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2021-01-14 瀟湘晨報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支援國家建設,捨棄了自己的家園,輾轉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重建家園。

李小平就是其中一員。

20年前,為了三峽工程,27歲的李小平響應國家號召,離開故土、攜家帶口,從重慶老家搬遷到千裡之外的平湖。

三峽移民舍小家顧大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更令我們肅然起敬的是,20年過去了,李小平在嶄新的土地上,白手起家、勤勞致富,不僅為三峽庫區增光,也為第二家園添彩。

「我是三峽人,也是平湖人」

像歷史上的任何一次大規模移民一樣,搬遷的車輪滾動,只意味著第一步的邁出。外遷移民需要一個漫長的適應與被吸納的過程,那是一場觸及心靈的長徵。

2001年之前,李小平從未來過平湖,也沒聽說過嘉興。他與其他村民一樣,既充滿期待,又忐忑不安,心裡常嘀咕:「當地人會不會排外,生產能不能搞好,能否真正融入當地社會?」

然而,一踏上這片土地時,他發現,自己的那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吃飯的鍋沒有,村幹部主動拿上門,配套還帶了煤氣灶、柴米油鹽。

兒子李港來時只有3歲,年幼不懂事,有一次,摘了鄰居家的小西瓜。李家人正擔心如何向鄰居致歉,第二天,對方挑了一大筐西瓜送上門來。

勤善和美的村民感染著這位異鄉人。善於觀察的李小平發現,他所遷入的鐘埭街道鍾埭村村民,「凌晨一兩點就去地裡了,如果不跟上他們,我就要落後了。」於是,他也學著當地人種毛豆、絲瓜、青菜。遇到技術問題,鄰居們總是不吝傳授,主動幫助他。有一次,他凌晨3時,裝了近300斤的毛豆想拿到鎮上去賣,但一麻袋剛裝上自行車又倒下來。路過的鄉親看到了,立馬上前,一起搬。

「村裡從不把我們當外人,我們也要把這裡當成真正的家。」既然來到這裡,就是一種緣分。在他看來,入鄉隨俗、就地取材,才能在嶄新的土地上生長出希望。

平湖本地服裝、箱包企業多,三峽移民沒技術,李小平就主動找到村委會商量學縫紉。「村裡很支持,學費300塊,我們付一半,村裡承擔一半。」一起移民到鍾埭村的五戶老鄉,跟著李小平,每天騎自行車去學技藝。

「一開始只能在廠裡做點簡單的跑直線,後來老闆看我肯幹,又教我用壓膠機。」為了追趕技術進度,李小平常常一個人留在偌大的車間裡,奮戰到第二天太陽升起。腳踏實地,得來的成果也實實在在。第二年,他的收入就躍升到了同行第二名。

「我是三峽人,也是平湖人。在這裡留得下、安得穩。」李小平常這樣說。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儘管黨和政府對三峽移民高度重視,但在李小平看來,好政策要變成好生活,離不開一雙勤勞的手,一顆進取的心。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20年來一直紮根在李小平和家人的心頭。

寒冬的工作日,上午10時,在「小平農家樂」裡,熱騰騰的香氣已瀰漫開來。走進院子,菜架上擺滿了清早剛採摘、洗淨的各種蔬菜。他不停地走進走出,算著桌椅的數量,前不久剛接待好80人的企業團,兒子又接了一個13桌的大單。

「小平農家樂」開了一年多,口碑不俗、生意紅火,也成了當地美麗鄉村遊的一張新名片,每個月淨利潤五六萬元。

許是三峽裡風大浪高,造就了江邊人闖急流、跨險灘,有著艱苦創業、知難而進的品性。村民們說,李小平是位兼具開拓精神和商業意識的能人。

早些年在平湖服裝企業打工時,李小平就一直在觀察市場需求,評估周邊的創業環境。他堅持不等不靠不埋怨。他覺得,每一天多走一步,離目標就會近一步。2004年,他在鍾埭集鎮開了一家重慶火鍋店。

「開店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有時候生意不好沒客人來,生意一上來,人手不夠,又招呼不過來。」一年以後,這家火鍋店宣告關門。

「時間的意義,不是靠時鐘的刻度來衡量的,也不是靠日曆的翻篇去計量的,而是在傾注心血、播灑汗水中積澱而成的,奮鬥的人生每一天都沒有遺憾。」23歲的李港,用標準的平湖話,詮釋著父親創業的這份韌勁。

首次創業,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帶給李小平的只有繼續向前的勇氣。他一邊總結經驗,一邊尋找店面。之後,他嘗試在家經營過布料加工,又在鍾埭集鎮上開了一家渝香燒雞公。

李小平堅持自己採購食材、自己打掃衛生。不管是幫工還是大廚,都經過他層層「考核」。「稍微有點紕漏,客人的體驗感就會非常不好。我以前吃過虧。」開了農家樂以後,他也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從凌晨出門挑選當天菜餚的原材料到送走最後一撥客人、打掃完衛生已是後半夜,但李小平覺得這樣的日子充實也踏實。

「帶領村民一起奔向美好未來」

此心安處是吾鄉,吾心安處即為家。家安!心安!

