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剛開始接觸攝影的朋友,多少會考慮二手相機、鏡頭,主要是價格因素,一來全新的攝影器材實在太貴了,二來許多二手相機、鏡頭成色還算不錯,玩家使用與保存都還算小心。所以選購二手器材的玩家在市場上還仍算是一群為數不少的消費者。
買二手商品,存在一定風險。由於相機本身是電子產品,電子產品潛在的問題非肉眼所能發現,加上與網絡賣家素不相識,有問題其實對買賣雙方都有潛在的危機,相信這點是所有玩家擔心的。在這篇文章中,筆者特地採訪了專營二手相機器材的專業的店員,讓他來為大家介紹如何正確檢查二手相機器材,為自己的權益把關。
相機篇
買相機機身前,建議先詢問賣方外盒與保修單狀況,如果沒盒、保修單怎麼辦?在這裡不建議購買,原因是沒有盒、保修單的相機,不能保證來源為何,是自用?還是贓物?這點不得而知,雖然水貨、公司貨過保,其實維修起來都差不多,但有保修單能證明該相機是哪家經銷商出售的,更能確定該臺相機的來源是否合法。假設今天我們約了一位賣家,相約當面交易一臺單眼相機,這時我們該考慮哪些東西呢?
第一步:就是檢查相機外觀、成色。 雖然外觀會有正常的使用痕跡,且也會有人認為這些使用痕跡並不影響使用,但買東西還是要自己開心最重要,一臺正常使用(無人為損壞)的相機,外觀成色應該能保持一定的質量。
比如這臺Canon EOS 20D機頂熱靴已有掉漆的現像,而且比較嚴重的,這點不難看得出使用者常使用外接閃光燈,造成落漆的現像。
相機周邊是否有撞擊、掉漆,這也要注意,一般來說邊緣變的比較光滑也很正常,但有凹損、脫落的痕跡,就可能是比較嚴重的撞擊所造成,這也能簡單看出這臺相機是否有過度磨損的可能。
連背帶扣環上頭的漆都快被磨光了,顯然這臺相機被過度磨損,以筆者個人單眼相機使用狀況來說,還沒有一臺相機連扣環上的漆被磨成這樣。
我們換一臺相機再來比較看看,這臺Canon EOS 350D,側邊的漆也有些脫落,這也算是正常使用的痕跡,筆者認為這種痕跡難免會有,因為自己也有一臺350D,用了三年半,這些就都有了,至少這臺的相機背帶扣環還不像前一臺磨損的那麼嚴重。
相機外觀大致檢查後,打開機身蓋,檢查一下這金屬接環是否有嚴重的磨損、刮傷,這點是一般玩家比較少檢查的,若是鏡頭經常性的拆、裝,這接環會有較多的刮傷,如果相機是「職業」玩家使用,鏡頭拆換率也相當高,這裡的接環刮傷、磨損的程度,會比一般人來得高,至於如何叫「刮傷高」,若你手邊有單反,不彷打開來看看比較一下。
檢查機身上的螺絲是否有被拆卸過,請注意螺絲是否有劃痕,正常使用螺絲上的噴漆是不會被刮花的,像上圖的螺絲就十分漂亮工整,若有送修後的機子,螺絲是有可能有被拆卸的痕跡,這點請多注意。
當這些外觀檢查完了,我們要檢查「內部」。 首先,將相機設定為「清潔模式」,這清潔模式會將反光鏡升起,並打開快門帘,如此我們可以看到感光元件模塊,直到我們關機,快門帘才會關起來,並將反光鏡復位。
這動作是要檢查感光元件(其實是低通濾鏡)是否有明顯的外傷,這很重要,若因自行清潔過程不當,將會刮傷這片低通濾鏡(現在有的相機已經沒有低通濾鏡而直接是感光元件)。除了刮傷外,也要注意是否有大片汙漬殘留,這些都會影響正常使用。
第二步:機身檢查沒問題後,接著來檢查相機盒、說明書、保修單的部分,建議在購買前,不妨上網找看看有無該款相機的開箱文章,有的會介紹裡面的所有配件。不過最基本的一定會有保修單。 保修單是最重要的東西,無論是水貨、公司貨,都應該要附上保修單,才知道這臺相機若有問題,可以找誰來負責,如果沒有保修單,購買前就要先考慮一下。
