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紅背心、一隻紅袖章……武昌區這個愛心服務隊,打通社區疫情...

2020-12-21 大成武昌

武昌區紫陽街解放路社區

60%以上都是60歲以上的居民,

轄區內無電梯、無門衛、無物業。

連日來,

居住在此的21名居民,

組成愛心服務隊

打通疫情防控最後100米。

解放路社區現有愛心服務隊中,有7名男性,14名女性,其中有母子、有夫妻。值守路口、送菜上門、入戶核查、消殺消毒、搬貨運貨、菜品分揀分發,他們身穿紅背心,忙碌在一線。

社區是個「大家庭」,人人都想守護她

每天早上9點,趙江紅就與女兒胡珺璇一起到社區報到,負責採買。胡珺璇每日將居民的個性化需求清單整理列印出來,和母親一起奔赴中百超市進行採購。

「我們買完一樣就在清單上打一個勾,不能出差錯,每次的購物小票都有1米多長。「胡珺璇告訴記者,每天差不多午飯時間回到社區,簡單吃完盒飯後,母女倆便開始清點物資,分別打電話讓居民來付款、領取。對於不便出門的老人,她們記錄下來,最後由愛心服務隊送貨上門。

誰家要菜,誰家要藥,隊員們一筆一筆全記下

「媽,小心您的腰啊,我來拿!「這樣的話,隊員胡煜每天要說多次。胡煜平時在寧波工作,目前也暫時無法復工,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有的是力氣,他想為社區做點什麼。

胡煜說的「有力氣」可不是開玩笑,從報名的第一天起,他就承擔著大量的搬運工作,哪裡有重活累活,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54歲的母親王敏一起幫忙,10斤的米、20斤的菜,王敏一份一份地遞到居民手中,胡煜每每看到母親提著重物都會格外心疼。

一家一家分發蔬菜

由於轄區內沒有門衛,大家被分配到各值守點值守,一值就是一天。其中,李邦富是一位外來務工人員,受疫情影響,今年他沒能回家過年,一家人在出租屋裡過了一個特別的年。

李師傅住在解放路社區3號值守點附近,小區封控後,他主動承擔起值守任務,一個小板凳、一件紅背心、一隻紅袖章,從早到晚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李師傅說:「我能做的也有限,我能多守一下就多守一下,守住我們解放路這方淨土。」

王啟紅是解放路轄區內一家賓館的老闆,受疫情影響,他的旅館沒有開門,他主動承擔起了解放路片區的消殺工作。

每天,他背著40多斤的消毒藥水,一層層的爬樓消殺。由於穿著不透氣的雨衣,每次爬完樓都是大汗淋漓。

龔現玖是轄區修腳房的老闆,他到武漢已有十幾年,早就把解放路社區當作是家。「我沒啥本領,就是渾身有勁兒,我來消殺!」

社區愛心服務隊的成員挨家挨戶忙消殺

「解放路社區居民之家」微信群內有437名居民,每天群內各類消息很多,諮詢買藥、買菜、維修等,都是由「鍵盤志願隊」在幫助。

李淑明、張俊等每天早上9點開始,不厭其煩地為居民答疑、指點迷津、維持群內秩序。

在這個社區大家庭裡,還有許多平凡的人在默默付出著。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夫妻唐豔、龔小兵,每天上午在家上網課,下午到社區報到,參加入戶排查,清點菜品,分髮菜品;

社區老黨員田化香和丈夫郭漢貴進行入戶摸排、替孤寡老人送菜的服務。

李玉蘭師傅是解放路社區七彩陽光志願隊的隊長,鄭漢梅師傅是隊員之一,她倆在平日的生活中,都是熱善好施、助人為樂的人。兩位都60多歲了,社區工作者多次勸阻她們在家休息,她們卻說:「我們身體好得很,我們還能多做一點。」

來源 | 長江日報

投稿 | dachengwuchang@qq.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標明來源】