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小平農家樂」按下了「暫停鍵」。

店不能開,李小平也沒有閒著,「我們一家能有今天全靠平湖這邊的政府和老百姓一路關心支持,『小平農家樂』既有我的名字,也包含了金平湖的『平』。我們早已不分你我。」

他自告奮勇在卡口當了16天志願者,協助村裡對進出卡點的人員進行登記排查。在得知企業人員緊缺時,擁有大掛車駕駛證的他又驅車趕到獨山港鎮,幫助拉貨櫃。那段時間,他每天從凌晨1點幹到晚上10點,一天出車8次。

從三峽移民到共戰疫情,「舍小家為大家」的移民精神又一次在李小平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2020年3月9日,「小平農家樂」重新迎客,往日的「紅火」場面又回來了。招呼不過來時,他們會主動介紹客人去附近的農家樂吃。

依託美麗鄉村這幾年的建設成果,李小平所在的鐘埭村成功創建成為省級3A級景區村莊,而離村子不遠處,還有一個遊人如織的櫻花小鎮。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了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如何帶領村民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來,這是李小平的新課題。

「我們這裡自然條件好,農副產品品質也高,村裡現在也建起了遊客服務中心,還有專門的停車場,在鄉村旅遊方面還是大有可為的。」

李小平認為,硬體的提檔升級僅僅是鄉村遊提質增效走出的第一步,「開農家樂的、開民宿的、賣農產品的,大家取長補短,哪家有困難、哪家有金點子,我們可以統一協作,一方面要提升整村接待能力和水平,增加村民收入。另一方面也通過現代化的經營,為其他希望發展的村民,提供家門口的『參考模板』。旅遊市場有序競爭,村民才能共同致富。我們要一起做好這件事!」

