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新年俗新時尚:1196萬人博物館裡「過大年」

2021-01-17 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2月11日消息(記者雷愷)2019春節期間陝西文物系統各文博單位通過辦新展覽、開展公眾教育活動、網絡在線直播、延長閉館時間、年俗民俗展演、燈光展演、新春祈福、展覽下鄉、燈謎競猜、國學大講堂等920場次精彩紛呈、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向社會公眾奉獻了「春節文化大禮包」,共有1196萬人次觀眾在陝西文博單位裡體驗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文明,追尋文化記憶。「博物館裡過大年」已經成為一種新年俗、新常態、新時尚。

  春節前後,全省文物系統提前謀劃,統籌策劃,各文博單位配合政府春節活動整體宣傳,發揮各自歷史文化特色優勢,策劃了諸如鐘鼓樓博物館配合「西安年 最中國」舉辦的「晨鐘暮鼓」文化遺產展演、西安博物院小雁塔薦福文化大廟會、鹹陽博物院「過大年·逛鹹陽」、渭南博物館「金豬年·趣渭南」、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中國寶藏看寶雞」、武侯墓博物館「漢風 漢韻 漢中年」、藥王山景區「中國年·銅川情」主題新春燈會、玉華宮博物館「冬季滑雪到銅川·玩雪賞冰過大年」、延安革命舊址「延安過大年」、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史記韓城·黃河特區」等系列豐富多彩的新年文化活動,傳播傳統節慶文化,強化重大節日儀式感,吸引了省內外眾多遊客參與,營造了有溫度、有情懷、有內涵、有文化的節日氛圍。陝西文博單位逐漸成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帶動各地節假日文化旅遊市場的支撐力量;成為服務百姓民生、開展文化惠民的積極力量;成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嚮往的重要載體。

  節日期間,陝西文物系統切實發揮自身在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除各博物館外,以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古村落、社區博物館等帶動的鄉村遊、民俗遊成為公眾文化遊一大亮點。以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國寶系列特展之西漢鎏金銅馬」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國歷史文化展」、碑林博物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藏名人書畫展」、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漢陽陵出土文物精品展」、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文物春晚」展、西安博物院豬年主題展、渭南博物館「百年滄桑,渭南記憶」展、澄城縣博物館「一個都不能少——澄城縣脫貧攻堅記實展」、新開放的旬邑西頭村社區博物館等為代表的近百個新開放展覽,成為觀眾了解優秀傳統歷史文化、感悟生活變遷、尋找兒時記憶的好去處。此外,今年是陝西文博系統在春節期間推出公眾互動體驗活動最多的一年,各文博單位結合自身特色開展了一系列展示宣傳陝西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的教育活動。以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漢中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為代表的周、秦、漢、唐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以陝西自然博物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等為代表的科普教育活動;以榆林民俗博物館、安康博物館、渭南博物館為代表的生肖賀歲體驗活動;以延安革命舊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體驗活動;以西安城牆、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佳縣白雲山古建築群等為代表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展演和新春燈會;以韓城党家村傳統古村落、漢中青木川古鎮、商洛漫川關古鎮、榆林高家堡古鎮等為代表的民俗和非遺體驗活動等均吸引大量觀眾參與,充實而豐富的文化禮包,讓觀眾體味到了中國優秀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以及陝北、關中、陝南不同地域原生態的民俗味兒,讓公眾在博物館裡得到了參與感和獲得感,讓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

  據統計,春節七天,不少單位的參觀人數都所增長。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479387人次,同比增長9%;陝西歷史博物館75616人次,同比增長17.5%;西安碑林博物館3.6萬人,同比增長12%;寶雞青銅器博物院6.5萬人次、同比增長6%;延安革命紀念館6.9萬人次,同比增長10%。

