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尼機電:併購爆雷 「斷臂求生」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紅刊財經

記者:何豔

資本市場暗雷無數,併購雷尤為陰毒。最近,康尼機電就因併購爆雷,將多年艱辛打拼付諸東流。巨雷當頭,康尼機電一邊擺出無辜姿態,一邊試圖「斷臂求生」,結果如何,引人關注。

併購受牽連

月12日晚間,康尼機電發布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和《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證監會認定康尼機電在重組龍昕科技過程中存在以下兩項違法行為:第一、龍昕科技將3.045億元定期存單質押後作定期存款核算,未向康尼機電匯報質押情況,導致康尼機電披露的《重組報告書》和《2017年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第二、2015年至2017年,龍昕科技存在虛增收入、利潤等有計劃的財務造假行為,導致康尼機電披露的《重組報告書(草案)》《重組報告書》中的財務信息存在虛假記載。

證監會擬決定:對龍昕科技、康尼機電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60萬元、30萬元的罰款。市場分析,從證監會的表述中,明確了龍昕科技為主責,而龍昕科技被罰60萬元也高於康尼機電的罰款。

龍昕科技是康尼機電在2017年底以34億元收購的全資子公司。收購完成僅半年後,康尼機電在2018年6月23日發布公告稱,龍昕科技原董事長、總經理廖良茂私自以龍昕科技名義對外違規擔保且金額巨大,導致龍昕科技幾乎所有銀行帳戶被凍結,資金鍊斷裂,龍昕科技供應商幾乎停止供貨,客戶訂單大幅萎縮,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其間,廖良茂因涉嫌合同詐騙被採取強制措施。

法律人士表示,儘管康尼機電看上去也是受害者,但在信息披露領域,康尼機電作為侵權人,仍需要對投資者承擔法律責任。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如果投資者於2017年3月24日至2018年8月22日期間買入康尼機電,並在2018年8月23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並曾造成一定浮虧(無論是否解套)均可發起索賠,您只需將姓名、聯繫電話與交易記錄(建議為Excel文件)發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郵箱,參與由《證券市場紅周刊》「民間維權」欄目組織的索賠徵集活動,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廣大投資者在獲得賠償前無需支付任何律師費用。

低價出手「燙手山芋」

資料顯示,康尼機電主營業務為軌道交通產品、汽車零部件業務。龍昕科技則為行業領先的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表面處理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2017年,康尼機電成功收購正處於發展快速成長階段的龍昕科技,通過此次併購,康尼機電稱公司形成了「軌道交通+消費電子」的雙主業經營格局。

斥資34億元收購的龍昕科技,在2017年收購首年取得了不錯成績,以2.41億元的扣非淨利潤,成功完成承諾業績。然而,該起收購案隨即發生巨大轉折。康尼機電稱,2018年,龍昕科技原實際控制人廖良茂擅自以龍昕科技名義進行違規借款、擔保和存單質押,龍昕科技幾乎所有銀行帳戶被凍結,資金鍊斷裂,龍昕科技部分供應商停止供貨,客戶訂單大幅萎縮。

在康尼機電爆出龍昕科技董事長涉嫌違規擔保等事項後,上交所就對該事項下發了問詢函,要求康尼機電說明公司、財務顧問以及其他中介機構在重組盡職調查中是否勤勉盡責。當時康尼機電就表示,「公司、財務顧問以及其他中介機構在重組盡職調查中勤勉盡責,已經對龍昕科技質押、擔保情況實施了充分和必要的程序,上述違規質押、擔保未能及時披露的原因在於公司、財務顧問以及其他中介機構的調查手段受限,以及廖良茂的惡意隱瞞」。被市場解讀為,康尼機電有些「自稱無辜」的意味。

因上述事件,2018年度康尼機電計提商譽減值22.71億元、龍昕科技出現巨額虧損12.2億元,進而導致公司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近32億元。就虧損金額來看,這一金額已遠超康尼機電上市以來的所獲利潤總和,意味著康尼機電上市以來的成果全部付諸東流。

因龍昕科技「黑天鵝」事件,康尼機電迅速進行資產剝離。最終將龍昕科技100%股權以4億元轉讓價格委託給南京紫金觀萃民營企業紓困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進行處置。截至2020年2月11日,紓困發展基金已將轉讓價款4億元轉給了康尼機電。

