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直播課如何誕生?教師精心備課,護航「雲課堂」

2020-12-28 中國青年網

   自製花式直播設備、設計教學環節、測試網絡環境......特殊時期「停課不停學」倡議下,大學教師們紛紛上線開設直播課程,保障「停課不停教」。線上教學與平時的線下課堂相比,是一種新的教學形態,對許多老師而言也面臨新的挑戰。那麼,一堂高質量的網絡課程如何「誕生」?如何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多位老師總結近期線上教學實踐,分享了自己的備課錄課建議。

  電子科技大學《人類文明經典賞析》教師張鷹——

  提前準備多套預案,在授課過程中不斷優化

  張鷹老師深夜為在線課程做準備(受訪者供圖)

   66歲的張鷹教授,是電子科大《人類文明經典賞析》課程組年齡最大的教師。開課前一周,他已經完成了PPT錄屏,將其作為備選方案,考慮到全部學生都在線了以後的網絡流量和壓力,他又做了幾套預案,避免網路過於擁堵造成卡滯或斷線。

   據了解,他的課程同時配備了4個MP4錄播文件的備份,在對流量要求不大的情況下,也能順利完成課程教學,不耽誤學生學習;內容講授完了,也不會影響通過QQ平臺進行相互交流討論;在多人在線網絡討論卡頓的情況下,還可以讓老師的屏幕在線同時關閉學生屏幕,僅通過語音參與討論。

   「作為老師,首先我們自己就要克服困難。」張鷹說,有多套預案,在此過程中再不斷查找問題,優化實施,才能確保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翁愷——

  居家搭建「直播間」,充分運用「直播神器」

  翁愷老師的自製「直播間」(受訪者供圖)

   「大屏幕+小屏幕」、外接攝像頭、觸摸板、備用燈光、落地話筒、備用白板......「網紅」慕課老師翁愷有著豐富的線上教學經驗,此次面對直播授課的要求,他在自己家中打造了一個簡易版「直播間」,各路「直播神器」紛紛亮相。

   接受採訪時,翁愷老師表示,一臺筆記本電腦或是帶有攝像頭的電腦即可滿足上課的基本需要,他自製「直播間」主要是為了儘可能充分準備,為學生營造好的上課環境。在近期的線上教學實踐中,翁愷老師總結並分享了多個準備直播課程的實用建議:

   1. 儘量給用來直播的筆記本接一根網線,而不是依賴WI-FI;

   2. 筆記本屏幕的觀看角度和攝像頭的拍攝角度未必一致,有可能產生一些「表情包」式的直播畫面,建議把筆記本架高站立講課或是放低埋頭講課;

   3. 適合自己工作的位置未必是適合直播的位置。老師們在選擇直播場地的時候,可以特別關注一下自己的背景;儘可能選擇簡單、整齊的背景;

   4. PPT宜採用淺底色、等線字體,最好能改成寬屏16:9的,右上角適當留白,屏幕解析度適當降低,直播對屏幕解析度要求不高,可採用720P而不是屏幕的原始解析度。

   5. 演示軟體操作時,儘量做局部放大動作,讓學生看得更清楚。在正式開課前,跟同學們來一次小範圍的測試。

  北京工業大學《工程力學》教師劉夏——

  「異域同心抗擊疫情 師生協力遠程教學」

  劉夏老師居家為直播授課做準備(受訪者供圖)

   青年教師劉夏承擔了一個留學生班級的《工程力學》課程,疫情期間,留學生大部分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包括柬埔寨、索馬利亞、莫三比克等。劉夏老師起初也有些著急。一方面,這些國家與北京時間有不同的時差;另一方面,與中國學生相比,留學生因語言、習慣、手機服務商和網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僅下載軟體進入授課班級群,就需要專門的指導。這對教學活動產生了極大的阻礙。

   面對這個特殊的教學對象和教學模式,劉夏老師靜下心來開始精心做起了課前準備。首先,她及時建立了與學生們的聯絡途徑,選擇了會議系統作為在線課堂軟體,結合日新學堂與微信群,完成安排預習、布置作業以及課下交流等工作,保證了上課的順利進行。為了便於學生自學,劉夏老師做了中英雙語課件。