  近年來,陝西博物館堅持不斷完善博物館無障礙通道、遊客服務中心、母嬰間等硬體設施,提升博物館工作者的管理能力、服務意識和業務素養,為觀眾提供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優秀的展覽。得益於此,春節期間,各文博單位的人性化、舒適化服務受到觀眾充分認可,基本實現零投訴,還湧現出了40多次好人好事。上百家博物館開通了區域內WiFi服務,陝西數字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等30多家單位推出線上微展覽、講座、互動體驗等。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等10多家單位新完善了票務系統,通過網上預約、線上購票等方式刷身份證即可進館參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增設9臺自助售票機並利用院官網、院官方微信和攜程等多家OTA電商平臺,為觀眾提供多渠道的線上、線下售票服務,較大程度解決了排隊領票參觀的難題。楊家嶺革命舊址紀念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新改造的母嬰室和衛生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每日出動警力和值班人員近1000人、增加20座移動衛生間,在各出入口增設了可實時監測人流量的視頻監控設備,機動調整開館和閉館時間等一系列舉措,讓觀眾切實感受到博物館的便捷服務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同時,各文博單位以開放的姿態與網際網路、通信、金融等行業合作,積極開發文化創意產品,讓觀眾「把博物館帶回家」,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一步彰顯了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的陝西新形象。據統計,陝西歷史博物館春節期間文創產品收入85萬元。西安城牆利用AR技術,西安城牆推出了可以吃的「文創產品」——小唐朝的酥,下載APP就會有「大唐故事」動態展示,讓觀眾感受科技讓文物「重生」的美妙。

