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底是美麗的還是悽苦的?古往今來,是引發無數人的探討的話題,每個人的認識各不相同。一部義大利的電影《美麗人生》應會讓你我達成共識,人生過程雖然艱辛坎坷,但只要擁有對彼此忘我的愛,最終必將真切感受到人生之美麗。
《美麗人生》由義大利著名導演羅伯託.貝尼尼導演並主演,上演以來,不談所獲獎項,單就影片本身獲得了世界各地觀眾的普遍認可,是一部可以溝通全人類心靈的「美麗」作品。影片可分為「愛情篇」與「愛子篇」兩個部分,一個其貌不揚乃至有些笨拙可笑的普通猶太青年圭多,人生理想就是開個小小書店,成家生子過上普通人應有的生活。偶遇家境職業較好且已有「高大上」男友的美女朵拉,一見鍾情,當時只是一個飯店服務生的圭多對愛情頗為執著,也聰明幽默,他仔細了解朵拉的生活,並不時編造、製造出一些善意的謊言和驚喜行為引起朵拉的關注。在他心中,朵拉就是他的公主,讓朵拉開心就是他幸福的源泉。忠誠,堅定、樂觀、有趣忘我的愛最終俘獲了朵拉芳心,她覺得相較於冷冰冰的金錢地位及枯燥乏味的定型模式生活,寧願選擇可以溫暖自己,讓自已活得無拘無束而快樂的「小人物」圭多。「愛情篇」歡樂而有趣,幸福而甜蜜,但追愛的過程對圭多執著忘我、聰慧樂觀及對家人無限愛的個性予以了充分的鋪墊。
生活從來不會風平浪靜,一帆風順。有了幸福的家庭和可愛兒子喬舒亞,有了心心念之的小書店,圭多擁有了普通人嚮往的生活。但很快二戰暴發,史上最黑暗的殘害猶太人的時代到來,圭多與五歲的兒子均被送入了集中營,非猶太人的朵拉牽掛著父子倆也自願進入了「女子營」,不時關注父子倆的信息。「愛子篇」著重刻畫了一個父親如何守護年幼的兒子心靈和肉體免受冷酷現實世界摧殘的情節。圭多的方法仍是動員難友們一起為喬舒亞在難民營中營造出一場遊戲的氛圍,鼓勵兒子如果按「遊戲」要求好好表現,將最終會贏得喜愛的坦克獎品。一邊每天是繁重苦力和死亡的威脅,一邊還要強顏歡笑,編造出各種遊戲的環節使兒子確信只是一場遊戲,正在努力競爭以期獲取心愛的獎品,並未意識到所處現實的殘酷和黑暗,依舊純真和開心。最終,圭多為護佑孩子的身心健全,即便在臨刑時,也要在孩子視線中做出快樂滑稽的姿態,留給世人一幕悽楚卻又深深被其愛子用心打動的場景。喬舒亞如願以償快樂地坐上了美軍的坦克並和母親朵拉團聚,相信圭多在天上為其忘我的愛得償所願而一如既往的歡樂和開心吧。
愛情與親情是電影作品中經常表達的人生情結,而反映二戰納粹集中營殘害猶太人的體裁也屢見不鮮。《美麗人生》的奇妙之處在於男主角圭多無論在順境逆境之中,均用美麗的謊言編織出了獲得美好愛情,守護孩子心靈的美麗人生,而其謊言編造的目的則是為所愛的人付出忘我舍己的愛,這種愛讓人生無論是陽光明媚還是雷電交加,都會感到寬慰和支撐,都會感到快樂和溫馨;這種有愛的人生也會一定讓人感受到美麗、美麗、美麗!《美麗人生》是一部充斥笑點和淚點有著黑色幽默乃至浪漫風格的作品,觀影體驗輕鬆又深為故事所感染。從某種意義上男主角圭多之死看似悲劇,但在觀眾觀後縈繞整個思緒更多卻是其樂觀開朗,積極有愛的有趣形象和人生態度,生與死是人生常態,唯有精神力量是影響一代代人前行的動力。
《美麗人生》中普通人圭多打破階層桎梏而「抱得美人歸」幸福的生活和被迫攜子進入最為黑暗的納粹集中營的生活形成了巨大反差,也充分代表著人生不易的極端兩面。在有意設定的這兩種現實生活中,要想達成美麗人生之目標,物質力量幾乎可忽略不計,而只有人性中迸發出的高尚、堅韌、舍我的愛及其衍生出的思想行為才是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最終獲得美麗人生的關鍵要素,這大約也是影片對當今物慾橫流的世界最大的啟示與警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