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馬雙軍 王曉蕾 報導
本報煙臺訊 「現在進小區『刷臉』通過,不但免去了帶通行卡的煩惱,也大大減少了安全隱患!」萬科城小區業主張成寶說。作為一個擁有4500餘戶,近萬人的小區,出入人員複雜帶來的安全隱患,是煙臺開發區古現街道萬科城小區居民反映比較多的問題。為此,古現街道辦事處和萬家網格負責人多次召集網格員、物業、派出所等雙管單位研究解決方案,落實加強小區巡邏、增加單元門禁系統檢查頻率等措施,近日小區更是增設了人臉識別系統,進一步提升了住戶的安全感、幸福感。
煙臺開發區古現街道建立健全「群眾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主動把公開幹部聯繫方式、選派民情專員、組建「紅色管家」隊伍、民生熱線、網上民聲五把「哨子」遞到群眾手中,統籌協調上級主管部門、雙管單位、村居、社區、社會組織等各方共同參與服務管理,讓群眾需求的「哨聲」一響,解決問題的人馬上就到,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事有時看似瑣碎,但辦不好、辦不及時卻最容易失民心。」古現街道黨委書記黃賢中表示。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項目建設、社區品質提升等關乎居民切身利益的工程建設中,街道機關幹部、村居和社區幹部、民情專員、「紅色管家」等堅持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依法辦事,徵得意見建議270餘條,解決各類疑難問題150餘項。
「我們社區有近1萬戶居民,以前每天都會接到很多反映物業管理方面問題的電話。但這半年,電話減少了快一半。」談到「紅心物業」帶來的最大變化,和萬家社區書記王遠芳這樣告訴記者。街道牽頭建立「三會」議事模式,按照月、季度、年分別召開民意懇談會、部門聯席會、工作總結會,選聘民情專員144名,在群眾身邊傾聽呼聲,在群眾心裡回應關切,解決居民的急事、難事、煩心事。同步實施「紅色樓長」計劃,社區黨組織牽頭,物業共同參與,選拔培育120餘名樓長,組織開展業務培訓,有效提高服務群眾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