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法國不全力抗擊疫情,為何對我國援助義大利說三道四?
近日,從媒體看到一則新聞,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姐對法國就我國援助義大利的說三道四進行了回擊。據外媒資料顯示,法國一位高官在電視臺上稱,我國援助意大行為是「作秀」。在全球疫情暴發後,特別歐洲疫情很嚴重的情況下,法國高官不全力防控本國疫情,也不盡力援助義大利,為何指責我國呢?
1.吃醋心理
其實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批評這位法國高官,實際上這也是法國典型的「吃醋」心理。近幾年在國際舞臺上我們會發現法國表現的很活躍,特別是那位長得帥氣的總統馬克龍不斷在國際舞臺發出法國聲音,又是「北約腦死亡」,又是「拉俄入歐」,又是建立「歐盟軍」等,聽著認為法國這是「脫美獨立」啊。其實馬克龍這些說法估計一個實現的可能都沒有,他之所以這樣提,主要還是刷刷存在感,想找回法國大國地位。
自從英國脫歐後,法國的地位就上升了。法國本來在歐盟內部與德國並駕齊驅,被稱為歐洲的「領頭羊」,但英國脫歐後,法國就成為歐盟內部唯一的五常之一,而且還是歐盟唯一的擁核國家。因此法國自認為地位很高,在歐盟及歐洲內部有很強的話語權。
據外媒介紹,馬克龍繼承了戴高樂的一些觀點,因此法國在歐洲不僅想當老大,而且表現的總是特立獨行。不得不說法國與德國作為老牌帝國,法國在國際舞臺不僅敢說話,而且敢動手。我們還記得利比亞戰爭初期,法國還派航母轟炸利比亞,當時時任總統薩科齊全身不顧與老卡是哥們感情,直接下死手。
法國雖然在一戰二戰時表現不敢讓人恭維,但法國在歐洲的老大心態卻很強,幾十年來一直都這樣。這種曾遭遇滅國之辱的國家自信心如此強,除了法國也沒誰了。當義大利暴發疫情後,法國也進行了援助,但義大利並不提法國的援助,而是提中俄的援助。
面對中俄對義大利援助,法國心裡不是滋味,法國想幫但又幫不上,因為法國疫情也很嚴重。因此看到中俄兩個大國幫助義大利,法國認為自己的大國地位沒展現出來,當然會有「吃醋」心裡,法國不僅對中國吃醋,而且對俄羅斯吃醋。誰都知道如果大國進入歐洲,任何一個大國都比法國實力強大。
2.固化觀念
在歐洲特別是西歐國家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也可以說是歐洲的價值觀。在歐洲老牌帝國裡價值觀裡,他們始終有一種自豪感,即使戰爭中國家被滅了,這種歐洲人共同價值觀意識也不會改變。
西歐國家共同價值觀就是所謂自由民主等他們認同的,而且形成了有一二百年歷史,在蘇聯成立後這種意識就一直很強烈的存在。在他們眼裡只有西歐國家的體制才是最先進的,只有西歐生活才是幸福的。從歷史上看,歐美國家對蘇聯以及蘇聯體制的國家都視為敵人,甚至「另類」。
即使東歐劇變後,一些東歐國家融入歐洲後,但在歐洲老牌帝國眼裡,像波蘭等東歐國家,依然不是他們「同類」。因此一些東歐國家體制變了,但並不被西歐國家所認同。
正是這種百年來形成的一種自我意識,以及對自身定位,歐洲老牌帝國中有些政客,在看待東方上都以一種「另類」眼光看待,即使你超越他們,他們也不會服氣,也會挑出種種理由為他們自己解脫,這也包括美國。其實美國更狠,無論東方西方,誰超過他們就直接壓制住。
所以法國這樣政客發出「吃醋」的聲音也不為奇,其實就是骨子裡那種傲氣在作怪,與英國有些政客差不多,當然德國也有。
在疫情下,即使你真誠去幫助也不會換來他們的同情。不過法國也有一些很理性而客觀看世界的政要。
3.歐盟分裂
當疫情襲擊歐洲時,最先暴發的是義大利。義大利疫情嚴重時,歐盟並沒有出手相幫,而且歐洲內部各自顧自己,甚至歐盟國家還互搶醫療物資。歐盟這種做法讓世界都笑話這個聯盟的不團結。
這幾年歐盟表面上很團結,其實內部矛盾和分歧很大,特別是在會費分擔問題上各不相讓。法國總統馬克龍還經常指責那些窮的歐盟國家,認為他們天天吃著歐盟發達國家提供的費用。歐盟這種矛盾與歐洲內部矛盾其實是一樣的。
歐盟沒有幫助義大利,義大利很生氣,也在公開場合指責歐盟袖手旁觀。不過後來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向義大利進行道歉,並承諾湊錢幫助歐盟發生疫情嚴重的國家,但也只是一種「畫餅」行為。
歐盟沒幫義大利,但中俄兩國及時出手援助。這讓歐盟老牌帝國心裡不爽。據外媒資料顯示,當俄羅斯援助義大利時,義大利把歐盟旗子換成俄羅斯國旗,馬克龍就吃醋了,他向義大利表示歐盟也幫過義大利,言外之意很明了,歐洲不是沒幫,只是幫的少而已。這是一種典型的想當大國,但關鍵時又沒發揮出大國作用的「吃醋」心理。
俗話說,疫情見證一切。疫情下的歐盟各國做法的確讓人不敢恭維其團結。因此,有專家稱,疫情後歐盟有可能走向分裂。
面對歐盟內部在疫情不團結,法國也不願看到歐盟走向分裂。但當我國和俄羅斯援助義大利後,法國就擔心我國和俄羅斯會介入歐盟事務,並增強兩個大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到時會加速歐盟的分裂。
正是老牌帝國的「孤傲」、「吃醋」、「當老大」心理,以及西歐所謂價值觀作怪,法國有這種「吃醋」行為也不奇怪。就如我國援助塞爾維亞,法國也吃醋。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