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古典與浪漫的音樂家:舒伯特

2021-01-07 誠齋軒主人

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德語: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1797年1月31日一1828年11月19日)奧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舒伯特恐怕是眾多音樂家中壽命最短的一位了,不到32歲便英年早逝了。但是,他卻是作品極為豐富的一位作曲家,一生寫了600多首藝術歌曲和9部交響樂,還有大量的室內樂和鋼琴獨奏樂。和梵谷一樣,他生前名氣不大,但是死後卻家喻戶曉。舒伯特的創作中心是藝術歌曲(Lied),Lied這個詞在德文裡就是歌曲的意思,指的是19世紀在德國詩作基礎上創作的音樂,用來創作藝術歌曲的詩歌大多是田園詩或者愛情詩。一般來說,藝術歌曲只給一位歌手演唱或者一部鋼琴演奏,後來才發展成為用交響樂伴奏。

舒伯特選用的詩歌範圍很廣,歌德、邁爾霍費爾和席勒的詩是他最常用的,他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瑪格麗特》和《魔王》譜曲,非常具有戲劇表現力。舒伯特的音調風格超前,他用鍵盤樂器來模仿現實生活中的聲音,比如《紡車旁的瑪格麗特》中紡車和踏踏板的聲音和《魔王》中憤怒而不羈的奔跑聲。他的許多歌曲中淳樸的音樂語言常常接近於民歌,如《鱒魚》、《菩提樹》等歌曲後來都成為廣泛流傳的民歌。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現流傳甚廣的《搖籃曲》便是在他的筆下完成的。

