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的罪惡 網絡暴力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3 寧波晚報

    手機、網上購物、快遞點和取快遞。這些生活畫面,在網際網路日益發展的今天,是最常見不過的了。但今年8月份初,杭州市28歲的谷女士卻發現,一個月前自己取快遞時被視頻偷拍,被偽造聊天記錄,被編造「少婦出軌快遞小哥」網絡謠言在網上流傳,被網絡誹謗造成抑鬱症,丟工作,找新工作也被拒,被「社會性死亡」。面對這類「莫須有」的網絡暴力,你怎麼看?你怎麼做?

    主講人

    北侖區柴橋中學

    湯建強

    網絡暴力如何來?

    ——新時代、老命題

    「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成書於西漢時期的《戰國策》,給國人留下「三人成虎」的警示。1935年25歲的「默片女王」阮玲玉自殺身亡,魯迅寫下抨擊小報記者的時評雜感——《論「人言可畏」》。當下,一些無德公民肆意造謠,不明真相網民肆意道德審判,不良媒體肆意傳播的「人言」藉助網絡的平臺,直接讓「可畏」演變成「暴力」,催生出各類網絡暴力。

    網際網路是科技進步帶給人類文明的禮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億。網絡為我們日常娛樂、獲取知識、進行社交和表達社會觀點等提供了便利,我們每一個人都享受到了網際網路的陽光。但陽光下依然有著令人猝不及防的罪惡面。5月,廣州市某小學家長網絡造謠老師體罰孩子致吐血……12月14日,杭州市餘杭法院立案受理谷某某(文章開篇的受害者)以郎某某、何某某捏造事實,要求以誹謗罪追究相應刑事責任。類似社會事件的層出不窮,無不顯示著網絡暴力的可怕。

    為何網絡暴力頻頻發生?從心理學角度看,網絡暴力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受挫增加了攻擊性,積累的抱怨和不滿需要宣洩,而網絡給人們提供了無成本宣洩途徑。也有學者從社會發展角度分析,網絡暴力是現實社會焦慮、浮躁心態的反應,在虛擬空間,因缺乏監管和約束,人們的文明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會降低。此外,網絡的隱匿性,也使這種宣洩容易轉變為群體表現形式。

    網絡暴力如何看?

    ——公民、媒體、網民、社會

    隨著時間推移,谷女士事件真相已經大白。回顧此事件的部分細節,可以加深我們對網絡暴力這一網絡生態多面相的認識。

    面相一:加害人郎某後來解釋道,自己偷拍造謠的行為沒有惡意,只是朋友間的玩鬧。而郎某父親,依然表示「最初就是個玩笑,後來的傳播我們也沒想到。」「偷拍」「造謠」這些詞語,無論從道德上,還是國家法律上都是罪惡代名詞。而在已婚的郎某看來,竟是「玩鬧」,其父親,作為長輩,也認為僅僅是「玩笑」。以造謠他人作為自己娛樂的資源,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等基本人權。在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在倡導依法治國的中國,這種社會認知的公民素質,合格嗎?

    面相二:據受害人證據顯示,8月8日,某微信公眾號發布《這誰的老婆,你的頭已經綠到發光啦!》的文章,至8月11日公證時,點擊量為1萬次。截至9月20日,多篇網帖的總瀏覽量達60660次,轉發量為217次。這當中的「公眾號」「網貼」扮演著網絡平臺的角色,成為信息傳播者的角色。毫無疑問,部分媒體在傳播信息前並沒有對信息進行有效過濾,也並沒有以事實真相求證作為新聞追求,而是一切以「流量」,以「娛樂」為先。在倡導構建網際網路命運共同體的中國,部分媒體不明真相的「推波助瀾」,這樣的媒體素質,合格嗎?

    面相三:受害人在事件發酵過程中收到大量謾罵的信息。誰在罵?肯定是網際網路背後的網民,在沒有真相求真之前,網民有資格,有權利進行道德審判嗎?受害人稱「一個在國外的朋友看到了捏造的傳播內容,把我臭罵了一通。」朋友甚至在知道自己未婚未育的情況下,都更願意相信網絡的聲音,更何況網民。早期網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不明真相肆意點評、謾罵和轉發,演變成輿論的「冷血狂宴」。對於事實的真相,反倒無關緊要。網民在網絡上揮舞著道德審判的大棒,讓自身不自覺淪為網絡暴民。網民不等於全體人民,但網民的本質是公民,來源於現實生活,這樣的網民素質,合格嗎?

    面相四:受害人表示,「事情發生大概一周,我就被公司勸退了。」後尋新工作也被拒。而郎某表示,事件發生後對他本人來說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店鋪照開,玩照玩,朋友照交!同一事件下的雙方社會包容度差距竟然如此之大,按照正常邏輯,怎麼看都是乾坤顛倒。為何在網絡暴力中受害者付出巨大的社會代價,而迫害者卻可以「沒有一點影響」,這樣的社會效應,合格嗎?

