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特工隊》||再見,「Bing Bang」

2020-09-14 霓生君

如果,你現在閉上眼睛回想,你還能想起兒時陪伴你的玩具、遊戲,或者那個幻想中的朋友嗎?


我想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寶貴的回憶會越來越少,在歲月的河流邊熠熠發光。人們總是被歲月裹挾著長大,被迫去經歷成長的陣痛。但《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讓我們有機會回到那溫馨的兒提時代,去見一見那些曾經陪伴自己的老朋友。


《頭腦特工隊》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講述了小女孩萊莉因為爸爸的工作變動而搬到舊金山,她的生活被快樂、傷心、害怕、厭惡、憤怒這五種情緒所掌控,從而展現出腦內情緒的繽紛世界。

電影將這五種情緒擬人化,他們居住在萊莉腦中的「情緒控制中心」,通過控制情緒來控制萊莉的行為。但因為一次失誤,負責控制快樂與憂傷的樂樂與憂憂迷失在了腦海中。在冒險的途中,他們遇到了萊莉幻想中的朋友--Bing Bang(冰棒)。


冰棒雖然是幻想出來的,但他曾是萊莉最好的朋友,陪伴了她的幼年時光。他們組過樂隊,在屋內賽跑,還製作了靠歌聲運作的火箭。


大部分孩子都有幻想中的朋友。他們或許是現實生活的投影,亦或是電影和動漫中的人物。這些幻想中的朋友陪著年幼的我們哭、我們笑,有很多話不想與父母說,會在被窩裡偷偷與這些朋友交流。現實中的朋友會惹我們生氣,會讓我們傷心,但幻想中的朋友絕不會背叛我們。

但可惜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心智逐漸成熟,也越來越沒有時間去理會幻想出來的朋友。他們就這樣消失在記憶的長河中。


《頭腦特工隊》將這表現得更加具體。自萊莉長大後,冰棒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她的腦海中,一直遊蕩在外,最後以一種英雄的方式徹底消失在了萊莉的記憶中。


沒有人能永遠陪我們走到最後,與其說是幻想的朋友消失了,不如說是那個幼稚的自己消失了。我們逐漸明白,不會有人時刻包容你的錯誤,不會有人永遠關心體諒你,不會有人總是願意傾聽你的想法。我們需要獨自去面對這個殘酷的社會了。


可以回憶,但請不要陷入回憶。總有些事情會被遺忘,不論它是美好還是痛苦,都已是過去式。我們需要朝前看。


或許在某一個閒來無事的午後,在半睡半醒之間,你又會想起兒時的那個夥伴。希望你能驕傲地告訴他:


