自己的員工視頻通話,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及家庭狀況。
很不幸,有一位員工梁先生因為與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入院的父親有過密切接觸,而且也有38度以上的發熱症狀,為了保證家人的安全,他選擇從家裡搬出來,自我隔離。
他獨自居住在外,一邊向上司傳送每天的隔離日常和健康狀況,雖然身體狀態不太好,但暫時也不敢去醫院檢查,因為武漢市內的醫院到處人滿為患,床位緊缺,他害怕會被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每天他都會回家去拿妻子為他準備好的食物,包括中飯和晚飯,但不會與家人有直接的接觸,只是把放在門口的食物拿回去。
因為疫情的原因,除了上班族在家辦公或者等待覆工,孩子的上課時間也受到了影響,到目前為止也只能在家裡學習。對於疫情,他們從懵懂無知、恐懼到現在逐漸有了模糊的認識,也不像剛開始那麼慌張。
就像片中的小女孩所講,我當然害怕啊,但一想到我也不怎麼出去,偶爾出去也會保護好自己,就覺得還好。
但對於身處武漢市內的爺爺奶奶來說,情況並沒有那麼樂觀,女孩的爺爺已經感染了新冠肺炎入院治療,奶奶因為照顧爺爺也不幸感染了,正獨自一人在酒店裡自我隔離。
而在影片之外,比上述情況更糟糕、更悲慘的遭遇在疫情爆發至今的這段時間裡,每天都在上演著。無論我們是否曾目睹過那些無助的人臉上或絕望或悲痛欲絕的神情,無論我們是否能感同身受,當我們看著不斷上漲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時,我們都不能夠置身事外,而應對生命心懷敬畏。
就像曾在WHO指揮封鎖SARS的押谷仁教授所說:
就算致死率低,就算只有0.1%的致死率,對於去世的人來說,也不能成為什麼安慰,我們也不能對此於事無補。我們人類不是單純的一個數字。
關於肺炎疫情
一些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事情
我們知道,在一個多月之前,也就是在病毒擴散初期,很多人對這次疫情是不太重視的,大家也根本不會想到,疫情會蔓延到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多個國家。
在大家都對這次病毒不太了解的情況下,影片也給大家呈現了很多事實。
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疑問:為什麼肺炎感染會擴散到這種地步呢?
這一切的背後,是新型冠狀病毒背後的某個特性所導致的,那就是這次疫情存在無症狀的感染者擴散病毒的可能性。
這樣的人,就算感染了,因為沒有症狀所以也不會去醫院,那他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無意識地繼續感染給周圍其他人,這樣一來,預防感染和封鎖就會變得極為困難。
北海道大學的西浦博教授對新型肺炎患者進行了追蹤調查,並據此分析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其他感染症不同的特徵是:發病前,潛伏期間引發二次感染的例子很多。
而據WHO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長達12.5日。另一方面,分析感染路徑明確的52名患者後,感染後的人又傳染給其他人的時間,平均是3.4天;在未發覺有症狀前就傳染給別人的可能性愈漸清晰。
所以說,如果循環時間為三天的話,滾雪球式增長的感染者就會不斷地感染更多人,然後循環增長。因此如果要把這些接觸全部都搞清楚並控制是非常困難的。
除此之外,在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大家自然而言地會將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的SARS相提並論,但其實,這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雖然本次疫情的病毒,在病毒學上,和引發SARS的SARS病毒雖然很相似,但是並不意味著它和SARS擁有同樣的感染性或者同種病原體,實際上他倆差別很大。相比較而言,新冠病毒更難控制,特別是想要達到封鎖它的目的的話。
SARS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感染者都重症化了,也就是說所有的感染者都能被發現,因此所有的感染連鎖都能被發現並一一擊潰了,從而成功封鎖感染。
但在這次病毒中,事態在找不到感染連鎖的情況下發展著。
因此,就算我們採取了和SARS期間那種的「封城」措施,但由於背後還有很多感染連鎖沒有完全被切斷,再加上在呈現全球化爆發的趨勢到武漢封城之前,已經有五百萬人從武漢向國內各個地方和世界移動了。