    網絡暴力如何休?

    ——德是自律、法是他律

    記者問郎某在拘留所裡是如何反思的?得到的回答是:「無聊。」同時表示,他後悔的不是閒著無聊造謠這件事,後悔的是造謠的時候不該打包視頻。當事人在接受法律懲罰之後,依然不明緣由,錯解邏輯,道德觀念之淡薄,更令人擔憂。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要讓網絡暴力止於智者,止於德者,必須從社會風氣抓起,從每一個人抓起,特別是新一代青少年,可以通過學校課程、社會主題和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未來網民的預先教育,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網絡暴力,如何保護自己免受網絡暴力侵害,又如何不成為網絡暴民。

    「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案例,追責到底,讓所有人知道這個事情在法律上是違法的。」谷女士的勇敢、理性和堅持,喊出了讓網絡暴力止於法律的社會呼聲,得到社會力量的諸多支持。

    隨著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入,網絡空間早已不是「法外之地」。2017年6月1日,實行網絡實名制;刑法第246條誹謗罪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給予懲治網絡暴力法律依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公民人格權獨立成編,更是為制止網絡暴力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

    谷女士面對網絡暴力的「絕不妥協」,也應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態度。社會除了用法律手段懲治惡人,幫助受害人恢復名譽並彌補損失之外,更應該有來自全社會的正能量聲援與幫助,只有這樣才能發揮網絡教育的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並用。」 對於網絡暴力的制止,這同樣是良方。只有在各方力量的合力之下,培育良好的公民、網際網路媒體、網民和社會效應,才能真正遠離罪惡的網絡暴力,才能還給社會和未來一個充滿陽光的網絡世界。

