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眼日|近視眼、乾眼症、白內障……做好這些不用怕

2020-12-26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通訊員 王瓊

看電腦、用手機,你的眼睛還好嗎?今年的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為「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兒童青少年近視、青中年乾眼症、老年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不同時期,究竟應該怎樣科學管理和愛護自己的眼睛?來聽聽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眼科主任葉劍怎麼說。

嬰兒期

篩查先天性眼病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眼科主任葉劍表示,孩子出生後,就要注意篩查有無先天性眼病。

比如看眼睛黑眼仁有無發白,如果有,就要排除是否有白內障。拿彩色的東西給孩子看,觀察有無追著看,即有無「追光」,如果沒有,就說明視力不好,要及時就醫。

學齡前

定期驗光檢查,建立眼部發育檔案

學齡前的兒童,建議一年做一次驗光檢查,看孩子近視、遠視情況,有無散光、弱視,遠視儲備力是否足夠等。大多數孩子有一定的遠視是正常的,隨著孩子的長大,眼球也會變大,逐漸把遠視變成正視。所以,如果三四歲的孩子驗光有100、200度的遠視,其實是好的;相反,如果比同齡孩子正視、則可能到了八九歲就容易近視。

不要小看近視、遠視造成的危害。高度近視可引發眼底病變、黃斑病變等併發症,高度近視、高度遠視還易導致弱視,如果發現弱視,一定要在7歲之前治好,並每3-6個月複查一次。

建議從學齡前,給孩子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手冊,通過定期地記錄孩子的身高、眼軸、角膜曲率、眼壓、屈光狀態等來形成孩子的屈光發育檔案,密切跟蹤孩子的視覺健康發育情況,分析近視原因,個性定製治療方案。

學齡期

合理科學用眼,增加戶外運動

除了及時發現近視的苗頭,平時預防也很重要。合理科學用眼,需要眼科專業人員、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相關部門等來共同關注,並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來實行。

對於家長來說,應對孩子進行相應的眼健康教育,正面引導孩子。

對於學校來說,除了在教室裡面進行課堂教育,應考慮推行其他的教學模式。

對於社會來說,相關部門應該考慮制定一些措施,提高人們的眼健康保護意識。

對於孩子來說,最簡單易行的就是每天堅持2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有效的戶外運動是指在陽光充足的早上、下午進行輕鬆的活動,運功方式可以是跑步、騎車、散步等。

敲黑板:不建議在晚上運動,是因為白天適量的曬太陽可以促進人體生成多巴胺,保護眼睛的發育。同時,近距離高強度用眼時,遵循3個20原則,也就是說用眼20分鐘,站起來眺望遠處20英尺外(差不多6米外)20秒。而且家裡燈光不要昏暗,光線要足夠明亮。

此外,還應關注孩子是否為近視進展速率特別快的,如果是快的,那可能就要在合理科學用眼的基礎上進行藥物,或者塑形鏡的幹預。比如到了中學後,由於學業壓力重,平時應多吃洋蔥、西紅柿、藍莓等有色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多吃堅果、白肉,少吃紅肉,保證均衡的營養外,還要注意課間休息,延緩近視的發展,預防中度近視發展為高度近視。

青中年

合理用眼,預防乾眼症、老花眼

對於眼癢、眼睛乾澀、經常充血等乾眼症症狀,很多人的辦法就是拿出眼藥水滴一滴,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首先,滴眼液不能濫用,長期使用含防腐劑的滴眼液會引起乾眼。其次過於頻繁的滴用眼藥會將正常的淚膜完全衝走,加快淚液蒸發,會加重乾眼症狀。

因此,一旦確診乾眼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目前乾眼症治療主要是通過各種物理治療疏通瞼板腺,部分患者需要聯合使用激素或非甾體抗炎藥。

如果是輕症患者,預防乾眼,除了3個20原則,還需改變閱讀習慣和頻繁的完全瞬目,就是眨眼要眨到位,上下眼皮閉合完全,以及房間的空調使用要合理,必要時使用加溼器,在保護頸椎的情況下保持電腦在視線的下方,此外熱敷,科學合理的膳食,都很有必要。

中老年

眼底一張照很重要

人到中年,需要對眼睛進行一次眼底照相檢查,以了解眼底有無出血、痙攣等狀況,同時通過了解眼睛血管的情況,了解全身血管的變化。60歲後,更需要對眼底進行檢查。不管是黃斑疾病,青光眼。玻璃體眼病,血管性疾病,都可以通過眼底照片早發現。

