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
釋文:普賢,梵名 Samantabhadra。
音譯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三曼陀陀菩薩、邲輸陀菩薩。又作遍吉菩薩。
「普」,即願行遍一切處;「賢」,即妙善之義。意為菩薩以菩提心所起之願行,遍及一切處所、利及一切眾生,平等、慈悲且具備眾德,故名普賢,又作遍吉菩薩。
普賢菩薩所持十種廣大願行分別為:
一、禮敬諸佛
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
四、懺悔業障
五、隨喜功德
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
十、普皆回向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文殊菩薩為釋迦如來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以此菩薩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純一妙善,故稱普賢。
普賢之名始出於三曼陀羅菩薩經,後廣見諸經而成普遍之信仰。據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載,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守護法華之行者。臺宗二百題卷十立有相普賢論題,依禮懺誦經之有相行,達成感見普賢之旨。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廣大之行願,即: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
普賢菩薩德難量,諸佛讚嘆大願王 七寶蓮臺呈祥瑞,六根清淨化白象憐憫愚頑迷自性,來輔世尊建法幢 住寂光應眾感 , 千江一月影顯彰
【普賢心咒】嗡 三昧耶 薩怛番
敬請點燈、誦經、持咒、念佛、誦戒、持齋戒、放生功德殊勝行。
邀請您 並將這殊勝功德虔誠與一切眾生們一起分享並回向身心輕安、正念相續、證得道智、果智、直至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