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系列電影:《陽光下的罪惡》

2021-02-10 NA時空與心理

《陽光下的罪惡》並非阿加莎眾多推理小說中的上乘之作,但是改編的電影卻廣受好評。

1982版的電影虛構了一個亞得裡亞海上的小島,屬於某個虛擬南歐小國。國王大婚前送給前情婦一個附帶行宮的小島,情婦把小島上的行宮改成豪華旅館,供情侶們尋歡作樂。情婦也從此變身為旅館女主人達芙妮,時尚風流,搖曳多姿,熱情地為顧客提供佳餚和舒適服務,同時指點著眾多下屬忙來忙去(這位演員也是《唐頓莊園》的老祖母)。

故事就在地中海特有的藍天碧海間展開。原著小說設在英國德文郡的海邊小島,德文郡是阿加莎的故鄉,該島也是《無人生還》的背景和靈感來源。82版電影的拍攝地點在西班牙,而BBC版的波羅系列電視劇取景在原著的地點。

原著人物眾多,電影版和電視版都各有刪節,甚至包括性別轉換:原著的男性角色在劇中轉換為女性角色,女性角色轉換成男性。

電影版的戲劇衝突圍繞著小麥色皮膚的美豔女子阿琳娜展開。阿琳娜原本是舞臺劇女演員,後來嫁給喪偶帶有一女的馬歇爾,從此退出舞臺,造成前東家美國劇場老闆加德納夫婦的損失。

加德納夫婦藉口到海島上度假,希望阿琳娜重演他們劇場的新作,因為阿琳娜實在太受觀眾歡迎,是票房保障。阿琳娜潦草地看過劇本後,一口回絕。

《紐約客》記者布魯斯特娉婷做作,貌似崇拜阿琳娜,實際上,此人為阿琳娜寫了一本傳記,但包括了很多黑材料,因此阿琳娜拒絕授權。記者已經花了出版社預付的定金,急需阿琳娜的同意。

阿琳娜明裡攜丈夫和繼女到海島度假,暗裡約下年輕俊俏的雷德芬,雷德芬貌似嬌弱的妻子十分怨忿(演員是大明星、時尚偶像簡鉑金)。

大偵探波羅受到暴躁張揚的布拉特爵士委託,到海島上調查真假鑽石案件。布拉特爵士和阿琳娜有一面之緣,以結婚為前提贈予阿琳娜價值不菲的鑽石,而阿琳娜迅速反悔,和馬歇爾結婚。在布拉特請求下,才遲遲退還鑽石,但經保險機構驗證,鑽石是贗品。

阿琳娜和達芙妮也是舊識,兩人在同一個歌舞團共事過。馬歇爾在遇到阿琳娜之前,和達芙妮也有一段曖昧之情。

端淨的海邊沙灘上,紳士淑女們在陣陣海風中展示風情,波羅卻看到陽光下的罪惡。

不久,阿琳娜這位罪惡之源,被發現死在沙灘上,蓋著她的大型遮陽帽。假鑽石被丟在山洞裡,而布拉特爵士正好乘遊艇趕到現場。在場的眾人都有作案的動機,卻人人都有不在場證據。

波羅的破案過程妙趣橫生,整個案件並不涉及淵深的人性,被美國影評人稱為:「輕盈如舒芙蕾甜品」。

作者介紹

暱稱:多米

介紹:熱愛藝術的文字工作者。

研究範圍:西方藝術、古典音樂、文藝理論和詩歌。



【Nana星象與心理工作室】

2010年創立於魔都,上海謙匯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旗下的心理及佔星工作室。

【工作室地址】
浦東新區工作室: 上海市臺兒莊路579弄綠景苑1棟101

【佔星預約及課程諮詢】
聯繫QQ: 1403466146
Email: linahappylife@hotmail.com
也可通過微信平臺查詢:
回復「佔星課程」,可查詢課程詳情;
回復「佔星諮詢」,可預約諮詢;
回復「沙龍活動」,可查詢活動詳情。
也可通過網店預約請登錄:
http://astronana.taobao.com/