   雖然準備充分,但地域帶來的困難不容忽視。劉夏老師選擇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問卷調查,她結合實際調整教學策略,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上。

   她提出,以「視頻預習作基礎、課程內容是核心、討論形式要靈活、題目設計要精心」為指導,將教學過程分解為課前預習(慕課視頻與雙語課件)、課上講解、提問搶答、隨堂練習、在線課程錄製、課後作業、作業批註、微信一對一答疑等過程,通過合理的學習安排和啟發式的教學設計,結合充分的網絡資源,推動學生進行自學與提問。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數字邏輯電路》教師陳海華——

  綜合利用軟體優勢,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陳海華居家為學生授課(受訪者供圖)

   MooC預習、在線直播、屏幕共享......在授課實踐中,陳海華綜合運用多種平臺的優勢。他介紹,自己在聊天群裡先把電子書、PPT、網上的精品MooC課程資源共享。就目前的上課情況來看,「在線直播+屏幕共享」的效果學生反映不錯,禁掉學生麥克之後,聲音質量很高,直播也很流暢,和真實上課差不多。學生可以通過錄屏軟體,將教師的授課內容錄下來,便於課後進一步理解。

   陳海華提到,板書不方便可能是網課的一個通用弊端,他推薦使用對著觸控螢幕電腦可以直接書寫的軟體,也可以擦拭,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對於非觸控螢幕,建議加一個手寫板。

   陳海華使用的在線直播直播有一個很直觀的功能,即可以實時看到學生在線與否。由於要求學生實名制,因此上課直接可以看到學生出席情況。點答可以直接學號或者學生姓名來進行回答,打開該同學麥克,聲音質量很高,用起來非常方便。

  西安工業大學《鋼結構設計》教師李養成——

  克服「時空分離」,教學功能實現還須以「適合」師生為要

  李養成老師在授課中用實物為學生講解結構(受訪者供圖)

   經歷了一段時期的教學實踐後,李養成對於線上授課分享了以下幾點經驗:

   1.做好心理準備。線上教學對教學設計、備講課、師生交流方式等均發生較大變化,會有一定心理壓力,教師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礙,在疫情期間還要肩負緩解學生心理壓力的重任,充分利用課堂做好學生思想引領,開展好課程思政。

   2.選擇教學平臺。教學功能實現方面,各平臺大同小異,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涉及抽象邏輯推理時最好採用屏幕共享,學生可以看到推理順序,理清邏輯。直播最好採用耳機降噪效果較好。

   3.建設線上課程。課程建設可將優質教學資源、專業信息平臺、專業軟體、市場人才需求動態、熱點問題等共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拓寬視野,達到寬口徑、精專業要求。

   4.克服時空分離。網絡教學的缺點是師生、生生間「時空分離」,無法迅速獲得教學效果,教師須擁有「可見」的專業智慧和「不可見」的人格魅力。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採油工程》教師韓國慶——

  「內容設計要考慮課前、授課、課後三個環節」

  韓國慶老師綜合運用多屏幕為學生授課(受訪者供圖)

   疫情之下,課堂教學變成了「直播教學」,實體課堂變成了「網上課堂」,成為「線上直播+線上自學」混合教學。韓國慶表示,相較於常規的教學模式,在線教學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更強調教師的教學設計,課講得好還要教學設計得好。

   教學內容設計上,教師應更加強調知識點,將知識點細分到課前、線上授課和課後三個環節。有條件的教師可以採用教師端多窗口屏幕+PPT直播屏幕,用手寫板在PPT上隨講隨畫,充分利用在線教學平臺的輔助功能實施授課方案,最大程度還原面授課堂的效果。

   「線上教學,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者,而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指揮者,應充分發揮其引導、啟發、示範作用,指導、幫助、幹預學生學習,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韓國慶表示,要營造上課氛圍,使學生緊張起來;要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動起來;要做到課上內容與課下內容呼應,使學生忙碌起來;還要把握好課堂節奏,讓上課不枯燥。

