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滿弓拉弦、瞄準目標,右手鬆弦的瞬間,一支墩子頭的箭在呼嘯聲中飛向地上的布龍靶,這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的一場蒙古族傳統射箭(布龍)比賽。14日下午的決賽中,選手阿勒木斯取得了這項比賽男子三十米第三名、男子四十五米第四名的成績。
遠在幾十公裡外的烏恩奇第一時間收到了徒弟報喜的電話,他在電話中表揚了阿勒木斯,並鼓勵他繼續加強學習。見到烏恩奇時,他正在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第二中學射箭館展示蒙古族傳統射箭技藝。只見他身著藍色蒙古袍,搭弓射箭,一擊命中40米外的靶心。
43歲的烏恩奇2009年開始研習射箭,「以前只是隨便玩玩,後來慢慢喜歡上了,就開始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烏恩奇說,為了能用上趁手的傳統牛角弓,他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學習如何手工制弓。
有了好弓,下一步就是刻苦訓練。拉弓瞄準要求射手有強大的臂力,每次拉弓扣弦,著力點都在右手拇指上。儘管戴有保護扳指,但由於長期高強度訓練,烏恩奇的右手拇指還是嚴重變形了。
足夠的力量可以讓箭射得更遠,但要想射得更準,那就需要另一番工夫了。烏恩奇說,射箭必須保持弓弦、箭頭、靶心三點一線,稍有一點兒抖動都將導致出現「失之毫釐,差之千裡」的結果。「必須把握轉瞬即逝的射箭時機,心裡不能亂,否則肯定會射偏。」
隨著自己射箭技藝的提高,烏恩奇不斷在各大賽事上斬獲名次,很多人也慕名而來找他學藝。「射箭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項目,是民族文化和記憶的載體,我沒想到自己能有幸成為傳播民族體育文化的人。」
烏恩奇現在有20多個徒弟,阿勒木斯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名。烏恩奇說,自己「神箭手」的榮譽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被人遺忘,但他教授的射箭技藝卻會讓更多年輕人成為未來的「神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