相關焦點

  • 《陽光下的罪惡》(分析案情完整音頻)
    陽光下的罪惡 Evil under the Sun, 1982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    配音:畢克、劉廣寧、喬榛、李梓、於鼎、童自榮、蘇秀、曹雷、翁振新、尚華帶紅花這哥們的大鑽石被女明星拿走還了個假的   波洛也順便幫哥們找回了鑽石       《陽光下的罪惡》,又譯作《豔陽下的謀殺案》,是英國女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創作的一部長篇偵探小說
  • 《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古早電影為何仍是經典?
    《尼羅河上的慘案》拍攝於1979年,《陽光下的罪惡》拍攝於1982年,兩部電影距今已近40年之久,但無論在故事述說、拍攝手法、服裝道具以及影片風格上,都毫不過時,反而在時光的沉澱中,愈發顯露出珍珠一樣的光澤,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
  • 王歡解說、熊永立撰稿 電影《陽光下的罪惡》錄音剪輯(全本)
    電影 陽光下的罪惡 Evil under the Sun, 1982英國影片 片長117分導演
  • 《陽光下的罪惡》[8.3分][英國|懸疑|犯罪|1982|1080P|英語中字]
    ◎片名: 陽光下的罪惡◎導演: 蓋伊·漢彌爾頓◎編劇: 安東尼·沙弗尼 / 阿加莎·克裡斯蒂 / 巴裡·桑德勒◎主演: 彼得·烏斯蒂諾夫 / 瑪吉·史密斯 / 科林·布萊克利 / 黛安娜·裡格 / 丹尼斯·奎利 / 更多...
  • 推理女王阿加莎,她的每部作品都是明星集郵冊!
    小說《陽光下的罪惡》在1941年出版,而這部電影是出版41年以後才上映。在此之前,群星薈萃的《尼羅河上的慘案》和《東方快車謀殺案》曾取得巨大的成功,《陽光下的罪惡》基本沿襲了頂級標配巨星陣容和高潮迭起的劇情設置。作為旅行者的波洛不情願地承擔起破案任務。
  • 電影類 故事影片《跨國大追捕:陽光下的罪惡》
    由黑龍江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蘇州天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故事影片《跨國大追捕:陽光下的罪惡》為黑龍江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申報作品。該劇由著名演員郭家銘、張永慶、楊悅心、迪馬(烏克蘭)擔任主演,凌文、楊飛編劇,鍾海任該劇導演。
  • 8部最值得一刷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經典懸疑電影
    這種平靜表面下的罪惡潛流,比直白的暴力、聳人聽聞的驚悚或血腥更加含蓄和迷人。這也是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的基調。她為謀殺穿上雙排扣禮服,戴上禮帽;她描繪日常生活,以突出其中不尋常的那個隱藏的謎。這就是阿加莎式的「舒適謀殺」。她的謀殺,很多都發生在綠意盎然的英倫鄉村。人物們通常在鄉村的閒暇生活中出場,或者是一場下午茶,或者是戶外活動,或者是牌局,或者是晚宴。
  • 經典譯製片:英國電影《陽光下的罪惡》高清(上)
    經典譯製片:英國電影《陽光下的罪惡》高清(上)導演: 蓋伊·漢彌爾頓編劇: 安東尼·沙弗尼 / 阿加莎·克裡斯蒂類型: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 / 法語 / 德語上映日期: 1982-02-12片長: 117 分鐘又名: 豔陽下的謀殺案 / 午日奇屍阿倫娜·馬歇爾(黛安娜·裡格 Diana Rigg 飾)是一個美豔不可方物的女明星,天性放浪的她從不掩飾對其他男性的喜愛,也十分享受被男性追求的感覺,從而徹底忽略了丈夫和養女的感受。
  • 阿加莎經典懸疑小說改編《ABC謀殺案》神秘殺手隨機殺人挑戰大偵探波洛
    ·克裡斯蒂的同名經典小說改編的電影《ABC謀殺案》,一個匿名殺人狂寫信宣稱,要按照名字的首字母,從A殺到Z,這種完全不按套路的殺人案,大偵探波洛能否破案呢?阿加莎老奶奶的電影能是這麼簡單讓你猜到結局的麼,讓我們一起看下去。故事一開始,好友黑斯廷斯正跟大偵探波羅吹水閒聊中,此時波羅拿出一封信神神秘秘的交給他,原來這是一封挑戰信,大意是——「聽說你是無案不破的天下第一名偵探,那麼本月21號安多弗會發生點什麼呢?」落款「ABC」安多弗是個地區,能找上波羅的,不可能是普通事!
  • 由阿加莎作品改編的5部高分電影,你看過幾部?
    《東方快車謀殺案》豆瓣評分:8.3作為克裡斯蒂本人都十分喜愛的改編版本,《東方快車謀殺案》以她的同名小說改編,是一部眾星雲集的妙趣橫生的電影。影片講述了,午夜過後,一場大雪迫使東方快車停了下來。偵探Poirot於深夜中被吵醒三次。次日清晨發現同車的美國富商被殺,在取證的過程中眾說紛紜,昨晚那三次聲響,以及出現的神秘女子,都讓Poirot百思不得其解。