【來源:嘉興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幸福生活就是靠奮鬥出來的!」市委書記張兵走進「小平農家樂」
    「幸福生活就是靠奮鬥出來的!」市委書記張兵走進「小平農家樂」「新年好!」今天是元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小平農家樂」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市委書記張兵。農家樂的主人李小平激動地說:「張書記,盼了您好久,有好多話想當面跟您說說!」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現在,作為生產管理部的成本管理專員,她兢兢業業、飽含熱情地在崗位上不斷奮鬥。準確是第一要務回想起當初加入格蘭仕,楊賀娉感慨萬千。那時候她從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蛻變為如今的模樣。「格蘭仕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格蘭仕人的奮鬥精神。而這個獨特的奮鬥標籤,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與思維。」楊賀娉認為,在格蘭仕的收穫離不開領導的諄諄教導。隨著經驗的不斷累積,從一個畏手畏腳的新人,成長為一名駕輕就熟的員工,她身上擁有格蘭仕人最普通,卻最可貴的品質——細緻。
  • 看· 白山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看 · 白山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之於國家這是創造偉業的信言之於民族這是實現夢想的宣言
  • 《當幸福來敲門》幸福是靠奮鬥出來的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幸福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一點一滴去創造。——《獨立宣言》。影片標題叫做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可在英文中應該是Happiness,Chris所理解的幸福: There is an I in "happiness",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It's an I . 幸福之中沒有為什麼(why)只有自己(I)。
  • 田作林:帶領鄉親詮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田作林:帶領鄉親詮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2020-11-26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小學生作文閱讀帶音頻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mp301:53來自學習club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數學卷子寫完了沒?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考了92分,當時我的眼睛都溼潤了,我被這母愛和我的上進心激勵著,這就是幸福。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考試成績
  • 人民日報: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繼續譜寫「中國夢·勞動美」的新篇章。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窮山鄉變幸福莊  因為經濟收入低,2012年底,布楞溝村人均純收入只有1624元,貧困發生率高達96%;2014年底,人均純收入達到3419元,實現整村脫貧。2017年底,人均純收入增長到6156元。
  •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記馬波村委會木西村小組黃文興
    幸福不會從天降,要靠勞動來創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算得上幸福的人生」。「奮鬥幸福觀」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讚賞和回應,引起強烈共鳴。習總書記高瞻遠矚,一語中的。
  •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與你渴望的人生相遇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與你渴望的人生相遇  編者按:每個人都曾有過夢想,但最終實現者鳳毛麟角。在走向夢想的徵途中,命運之神總是眷顧那些堅持到最後的人。翻開《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踏踏實實去奮鬥,與你渴望的人生相遇。
  • 田作林:帶領鄉親詮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全國勞模
    田作林:帶領鄉親詮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全國勞模 2020-11-26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掃黑除惡群英譜|李小平:掃黑除惡不辱使命 公平正義永不缺席
    李小平 ■ 玉泉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員額檢察官 清晨的檢察院,他總是第一個坐在辦公室,俯首於案卷這句話常掛嘴邊,他就是玉泉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員額檢察官李小平。
  • 李貴武: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政策幫扶,從難關挺過來「那幾年我真是從苦堆裡熬出來的!」說起幾年前爬坡過坎的日子,五十多歲的老李幾度哽咽。「好在你們市場監管局同志和村幹部幫我挺了過來。」「雖然脫貧不脫政策,國家給的各項幫扶措施使我日子越來越紅火,但我不能等靠要,寧願苦幹也不能苦熬,必須自力更生過上幸福生活。」李貴武說。一粒金黃籽,釀成十裡香。2018年,李貴武琢磨著把自家地裡種的苞谷釀成酒,酒可出售,酒糟曬乾粉碎餵豬,兩全其美。該想法提出來後,獲得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市場監管幹部表示,只要酒品質過關,老李的苞谷酒由工作隊包銷。
  • 10部劇名帶幸福的電視劇,幸福不是憑空而來,是奮鬥出來的!
    劇情更多聚焦在年輕人面對各自行業體現出的匠人精神,面對困難體現出無畏的生活態度,面對愛情表現出並肩奮鬥,以及對共同成長的主動選擇。第二部:《幸福,近在咫尺》《幸福,近在咫尺》由陳意涵執導並主演,王子奇、高聖遠、張柏嘉、裴立言、夏若妍等主演的奇幻愛情劇。
  • 英文學院: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三下鄉
    政府和村民一起努力,為打贏脫貧攻堅而一起奮鬥。看到漫山遍野新鮮飽滿的水果,我知道這是黑廟村大膽嘗試的結果,是政府修建農業學校教授技術的結果,是村幹部們日日夜夜操勞的結果,是無數村民奮鬥的結果。看到如此美好的鄉村,我更堅信奮鬥的力量。沒有什麼是伸手就可以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更要一直奮鬥下去,創造自己的價值。
  • 大將軍校園開講壇 為小學生講述「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大將軍和小學對「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各有怎樣的理解,又有怎樣的交流?12月7日,83歲高齡的駱壽鵬將軍受邀來到天正小學舉行將軍講壇,為全體三年級的同學講述崢嶸歲月的奮鬥故事和自己對「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的理解。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③丨幸福的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說「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是的,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坐而論道不行,坐享其成更不可能。
  • 東山人陳淑娟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看著面前兩大堆亮晶晶的白鹽,幹得滿頭大汗的陳淑娟露出幸福的笑容。「近段來秋高氣爽,日照風吹,正是產鹽的黃金時節。」她一邊擦汗一邊和筆者聊天。問起賣魚一事,陳淑娟笑著說,幸福生活靠奮鬥。她新建一幢建築面積350多平方米的三層樓房,尚欠親朋好友借給的十幾萬元,就想找門路多賺錢。剛好胞弟陳石宗購買一條漁船下海捕魚,她就賣起魚來。她科學安排,做到賣魚產鹽兩不誤。在秋冬季鹽業旺產收成期間,她將主要精力放在協助丈夫管好鹽田上;在春夏陰天多雨季節,鹽業淡產,她就算好潮水,起早貪黑到漁港載魚蝦上市場賣。她一天賣魚幾十公斤,可賺一二百元。
  • 2020八大關鍵詞,致敬每一位奮鬥中的合建人,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其實,2020的不平凡在於我們每個人都能夠以大局為重指哪打哪;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敢於直面困局證明了辦法總比困難多;在於我們每個人都全速前進相信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2020對於合建裝飾而言也是極具轉折意義的一年,站在揮別2020的拐點,所有的「難」和「暖」都浮現在腦海,你的腦海裡浮現了哪些關於合建令人記憶猶新的關鍵詞?
  •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贈書儀式在海口施茶村舉行
    12月9日上午,由海南日報社、海南出版社主辦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海南省脫貧攻堅小故事》贈書儀式在海口市秀英區施茶村舉行。《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贈書儀式在海口施茶村舉行 見習記者洪光越攝據悉,今年11月,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扶貧工作辦公室指導,海南日報社編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一書,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