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爸爸的方法,堪稱典範!正確對待孩子的情緒,做了個好示範

2020-12-24 星星妮可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問題。當寶寶出現沮喪,不知所措、情緒低落時,應該如何應對?面對孩子的壞心情,聰明的家長該怎麼辦?近日,一段小女孩在網上與父親交談的視頻受到不少網友的好評。視頻中的小女孩問「如果我脾氣不好怎麼辦」。

父親的回答「你不必每天都快樂」。在那段視頻中,這位父親的說話方式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對女兒的回答充滿了尊重與十足的耐心。「你應該說出自己想法,這樣才能讓我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爸爸會尊重你的底線。若是今天你不想開玩笑,你只要告訴我,我會尊重你的心情。」

情感不是洪水。當孩子心情不好時,家長不應立即斥責孩子「不要哭」。相反,他們應該接受孩子的低落情緒,引導孩子正確疏導。

只有感知到孩子們的喜怒哀樂,才能不看著孩子們的脾氣逐漸長大,才能「對症下藥」,幫助他們緩解情緒,避免掀起隨時會爆發的「小火山」。孩子發脾氣,怎麼做個好家長?

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緒

先傾聽孩子的情緒,要有同理心。當他們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時,便不會再對其產生過多的排斥心理。情感是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主觀感受,所以沒有對錯之分。它是一種能量,一旦出現,就永遠不會消失在稀薄的空氣中。

教育專家指出,中國父母不接受孩子消極情緒是因為過於傳統的理念。當兒童有負面情緒時,成人往往以「不能這樣做」,或忽視抑制。

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練習面對和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也不能意識到兒童在處理這些情緒時需要一段時間的心理過程

當我感到害怕、緊張、擔心、嫉妒時,我會怎麼想?我能做什麼?這樣,孩子表面上並沒有太大問題,但內心的「氣」依然存在,「情感垃圾」越積越多,最終失控。然而,同樣的道理,理解情緒並不意味著同意孩子的行為。

也不是讓孩子把情緒作為一種工具,從父母那裡拿走他們想要的東西。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受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正當的行為必須加以規範。

引導孩子進行思考,想辦法解決

在孩子有壞情緒時,父母應該教會他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給他帶來麻煩的事情,比如:「如果玩具被同學意外損壞,你會覺得很生氣。但你已經拿不回玩具了。我們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好嗎?」

兒童的情緒反應,特別容易影響生理變化,如:緊張的心率會加快,害羞易臉紅,恐懼會顫抖等。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做些放鬆,如深呼吸、靜坐、瑜伽等,對於孩子提高情緒意識,穩定情緒波動有很大的幫助

幫助孩子發現和表達情緒,並闡明原因

父母應該像一面情感鏡子一樣,用語言來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幫助他們感知和識別自己的情緒。例如,「我知道你一定很難過,不然不會這麼傷心。」對孩子的感受作出反應可以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感受。

之後,繼續使用開放式提問方問,「今天的你看起來很不高興,可以告訴媽媽嗎?」弄清背後的原因,才能夠掌握兒童的心理需求,幫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對症下藥。

不少家長一直頻繁地觸及孩子敏感的神經,讓很多父母束手無策,找不到合適的教育方法。隨著年齡增長,很多家長發現,對於說教孩子常常無動於衷,更別說是對其進行言語叱責了,大吼大叫跟父母反抗的現象層出不窮。而這,也印證了家長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

最輕鬆也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繪本的方式教育。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繪本全部用可愛的卡通形象做主述,並結合了中英雙語的形式提高孩子的英語表達能力、以及閱讀興趣都有有很大的幫助還可以引導孩子改掉愛無理取鬧、撒謊、發脾氣等壞習慣。

整套繪本原價150元,只要69.9元!便可以孩子逐漸成長為好性格的乖寶寶,戳下方連結購買,心動不如行動!

星星妮可總結:在處理孩子的情緒之前,你應該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一個好榜樣勝過千言萬語,通過觀察和模仿,讓他們吸收父母的情感風格,在孩子面前恰當地表現自己的情緒,這一點很重要。偶爾和寶寶分享你是如何從錯誤中學到知識的,也有助於縮小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差距。情緒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開始,就會出現明顯的好轉。家長只要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實踐,讓他們知道自己可以選擇並成為情緒的主人。