備註:水貨不一定會附上店家保修單,但應會有全球保修單,但絕大多數水貨商都會提供店家保修單,僅供參考。
有保修單還不夠,要注意保修單上的「機身號碼」是否跟相機底部的號碼一致,如果沒有一致,那相當於沒有保修單,如果是買尼康相機,也要檢查機身號碼,與盒裝外部貼的序號是否一致。(為了保障他人權益,暫時將照片中的號碼給遮住)。
第三步:檢查相機配件。不同品牌、型號的相機配件各有不同,有的是採用旅充而無座充,有的並無附傳輸線、音視頻線等,關於這個問題請打開說明書,裡頭都有哪些配件是標準配件,若趕時間的話,最起碼要檢查的是充電器、電池、相機背帶這三樣是最重要的,特別要注意電池是否為原廠電池。
第四步:開機實際拍攝。重點在於每一個按鍵都要測試,看有沒有功能、反應了同時檢查LCD有沒有異常,是否有產生斷線、閃爍等,反覆試拍幾張看看相機是否異常。
不要忘記閃光燈也要打開來測試,雖然檢查到這裡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但買賣二手相機多少還是有風險存在,最後實拍的測試,還是建議多拍幾張比較保險。
鏡頭篇
鏡頭測試是比較耗費時間的,但花點時間是應該的,只要外觀成色還算優良,運作正常,實拍幾張都沒有問題,照著下面的步驟一張張試,大多都沒有問題,很多人可能在意灰塵和跑焦的問題,這點就看個人接受程度,畢竟是二手商品,考慮價格與品質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就看個人接受程度,沒有一定的標準。至於當面交易二手鏡頭,該要怎麼檢查呢?接著我們來一步步帶大家認識如何仔細的檢查鏡頭。
首先檢查鏡頭前、後蓋是否為原廠配件,有些人可能會遺失其中一個,改用其它副廠蓋子來替代,這個可以先檢查。
先檢查鏡頭前面的部分,檢查是否有被拆裝的痕跡,一般來說正常的鏡頭會像上圖一樣十分工整,平順,若有被拆裝過,有些可能組裝不是十分平整,這點可以先細細的檢查,另外也可以順便檢查鏡面是否有明顯的刮傷、裂痕,這些對鏡頭都有很大的影響。
檢查鏡頭後部。重點觀察後部鏡片是否有刮痕,這一點與前一個步驟是一樣的,另外也要注意後部的螺絲是否有被拆解過的痕跡,這點檢查方式與機身螺絲檢查是一樣的。
接著我們檢查是否有「不正常進入的灰塵」,為何要用「不正常進入的灰塵」來形容呢? 因為鏡頭使用過程進灰塵是在所難免的,它們不影響成像,不影響拍照,就算是全新的鏡頭也會有少許入塵,這點不用擔心。
備註:一定要特別檢查是否有「大片的汙漬」沾在鏡片裡頭,這有可能是泡水產生,檢查裡邊是否有發黴(菌絲)。從後面將鏡頭對準明亮處才看的清楚,若沒有上述的狀況發生,只有少量的灰塵在鏡頭裡面,這樣的程度我們都可以接受,若不能接受的人,可能考慮全新的鏡頭比較適合。
接著就是檢查鏡頭外觀有無瑕疵,如這支鏡頭上頭對焦尺已經磨損看不清楚,或是鏡身脫漆嚴重,至於接受程度與否各人不同,但筆者會儘量選外觀品項較優良的二手鏡頭,外傷太嚴重的,相信使用的程度也比較過度,個人不會考慮,這與選購二手機身是一個道理。
接著一定要接上你的相機實拍幾張,這點十分重要。
要測試這鏡頭運作是否正常,檢查方式有以下幾點:
1. 測試是否正確合焦
假設你是使用18-135mm變焦鏡頭,請先轉到18mm廣角端,隨便找一個物體拍攝(建議找離自己近的,約50—60cm左右距離),拍完後將照片放大,看看是否正確的合焦。接著馬上轉到135mm長焦端,對準約3到5米的物體拍一張,同樣放大照片,看你所選擇的物體是否有清晰銳利的焦點。
