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對視|陝西博物館內馬背上的唐朝

2020-12-23 有色攝影

博物館的對視|陝西博物館內

馬背上的唐朝

有色攝影|記錄發現

千年之後 遙望長安

在陝西的各大博物館裡

都各自珍藏了一些唐朝的文物珍品

透過些精美的文物

讓我們可以一窺盛唐的風採

這是西安博物院一尊隋朝的佛像

神態端莊,面容安祥,服飾華麗

就像漢繼承了強秦

唐繼承了偉大的隋

隋唐皇室的共同之處

他們的先輩都有漢和鮮卑的血統

都有著強烈的開拓進取精神

隋煬帝被蠻族尊為「聖人可汗」

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

隋唐時期,中國的國際地位極高

舞馬銜杯銀壺

盛唐時期的藝術品,陝博鎮館之寶

舞馬銜杯是唐朝的宮廷馬術技藝

每逢佳節,數百匹舞馬披金戴銀

在皇宮內盛大的聚會上起舞助興

安史之亂後,宮廷舞馬被強徵為戰馬

它們一聽到音樂聲就隨之起舞,

被視作異類,遭軍中愚夫棒打而死

安史之亂,斷送了大唐盛世

非我族類必有異心,歷代都當以為鑑

三彩騰空馬

西安博物館鎮館之寶

騎手為胡人少年,馬的體態彪悍,人馬合一,騰起跳躍,充滿動感。神奇的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匹馬都在奔跑,這件三彩作品靈動傳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西安博物院欣賞。

西域美女來朝 從此長安多麗人

俊逸的唐朝舞馬空前絕後

現藏於陝西禮泉縣昭陵博物館

胡人訓馬

西域的胡人,為唐朝帶來了大量戰馬

使唐朝軍隊的實力大增,創造了盛唐時期國家的版圖

訓練舞馬

唐朝人與馬的關係如此親密

可以說

唐人是在馬背上創造了這個國家的歷史和疆域

唐朝牧馬人的口哨,穿越千年時空

紅衣、紅帽、紅毛馬

熱烈的顏色和服飾是唐朝的特徵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唐朝小西服

比西方早了上千年

如今盛世

西裝出口轉內銷又在中華大地上開始流行

唐朝人的日常娛樂項目:狩獵

獵人手中的鷹隼,產自西域

唐人崇拜飛鳥,男人腦門上似乎都頭頂一隻

唐朝人的性情開放

服飾現代,引領了當時世界潮流

牡丹花秀在衣服上穿

在唐朝,詩和牡丹共同繁榮

戰馬維護著唐朝的繁榮和安定

唐朝人不修長城,不服就戰!

這是胡人狩獵俑

他抱著小獵狗,赤裸著一隻胳膊

騎著健碩的五花馬,嘴裡胡說八道著什麼

看樣子是不是喝大了?

面帶微笑的唐俑,自信而寬和

唐朝文官俑,文質彬彬,五官俊朗

唐朝的武官俑神似宋仲基

這位唐朝軍官頭戴鶡鳥官帽,神態有些靦腆

鶡為古書上說的一種善鬥的鳥。唐朝時鶡冠中的鶡多為小雀狀,頭朝下,兩翼匍匐。鶡冠流行於盛唐,頭頂一隻鳥,至中唐以後則少見。

唐朝青春美少女組合

看看這些結實的背影

就知道唐朝夥食多麼好

一個個肩寬背厚,珠圓玉潤

共同的特點就是衣著華麗而肥圓

我想:唐朝男人的內心其實是崩潰的

還是少吃點吧

唐朝人以胖為美,換句話說,唐朝美女長得非常胖

臉蛋上兩大坨肉,眼睛看起來都不大

但是見過武則天皇后畫像的人都會發現

武媚娘是標準的瓜子臉,當然,這裡指的是西瓜籽

據說,武媚娘:方額、鳳脖、寬腦門

女孩稍胖一點就會有雙下巴

胖則豐滿,豐滿則性感,媚而性感

武媚娘這樣的女人對男人當然具有殺傷力

後來我尋思著是不是唐朝的貴族女子都很肥胖

又不好意思說自己肥胖

就說這肥胖是一種美、是時尚

結果誤導了全國人民群眾的審美取向

竟然以肥胖為美???

唉西~唐朝美女簡直不忍直視

還是在駱駝上小憩一會吧

真正的金飯碗

這是唐朝皇族使用的金飯碗

出土於西安南郊何家村

就是含光路3513廠所在的那個地方

不知道那裡還有沒有,好想再去挖一下

唐朝貴族美女的最愛:鑲金銅鏡

看看這做工,奢不奢?豪不豪?