相關焦點

  • 還在用說教方法養孩子?父母的正確示範,才能讓孩子得到真正成長
    其實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學會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減少犯錯,父母的正確示範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李女士一向自認為是一個還算溫柔的人,對待孩子也總是以教育為主,從來不曾打罵。總是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對兒子發火。前幾天,李女士帶孩子出門的時候,想著讓孩子自己學習著繫鞋帶,所以就沒有蹲下幫助孩子,而是讓他自己嘗試。
  • 5歲女兒:媽媽為啥趴爸爸身上?媽媽直接又溫柔的回答,堪稱典範
    孩子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總會對身邊的新鮮事物產生許多疑惑,所以會纏著爸爸媽媽問個不停,縱使爸媽「身經百戰」,也難免被孩子問到詞窮。近日,娟娟就遇到了此類困擾。女兒5歲了,一直沒有分床睡,所以夫妻「恩愛」的時候總要小心翼翼,怕被孩子發現。
  • 《家有兒女》裡夏東海是什麼神仙爸爸!堪稱典範,父母們該學學
    文丨福果媽媽一個好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我們平時總說媽媽帶娃應該怎樣,卻忽視了一個好爸爸,帶給孩子的巨大影響。實際上,男性對家庭的駕馭能力高低,影響著夫妻關係,婆媳關係,以及親子關係。李玫瑾教授曾經說:「我認為父親,至少應該把一些他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他對待母親的態度,傳給孩子。一個父親對女性從不動手,那麼這種父親一定是語言駕馭家庭,所以孩子一定會聽到,父親是怎麼樣去處理問題的。」最近在重看一部電視劇,《家有兒女》,因為我發現,這部劇中有很多視角是我們小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忽略的。
  • 1個好爸爸=200個老師,千萬別做這七種爸爸
    可以說,父親是孩子的獨立宣言,父親是孩子勇敢的教科書,父親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爸爸的素質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高。用理性的父愛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提高自身素質是教育孩子的關鍵。正確「導航」,是爸爸的第一要責,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 一個好爸爸的7個標準
    人們常說,一個好爸爸勝過10個老師。那麼,好爸爸需符合哪些標準,而你又做到了幾個?趕緊往下看吧!①尊重和愛媽媽成功的家庭教育,其基礎一定是穩定、美滿的家庭氛圍。爸媽相處融洽和諧,爸爸尊重並疼愛媽媽,是孩子獲得安全感、幸福感的重要來源。要知道,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爸爸的埋怨、父母間的吵架很容易給孩子的心靈帶來負面影響。
  • 善於疏導,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的陰影
    情緒是人們內心的一種真實感受,是人們對人生的真實體驗,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對待會帶來不適感的負面情緒,不能採取迴避、排斥等態度,這樣做不但不能使其消失不見,反而會使其破壞力因強行壓制而增大,一旦找到宣洩口就會爆發。因此,我們要學會面對、接納和疏導負面情緒。為人父母者更有責任幫助孩子學會怎樣應對負面情緒帶來的困擾。
  • 學會控制好情緒,你也可以做一個好爸爸/媽媽
    有的時候一天忙忙叨叨過完了,孩子睡了,我一個人坐在陽臺,我就會想這一天我都做了什麼?我陪著孩子做了什麼?當我覺得陪伴質量很低的時候,我就會很自責、很難過。事後我反思自己看過的那些育兒書都白看了嗎?那些方法、那些道理,那些我講給別人聽的道理,好像一下子全變成了泡沫,無影無蹤,只剩下深深的愧疚。
  • 寶寶不會吹蠟燭,爸爸的做法堪稱教科書級別,為這位爸爸讚一個
    我們通常面對孩子時,缺的就是耐心,因為我們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一想,我們看似簡單的事情,孩子不一定覺得簡單。而這位爸爸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的。不著急、不剝奪孩子嘗試的機會,給孩子提供方法,讓孩子體會通過自己努力成功的喜悅。
  • 王斯然血糖高要催產,產前情緒突然崩潰,GAI反應堪稱男人典範
    《新生日記》中,王斯然和GAI的愛情讓觀眾看到,他們倆的相處模式讓很多網友都非常羨慕,GAI雖然平時工作的時候不苟言笑,但對王斯然是真的溫柔,而且極其有耐心,在女生懷孕的時候還能一直照顧得這麼周到,肯定是好男人了。
  • 闢謠:孩子哭鬧採用「冷處理」?三種方法處理孩子情緒「崩潰」