正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棘手的特點,我們現在在面對它的時候,仍舊需要嚴陣以待,現在更是不能夠放鬆警惕。
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
信息公開就是最好的疫苗
疫情爆發至今,網絡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聲音,真假信息摻雜,引發了大眾更多的不安。
根據影片中呈現的推特上的流量分析圖顯示,細看的話,你會發現其中混雜了不少有錯誤的情報:比如,關鍵詞「逃跑」,這是指感染可能性較高的遊客,選擇從機場逃跑的謠言所產生的數據,等等。
(橫軸為日期,山峰越大代表這個詞彙的使用越多)
針對這樣的情況,WHO指出這種真假不一的各種信息,其實也算是一種「信息疫情」。在輪番滾動的信息下,可能大家都很迫切地想知道疫情的實時信息,傾向性地關注到一些轟炸性的信息,人云亦云,就很容易聽信謠言或斷章取義,比如說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搶購雙黃連事件,等等。
在真假信息面前,除了我們要培養自己的信息素養和提高自我的辨別與認知能力,更加需要的是政府和專業的機構做好積極的引導。
現在我們所掌握的技術,抑制感染擴大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說不定感染在持續發酵,如果有專業人士能夠及時地向大眾一個個地講清楚「疫情何以會變成那樣」的理由,那麼那種站不住腳根的謠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就像白巖松所說,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信息公開就是最好的疫苗。確實,在最後的勝利沒有到來之前,真實的數字和讓人們了解到真實的情況,是最有力的推動力。
不斷反思推進還是重蹈覆轍?
影片的最後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今後新型冠狀病毒在日本還會有繼續感染擴大的可能性嗎?
西浦博教授在通過中國等患者的一些調查後,設出了病毒感染擴大的速度:三星期內,用假設之後的三個月左右增長持續的情況來計算的話,包括症狀輕的患者,患者人數將會以三百倍的速度增長。
但是如果在病毒擴散的初期階段,徹底貫徹戴口罩、勤洗手、限制上班等措施,將感染的速度壓制一半以下,就可以延遲峰值出現的時間,屆時就有可能將患者人數減少到峰值的三分之一,那這時候現有的醫療機制和資源就能夠做出充分的應對。
不幸的是,日本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了。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在紀錄片正式播出前收集到的最新數據,日本確診人數為96人,而現在已經超過800人。
其實雖然一開始日本在診斷病例效率和篩查機制上出了錯誤,但是緊接著日本厚生勞動省就不斷地反思,加緊完備篩查制度,一步步擴大檢查對象的範圍,同時迅速研製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有特異反應的試劑,並將新試劑配發到日本各地的衛生研究所,某種程度上這對緩解疫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那在短短十幾天,為什麼增長速度會如此嚇人呢?
一方面是因為在一艘載有3800人的豪華郵輪「鑽石公主」號上,發現有乘客被確診新型冠狀肺炎,截止現在確診人數已經超過800人。再加上從「鑽石公主」號下船的人中,有23人在2月5日起的醫學觀察期內,未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這意味著將有潛在肺炎患者會傳染更多人,細思極恐。
(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從「鑽石公主」號離開)
另一方面,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民眾,面對新型肺炎疫情的防護意識還是不夠強,依舊照常舉行一些大型的聚集性的活動,甚至出現了15000萬人戴口罩觀看足球賽的「盛況」......
而現在,不止是日本,還有韓國、歐洲多個國家等都出現了聚集性感染的病例,疫情的形勢還是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樂觀。所以說,在這場抗疫之戰還沒真正結束之前,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鬆警惕啊,勤洗手,出門戴好口罩依然是當務之急。
-資源獲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