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軍隊進行曲》四鋼琴演奏 1979

2021-02-18 託尼經典音樂

舒伯特《軍隊進行曲》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裡赫田塔爾。1808年,進入維也納宮廷樂團寄宿學校學習。

1810年,《G大調狂想曲》問世,這是他第一首標有明確日期的作品。1811年,創作了其第一首藝術歌曲《哈加的悲歌》。1813年,創作了《D大調第一交響曲》。1814年,為了免服軍役,在其父親的小學裡擔任校長助理,以獲得微薄的薪金維持生活。1815年,舒伯特的作曲技巧已臻成熟,於該年創作了145首歌曲,並創作了《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D大調第三交響曲》《g小調第九弦樂四重奏》等作品。

1818年,辭去教師職務,全力從事音樂創作,開始了「自由藝術家」的生涯。1822年,創作《b小調第八交響曲》。1828年3月26日,舉辦了其生前僅有的一次正式音樂會;同年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終年31歲。

《軍隊進行曲》作於1822年前後,是鋼琴聯彈曲《軍隊進行曲》中的第一首。用復三部曲式寫成,描寫了士兵行進時的雄姿和人們在街頭歡迎士兵的場面。

舒伯特所作的許多鋼琴聯彈曲中,包括三個進行曲集,即《三首英雄進行曲》,《二首性格進行曲》和《軍隊進行曲》,全都是深受喜愛的家庭音樂。其中以《軍隊進行曲》最為著名,尤其是這首第一號作品更為流行。樂曲由丹麥鋼琴家彼得約翰松分身四人演奏。