相關焦點

  • 山東曲阜:十年堅守創新「孔府過大年」活動
    2020年1月18日,孔府過大年文物展」在孔子博物館開幕,集中展示孔府過臘八節、小年、春節、元宵節等節日的風俗習慣,洞悉孔府年俗,感受聖裔家風。古時,孔府過春節極為隆重,從臘月初一開始做過年準備,直至正月十六燈節過完才算結束。主要活動包括熬臘八粥、掛天燈、蒸壯、祭灶、貼春聯、貼門神、除夕守歲、祭祖、龍燈會等。
  • 別樣猴年春節 搜狗搜索盤點春節興起的「新年俗」
    如今過年時,除了年夜飯、春晚、刷朋友圈之外,手機搶紅包、出國過新年等玩法方式也漸漸成為了」新年俗」。儘管新年俗形形色色,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未曾改變。搜狗搜索通過大數據搜索盤點2016年猴年春節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新年俗」變化。 紅包拜年更有誠意 早在春節前,大家就被各種紅包活動不斷吸引。
  • 2020「過漢風大年」迎新年健步走活動舉行漢中1500餘名幹部職工...
    核心提示: 1月18日上午,2020「過漢風大年」迎新年健步走活動暨天漢文化公園智能化健身步道捐贈啟用儀式在天漢樓廣場舉行。陝西網訊(實習記者 曹文哲)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豐富廣大幹部職工的精神文化,讓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感受自然的氣息,陶冶情操,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做好本職工作。
  • 好鄰居變成一家人 歡迎長三角市民來上海過大年
    圖說:2021年春節,上海將推出「樂嗨上海過大年」系列活動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疫情常態化的情況下,城市逐漸恢復活力。2021年春節,上海將推出「樂嗨上海過大年」系列活動,包括「遊園祈福」「看戲觀展」「美食美購」「在線衝浪」四大板塊活動。12月17日,「時尚之都 魔力上海」主題產品推介會在鹽城舉辦,邀請更多長三角市民來上海過大年。在2021年元旦跨年以及農曆春節來臨之際,在全國疫情常態化的情況下,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針對長三角旅遊市場推出旅遊推介活動,助推上海旅遊市場振興。
  • 【過大年】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拜年?大年初三的秘密,你知道嗎?
    大年初三話習俗:從除夕到正月初二,大伙兒都忙著拜年,而正月初三則是調養生息的好日子。       大年初三,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
  • 適合新年噴的香水,紅紅火火過大年!
    突然心血來潮想種草新年的香水,名字味道都很適合新年,紅紅火火,香噴噴的一起過新年呀~香氣由前調裡清新的柑橘氣息開場,隨後迎來非常華麗豐富的花香與木香,說是一場嗅覺盛宴也不為過,尾調的皮革與樹脂溫暖且迷人。整體是有內容、有溫度、有內涵、有氣質,男士必備香。
  • 2019故宮春節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主題
    2019故宮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開幕時間:2019年1月7日  2019故宮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2019年1月6日臘月初一-2019年4月7日(三月初三)  展覽為期三個月,從2019年1月6日向觀眾試開放,1月8日正式展出至4月7日,即陰曆戊戌年臘月初一至陰曆己亥年三月初三
  • 西安年·最中國丨冒險地圖大挑戰,新年玩出新花樣
    童年的記憶讓我們對這部全新的《勇敢者遊戲》充滿了好奇,但辭舊迎新的新春佳節,在懷舊的情感中和電影一起去冒險,不如在新的一年開始一場真實的冒險之旅。 挑戰重重關卡,解救萌萌噠歡樂四寶,順利封印神獸,你和冒險大電影之間差的不是一個桌遊,而是一個樂華城。樂華城新春大冒險,這個春節有點不一樣!中西合璧過大年,年味最正宗,花樣最新鮮!
  • 名副其實的「最熱春節檔」讓這個「新年俗」不負眾望
    大年初一超3200萬人次觀影——這個驚人的數據再一次敲定:舉家看電影已牢牢佔據當代「新年俗」之一。
  • 陝歷博裡搭起時尚T臺 文創大秀為博物館慶生
    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龐雅妮介紹,舉辦這場大秀,是懷揣著對大唐盛世敬意的博物館人,用新穎別致的方式講述一個名為「絲路追夢」——深挖厚重歷史文化的故事;也是用現代時尚的形式講述了一個題為「花舞大唐」——創意源自典藏的故事,更是博物館人積極藉助文化創意產品
  • 紫禁城裡是怎麼過大年的?這部紀錄片呈現真實傳統年!
    嘉賓:王剛、馮唐、羅晉、詠梅、王珮瑜等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首播:2020-01-01 集數:5 單集片長:30分鐘 內容介紹: 《故宮賀歲》以故宮出版社《宮裡過大年
  • 留杭過大年,六大禮包你領了多少?這些免費福利別錯過!
    「藝起過大年」好劇雲展播時間:2月4日—26日。線下地點或線上平臺:「杭州文廣旅遊發布」微信公眾號。「『浙』裡就是家,留杭過大年」我們來跳舞系列舞蹈教學展示時間:2月15日—17日。線下地點或線上平臺:杭州文藝界微信公眾號、杭州之家。
  • 【志載年俗】大年初七,人日撈魚生
    【志載年俗】大年初七,人日撈魚生 2020-01-31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秦嶺最美是商洛 2020商洛約你過大年
    1.「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綜合文藝演出活動時間:1月9日至2月9日(臘月十五至正月十六)活動地點:鎮辦、村(社區)活動內容:組織20場次進鄉村、進景區文藝演出。洛南縣1.秦腔伴你過大年活動時間:2月1日至2月7日(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四)活動地點:人民廣場活動內容:每天13:00—16:00演出秦腔劇《沉香》《王寶釧》《洪湖赤衛隊》《西京故事》等2.迎新春精品春聯展
  • 文創過大年,歡樂不打烊!春節濟南市博物館14場手工活動等你
    距離除夕還有一周,據了解,濟南市博物館春節期間將推出「我在市博過大年」文創市集系列活動,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7天14場原創手工工作坊,將把博物館裡寶貝們的故事,做成有趣的手作禮物,呈現一番心意。濟南市博物館將在1月24日(除夕)閉館,1月25日至1月30日(大年初一至初六)正常免費開放。大年初一,手作一盞花燈,寓意著傳承和迎新,也象徵著新的一年生活更加美好。大年初二,古風布藝,和風香囊質地柔軟,手感極佳的土布,溫和淡雅的香料,顯露質樸文藝的風格,為新春增添一絲雅趣。大年初三,製作創意衍紙書籤,感受指尖藝術,為您閱讀添彩。
  • 為什麼這麼多媽媽都在為《小豬佩奇過大年》打call?
    春節來臨了,預示著要開始忙活了,寫對聯,貼對聯,貼窗花,掛燈籠,還要包餃子。而《小豬佩奇過大年》中用真人和動畫形式的結合,來展現我們的傳統年俗,無疑是孩子最好的傳統文化教材。電影裡,小豬佩奇也和她的家人還有小夥伴們,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新年,穿上新衣,打著燈籠,舉著龍,一起外出遊玩。
  • 大年初二|除了回娘家,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年俗
    其實,除此之外,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習俗一:回娘家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女兒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兒,當姑姑的必須要給侄兒紅包。
  • 影訊丨大年初一來看《小豬佩奇過大年》!
    《小豬佩奇過大年》
  • 博物館的對視|陝西博物館內馬背上的唐朝
    博物館的對視|陝西博物館內馬背上的唐朝有色攝影|記錄發現千年之後 遙望長安在陝西的各大博物館裡都各自珍藏了一些唐朝的文物珍品透過些精美的文物讓我們可以一窺盛唐的風採這是西安博物院一尊隋朝的佛像西域美女來朝 從此長安多麗人俊逸的唐朝舞馬空前絕後現藏於陝西禮泉縣昭陵博物館胡人訓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