看,我已經走了這麼遠。

相關焦點

  • 抖音bingbingbing是什麼歌? 超燃的《BANG BANG BANG》了解一下
    抖音bingbingbing是什麼歌? 超燃的《BANG BANG BANG》了解一下時間:2019-04-29 14:47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bingbingbing是什麼歌?
  • 《頭腦特工隊》
    (電影《頭腦特工隊》片段)樂樂、憂憂、怒怒和怕怕的外形設計也和它們各自代表的情緒緊密相連。在抽象思維通道裡,二維化之後的樂樂與憂憂分別變成了光芒四射的星星與悲傷時的淚水;怒怒的外形好似防火磚塊,有隨時爆發拍人的衝動;怕怕的體型則是按照神經元設計的。此外,樂樂的藍色頭髮與周身散發的藍光也另有深意,暗示了電影中它與憂憂相依相存的狀態。
  • 《頭腦特工隊》Family
    即便沒有頭腦特工隊,溫馨的一家子所傳遞出來的愛也是我們喜歡看到的畫面,喜歡跟孩子打鬧的爸爸,能照顧到孩子情緒的媽媽,懂事又有個性的女主,又讓我想起了中央頻道的公益廣告,f(Father)a(And)m(Mother)i(I)l(Love)y(You) 最後最吸引我的莫過於別人的頭腦特工隊了,真實又帶有喜感。
  • 《頭腦特工隊》:努力讓自己開心吧
    《頭腦特工隊》情緒變化的本身就很奇妙。每個人都不相同。有時候前一秒還很開心,後一秒忽然就低落下來。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像一場驚心動魄的經歷無人欣賞那般。《頭腦特工隊》隨著成長,情緒逐漸增多。情緒控制臺上出現五個主要情緒。我們的快樂和悲傷依然在那裡。我們學會厭惡,我們排斥不喜歡的蔬菜、不喜歡的作品和不喜歡的人。
  • 頭腦特工隊:當盜夢空間強姦了玩具總動員
    But,我的確喜歡《星際穿越》和《頭腦特工隊》。誠然,和業內同行比起來,《頭腦特工隊》絕對要高出一個檔次。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內涵上,不僅僅是對手的追趕對象,更直接在對手連見都沒見過的其他方向上開疆闢土。這種偉大而卓越的精神,怕是有9成,要歸功於皮克斯四天王:約翰拉塞特,安德魯斯坦頓,布拉德伯德,彼得道格特。
  • 繪電影|《頭腦特工隊》
    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對此,給出了一個大膽而有趣的猜想。這部動畫電影,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於2015年6月19日在美國上映,並在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了最佳動畫長片獎。
  • 《頭腦特工隊》觀影指南:皮克斯腦洞奇片
    ▲《頭腦特工隊》劇照皮克斯近年的幾部作品都不盡人意,無論《賽車總動員》、《勇敢傳說》還是《怪獸大學》,均被扣上炒冷飯、老套可期等令人失望的帽子,連鐵桿粉絲也紛紛搖頭,嘆息皮克斯失去了往日的情懷與靈氣。然而,2015年暑期強檔《頭腦特工隊》橫空出世,證明「皮郎才盡」實屬不實指控。
  • 《頭腦特工隊》,獻給永遠不要長大孩子們
    在知名評分網站Metacritic 的2015年榜上,前五隻有《頭腦特工隊》是已經上映的。也就是說,《頭腦特工隊》的94分是截至目前的今年最高分。而且,它還是一部動畫電影。8.9 (今年大家熱捧的《大聖歸來》得分是8.4)不僅口碑炸裂,《頭腦特工隊》票房也不差。
  • 好評如潮的《頭腦特工隊》,皮克斯歸來?
    從媒體評價和票房等方面為一周北美新片做個小整理。希望能對你們之後的觀影有所指引。新片的劇情簡介以及北美短評仍來自@constancy好小氣 同學,非常感謝她的辛苦整理。「很難相信任何人能夠拍出這樣一部如此充滿野心也完全實現了野心的影片。來,我們來談談直接申請奧斯卡最佳影片這個話題吧。」
  • 《頭腦特工隊》背後的兒童心理學[紐約時報]
  • 為什麼說《頭腦特工隊》是皮克斯今年最好的動畫片?
  • 幫你看懂《頭腦特工隊》:深藏彩蛋一網打盡!
    《頭腦特工隊》中也有幾處彩蛋是為年底上映《恐龍當家》暖場。老爸的車在搬家途中撞到的雕像尾巴、萊莉新班級前排男生袖口的圖案,它們都是《恐龍當家》的主角——恐龍阿樂的化身。《頭腦特工隊》裡萊莉爸爸頭腦總部的指揮官憤怒就是導演親自給配的音。  眼力好的影迷還能在萊莉的電腦上追蹤到導演留下的痕跡。萊莉與老家的小夥伴梅格視頻聊天時,頁面左側聯繫人一欄第三位的ID「DocPete」顯然就是導演彼得·道格特(Pete Docter)的縮寫。
  • 專訪《頭腦特工隊》導演:我們的創意很獨特
    ▲視頻:專訪《頭腦特工隊》導演彼特·道格特,時長約09分16秒,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 《頭腦特工隊》帶給我的頭腦風暴
    剛剛看完《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把我們大腦的運行從「情緒」這一角度,通過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分別代表人類的喜、憂、懼、惡、怒五種情緒,塑造的五個可愛動畫片人物形象,使得我們對人類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可視化、生動化、立體化了。
  • 《頭腦特工隊》,擁抱那個曾經努力長大的自己
    《頭腦特工隊》劇照或因此,皮克斯最新作品《頭腦特工隊》是一部使人眼前一亮的動畫電影。皮特·道格特(Pete Docter)說,「但當我們開始製作《頭腦特工隊》時,艾麗差不多11歲了,彼時的她卻變成了一個文靜的、寡言少語的姑娘。這讓我思考——她腦袋裡到底在想什麼、她怎麼會變成這樣?」
  • 《尋夢環遊記》《頭腦特工隊》《心靈奇旅》三部曲
    擁有超高口碑的《飛屋環遊記》與《頭腦特工隊》,加上最新的這部《心靈奇旅》,這三部都是導演彼特·道格特的作品。這次導演再度出手又是「王炸」,他帶領《尋夢環遊記》的製作團隊,為這部新片保駕護航。《尋夢環遊記》不過《心靈奇旅》的畫風和故事,更像皮克斯另一部叫好不叫座的《頭腦特工隊》。
  • 《頭腦特工隊》,不只是一部動漫
    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那一定要去看《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這部迪士尼的動畫電影,生動地解釋了日常心理現象背後的大腦認知加工過程:情緒控制臺、個性島嶼、造夢工廠、記憶垃圾場,新奇而充滿想像力。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這部電影中的「情緒」和「成長」的主題。
  • 愛電影之《頭腦特工隊》銀河首播!
    「2015年度神作」《頭腦特工隊》,上線了!上線了!終於上線銀河了!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這次是不是非常夠意思!那麼,在皮克斯的新動畫《頭腦特工隊》中,就更是腦洞大開。在這裡,2個吵架的小東西變成5個,競爭更加激烈的同時,他們的分工也變得更加明確。
  • 觀《頭腦特工隊》,感多種心理情緒
    讓快樂充斥心間七年級17班  黃梓今 心理課上,老師帶我們看了《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這個故事最打動我的有兩個情節:一是冰棒捨身送樂樂回大腦總部,二是樂樂和憂憂的相輔相成。電影中最令人感動的人物就是冰棒了。
  • 周末電影 《頭腦特工隊》暑假電影
    《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是一部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由彼特·道格特執導,艾米·波勒、比爾·哈德爾、劉易斯·布萊克、敏迪·卡靈、菲利斯·史密斯等擔任主要配音的動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