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一部電影在影院悄然上映,一開始排片率只有1%。
上映的第6天,票房破億,成為中國首部票房過億的紀錄片。
這個夏天,電影《二十二》成為了一個傳奇。
豆瓣評分高達9.0
從1932年到1945年間,在中國被日軍強徵為「慰安婦」的女性至少有20萬。
2012年,倖存的「慰安婦」只剩32人。
到電影《二十二》開拍時,僅存22位倖存者,這就是片名《二十二》的由來。
直到影片《二十二》上映的前兩天,海南最後一位訴訟日本政府的「慰安婦」受害者黃有良去世。
截至《二十二》上映當天,倖存的「慰安婦」人數僅剩8人。
她們大多已是九十歲的高齡,一輩子在貧窮、孤獨的生活中等待著生命最後的時刻。
「我們來得太晚,她們走得太快。」
在電影《二十二》上映之前,我們對於「慰安婦」的了解,或許只是一個詞語,一段模糊的歷史。我們甚至不曾真正地了解過這段過去,也不曾真正地關心過這些倖存老人的未來。
這部電影的出現,第一次將這些老人帶進了大眾的視野,帶進了我們的生活中。一部平淡的紀錄片,沒有巧妙的故事情節,也沒有酷炫的攝影特效。然而整部影片依然如無聲的重擊,錘擊著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
每一個走進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朋友,無不是沉默著開始,沉重著結束。這段歷史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傷痛,而這段歷史所在的整個二戰時期對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一部分人來說也是傷痛。
我們用影像回憶這段歷史,也同樣勾起了別人的回憶。
近日,一位猶太青年也走進影院,觀看了電影《二十二》。
看完《二十二》的這位猶太青年憤然怒道:為什麼你不能認錯!
這位猶太青年如此激動是有原因的,上周他陪他奶奶去看他太奶奶的陵墓,他的太奶奶正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
他最深刻地體會便是那些倖存的老人們太不容易了,要回憶並且講述那段歷史真的太為難了。他的太奶奶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裡呆了5年之久,對於那5年,他的太奶奶都不敢回憶,也不願講述。
我們都知道,猶太人在二戰也遭受了非常殘酷的對待,而二戰結束後,德國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所作所為沒有選擇逃避,而是正式道歉並且賠償。
這位猶太青年說出了我們都想說的話,對於歷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
最後,這位猶太青年還轉述了一句猶太倖存者的話:「冷漠比死亡更可怕,冷漠比憎恨更可怕,冷漠是人類尚存惡念的理由。」
視頻來自西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