埃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 曾經風魔全球的樂曲

相關焦點

  • 一個人也要活的像一支軍隊丨舒伯特《軍隊進行曲》四手聯彈演奏方法及作品分析
    在與維也納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偉大作曲家(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中,舒伯特是唯一一位生前未曾獲得國際性聲譽的作曲家,但他的多產始終都被世人所稱讚。 舒伯特寫過3首《軍隊進行曲》(Military March),都是鋼琴四手聯彈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一首,即本文所說的《軍隊進行曲》(Op.51 No.1,D.773)。
  • 舒伯特《軍隊進行曲》
    《軍隊進行曲》,是一首四手聯彈曲目,這首曲子同時出現在了小學四年級的音樂課本欣賞中,樸實流暢,通俗易懂,深受大家喜愛。二、歌曲創作背景「據說此曲是舒伯特為奧地利皇家近衛軍所作,也有的說是為兒童而創作的。此作品曾被改編成為鋼琴獨奏曲、管弦樂曲和管弦樂合奏曲」,小學教材裡選取的是鋼琴獨奏曲。
  • 如何演奏舒伯特《降B大調鋼琴即興曲》(D.935 No.3)?
    從美學角度淺析舒伯特《降B大調鋼琴即興曲》的演奏本文主要從美學角度分析了舒伯特《降B大調鋼琴即興曲》(D.935 Op.142 No.3)的演奏技術及其音樂風格。——1、舒伯特的四首即興曲(D.899)猶如一幅中國山水畫;2、聆聽舒伯特的《即興曲》與《音樂瞬間》丨由簡到繁、邏輯有序的曲式結構曲式結構原則探析舒伯特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被譽為「歌曲之王」。
  • 歌曲之王「舒伯特」:創作鋼琴二重奏,不過是因為不喜歡寂寞
    在音樂家中,有一位特別愛熱鬧,總是喜歡和朋友們聚在一起聊天、唱歌、跳舞,他就是舒伯特。舒伯特在短短的十幾年的創作生涯中,其作品幾乎涉及了當時的各種音樂體裁,包括多600首藝術歌曲、9部交響曲、22首鋼琴奏鳴曲及大量的歌劇和清唱劇、室內樂、鋼琴曲等其他許多作品。
  • 舒伯特即興曲的藝術特徵丨以《降B大調即興曲》為例
    ——1、聽斯科達與德慕斯彈舒伯特的四手聯彈;2、舒伯特《f小調幻想曲》(四手聯彈)賞析及演奏丨附樂譜 弗朗茨 ・澤拉菲庫斯 ・彼得・舒伯特(1797~1828年)是奧地利作曲家,他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 舒伯特《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的賞析與演奏提示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奧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a小調奏鳴曲》是舒伯特晚期的經典之作,是一首相當唯美流暢的奏鳴曲,曲中那時隱時現的憂鬱氣氛,使此作品具有一種優雅的格調,恰如氣氛地體現了
  • 吳牧野為舒伯特赴英國考古,頂配《舒伯特即興曲全集》因為這三首無價之寶
    出於安全考量劇院依舊無法開放,特別時期,國際鋼琴藝術家吳牧野《舒伯特即興曲全集》演奏會正式全網上線。吳牧野「舒伯特鋼琴即興曲全集」巡演上海站完整版線上版本完整收錄了吳牧野「舒伯特鋼琴即興曲全集」全球巡迴鋼琴獨奏音樂會——南京站和上海站的精彩演奏時刻。
  • 史上最著名的古典進行曲(3)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發展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鍵盤樂器和演奏技術的發展為鋼琴作曲家的創作表現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從19世紀開始,各國的鋼琴製作家對近代槌擊鋼琴作出了許多重要的改進:鍵盤音域也從五組八度擴大到七個半八度,張弦支架由木質換成了金屬鑄造的。
  • 舒伯特: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
    然而,真正為古典風格站最後一斑崗的卻不是貝多芬的音樂;就交響樂來說,是舒伯特的《第九交響曲》,以奏鳴曲而言,就是D.960。 顯而易見,《第九交響曲》作為古典交響樂「捍衛者」的形象偉岸無比,而D.960無論結構還是內涵都仿佛要游離到古典風格的邊緣之外。這樣一部作品,如何能為古典奏鳴曲、甚至是從巴洛克一直延續到古典時期的奏鳴曲的整體觀念做出某種總結,再將其交給下一個時代呢?
  • D184:舒伯特《降B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選段
    舒伯特《降B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適中的中板。演奏:威爾海姆·肯普夫 (Wilhelm Kempff),德國著名鋼琴家和作曲家。 降B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作為舒伯特的最後一首奏鳴曲,創作於1828年。由於三部晚期奏鳴曲的手稿均保存完好,因此可以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 【每日一曲】舒伯特 《鱒魚》鋼琴五重奏
    1819年夏天,當時年僅22歲的舒伯特與著名的男中音福格爾受邀前往奧地利北部阿爾卑斯山區的施泰爾小城演出。舒伯特應當地礦業經理也是業餘大提琴手的西維斯特·包姆加特納委託,以歌曲《鱒魚》的主題創作一首室內樂。舒伯特常常徜徉徘徊在阿爾卑斯山區林木蔥蘢的山野之間,優美的景色,清新的空氣,爽朗的夏日時光,為舒伯特帶來了滿懷的青春歡樂。
  • 聶晶 | 鋼琴與管弦樂器二重奏中協作鋼琴演奏的差異性
    二重演奏中鋼琴與不同管弦樂器合作時演奏法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差異,尤其是同一部作品有不同樂器演奏的兩種甚至多種版本時,演奏中鋼琴與不同管弦樂器的合作在氣息、音色、踏板等方面所體現的差異性更為明顯。而目前國內尚未有針對這一差異性進行對比的研究,因此就協作鋼琴如何配合不同樂器展現二重奏中融合、統一、平衡的音響色彩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 約翰·威廉士指揮,交響樂團演奏《帝國進行曲》
    《帝國進行曲》莫扎特書信丨永久恬靜的泉源《安魂曲》「痛哭之日」的特點莫扎特《安魂曲》詳細分析陳丹青丨不強迫孩子聽莫扎特那些演奏莫扎特的鋼琴大師們楊燕迪丨六個層面解讀莫扎特莫扎特、舒伯特都曾為錢發愁莫扎特唯一談到哲學與死亡的信解讀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
  • 帶你了解浪漫樂派鋼琴音樂的情感風格特徵丨以舒伯特、舒曼、蕭邦、李斯特為例
    「歌唱般的聲音」是舒伯特對鋼琴音樂的理想。他的鋼琴小品即是他為鋼琴音樂所寫的「歌曲」。他的8首即興曲和6首音樂的瞬間最能代表他這種理想。舒伯特的第一組4首即興曲(D.899)集中體現了綿延悠長的抒情性表達。
  • 蕭邦《軍隊波蘭舞曲》的演奏技巧
    本文將對波蘭舞曲的內容、創作及風格等方面進行論述,以得出蕭邦在這一體裁作品創作上的特徵。——1、作為蕭邦波蘭舞曲之典範的《軍隊波蘭舞曲》的音樂特徵與演奏技巧;2、聽蕭邦用瑪祖卡舞曲表現「波蘭人民的靈魂」!3、在現實與理想、歡樂與苦悶的雙重磨鍊中,蕭邦寫下了這首《平穩的行板與輝煌的大波蘭舞曲》(Op.22)    蕭邦所作的《軍隊波蘭舞曲》,又可稱為《軍隊波洛涅茲》。
  • 為您分享12首進行曲,帶你感受軍人的豪邁
    貝多芬對於這個主題也十分喜愛,以至於在他的D大調鋼琴變奏曲中也用了這個主題,為它寫了六個精彩的變奏。莫扎特也有一首同名作品,不過那是鋼琴獨奏,選自其A大調鋼琴奏鳴曲K331的第三樂章,不要搞混哦。突然遠處傳來雄壯的號角聲,出徵的匈牙利軍隊列隊走來。這時樂隊演奏本曲。傳說此曲最初的曲調為宮廷樂師巴爾納所作,後被改編為進行曲,在匈牙利民間廣泛流傳。儘管這首作品演奏時間僅僅5分鐘左右,但對於樂隊和指揮卻是極大的考驗,尤其銅管演奏的難度很大。音樂色彩斑斕,氣勢磅礴,柏遼茲不愧為一代配器大師!
  • 古典時期鋼琴作品的一些演奏技巧
    所以在演奏這一時期的作品時需要選擇適合於這一時期音樂特徵表現的演奏技巧。文章將對演奏古典時期鋼琴音樂作品的技巧訓練進行闡述和分析。 古典音樂的概況 古典音樂是由18世紀下半葉的西方國家發起的,這是一個新舊社會交替的過程,西方作為貴族生活享受的內容一音樂欣賞,開始發展至中產階級之中。同時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
  • 早安,一起欣賞大師們精彩的四手聯彈吧!
    一起來感受一下,四手聯彈的魅力吧!《鵝媽媽組曲》是法國印象派作曲家拉威爾在1908-1909年為他好朋友的兩個孩子咪咪和讓·戈岱斯基而創作的鋼琴四手聯彈作品。拉威爾懷著一顆童心來創作此曲——作品採用兒童題材,內容取材於法國作家的童話。
  • 韓國鋼琴家白建宇:經典詮釋"完全舒伯特"
    白建宇的長項不僅僅是備受歡迎的現場演奏,在錄音領域也同樣成績斐然,與各大唱片公司合作錄製了大量CD。與大多數鋼琴家選擇某一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錄製不同,白建宇通常會選擇錄製作曲家的作品全集,不僅在CD中展現出高超的演奏技術,更展現出一位「鋼琴學者」的深厚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