相關焦點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鳴謝:(排名不分先後)    寧波市惠貞書院校長楊雲生    象山縣丹城第二中學校長張愛萍    慈谿市城區中心小學校長童建傑    寧海中學副校長邊峽    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校長陳青松    慈谿陽光實驗學校校長施國柱    鄞州區堇山小學教育集團校長茅曉輝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打擊網絡暴力 要選準「七寸」(圖)
    小吳當天就報了警。  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8月13日發布警情通報,稱郎某和何某捏造聊天內容,並截圖發至微信群,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依據相應法律規定,警方對二人分別作出行政拘留處罰。  但對小吳來說,謠言造成的影響,並沒有隨著問題的澄清而結束。  小吳提供給記者的一份證據顯示,8月8日,某微信公號發布了《這誰的老婆,你的頭已經綠到發光啦!》
  • 小學生練攤跳蚤集市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供圖    本報訊(現代金報丨甬上教育 記者 俞素梅)享冬日暖陽,逛跳蚤集市!近日,寧波市海曙外國語學校兩校區小學部分別舉行了同學們期盼已久的「冬日暖陽 跳蚤集市」活動。據了解,每個攤位的售貨員也是各個班級選出來的,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設計製作了大幅精美海報,在家委會的協助下穿上了各有特色的售貨員服裝。    記者看到,現場貨品最多的是小朋友們看過的課外書,還有自己過用的文具、玩具。    據介紹,學校大隊部還為這次「集市」準備了專門的貨幣——雅士幣,一人一幣,可以換一樣物品。
  • 鄞州打造區級學生生命成長共同體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12月14日,在鄞州二小幸福校區,全校74位班主任以及低段的家長代表濟濟一堂,參與該校班級管理問診圈的線下論壇。論壇中,德育導師方虹針對「孩子調皮」給出建議。在鄞州二小,無論是班風班貌的建設,抑或是學生養成教育中的疑難雜症,老師都可以在問診圈尋求幫助,由學校德育導師開出實踐操作性強的藥方。近日,他們又在構建面向家長的「問診圈」線上平臺。
  • 那些有意思的人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 海洋文化節 學生成了「小漁民」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金報丨甬上教育 記者 王冬曉 通訊員 陳標 周潔    孩子們現場學習十多項漁民技能    當天上午8點,海洋文化節在學生旗語操表演中拉開序幕,全校學生頭戴各式各樣的海生物頭飾,在歡快的音樂中揮舞著黃藍信號旗,鏗鏘的節奏和整齊的動作引得觀眾嘖嘖稱讚。緊接著,學生代表上臺領過今年的活動手冊,正式開啟海洋文化節體驗之旅。
  • 最美寧波人 大美教育人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得知消息的米娜,第一時間報了名。    說起原因,米娜動情地說:「寧波溫暖著我,我也想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少數民族學生,讓他們更好地融入,更好地在這裡學習知識。」    雖然是大學的輔導員,但同學們更喜歡叫她「娜姐」「姐姐」。因為她那滿腔的熱情和個性化幫扶,成為少數民族學生心中知冷知熱又知心的姐姐。
  • 半瓶冰水下肚 鬼門關前徘徊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口渴的時候一口氣灌下半瓶冰水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象山人史先生半瓶冰水下肚後,卻突發惡疾,甚至在鬼門關前徘徊,經過3個心臟大手術、12天人工心肺模擬,以及17天的心臟監護。前天,康復的他在家人陪伴下重返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興寧院區向醫生道謝。
  • 國防教育「進」校園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 她是孩子眼中最親切的小鹿媽媽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紮實的教學業務 家長直言「很省心」    在葉老師的班裡,家長普遍感覺「很省心」,除了在正確教育理念影響下擁有的坦然心態,還有紮實的教學業務帶來的信心。    第一學期,有家長著急地問:「葉老師,外面一年級學生有的在寫日記,有的在寫看圖寫話,你怎麼一點兒也不著急?」
  • 以網為媒 江北城鄉教育手牽手一起走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打造「綠色」家校生態圈    育兒經驗、心理健康……    新學期開學第一天晚上,當孩子們還沉浸在久別重逢的喜悅中時,家長們已在電腦前,通過學校智慧教育平臺觀看來自洪塘中心小學的「新學期·家長第一課」。
  • 管教不能失去師道與法治底線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從目前各方透露的信息來看,這名女生可能確實違反了學校紀律,那麼不管是作為老師還是校長,面對犯錯的學生,所要做的是幫助她認識錯誤,並且改正錯誤,這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幫助其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方式和手段不能逾越師道和法律底線,不能在一種「恨鐵不成鋼」以及「都是為了你好」的心理下讓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失控。
  • 堇山小學獲評「全國示範校園氣象站」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現代金報丨甬上教育 記者 鍾婷婷 通訊員 姚珂 俞文琴)12月21日,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近日聯合發文公布的第七批「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名單中,堇山小學被評為「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範校園氣象站」,全國24所中小學獲此殊榮,浙江省僅有2所中小學入選。
  • 寧大的考研「加油包」走心了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 航空航天教育在寧波多所學校破土生根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金報 | 甬上教育    記者 王偉 王冬曉    通訊員 遊玉增 鄭凱琪    在學生們心中種下天文的種子    自古以來,仰望浩瀚星空的人類,總有無數問號盤旋心中。對宇宙的探索欲,是航空航天科學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寧波中小學生對天文知識的興趣和鑽研程度都在加深。
  • 阿加莎系列電影:《陽光下的罪惡》
    《陽光下的罪惡》並非阿加莎眾多推理小說中的上乘之作,但是改編的電影卻廣受好評。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慕嘉烜 通訊員 鄭明歌    進入12月份,冷空氣持續發力,最低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如果您家裡有閒置冬衣捐贈,或者您需要領取過冬衣物,可前往以下三個「猛獁視頻暖冬愛心牆」服務點:文化路與國基路交叉口西北角,鄭州公交二公司29路公交調度室;北三環與文化路交叉口立交橋下,鄭州公交二公司8路公交調度室;中州大道與北三環交叉口立交橋下,鄭州公交二公司192路公交調度室。
  • 1000萬元 寧大再獲「寧波幫」捐贈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據了解,僑資四校工作交流聯誼會自1991年建立,為四校教育事業改革創新提供互學互鑑的重要平臺。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寧波大學經歷初創準備期、快速成長期,正在步入內涵發展期。搶抓機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制度創新是寧波大學20年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較大發展的「四大法寶」。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365天 不落幕(圖)
    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昨日在浙江烏鎮開幕,共有來自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500餘名代表參會。  本次論壇圍繞疫情科學防控、助推數字經濟與科技創新、助力復工復產等主題,邀請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網際網路領域領軍企業的重要嘉賓進行思想交流,回應國內外普遍關切,引領數位技術創新趨勢。此次論壇將持續至11月24日,同期還將舉辦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直通烏鎮」全球網際網路大賽等活動。
  • 《陽光下的罪惡》(分析案情完整音頻)
    帶紅花這哥們的大鑽石被女明星拿走還了個假的   波洛也順便幫哥們找回了鑽石       《陽光下的罪惡》,又譯作《豔陽下的謀殺案》,是英國女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創作的一部長篇偵探小說《陽光下的罪惡》恰恰運用了這一成功的環境設置,以海邊賓館為據點,以周圍的海水、山、船為媒介物,猶如將整個事件設置在一個極其優美的環境之中。藍藍的海水、靜靜的小船、安逸的賓館構成了一個平面視圖,一切都是那麼的靜謐、悠然。作者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帶讀者進入一個充滿人文景觀的世界,仿佛沈從文先生的小說《邊城》中描繪的美景一般。然而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卻孕育著無限的殺機,兇殺案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