  • 阿加莎 克裡斯蒂 波洛偵探系列 閱讀全攻略
    阿加莎 克裡斯蒂的偵探小說近百部,其中有波洛偵探系列、馬普爾小姐系列、湯米&塔彭絲系列、短篇集、戲劇和非系列長篇小說。
  • 仙境小鎮瞬變人間地獄,邪典電影《仲夏夜驚魂》藏在陽光下的罪惡
    仙境小鎮仲夏夜瞬變人間地獄,邪典電影《仲夏夜驚魂》帶你看藏在陽光下的罪惡,此片堪稱『獻祭』科普片,不過是「邪教獻祭」。邪惡血腥的獻祭與傳統恐怖片不同,《仲夏夜驚魂》選擇的是展示陽光之下的罪惡。這種與傳統恐怖片的反差感就體現出來了。
  • 推理神婆阿加莎經典恐難超越.肯尼思新片5大看點或成可能?
    老一代影迷對推理神婆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版情有獨鍾。那個年代波洛的形象通過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老一代配音藝術家畢克老師地進行重新聲音塑造,加上童自榮、喬臻等完美的配合,使得《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成為難以逾越的經典記憶。
  • 談《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中服飾的三種作用
    《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這兩部片子的時代背景,設置在一戰之後,二戰之前。整個西方世界正浸潤在曇花一現的醉生夢死中。華服香車、鮮花美酒,貧富差距引起的罪惡正悄悄蔓延,而人們對此渾然不覺。波羅的故事在尼羅河的一條豪華遊船和法國海濱的奢侈別墅中展開。罪惡有多深重,故事就有多精彩。
  • 談《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中服飾的三種作用
    《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這兩部片子的時代背景,設置在一戰之後,二戰之前。整個西方世界正浸潤在曇花一現的醉生夢死中。華服香車、鮮花美酒,貧富差距引起的罪惡正悄悄蔓延,而人們對此渾然不覺。波羅的故事在尼羅河的一條豪華遊船和法國海濱的奢侈別墅中展開。罪惡有多深重,故事就有多精彩。
  • 阿加莎ABC謀殺案再次被翻拍,再來品一品名偵探波洛的風採
    今年,BBC隆重推出了推理女王阿加莎的經典作品《ABC謀殺案》,而這部作品的主角依然是經典角色比利時偵探,赫爾克裡·波洛。不知道是否是原創能力匱乏,這幾年BBC一直致力於推出阿加莎的經典名作,先是《無人生還》、再到《控方證人》,去年又出了《無妄之災》。
  • 讀者點評阿加莎作品排名第二,推理名劇《謀殺啟事》中文版
    話劇《謀殺啟事》不只是懸疑和推理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戲是一場刺激的智力遊戲,因為觀眾推測真相的速度遠不及舞臺上不斷突轉的劇情,哪怕到答案揭曉的最後一刻,或許還會有人無法理順其中的因果。然而說清楚原因,才是阿加莎·克裡斯蒂創作每一部作品的真正動機和目的,正是通過這些原因,她才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性的解讀。「生性懦弱而又心地善良的人往往最容易背信棄義。一旦對生活抱有怨恨,他們原有的一點道德力量便會被怨恨消耗殆盡。」阿加莎在《謀殺啟事》中如是說。這是一部關於弱者的作品。
  • 女神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全集
    阿加莎克裡斯蒂赫爾克裡.波洛系列1937《幽巷謀殺案》 Murder in the Mews 1947《赫爾克裡的豐功偉績》The Labours of Hercules1960《雪地上的女屍》 The Adventure
  • 豆瓣8.3分《羅傑疑案》:何以讓阿加莎成為「偵探女王」?
    阿加莎·克裡斯蒂阿加莎的母親是一位性格獨特的女性,五歲時的阿加莎就開始翻閱各種文學讀物等到姐姐出嫁,哥哥從軍,父親去世之後,只剩下阿加莎陪伴母親,在那段時間,她接觸了許多文學作品,最開始,她更喜歡寫一些詩歌、小說和劇本。 年輕的阿加莎與少尉阿奇博爾德相愛了,但戰爭爆發,阿奇奔赴法國戰場,而阿加莎則成為醫院的志願者,她從一個病房護士變成了一名擁有合法資質的藥劑師。
  • 精通謀殺藝術的女人——阿加莎·克裡斯蒂
    這很像美國電影《消失的愛人》中的情節。丈夫外遇,妻子失蹤。只不過,故事的結局則不同。這件事,算是阿加莎一生的大事件了。她自此後沒有提起過這十二天的事情,在自傳中也未有任何解釋,卻把這段經歷用化名瑪麗·維斯馬克特(Mary Westmacott)寫的愛情小說裡。1928 年,她與阿奇離婚,失去經濟來源的她更加投入小說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