相關焦點

  • 64歲黨員志願者譚利平:用行動詮釋「最美紅袖章」
    連續三年,譚利平義務擔任「白鶴最美紅袖章」志願者服務隊隊長,帶領70多名隊員開展治安巡邏、環境整治、關愛幫扶、愛心護學、文明勸導等志願服務,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最美紅袖章」的志願精神。
  • 「社區防疫」幸福青園守護戰「疫」:致敬「紅袖章」 幸福青園有...
    1月27日,青園街道黨工委、街道「紅袖章」協會向全街各單位、廣大黨員群眾發出一份《倡議書》,召開全街齊心協力,抗擊毒魔,共克時艱。一時間,各黨支部、各單位紛紛組織動員志願者加入到疫情防控戰鬥中來了。湘園社區:「紅袖章」築起小區疫情防控「牆」「社區還有志願者袖章嗎,還有紅外線體溫測試儀嗎?」1月30日一大早,青園街道湘園社區的一樓大廳,就響起了青山小區居民自治理事會會長、社區「紅袖章」志願者易正希的聲音。
  • 「紅袖章」讓咱老百姓生活更安穩
    近日,「紅袖章」義務巡邏隊隊員、90後的王英鵬這樣說。在安康市漢濱區,活躍著多支 「紅袖章」 義務巡邏隊,他們中有退休員工,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利用下班時間參加「紅袖章」義務巡邏隊巡邏的普通市民。這些義務巡邏隊的隊員們,不分晝夜地在社區內開展常態化治安巡邏,預防打擊「盜搶騙」,營造平安和諧的治安環境。
  •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老外戴上「紅袖章」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老外戴上「紅袖章」 2020-02-26 2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滕州:一線飛舞的「紅袖章」
    疫情來襲、聞令而動。在山東省滕州市的田間地頭、街頭巷尾,一面面黨旗高高飄揚,一個個「紅袖章」躍動飛舞,十分耀眼,他們用赤誠的紅色,鑄就了守護廣大人民群眾的金色盾牌。在濱湖鎮民生村,已退休的黨支部書記生兆龍,正在帶著兒子生軍成用自家三輪車為全村進行消毒滅疫,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勸導群眾戴口罩、少出門、不聚集。「我得對得起胸前的黨徽,對得起胳膊上的紅袖章」,生兆龍正在配製消毒液,「作為村裡黨員,在關鍵時候,就得義無反顧的站到最前排」。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關鍵時刻就要挺身而出。
  • 省婦聯副主席李燕到武昌區調研家愛心坊項目實施情況
    「家愛心坊」項目實施進展情況,並給社區帶去了牛肉乾等慰問物資。社區書記、婦聯主席王學麗詳細介紹了社區婦女工作和「家愛心坊項目」開展情況,家愛心坊項目對社區工作者、社區病亡家屬、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屬、復工復學復產、疫後人員心理創傷等心理服務,以及線上直播課堂,對社區居民心理疏導、引領、教育以及在社區維穩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針對存在的困難,王書記提出了希望增加心理諮詢師、更新家事調解站放鬆椅、沙盤等硬體設備。
  • 回縣召開「寶慶大叔」紅袖章護平安行動表彰大會
    表彰大會現場為深入推進「寶慶大叔」紅袖章護平安行動再創佳績,隆重表彰「寶慶大叔」紅袖章護平安行動中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12月25日上午,隆回縣在荷香橋鎮九牛坳村隆重召開「寶慶大叔」紅袖章護平安行動表彰大會。
  • 愛心互助服務隊 守望相助共抗疫情(6)
    新華社照片,杭州,2020年2月14日愛心互助服務隊 守望相助共抗疫情2月14日,楓嶺村的村民鮑亦元(左)、王國妹正在給檢查點的志願者燒面。鮑亦元、王國妹夫婦在楓嶺村裡開了一家小麵館,疫情期間不對外營業,但是夫婦倆每天義務給檢查點的志願者做愛心餐,讓志願者們無論早晚都能吃上熱乎的麵條。
  • 社區工作人員變身 「代購員」「話聊師」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面對嚴峻形勢,黃江鎮各社區實施封閉管控,嚴格管控外來車輛、人員進入小區。近段時間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陸續返莞,需要在家中進行自行居家隔離,每個社區均累計有超百人實行居家隔離,社區工作人員變身「愛心傳送員」,為居家隔離人員傳送生活用品,提供各種貼心服務,解決疫情期間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難題和心理訴求。
  • 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長輪社區有個志願服務的「點子王」