相關焦點

  • 古典音樂家排行榜
    古典音樂家排行榜     古典樂派的作品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在感情表達上趨於理性精神,比較克制、沉著,而不是狂熱的傾訴。    3. 浪漫主義樂派    19世紀20年代進入浪漫主義樂派時代,傑出的作曲家有德國的舒曼、孟德爾頌、韋伯、波蘭的蕭邦、奧地利的舒伯特、法國的伯遼茲。
  • 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短暫精彩的一生 | 《古典音樂故事》第二季更新
    | MORE】韋伯作品 更多推薦:以上推薦內容收聽地址,訂閱《古典音樂故事》第二季,即可在第二期節目《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詳情頁,查找到獨家收聽網址。: Symphony No. 8 『Unfinished』舒伯特:《第八交響曲「未完成」》
  • 少年不識愁滋味,青春致敬舒伯特
    在10月28日的科勒·星期廣播音樂會中,五位音樂家一同登上舞臺用青春致敬舒伯特,讓觀眾在琴聲中體驗到舒伯特的堅持與熱愛、歡喜與憂傷,我們也能從這些風格迥異的演奏家身上窺見當今古典音樂世界的流光溢彩。「雖然舒伯特是介於古典和浪漫之間的作曲家,但是我覺得在演奏這部作品的時候,還是應該用完全古典的方式。」塔哈哈用簡潔明了的弓法,將自己豐沛的情感傳遞給了觀眾。
  • 人文課堂|舒伯特的世界群星輝映
    在奧地利狹長的極不規則的版圖上,匯集著無數光輝的音樂歷史:它是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世界,也是舒伯特和約翰·史特勞斯的樂園,還是布魯克納和馬勒的煉獄。在《音符上的奧地利》中,知名音樂評論家劉雪楓帶領我們行走奧地利,共享音樂盛宴。
  • 古典音樂啟蒙節目《古典魔力客》第一季13集
    13位音樂家,以趣味的卡通動畫,呈現音樂家的故事,包含巴洛克、古典、浪漫、國民等派別。小朋友聽不懂古典音樂?沒關係!你只要喜歡聽故事就可以了。你知道擁有「音樂之父」頭銜的巴赫,在當時可是被認為「愛搞怪」的音樂家嗎?四歲就會彈琴的音樂神童莫札特,長大後因為常跟主教頂嘴,最後還被憤怒的主教一屁股踢出教堂!「交響樂之父」海頓,又是如何利用交響樂,來修理音樂會中愛打瞌睡的聽眾呢?貝多芬雖然有不愉快的童年,和遭受逐漸耳聾的痛苦,但他又是如何譜出美麗的「歡樂頌」?
  • 舒伯特:魔王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作曲——舒伯特 1815年,舒伯特18歲,這一年是舒伯特的創作高峰,他一共寫出了144首樂曲,另外還寫了一部交響曲和兩部彌撒。但舒伯特的譜寫完全不同於他人的套路,他創作出一種在歌曲裡前所未有的戲劇性抒情方式,把其他幾個音樂家所作的譜曲都淹沒了。即便是樂聖貝多芬的一份初稿,最終也放棄了。只有舒伯特沐浴了這份榮譽。其實,舒伯特總共為歌德的詩寫過59首歌曲,並不止一次地給歌德寫信,同時還附上自己的樂譜,爭取歌德的意見。可惜這些信件都石沉大海,毫無消息。
  • 「鬼才」鋼琴家來京獨奏舒伯特
    這一次,這位「現代鋼琴界的音樂鬼才」將帶來舒伯特三部經典鋼琴作品。&nbsp&nbsp&nbsp&nbsp瓦萊裡·阿凡納西耶夫是一位張揚個性的音樂家。他受到的是正統的俄羅斯學派教育,但始終保持清晰獨立的音樂思想,從不對作品做人云亦云的解讀,演奏風格獨闢蹊徑。
  • 以舒伯特《鱒魚》為例,看西方音樂的魅力
    本文將以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西方音樂特點為例,並結合這一時期代表人物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鱒魚》來談整個西方音樂的魅力所在。一提起西方音樂,人們很快會聯想起那個時期諸多有名的音樂家。西方音樂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從公元前五世紀的古代音樂時期一直到二十世紀初的近現代音樂時期。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代表音樂家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 特、勃拉姆斯等。他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詩情畫意、』 盪氣迴腸。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最終使鋼琴作品的曲式結構和聲\。
  • 【音樂百科】歌曲之王-- 舒伯特
    如果說1815年是舒伯特創作豐富的一年,那麼1816年卻是他命運轉折的一年。他為歌德的詩歌魔王譜曲,為好友Spaun驚嘆不已。幾周後,一個家境殷實的學生Franz von Schober,因為曾經在Spaun的家裡聽過舒伯特的歌曲,前來拜訪。他提出讓舒伯特辭去學校的差事,並資助他安心進行音樂創作。這個建議可謂雪中送炭。
  • 資源分享 | 古典音樂啟蒙節目《古典魔力客》全三季
    音樂不再是音樂,而是傾聽大師們的秘密日記,那麼很多小朋友甚至是大人們,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就會更大了。在這個節目裡頭,將介紹每位音樂家學習的過程、成功的原因、生活中的故事,以及重要的作品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音樂典故和奧妙---你知道兩、三層樓高的管風琴,必須手腳一起彈奏嗎?你聽過音域涵蓋女低音到女高音的「假聲男高音」嗎?