    但是桃子並沒有停下來,媽媽也沒有安慰她,而是憤怒地說:「你要哭就哭個夠好了!」我忙出來安慰小姑娘,誰知桃子媽媽卻攔住了我,她憤憤地說:「都是長輩帶著把她慣的,別理她,哭會兒就好了!」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被感染。有位媽媽在私信中對我說,孩子哭的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會陷入一種非常憤怒的情緒中。恨不得掐住他的脖子,告訴他別再哭了。這位媽媽勇敢寫出的感受,大概很多人都體會過。那是因為,在家長內心深處,覺得孩子應該是高興的。
  • 孩子陷入悲觀情緒怎麼辦?正確培養樂觀心態,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家長們對於孩子這種情況表示很擔憂,但不懂得如何去改正孩子這種不良的情緒。相信這類問題許多家長都很苦惱,當遇到這類問題時,該如何去做呢?一、多留意孩子的情緒,觀察孩子是否有以下悲觀情緒孩子的情緒很難摸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家長多留意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是否正常。
  • 《菲力的17種情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情緒
    還有因為羨慕別人的好成績,會給自己定下目標和向別人取經學習。3. 情緒可以促進認知首先,情緒可以增強記憶:心理學上有研究顯示,引起強烈情緒的事件,會讓人記憶更加深刻。你一定還記得上一次讓你最難忘的開心事吧?在一次媽媽讀書會上,我們玩了個小遊戲,請大家寫下二十種情緒的名稱。這是個很簡單的事對嗎?
  • 孩子看「色情小說」怎麼辦?這位爸爸的教育值得學習,堪稱教科書
    10歲的萍萍最近放學很反常,每天放學後總是躲在房間裡,萍萍的爸爸、媽媽一直認為孩子在努力的學習;可是一天萍萍的媽媽給萍萍送水果,無意中發現孩子在看「色情小說」,萍萍的媽媽頓時火冒三丈,剛想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時,卻被孩子的爸爸勸住了。
  • 4個步驟助你教出好孩子
    總之只要和父母說的結果相反的事情,孩子會樂此不疲,而且有的時候他們還會無端的哭鬧,上一秒還高高興興開開心心,下一秒就開始哇哇大哭,父母們對待孩子這些無理取鬧的行為也會各有各的方式。囉裡囉嗦給孩子講各種各樣的大道理,什麼你該做你不該做,孩子聽得雲裡霧裡,依舊我行我素。
  • 「作業沒完成,爸爸失控砍傷孩子」: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這麼嚴重的傷勢,只是因為孩子作業沒完成,父親就失控動了刀。事情在網上曝光後,網友也是紛紛對這位父親表示譴責: 「教孩子不是這樣教的,該反省了!」「血管神經都斷了,這是多大仇?」「下手也太狠了,是親爹嗎?」… 其實近幾年,因為情緒不穩定而傷害孩子的事情屢見不鮮。
  • 多陪孩子玩玩這些正確認識自己情緒的遊戲!
    、完整地表達出來,以導致爸爸現場會束手無策。下面教會各位家長一些在家就可以做的情緒遊戲,讓我們一起帶孩子們學會正確認識情緒和表達情緒。 PartI 認識情緒 寶貝們不開心時並不能準確地知道為什麼不開心,什麼表情是不開心,那就先從認識情緒開始。
  • 5歲兒子和媽媽逛超市,結帳時被懷疑偷拿東西,媽媽做法堪稱典範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因為父母是寶寶最親近的人,所以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家長如何對待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對待世界的方式。嬌嬌兒子淘淘剛滿5歲,一次去逛超市,淘淘的目光被貨架上包裝花哨的水果糖吸引,鬧著要讓媽媽買給自己。
  • 楊子姍重度潔癖,做家務情緒爆發,吳中天溫柔對待
    綜藝《做家務的男人》正在熱播,其中楊迪與媽媽、楊子姍夫婦兩組家庭作為最新嘉賓加入,在第七期節目中播出。而此前懸疑劇《摩天大樓》的播出,讓楊子姍再度引起了觀眾的關注,對於她的加入,不少觀眾表示十分期待,可是她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重度潔癖的習慣引發熱議。
  • 團|《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孩子的情緒好了一切都好了
    殊不知在他們的情緒世界裡,也會有「翻江倒海」的時刻。作為父母,我們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及早重視孩子的情感要求,並對孩子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認識、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即為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 31-36個月寶寶的情緒管理和心理建設,父母可以這麼做
    當爸爸媽媽發現寶寶最近脾氣大了,說明寶寶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寶寶叛逆期?對的,你可別以為只有青春期才有叛逆期哦。在寶寶的這第一個叛逆期,你會發現他變得愛發脾氣,總喜歡和你對著幹,如果不正確引導,會導致寶寶喜怒無常,對他的成長沒有益處。讓寶寶認識和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很關鍵寶寶學習知識的途徑很有限,而繪本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