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攝影愛好者來說,購買二手器材往往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特別是對中古相機來說,你大部分情況下也只能買到二手器材了。可無論你是身經百戰的資深玩家還是初入二手市場的菜鳥,都免不了的要擦亮雙眼,否則就很可能成了部分奸商的盤中餐。下面我們為你盤點了二手市場的五大花招,不妨仔細看看是否自己也曾遇到過。
關於祿來雙反,大部分人都知道它有著極好的做工和出色的德系光學品質,加上它雙反相機的「復古」造型優勢,就成了高級發燒友的拍攝利器、小白器材黨的隨身裝飾。然而近年在二手市場上,祿來相機價格持續升溫也導致了一些不法商販的出現,他們將不同祿來相機的「屍體」拼裝組合,大搖大擺的就成了「9新美品」。甚至很多版本的2.8各種型號的祿萊雙反裝著該型號沒有採用的取景罩,一些是字體出現在十幾年以後才有的機型上、還有更腦殘的是取景和拍攝兩個鏡頭居然不是一個口徑。於是坊間出現了「五棵松產祿來」的笑談。
除了祿來之外,二手市場流量最大的機型當屬徠卡,因此曾有賣家將「戰鬥成色」的徠卡直接翻新刷漆當成收藏品出售,這種翻新上漆技術在香港有著極為成熟的工藝,因此這類機型被不少人稱為「南機」。除了翻新之外,因為徠卡喜歡推出限量、紀念款的原因,不少商家甚至直接將普通的M6塗裝成各種紀念版出售給土豪影友,想想反正都是用來送禮的,買家賣家都不懂……
其實出現這種造假方法也不無道理,想想近年數位相機市場推出的主流單眼相機,大家都長著同樣的臉,就好像讓你分辨張馨予、張予曦、張雨綺、張藝馨等女演員一樣讓人莫不著頭腦。於是有這樣一部分無良商家,直接將尼康D800相機的LOGO改成了D800E,然後把系統也hack成了了可以輸出D800E拍照信息,這樣普通的D800就大搖大擺的變成了擁有更高解析度的D800E。
相比相機的貼牌、刷機,膠片的造假更加簡單,奸商們直接收購過期膠捲。然後直接將過期膠捲裝到全新的膠捲暗盒之中當做在保質期內出售。更有懶惰至極的商家甚至直接列印出富士膠片的商標覆蓋在柯達膠捲暗盒之上,實在令人髮指。
在氣候溫潤潮溼的南方,如果幹燥工作做不好,鏡頭髮黴長斑是常有的事。而鏡頭一旦發黴必然會影響光學成像。黴絲數量少固然可以擦擦就好,可是一旦黴菌長在了鏡組內部,就要拆開處理了,這不但會影響精密的光學成像。即使擦除完畢鏡頭也有可能因為處理不乾淨而導致黴菌再次爆發。可少部分商家缺將這種鏡頭直接「洗白」放到貨架,當成正常二手商品處理,潛在危險很大。
與擦除黴絲這種簡單的技巧相比,我們還曾聽說有一種更加神奇的「鍍膜」再造技術。資深玩家可能聽說過鏡頭鍍膜的燻蒸技術。而我們聽說的鍍膜再造則是奸商直接用一定配方的草藥或者試劑點著了,燻出來冷卻、再燒再燻再冷卻循環往復。看上去完美的葡萄紫色鍍膜實際上是這種方法誕生的,你還敢買嗎?
宣傳營銷鬼把戲
對於商家來說,那些剛入門的菜鳥是最好騙的了。特別是文青聚集地豆瓣上有大量的只看「造型」來買相機的小白用戶。因此有一種更加「高級」的「騙術」誕生了,這類商家創造了很多豆瓣神機:μ2、x700、pentax的一堆傻瓜和小單反、各種身價掉的厲害的高級PS相機、還有神乎其神的lomo塑料盒子。二手本應300塊的塑料相機能賣到2000塊也真是相當厲害,我們建議小白用戶在選擇機型的時候還是量力而為,選擇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除了炒作出來的這些「神機」之外,LOMO相機也是一個大坑。乘著復古熱潮,LOMO小相機不知怎麼的就成了文青的標誌,可大部分人看到的那些色彩鮮豔,暗角明顯的LOMO風格照片都是需要在膠片衝印環節進行把控的,比如使用衝洗負片的方法衝洗反轉片。可是商家的宣傳則變成了買我們的相機就能拍到這樣的照片,嚴重誤導!
成色描述上的鬼把戲則是更常見的,到底什麼是9新?什麼是85新?
有網友評論說的好:
成色一水兒的9成新以上啊有木有!!!!!!!!
偶爾碰見個8成新的一看爛的沒法使了啊!!!!!!!!
尼瑪知不知道還有7654321這幾個數字啊!!!!!!!!
遇到論壇上心儀的器材,賣家總會說:哎呀支付寶不會用啊,淘寶搞不定啊。遇到這類賣家還是留個心眼比較好。先款後貨是完全沒有交易保證的買賣方式,一旦錢打過去之後賣家消失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的,所以線上交易還是依託靠譜的中介才好。
二手市場我們總會看到一些熱門相機,比如什麼美能達的TC1啊,理光的GR系列膠片相機,面對這種電路高度集成的機型,奉勸影友一定小心謹慎。因為他們壞了真的沒法修啊,電子元件早就停產了,其他渠道真的不好找到。所以這類相機一旦出問題就很難再維修使用了,只能房子家裡當擺設。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