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舒伯特,可能很多人最有印象的就是他的小夜曲,其旋律優美、委婉而纏綿,是一首十分有特點的樂曲,但是他還有另外一首比較有名曲子叫做《軍隊進行曲》,是一首四手聯彈曲目,這首曲子同時出現在了小學四年級的音樂課本欣賞中,樸實流暢,通俗易懂,深受大家喜愛。
一、舒伯特介紹
1.生活背景: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活在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統治下最黑暗的時代,在其短暫一生中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經常靠朋友接濟,窮困潦倒,是一個貧窮的音樂家,舒伯特在生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舒伯特死後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崇拜卻只見過幾次面的貝多芬墓旁。
2.作品介紹:舒伯特雖然是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音樂大師中生命最短暫的一個,然而他才華橫溢,作品之多,旋律與和聲之優美令人吃驚,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他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敘事曲、充滿戰鬥性的愛國歌曲,也有源於民間音樂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鱒魚》等,主要歌曲匯有3部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鵝之歌》。他的交響曲中較重要的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響曲等。
郎朗 巴倫博伊姆
3.歌曲創作特點:舒伯特所處的時代背景使他的作品深刻的反映了他所處的知識分子和藝術家階層的精神面貌——生活沒有保障、精神受摧殘、對社會不滿但有找不到出路;受到海頓、莫扎特,特別是貝多芬的影響,其作品除了有豐富的旋律和樂感外,還有新鮮而浪漫的和聲;在德國浪漫派詩歌興起的背景下,還達到了詩歌和音樂的完美結合。
4.地位評價:「被譽為是『藝術歌曲之王』;是浪漫主義交響曲和藝術歌曲的奠基人,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二、歌曲創作背景
「據說此曲是舒伯特為奧地利皇家近衛軍所作,也有的說是為兒童而創作的。此作品曾被改編成為鋼琴獨奏曲、管弦樂曲和管弦樂合奏曲」,小學教材裡選取的是鋼琴獨奏曲。這首作品除了具有一般進行曲的典型節奏,更富於引人入勝的優美旋律,清新自然的和聲織體和色彩斑斕的轉調手法,"舒伯特風格"十分明顯,這一切使得它成為通俗鋼琴曲中出類拔萃的不朽之作。
三、歌曲賞析
1、整體鑑賞——《軍隊進行曲》這部作品速度不是很快,生氣蓬勃,旋律優美,比很多大家的作品簡單易懂,有如閱兵時使用的進行曲。
2、分節賞析——
a.第一部分:單三部曲式結構[1],為活潑的快板,D大調,2/4拍。
A段在第一部分中反覆了兩次,呈示的氣勢雄偉的最主要旋律,猶如一隊士兵邁著整齊的步伐前進。 下面為B段的主要結構,其色彩更加絢麗,半音的滑行使音樂顯得幽默而詼諧,與A段形成對比。
b.第二部分除了與第一部分相同的B段部分曲調外,主要還有抒情部分,開始轉入g小調,音樂更加柔和而富於魅力,「描繪在路旁住宅的窗口與陽臺上,風姿卓絕的婦女向士兵們揮舞著手帕或投擲鮮花的情景。」據說這是舒伯特創作的最美麗的旋律之一。
c.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複,再現了開頭的號角性的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題後結束。
四、《軍隊進行曲》與小學教學聯繫
1、曲子分析 《音樂家舒伯特》——作為小學四年級的一節欣賞課,「是一節集唱歌、聽賞活動於一體的音樂綜合課,其中包括舒伯特的故事、聽賞鋼琴獨奏《軍隊進行曲》,學唱搖籃曲三個教學內容」。
在聽賞這首曲子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舒伯特個人魅力的展現讓小學生產生對其音樂的興趣和想像,比如可以從舒伯特的生活時代和其性格特徵出手,引出這首愛國且充滿生活氣息的歌曲。
這裡主要側重的是《軍隊進行曲》的教授,這首樂曲一共有三個樂段,其中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重複,這種樂曲結構稱為帶再現的三段體。樂曲描繪了士兵在行進中威武的身影和人們在街頭歡迎戰士們凱旋的熱鬧場面,情緒應該是雄壯有力的。
2、個人分析 對於這首曲子的教學,從我自身看來,要化繁為簡,特別是對於小學生來說,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像、模仿、體會、表現音樂形象的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讓小學生能在活動中記住樂曲的主題與音樂形象,了解樂曲的基本結構。
3、具體開展
教學內容:《音樂家舒伯特》之《軍隊進行曲》聽賞
教學目的:通過學生對《軍隊進行曲》的分析,把握舒伯特的個人特徵和時代特徵,是學生初步了解其樂曲結構,感受樂曲中的獨特情緒。 教學過程:
教學設想1:情境導入——介紹舒伯特,突出其優秀品質。
要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就必須先激發其興趣。正如布魯納所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通過老師對舒伯特艱苦生活情境的表述以及其對音樂之路的執著和堅持,激發出學生們聆聽和學習這首曲子的興趣,增強其主動性。
舉例:老師由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說過的「他的作品中充滿著神奇的火花」引出偉大的音樂家舒伯特。為什麼大家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舒伯特,去感受他的偉大和不朽。
教學設想2:聽賞樂曲——《軍隊進行曲》
「這首樂曲時長4分30秒,在一節課中不可能反覆聆聽整首樂曲,所以,在此教學環節中,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想像、模仿、體會、表現音樂形象,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學生在活動中記住樂曲的主題、了解音樂形象;」而後再進行整體聆聽,學生就比較容易聽辨樂曲的基本曲式結構了。
(初欣賞《軍隊進行曲》)帶著問題欣賞樂曲:1、樂曲中包含的是一種怎麼樣的情緒,描繪了怎樣的場景,說出你的感受?(啟發學生學一學威武神氣的士兵步伐,唱一唱主旋律,加強教學互動。)2、你感覺音樂可以分為幾個樂段?
欣賞完畢:處理樂段問題,簡介《軍隊進行曲》
教學設想3:活動參與——增進互動。聆聽《軍隊進行曲》主題並參與音樂體驗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充分的參與是學生體驗音樂的最佳途徑。「樂曲的第一部分為反覆的曲式。其伴奏音十分具有跳躍感,其中A段描繪的是戰士行步時的豪邁,曲子中間出現一段B主題後,重新回到A段主題」,A段曲子較為雄壯,可以由男生來表演此場景,並隨著樂曲的變化變換動作。
轉到第二段時,曲子變得舒緩又抒情了,這時候老師可以讓女生們跳上一圈歡迎舞蹈,充分表現出柔美的情感。
第三段是第一段曲子的再現,老師可以和全班同學圍成一個圈進行互動,跟著節奏踏步表演,模仿軍隊在敬禮中逐漸走遠的場景。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們可以很容易把握曲子的結構,這時候老師可以把曲子中所使用的樂器,如鋼琴和小提琴進行進一步的講解,適當分析其音色和特質。
五、個人感想
《軍隊進行曲》是一首非常激昂且抒情的曲子,初接觸這首曲子的時候,覺得應該會比很多的曲子簡單,可是真正開始剖析卻發現自己要學的還有很多,一首曲子,特別是名家之曲,擁有著它本身非常深厚的魅力和韻味;關於舒伯特,在對於這位作曲家的進一步了解中,我學到了他身上的那種執著和堅忍的優秀品質,這種品質值得我們敬仰。我只是把自己的一些感想結合資料表達出來,可能有很多粗糙之處,望老師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