接下來,馬上再轉到18mm廣角端,拍攝第一張的物體看看是否合焦,通過這樣測試「廣角端—長焦端、廣角端」極端的切換、對焦、拍攝,看看照片是否正確的合焦,若能正常的使用,代表這鏡頭使用上是正常的。
2. 用耳聽,注意手感
在操作前一個動作時,請仔細聽聽鏡頭運作的聲音,聽聽是否有不正常的噪音,正常的鏡頭對焦時多少會有些齒輪轉動的聲音,但應不會太過大聲,如果聽到聲音過大,那就要留心一下,比較麻煩的是每顆鏡頭聲音反應不完全正常,這點只能當作參考。當轉動變焦環時,注意轉動過程中是否發生不順的狀況,如轉到某一焦段會稍緊、稍卡一下,正常來說變焦環是越用越松,而不會越用越緊,若鏡頭有摔、碰撞過,最明顯的狀況就是變焦環變形,在轉動時就會有不順的手感發生,這點可以反覆的轉動,用手去感覺出來。最後,若自己、賣家有測焦版,就可以簡單進行移焦的測試。 記得,一定要用你的相機來測,因為每個鏡頭對不同機身有匹配性,在他的相機測量無移焦,在你的機身很可能多少會有些移焦狀況產生,一般來說,個人能接受+/-0.5cm之內就算合格,就不用太過吹毛求疵。
總結
以上是筆者採訪二手相機器材的專業的店員,將他們檢查二手品的方式簡單的跟大家做個分享、報告,既然店家開店都採取這些方法,都能避開絕大多數可能潛在的瑕疵品,相信大家也照著這些方法檢查,也都能買到自己理想的器材。
除了器材的檢查外,還有什麼是我們要注意的呢?下面是一些個人心得供大家參考:
1. 千萬要當面交易
看了這麼多檢查的方法,你還敢從網上買二手器材嗎? 面對面是最好的方式,無論你是買家、賣家,若東西有任何問題,都應該現場做討論、處理,而不要將這些問題歸於溝通時雙方彼此誤會(如賣家說有八成新,你實際上看評估只有五成新),若不能配合當面交易的賣家,也別輕易的交易。
2. 交易應在方便檢查的場所
筆者通常會約像咖啡廳、快餐店、便利商店,這些可以坐下來好好看的地方,檢查本文中提到的項目,也儘量選明亮的地方,太過昏暗的場合很可能有些地方看不清楚,並不適合。
3. 留存對話、事務歷史記錄
無論你是拍賣賣場,或是Facebook、BBS等,請切記留下討論記錄,如果你是在網上買的話,將網址記好,同時將商品陳述頁面屏幕抓圖保留好,如果日後有爭議,才有證據,而這些記錄也要問到關鍵問題,例如:
(1)請問是行貨、水貨,保修多久?有無保修單?
(2)有無摔機(鏡)、撞擊、浸水、泡水…等外力因素影響?
(3)有無維修記錄? 相機、鏡頭有無拆裝過?
(4)有無使用上異常的部分?
這些是筆者認為較關鍵的對話,也請對方回答這些問題,如果你是賣方也要懂得保護自己,按照你賣場數據如實提供,在面交過程也讓買家順利檢查完後,若事後發生其他狀況,比較能站得住腳。這就是當面交易的意義。除了可以親自檢查外,買家擔心買到有問題的東西,賣家也擔心好的東西賣出去,被惡質買家使用不當造成問題推至賣家身上,當面交易可以讓雙方對於商品做最後的確認及同意。最後聯繫方式也要留清楚,雖然不能強制要求對方留下身份證號,但手機等聯繫電話是要記清楚的,雖然遇上惡質的買賣家,可能聯繫方式很快就失效,但至少報警處理,這些數據還是用得上。以上是簡單的二手相機、鏡頭買賣的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都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