普通唐人啃腚是用不起了

牛首瑪瑙杯

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為陝博鎮館之寶

我去看過好多次,每次都流連忘返

唐:秘色瓷器

之前僅限於傳說,未見實物

後來這種秘色瓷器出土於扶風法門寺地宮

失傳千年的秘色瓷器終於重現於天下

莊嚴大氣的唐楷 如同大唐人的氣質

唐朝的儀仗隊 多麼瀟灑

唐朝軍隊的陌刀 強弓 馬槊 威震戎狄

經過貞觀之治、開元之治,唐國家政局穩定,天下太平,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交通便利,商貿發達,國富民強,聲威遠揚。可惜毀於上層建築驕奢淫逸。

唐時,周邊國家的客商使團絡繹不絕,唐朝的富饒和強盛令他們仰慕。

唐時的長安就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巍巍大唐 浩浩湯湯

天可汗德 威服戎羌

漢甲胡兵 領域四疆

八方齊尊 萬胡共仰

附:拍攝花絮

西安博物院館會自轉的明代陶俑

西安博物院館藏的明代俑群,一個個士氣低落,和唐俑的氣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神奇的是,其中有一個明俑會自轉,你看到了沒?

就像英國博物館裡的一個埃及石像會自轉一樣,他轉動了90度面向右,詳見右手第二列第四排那位。他為什麼會自己轉動哩?

故國都城圖

在西安博物院大廳裡

鑲嵌在地面上的周秦漢唐都城位置地圖

製作精美

來參觀的兒童們在上面愉快地跳躍著

感謝盛世中華

讓我們在華夏的博物館裡

時光穿越

有色攝影師:李行攝影作品

文:LiXing

-END-

謝謝觀賞

有色攝影

記錄發現你所見

按下快門就是你對這個時代的貢獻

圖文編輯:LiXing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and on earth peace,good will toward men.