  • 韓國鋼琴家白建宇:經典詮釋"完全舒伯特"
    兩年後,白建宇又在布索尼國際鋼琴大賽中成為觀眾矚目的焦點,一舉拿下公眾選擇獎,在高手雲集的古典樂壇中,靠實力穩穩佔據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他曾多次到訪中國,其中2000年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合作,使其成為第一位受中國政府正式邀請來華演出的韓國音樂家。白建宇的長項不僅僅是備受歡迎的現場演奏,在錄音領域也同樣成績斐然,與各大唱片公司合作錄製了大量CD。
  • 舒伯特:野玫瑰
    ——舒伯特 生於音樂歷史上古典時期的舒伯特(Franz Seraph Peter Schubert 1797-1828)卻是發揚浪漫樂派標題音樂的作曲家,他一生都在與貧窮、疾病和寂寞孤單為伍。誰能想到,他小時候的一個願望竟然只是能吃一個蘋果。舒伯特16歲起開始離家謀生,嘗盡了不為人知的心酸,生活對他的艱苦磨練並未能使他放棄作曲夢想。
  • 第九交響曲死亡詛咒是怎麼回事,貝多芬、舒伯特等紛紛中咒
    而在貝多芬之後,開始陸續有音樂家在完成第九交響曲後死去,於是大家開始慢慢認為這是一個奇怪的魔咒。第二個完成第九交響曲之後死亡的是舒伯特,著名的《搖籃曲》、《小夜曲》就是他的代表作,舒伯特是和莫扎特、貝多芬齊名的音樂大師,而且有歌曲之王之稱。在貝多芬生病住院的時候,舒伯特還去醫院看望貝多芬,他在1828年去世,去世時年僅32歲,離貝多芬去世僅僅一年的時間,這無疑增加了這個詛咒的魔力。
  • 那些被爵士玩壞了的古典音樂No.2
    許多一流的爵士藝術家(或叫第三流派音樂家)以他們熱愛的爵士樂抒發對古典音樂家的的景仰之情,將經典古典名曲與現代爵士樂樂完美結合,他們將人們非常熟悉的傳統古典音樂爵士風格化,這種爵士風演繹給人帶來一種耳目一新的清新感、悅耳動聽的快樂感、搖擺輕鬆的律動感....但阿三估計,當初作曲的那幫傢伙們棺材板估計已經壓不住了,抒情的的音樂配上了律動
  • 舒伯特《軍隊進行曲》
    一、舒伯特介紹1.生活背景: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活在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統治下最黑暗的時代,在其短暫一生中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經常靠朋友接濟,窮困潦倒,是一個貧窮的音樂家,舒伯特在生的時候
  • 匯古典於流行, 付激情於浪漫 | 這是現代舞、歌劇、搖滾音樂的跨界混搭!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世界著名作曲家 ▼▼▼威爾第,羅西尼,莫扎特,比才普契尼,德利布,舒伯特 👇這一次「美國舞蹈界的金童」大衛·帕森斯導演將古典與現代大膽結合享譽世界的音樂舞劇把現代舞蹈,優美和奔放的流行音樂表演方式融為一體,並把著名的世界古典歌劇詠嘆調作為背景音樂,使久負盛名的古典旋律和感人的愛情故事鑲嵌在現代搖滾音樂的節奏中。
  • 美妙、浪漫、優美!世界古典音樂20首珍藏版
    文章來源:開心世界 |圖:BAIDU轉載編輯 / 田藝苗的田精選了20首古典音樂,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不可錯過哦。1. 鄉村騎士間奏曲馬斯卡尼(1863-1945),義大利浪漫主義作曲家、指揮家。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極少採用標題,作品氣勢宏大,筆法工細,情緒變化多端,《匈牙利舞曲》第五號,節奏自由,旋律有各種各樣的裝飾,速度變化激烈,帶有一定的即興性,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廣為世人所知的樂曲。5. 鐘錶店《鐘錶店》是德國作曲家查理·奧爾特(1850-1893)創作的世界著名的輕音樂曲。
  • 古典音樂家們的娛樂精神
    大多數古典音樂家把自己劃在精英文化的圈子中,斷然離主流文化絕塵而去。不要忘了,古典音樂也曾經是流行音樂,只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漸漸地被新的音樂形式所取代,從而成為了「歷史上的流行音樂」。「古典音樂」一詞出現只是用來泛指某些時期的音樂。可以說,現在的流行文化其實是古典音樂的延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延續,也是精神上的延續。
  • 舒伯特小夜曲 | 每個人內心都在等待的愛
    一個人閱讀但丁和莎士比亞,聆聽貝多芬和舒伯特,是為了獲取人類優秀的遺產,也為了了解自己、同胞、社會和傳統中最美好的東西。在平靜夜晚的深邃處,用我陶醉的靈魂輕聲唱出,小夜曲的柔軟。世間最美的抒情戀歌,不能沒有舒伯特小夜曲。我的歌聲穿過深夜,向你輕輕飄去,在這幽靜的小樹林裡,愛人我等待你;皎潔的月光照耀大地,樹梢在耳語,樹梢在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