青光眼

目前,青光眼的治療原則是降低患者的眼內壓,治療方式有滴眼藥水、口服降眼壓藥物、雷射手術。因此,平時一定要定期到醫院檢查,並注意防範。如果是既往明確診斷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或者發病很急,突然出現眼脹痛、視力下降、充血,同時可能伴有同側頭痛,嘔吐,就要立即急診。避免情緒激動,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失眠、熬夜等引起眼壓波動誘發青光眼。

糖尿病致盲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及嚴重程度,與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關,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延遲該病的發生和早期發展。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血糖,若患病5、6年,要儘早到醫院檢查眼底,早期可以通過藥物、雷射治療等,如果是晚期就只有做玻璃體手術。

白內障

隨著年齡的增長,白內障無法避免,但這並不表示,每位老年人只能任由白內障的發生和發展。建議每半年一次或聽從醫生建議,定期到醫院複查。目前白內障無有效的藥物治療,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通過手術復明。

相關焦點

  • 當白內障遇上乾眼症
    白內障手術後,有蠻多的患者有乾眼症相關的感受,通常並不嚴重,經過術後眼部潤滑用藥補充淚液,就可以緩解。術前就已經有乾眼症的患者,術後可能幹澀不適會更加明顯,帶來一定的困擾,需要堅持用藥更長時間。今天我就集中來和大家聊一聊,當白內障遇到乾眼症,我們應該怎麼辦。
  • 當白內障遇上乾眼症,該怎麼辦?
    白內障手術後,有蠻多的患者有乾眼症相關的感受,通常並不嚴重,經過術後眼部潤滑用藥補充淚液,就可以緩解。術前就已經有乾眼症的患者,術後可能幹澀不適會更加明顯,帶來一定的困擾,需要堅持用藥更長時間。今天我就集中來和大家聊一聊,當白內障遇到乾眼症,我們應該怎麼辦。
  • 全國愛眼日|乾眼症會致盲 四類人群易得
    紅網時刻衡陽6月4日訊(通訊員 何星)近年來,乾眼症已成為一種流行性疾病,我國每5人中就有1人患乾眼症,成為世界第四大致盲眼病。6月6日全國愛眼日之際,衡陽愛爾眼科專家提醒: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也可能引發大問題,甚至致盲。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南昌眼科醫院舉行「6.6愛眼日」大型義診活動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為大力宣傳眼健康的重要性,傳播兒童青少年近視、老年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等眼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市民愛眼護眼、科學用眼意識,在第25個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南昌眼科醫院舉行了「6.6愛眼日」大型義診活動。
  • 全國愛眼日:常見眼病有哪些?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兒童青少年近視三種眼病較為常見。■2020年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通過歷年「愛眼日」宣傳教育活動,極大地普及了全民眼健康科學知識,提高了人民群眾愛眼、護眼意識,推動了我國防盲治盲和眼健康工作的發展。■6月5日,記者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了解到,該院眼科年門診達4萬餘人次,眼病問題仍不容樂觀。
  • 冬天好發乾眼症 教你五招養養眼
    為讓視線保持清晰,63歲的蔡女士做了白內障手術,她選的還是高端的人工晶體。術後一個月,她的眼前出現了一層霧感遮擋視線,只要盯著手機或電視看一會,眼前就糊成一片。去醫院檢查,醫生卻告訴她眼睛沒有問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原來是乾眼症
    「難道是手術沒做好?」去醫院一查,醫生卻告訴她:手術沒有問題,眼睛也沒有問題。但這個症狀一直困惑著她,找不到原因讓她變得煩躁,巨大的精神壓力,壓得她整個人都抑鬱了。蔡女士輾轉來到浙江省眼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杭州院區乾眼專科找到了傅亞娜副主任醫師。
  • 乾眼症是無法治癒的嗎
    那麼乾眼症是不是可以治癒呢? 乾眼症能不能治癒,還是要看乾眼症的類型是什麼。如果是原發性的乾眼症,比如,乾燥性綜合症的乾眼症,那只能是控制,治癒的可能性相對比較少。
  • 愛眼日 | 為「EYE」前行,保護視力,這些事情你要知道!
    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6月6日,全國愛眼日!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護眼五大指南1、注意眼睛防曬眼睛長時間地暴露在陽光下,會增加患白內障的機率。在陽光強烈的天氣下外出遊玩、散步或騎車,哪怕是短短的幾分鐘,也一定要戴好太陽鏡或太陽帽,保護眼睛免受太陽直射。2、避免接觸過敏物質有的人愛流眼淚,這很可能是過敏引起的。
  • 這些人需要定期查眼底