   在課內課外的緊密結合上,做到課前預習和思考+課上提問討論兼顧,課後及時反饋和評價,針對不同層次不同要求,適當拓展。(李依環 吳傑婷)

相關焦點

  • 北京4位思政課教授領銜「雲上備課」 將疫情防控實踐帶入思政課堂
    彼時,10餘萬用戶正通過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網絡直播平臺觀摩這節特殊時期特殊的思政課,受眾中絕大多數是全國各大高校思政課專職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  坐在艾四林身旁的還有3位「大咖級」思政課教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黨史黨建研究院副院長何虎生教授、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秀軍教授,他們也在此間依次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3門本科生課程進行示範講解和專題備課指導。
  • 讀書郎《一堂好直播課的誕生》致敬所有師者:看不見的努力,感恩付出
    讀書郎《一堂好直播課的誕生》致敬所有師者:看不見的努力,感恩付出 2020年11月24日 14:29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能做到何種程度
  •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同備一堂課」的網絡教學活動。本次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向明,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教授馮培,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陳培永
  • 江蘇響水:千名教師「雲」端相聚同備課
    江蘇響水:千名教師「雲」端相聚同備課 2020-05-25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備課筆記太驚豔了!如何備一堂好課?聽聽特級教師的備課心得
    一般來說,一堂課應設計5-8個教學環節,把「讀、思、議、試、悟、記」有機地組合起來,這樣,學習的過程就會變成一種充滿樂趣的探究過程。備教法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不一樣,因此,研究教法、優選教法也是備課中的重要環節。
  • 快樂師說 | 9年教師Sunny:「一堂好課是追根究底的一堂課」
    Sunny非常注重對孩子英語思維的培養,課堂上不斷啟發孩子用英語表達自己對不同議題的看法,鼓勵他們表達自己。在教學過程中,Sunny享受與孩子們之間的思想碰撞,這樣的碰撞讓彼此都在成長。 「一堂好課是追根究底的一堂課」如何去淬鍊一堂好課?
  • 兩會熱詞「進」課堂 情景劇式「代入」思政課教學
    以2020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備課主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 兩會熱詞「進」課堂 情景劇式「代入」思政課教學5月29日,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如何將兩會精神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與學生分享?5月29日,一場以2020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備課主題的思政課在「雲端」開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以學生為出發點做思政課教學設計「思政課不同於其他學科,不僅是講知識,還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注入價值觀。」
  • 廣漢市金雁中學:智慧雲課堂,師生同成長
    2021年1月4日,廣漢市金雁中學第三屆雲班教學研討課接近尾聲,此次雲課堂研討活動由教科室組織安排,前後持續半月有餘,來自語、數、外、物等9個學科12位老師參與課堂展示。學校負責人、分管教學的行政、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學科相關教師全程參與聽課。
  • CETV4同上一堂課直播入口 中國教育電視臺在線觀看地址
    中國教育電視臺四頻道(CETV4)推出大型《同上一堂課》「課表式電視課堂」,內容包括小學各年級直播課堂、部分中學課程,人文歷史、國學經典、藝術欣賞、生命安全等通識教育,以及疫情防護、課間操、校園歌曲MV等文體科普教育等三大節目版塊(中國教育臺cetv4空中課堂回看重播開學第一課視頻方法)。
  • 「雲」上學棋!市棋校推出圍棋零基礎直播課