相關焦點

  • 陝西新年俗新時尚:1196萬人博物館裡「過大年」
    以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國寶系列特展之西漢鎏金銅馬」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國歷史文化展」、碑林博物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藏名人書畫展」、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漢陽陵出土文物精品展」、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文物春晚」展、西安博物院豬年主題展、渭南博物館「百年滄桑,渭南記憶」展、澄城縣博物館「一個都不能少——澄城縣脫貧攻堅記實展」、新開放的旬邑西頭村社區博物館等為代表的近百個新開放展覽,成為觀眾了解優秀傳統歷史文化
  • 雲遊雁塔——細數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幾大鎮館之寶!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裡程。用一個字概括陝西文化,那就是「雄渾」。
  • 陝西西安:法門寺出土皇家茶具展亮相陝西歷史博物館
    遊客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廳內參觀法門寺出土的皇家茶具。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近日,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和法門寺博物館承辦的「唐天子的茶——陝西國寶系列特展之法門寺出土皇家茶具」亮相陝歷博國寶廳。展覽展出了從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器物中挑選出來的一組7件包括儲茶器、篩茶器等在內的唐代皇家茶具,將面向公眾免費展出5個月。
  • 西安陝西歷史博物館參觀攻略
    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演繹,掀起了一股國內文物熱,大家都開始對中國的古文物感興趣,所以既之上篇,這篇小編會將陝西歷史博物館裡面最經典的文物在這裡進行解析。讓文物從這裡發聲。
  • 陝西歷史博物館驚現「郭大爺」,四頭身真是可愛極了
    陝西歷史博物館驚神似郭德綱的三彩俑最近,有網友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發下一個神似郭德綱的三彩人俑,帶著烏紗小帽,郭老師標準笑容,最具特點的就是其四頭身,頭特別大,身子較短,頭身比例1比4,可愛極了。還記得以前郭大爺演過一個夢回唐朝的電視劇,劇照與三彩人物俑對比,感覺這件三彩俑就是按郭大爺捏塑出來的。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陝西可謂集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精髓的中華古地,尤其是周秦漢唐盛世王朝,發端於此,統治「天下」。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
  • 來呀,來看博物館的「C位」——博物館日話說鎮館之寶(上)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題:來呀,來看博物館的「C位」——博物館日話說鎮館之寶(上)  新華社記者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帶你看各地文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聽背後精彩的故事,體味華夏如「滿天星鬥」的璀璨文明。
  • 來呀 來看博物館的「C位」——博物館日話說鎮館之寶
    這是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唐三彩駱駝載樂俑(3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題:來呀,來看博物館的「C位」——博物館日話說鎮館之寶(上)新華社記者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
  • 陝西博物館的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號稱「能買下半個香港」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唐朝文物,1970年出土於西安。該文物不允許出境展出。此壺造型、紋飾別具匠心,製作精湛,舞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風採,更因其印證了史書中記載的玄宗馴養舞馬祝壽的故事而彌足珍貴。鎏金銀竹節銅燻爐:1981年出土於陝西,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鎏金銀竹節銅燻爐,堪稱鎮館之寶。據推測,應是漢武帝賜給平陽長公主及其丈夫大將軍衛青的賞物。
  • 天水市博物館入選全國博物館百強榜
    1月8日,博物館頭條編輯部發布了「中博熱搜榜」2020年第四季度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單,105家受到網友高頻搜索的全國博物館上榜。2020年第四季度,天水市博物館因在「頭條指數」調查中表現搶眼,以2.64(最高為5)的熱搜綜合指數位列百強榜單第64位。
  • 陝西渭南:林則徐寓所變身禁毒博物館
    蒲城縣林則徐博物館館長高曉明說,現在屋脊上的蓮花,每一片葉子都是不同的,在民間是非常罕見的。2002年,博物館老館長高起勝和他的長子高曉明個人出資購買了這處古宅,之後歷經5年、耗資逾200萬元對整個院落進行修復,並搜集了數百冊林則徐禁菸、從政的古籍資料。直到2007年,古宅修繕完畢並作為林則徐紀念館向公眾開放。
  • 陝西歷史博物館除了葡萄花鳥紋銀香囊,還有這些唐朝「網紅」文物
    兔子寓意太平盛世,很唐朝。陶相撲過氣騎馬舞雙手交叉在身前,雙腿打開,表情酷炫。怎麼看怎麼眼熟,這不是過氣網紅鳥叔跳過的騎馬舞麼?相撲,不是日本的麼?當然,現在日本相撲繼承得很好。當相撲的確源於中國,在漢代,稱之「角牴戲」,唐朝開始喊「相撲」,後來就傳到日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碑林博物館主題活動日」亮相陝西文物創意煥彩季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由陝西省委宣傳部指導,陝西省文物局聯合中國工商銀行陝西省分行共同主辦的2020陝西文物創意煥彩季系列活動繼續在西安SKP三層花園舉辦,10月29日迎來了西安碑林博物館主題活動日。
  • 陝西歷史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每一件都是稀世國寶!
    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第九名:黑釉油滴碗黑釉油滴碗,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國寶級文物之一。釉碗大口小足,胎質灰白,通體施黑釉。油層表面布滿了大小不一,稱金屬光澤的小圓點,這些圓點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樣,因此被成為」油滴釉「。油滴釉是釉中一個特殊的種類,屬於結晶釉。這件是迄今所見同類器物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 陝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千年「魔壺」
    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青釉提梁倒注瓷壺。記者帶你走進陝西歷史博物館,揭開「鎮館之寶」——青釉提梁倒注瓷壺的神秘面紗。:(029)85253806陝西歷史博物館有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穿梭在奇珍異寶之間,仿佛穿越到歷史上那些光彩奪目的時代。
  • 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知道嗎?
    博物館,是我們了解一座城市 一段歷史最好的地方 陝西歷史博物館 是西安代表性博物館之一 一年多以前爆火的 紀錄片《國家寶藏》第四集
  • 博物館的牛,到底有多牛?
    魏晉·耕種圖壁畫磚 甘肅省博物館藏(圖源:陝西歷史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藏的耕種圖壁畫磚中,描繪了犁地、播種等農業勞動場景,犁地用二牛抬槓式的。牛背上的鍋形器可以容酒,牛頸及背上的空穴可以注水於尊腹以溫酒,可能是一件用於祭祀或宴饗的珍貴禮器。
  • ...他們這樣感恩紀念父親|賀達炘|銘文|紋飾|青銅器|陝西歷史博物館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日己觥、日己方彝、日己方尊,這三件青銅器,是在約3000年前西周時期,「天氏」家族的成員,為紀念自己的父親所鑄。1963年,日己觥等6件青銅器在陝西省扶風縣齊家村出土。陝西省扶風縣、岐山縣一帶是周人故地,西周貴族曾在此聚居,歷年來這裡出土的窖藏青銅器很多。與日己觥、日己方彝、日己方尊同時出土的,還有它盤、它盉等器物。
  • 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官方:只是旁邊修地鐵,帶娃看恐龍不礙事
    近日,有網友傳出一段電視塔西側附近施工的視頻,並疑問: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從這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在西安標誌性建築電視塔大圓球旁邊,挖掘機正在塔吊配合下對一個塔式建築牆體進行作業,旁邊還站了幾位頭戴黃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員。
  • 【陝西文物覽】青銅器——大克鼎: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當時陝西巡撫就派人前往旅店探查。當來人看到堆放於店的青銅器其製作之精、器形之大時,非常驚訝,就趕緊回去報告這些東西非常珍貴。巡撫聽後便起了獨吞之心,就派說客和打手前往旅店進行勸導和恫嚇,說這些銅器是皇家墓葬的隨葬品,私掘皇家墓葬罪名不輕,按照皇清的律法是要砍頭的,並勸其趕快逃命,否則性命難保。任致遠聽後就被嚇壞了,趕快帶上家人逃命,器物和車馬全部扔在了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