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故事, 演員和幕後製作都空前強大。
曾經製作過《獨立日》《哥斯拉》的迪安·德夫林擔當本片導演。
更是邀請了《諸神之戰》視覺指導的加盟。
曾主演《斯巴達300勇士》的動作硬漢傑拉德·巴特勒飾演男主,英雄太空太空人。
主演過《一天》《雲圖》的文藝美男子吉姆·斯特吉斯飾演了政府人員。
兩人將一同拯救末日危機。
我們的國民男神吳彥祖也加盟本片,在其中飾演重要角色。
本片講述了未來世界中,由於反常的氣象引發的可怕災難。
在未來,困擾人們幾萬年的氣象災難都離人類遠去,這時的人類開發了氣象衛星網絡可以改變氣象,阻止災難,「風調雨順」從此不是夢。
正當人類沉浸在平安的喜悅中,一場空前浩劫突然降臨世界。
忽然有一天,突發了一些未知的原因,導致衛星失去地面的控制而肆意發射氣象火箭,各樣反常極端的天氣在地球上發生。
曾經最大的守護者,成為了凌駕在地球上空的冷血死神。
降下來的人為天災真是恐怖啊,放幾張圖給大家感受一下:
幾十條颶風席捲到印度,狂瀾一切;
本是熱浪滾滾的巴西海邊,強烈的寒流把一切凍住,飛機也都直挺挺的墜落地面,摔成碎片;
杜拜也被超過杜拜塔高的海嘯巨浪吞滅;
寒冷的俄羅斯也沒有倖免,太陽光形成的火柱也燃燒著一切;
我們的香港地區也發生了強烈的地震,一瞬間天塌地陷。
本片登峰造極的宏大場面,加上極致的視聽體驗震撼,讓人深刻的感覺到在自然災害面前,任何武器都失去威力。
本片從始至終強調著一句話:誰掌握天氣,誰就能掌握地球。
但這一次,以為「馴服」天氣的地球人,再次被地球狠狠教訓。
本片的設定看似科幻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實際上,通過人為手段控制氣象一直都是科學研究的方向之一。
如果僅僅是為了減少氣象災難那就無可厚非,可怕的是,有人把氣象災難變成強大且不可控的武器來襲擊他人……那就細思恐極了。
倘若「氣象戰」真的被濫用的時候,到那時《全球風暴》不再是災難片了,可能就成了「紀錄片」。
的確,是徵服欲讓人類不斷發展,但過度的徵服欲卻總是把我們帶上歧途。
人類對大自然的不敬畏,試圖用科學去改變天氣,但別忘了,大自然並非甘心任人宰割,只要它一「反擊」都將成為我們承受不了的浩劫。
就像去年上映的災難片《深海浩劫》,石油勘探隊試圖要在極其危險的地質板塊上深海採油,種種跡象顯示這樣的操作極有危險。
可這也阻止不了人類的徵服欲給了他們盲目的自信,一意孤行,最終導致鑽井平臺崩潰,被大火吞噬。
就像劉慈欣在科幻巨作《三體》中說的那樣: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減少無知無畏的「徵服欲」這才是生存的最基本道理。
還有比災難更可怕的就是人在災難面前捨不得丟下的種種欲望。
➤對發展的欲望:
在史詩級災難片《後天》中,影片的開頭就是在一場氣象大會上,科學家警告全球的領導人:溫室效應破壞了地球正常洋流循環,地球將在不久之後迎來極度寒冷的冰川時代。
利慾薰心的美國副總統並沒有準確的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依舊不放棄經濟的非理性發展,把科學家的警告當成了危言聳聽。
在經濟與未來之間選擇經濟,捨不得對金錢的欲望最終拖延了拯救人類的時間。
➤對自私生存的欲望:
《2012》中,末日到了,人類通過擁有金錢資本的多少來決定生存機會本就是狹隘的。
在最後方舟要起航的時候,門外還有很多未上船人們,身在船上「高貴」的人們卻決定丟下他們。
狹隘又自私的人性弱點,在災難面前毫無遮攔。
➤對權力的欲望:
《全球風暴》中,也有著難捨的對於權力的欲望,關鍵時刻美國總統還不願放棄對衛星的控制,主角只好無奈通過綁架總統來阻止災難。
不僅是災難片的那些領導者,群眾們在生存和欲望中間不能做出理智的取捨也導致了更悲劇的災難發生。
災難片總像人類的「預告片」,警告人類總是不考慮後果一意孤行的後果,如果人們還不改進的話,那麼這場「大片」就會很快上演。
小萬送上500張《全球風暴》電影票,快去影院領略一下這場滅世浩劫的震撼吧!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豆瓣或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