    「他刷新了我們對志願服務的認知,是我們社區的點子王!」談起社區志願者方鳴,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長輪社區的工作人員都忍不住點讚,「方鳴能力強,點子多,真的是咱們團隊裡的骨幹力量,我們都佩服他!」受訪者供圖為了方便開展社區工作,「打通居民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方鳴和其他志願者用3天時間走訪了整個社區,探察布局,他運用自己做過房屋勘測工作的專業電腦繪圖技術,他根據實際摸排後的數據,結合大家的意見想法,完善長輪社區初步平面圖,這份「寶藏地圖」讓志願者的「送貨上門」工作便利了許多。
  • 社區志願者服務隊 用微小的光芒照亮愛心之路
    為進一步營造「人人爭做志願者,人人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的社區氛圍,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沌口街萬家湖社區召開2020年度「燕子」志願服務工作站年終總結暨表彰大會。會議評選表彰了40餘名年度優秀志願者,激勵更多居民黨員和居民骨幹投身社區建設。
  • 共同防疫 | 真情奉獻守家園—西環路辦事處楓林社區志願者突擊服務...
    社區兩委成員6人,黨支部黨員7名,預備黨員1名。該社區毗鄰世紀商貿城,租房戶多,又為開放式小區,歷來在社區治理、環境衛生等方面存在難點。疫情發生以來,在辦事處黨委領導下,楓林社區組建21人「紅袖章」突擊志願者服務隊,在阻斷疫情、全面摸排、封閉管理、服務居民、卡口值守等各個場景均有「紅袖章」的身影,為社區成功抗疫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貢獻。
  • 「紅石榴」愛心志願服務隊寒冬送溫暖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白雲峰)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提高全民互助理念,進一步營造扶貧濟困的良好氛圍,連日來,奇臺縣「紅石榴」愛心志願服務隊開展「獻愛心 送溫暖」愛心公益活動,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 成都老外組隊戴紅袖章巡邏:8名隊員來自5個國家
    【觀察者網綜合】據成都商報12月7日報導,從今年10月開始,成都市火車南站街道桐梓林社區迎來了一支膚色各異、年齡參差不齊的老外巡邏隊。 這支社區巡邏隊由8個外國人組成,成員分別來自美國、紐西蘭、加納等5個不同的國家,他們戴上紅袖章,走街串巷,為外籍人士聚居的桐梓林社區提供中國特色的社區服務。
  • 【戰「疫」故事會】巾幗英姿別樣紅, 變身社區「女超人」!
    【戰「疫」故事會】巾幗英姿別樣紅, 變身社區「女超人」!戰疫故事採編員和播講員:東城大林山社區婦聯執委李姣卿歲末年初,一場來勢洶湧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席捲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攻堅戰全面打響。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林山社區婦聯和巾幗志願者們走出家門,帶上口罩,毅然投入了這場阻擊戰。她們不懼嚴寒,不畏艱險,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
  • 「胖胡」耳邊的密碼、「夜光排骨」……聽聽武昌這個社區的抗疫故事
    疫情防控期間,武昌區南湖街都市桃源社區以鄰裡圈為載體,將黨組織的神經末梢連接到小區和樓棟,發動下沉黨員91名,在所轄7個小區組建5個臨時黨支部和2個志願者服務隊,打通了社區治理和群眾滿意「最後一公裡」。
  • 鄭州「綠城通」黨員服務隊五年行走數萬公裡 小窗口裡有大愛心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足跡遍布鄭州大街小巷,以貼心服務贏贊好口碑,他們五年行走數萬公裡,只為打通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他們始終踐行初心使命,立足「小窗口」,服務「大民生」,他們就是鄭州「綠城通」黨員服務隊及黨員代表們。
  • 蚌埠地委社區:「不老松」志願者 演繹最美夕陽紅
    在龍子湖區地委社區,有一支由26名老黨員組成的愛心志願者隊伍,他們義務協助街道社區進行小區物業管理,盡其所能參與社區活動,積極主動幫助遇到困難的居民。在他們當中,既有工程師、企業幹部,也有教師、勞動模範,他們退而不休發揮餘熱,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不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