    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安心地度過疫情防控期,滿足我市廣大適齡兒童學棋的需求,近日,重慶市棋藝學校面向全市適齡兒童開展免費圍棋入門直播課。本次課程為線上課程,面向5歲-10歲(圍棋零基礎)兒童公開報名,並鼓勵家長和學生共同聽課。疫情爆發至今,市棋校積極探索網課教學模式,通過「雲課堂」為學生授業解惑。
  • 「雲課堂」在曲折中提速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朱桂萍為每位同學郵寄了一份「口袋儀器」,師生通過視頻展開「雲實驗」教學,每位同學都能在課上動手操作。清華大學官方微博供稿商丘師範學院教師範況生在濟源老家,爬上屋頂給學生上網課。範況生供圖「大家聽懂了嗎?」
  • 讓學生享溫潤和美人生——記濟南高新一中藝體組「每人一堂課」活動
    為促進藝術組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切實貫徹我校「品質課堂」的教學模式。藝體學科教師積極響應學校開展的「每人一堂課」教學展示活動,結合藝體學科教育教學實際,展示特有的教學風格,形成鮮明的教學個性。
  • 歌華有線北京雲空中課堂收看指南(直播+回看)
    除此之外,同學們還可以關注公眾號「歌華有線ITV」,點擊獲取當周課程表、進行在線答疑,利用「空中課堂」移動端進行自主學習。或者通過北京市17區融媒體APP平臺進入歌華教育-北京雲空中課堂學習。4月13日以後,同學們可通過北京數字學校網站的網址:www.bdschool.cn學習,在「一課一包」下載區域下載當日學習資料,包括教案、教學PPT等課件、學習任務單、作業、作業指導等內容。
  • 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全國各高校紛紛跟進,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聚焦全國各地各部門、各行各業一線防控疫情的生動實踐,聚焦師生關心關切的政策解讀、健康教育,精心組織思政課教師在線備課、在線教學,學生在線學習,通過多種形式講好抗「疫」故事,引導學生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
  • 「雲」集備——臨沭縣鄭山街道小學空中課堂時期的集體備課
    「雲」集備——空中課堂時期的集體備課停課不停學活動幾經開始了三周的時間,就目前形勢看,我們還要繼續堅持下去,正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今天晚上七點,我們街道六年級的各位老師坐到了電腦或者手機前,利用我們街道的六年級語文交流群,在微信裡來了個「雲」集備。七點伊始,老師們就來到了微信工作群,今天的集備活動由杜樹歡老師主持,我們主要對六下第一單元進行了集備,由杜老師主講。
  • 黃埔:錄課反覆磨 直播重互動
    據了解,黃埔區按「一校一案」原則開展線上教育,根據2月17日(高中2月10日)以來落實「停課不停學」的情況,黃埔區各學校及時調整線上教育工作方案,託底「粵課堂」「廣州電視課堂」等線上課程資源,統籌運用「線上教學+在線輔導+線下活動課程」,注重落實「身心調整+作息適應+智慧閱讀」等措施,堅持「五育並舉」、因地制宜開展線上教學活動。。
  • (十二)線上開學第一課
    「我們提前把PPT和每一章節的重點、難點問題發送到群裡面,讓學生提前預習;直播期間老師通過分享模式講解課件內容,對於重要的計算步驟用白板進行書寫,有利於學生掌握每一步的計算;課後通過群作業等反饋學習成果。直播期間老師全程「露臉」,拉近和學生的距離,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爭取做到線上學習質量不打折。」對於線上教學,老師們做了精心的準備與籌劃。
  • 本學期再錄5500餘節在線課,上海中小學空中課堂優質視頻課怎麼「煉...
    當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空中課堂」依然獨具魅力。本學期,上海將錄製5500餘節優質在線教育視頻課,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全學段150餘萬學生,內容涵蓋中小學所有基礎型課程,實現信息化時代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今年,當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時,上海教育工作者精心打造的「空中課堂」,讓「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成為現實,讓150餘萬中小學生獲益良多。
  • 教師如何用好課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教師如何用好課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你的課堂今天玩「刮刮樂」了嗎?最近,這款智能白板小遊戲在一些中小學「火」了。你刮出「辣條」,我刮出「試卷」,他刮出「考題」……學生只要站在智能白板前用手指輕鬆一「刮」,被色條遮擋的內容就顯現了出來。智能白板、教學一體機、「掌控板」,這些放在十年前難以想像能出現在中小學課堂中的設備,已經為越來越多教師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