    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主題: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本期,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的眼科專家為大家解答眼健康方面的問題。眼前出現固定黑影+閃光,咋回事?
  • 6月6日全國愛眼日,濟寧愛爾眼科醫院開展多場公益眼健康科普活動
    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為普及了全民眼健康科學知識,提高了人民群眾愛眼、護眼意識,國家衛生健康委下發關於2020年「全國愛眼日」宣傳主題,今年主題以「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在宣傳重點中,多次強調大力宣傳眼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全年齡段人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工作成效和進展;大力宣傳兒童青少年近視、老年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等眼病防治知識,增強群眾愛眼護眼意識。為今年的全國「愛眼日」,增強全民愛眼護眼意識、宣傳眼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眼病防治知識。
  • 全國愛眼日 | 情系百歲老紅軍 再續光明夢
    人民論壇網北京訊(劉讓興)「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在第25個全國「愛眼日」,廣西醫科大學晶亮眼科醫院胡秋明主任與河池市天峨縣人民醫院院領導來到天峨縣岜暮鄉龍安村巴咀屯看望高齡106歲老紅軍楊順美爺爺,並為他做眼睛檢查。
  • 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是中年後易患的眼疾,醫生教您自查預防
    其實這是人過中年以後,眼睛也開始衰老了,雖然大多數的情況下眼睛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也不用就醫,但如果出現一些比較明顯的情況或者疾病,則應該儘快去醫院診斷治療,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平時裡也需要多加預防,延緩衰老的時間,保證眼睛能夠用到一輩子。
  • ...愛眼日系列科普問答之這個殺手有點「冷」——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同同科普】全國愛眼日系列科普問答之這個殺手有點「冷」——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2020-06-05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陽竟有14%的幼兒園小朋友患有近視眼!專家:與這些不良習慣有關
    6 月 6 日是第 25 個全國 " 愛眼日 ",最近的一次貴陽市青少年近視普查數據顯示,41% 的小學生、67% 的初中生、78% 的高中生患有近視眼。貴陽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貴陽市青少年近視防控中心主任朱健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學業壓力的增長、電子產品的普及,學生群體近視現象極為普遍,而且有明顯低齡化發展的趨勢,讓人比較意外的是這次普查中發現,14% 的幼兒園小朋友患有近視眼,讓專家感到吃驚。
  • 「珍視明名醫護眼大講堂」助力愛眼日關注普遍眼健康
    6月6日是我國第25個全國愛眼日,珍視明第六期名醫護眼大講堂直播間,專程邀請了畢業於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主要從事眼視光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劉豔醫生,為大家在線講解了關於弱視的防控與防治。2020年愛眼日,是全球視覺2020行動收官之年,今年聚焦於「關注普遍的眼健康」。視覺2020是1999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防盲協會共同發起的在全球消滅可避免盲的行動計劃,而中國是最早一批承諾參加該計劃的國家之一。
  • 宋秀君教授:眼藥水並非乾眼症救星,乾眼症可能導致抑鬱症
    權威數據指出,在我國乾眼症的發病率高達21%-30%,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最少會有一個乾眼症患者,這種由於「淚膜」的水或油出問題而導致的眼睛不適或功能障礙的眼部疾病在視頻終端使用者、駕駛員等高強度用眼群體中更為高發,而我國視頻終端者乾眼發病率高達93%,說明乾眼症正成為現代職場非常常見的一種眼部疾病。
  • 愛眼日 | 保護視力的一些注意事項請查收
    2020年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宣傳重點及口號有6個,分別為「合理用眼,關注孩子眼健康」「科學防控近視,擁有光明未來」「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愛白內障患者
  • 這個人打算消滅世界上所有近視眼 前瞻
    安裝也很簡單:原理類似於白內障手術,只要將人工的仿生水晶體取代眼球水晶體即可。而且整個過程只需8分鐘,無需麻藥也不用住院!更厲害的是,它不僅可以消除近視,還可以讓你的視力超常人3倍!如果這種仿生鏡真的成功,將是一項顛覆性的發明,咱近視眼也就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