果斷斷臂求生的康尼機電,甩掉龍昕科技之後,業績也出現好轉,公司2019年度實現淨利潤6.5億元,同比增長120.64%,2020年一季度實現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75.77%。康尼機電未來業績能否持續尚需觀察,不過僅就當前情況看,投資者賠付能力尚存。■

相關焦點

  • 責令返還19.33億犯罪所得 康尼機電併購案責任人被判無期
    證券時報記者 李小平三年前,康尼機電(603111)在併購上不幸踩雷,最終將自己賠了個底朝天。所幸的是,在這場涉嫌巨額合同詐騙的案件中,公司贏得了法院的一審判決,但被告表示不服已上訴。
  • 康尼機電起訴龍昕科技最新進展: 廖良茂被判向公司退還19.33億元
    責令被告人廖良茂退出犯罪所得19.33億元,發還被害單位康尼機電。值得注意的是,康尼機電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6.5億元。判決歸還的資金數額,是其2019年淨利潤的3倍。  2017年,康尼機電希望通過收購龍昕科技來增強持續盈利能力。然而事與願違,2018年龍昕科技開始「暴雷」。
  • 康尼機電股民索賠拉開序幕 一場併購引發民、行、刑三重責任風波
    摘要 【康尼機電股民索賠拉開序幕 一場併購引發民、行、刑三重責任風波】三年前的一樁併購失敗事件,導致A股上市公司康尼機電(603111)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被股民推上民事案件被告席,交易對手高層也鋃鐺入獄。
  • 判決出爐賠償款已有所備 康尼機電正走出合同詐騙案陰影
    近日,對於康尼機電陷「19億元合同詐騙案」一事,有律師對記者表示。  公告顯示,康尼機電原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廖良茂因合同詐騙罪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法院責令廖良茂將19億元犯罪所得退還給上市公司。這對於此前因「收購爆雷」而頗受打擊的康尼機電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該案源自此前一起重磅交易。
  • 與子公司糾紛不妨礙投資者索賠,康尼機電與龍昕科技均可列為被告
    因併購「踩雷」損失29.7億元的康尼機電(603111),5月12日又因前子公司龍昕科技信披違規被證監會處罰。雖然康尼機電已以受害者身份將龍昕科技告上法庭,但是兩公司間的糾紛並不影響受損投資者索賠。併購失敗損失29.7億元康尼機電公告稱,公司於5月12日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此前,康尼機電於2018年8月22日,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 踩雷上市公司...
    來源:e公司暗雷無數的資本市場,併購市場尤為多發。三年前,康尼機電(603111)在併購江湖上不幸踩雷,最終將自己賠了底朝天。所幸的是,在這場涉嫌巨額合同詐騙的案件中,公司贏得了法院的一審判決,但被告表示不服已上訴。
  • 康尼機電財務造假案落幕,帶你通盤「學習」操作手法如何閉環!
    (下載「市值風雲」APP,搜索「康尼機電」了解更多詳情)如今,距2018年8月證監會對康尼機電啟動立案調查已超過1年半,龍昕科技造假一案終於塵埃落定。今年5月13日,康尼機電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龍昕科技和康尼機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 康尼機電:收到刑事裁決書
    康尼機電:收到刑事裁決書 時間:2020年11月27日 16:21:17&nbsp中財網 原標題:康尼機電:關於收到刑事裁決書的公告證券代碼:603111 證券簡稱:康尼機電 公告編號:2020-028 南京康尼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收到刑事裁決書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康尼機電回應起訴原子公司龍昕科技一事 索賠存重大不確定性
    而在會議間隙,康尼機電副總裁徐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案件已經起訴至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疫情影響暫未開庭,但「拿回相關資金的機率不大,所以我們在披露時稱有重大不確定性,否則會換一種表述方式。」
  • 康尼機電將原子公司股東告上法庭 涉案金額近9.4億元
    2017年3月22日,康尼機電與龍昕科技原股東籤署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以下簡稱資產購買協議),約定康尼機電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合計34.00億元向龍昕科技的20名原股東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全部股權。
  • 21說案|併購「陷阱」中的刑事風險 龍昕科技廖良茂一審被判無期 19...
    同時,法院還責令廖良茂退出犯罪所得 19億元,返還被害單位康尼機電。根據公告,一審判決後,被告人廖良茂不服,已提起上訴。該案的最終結果還有待二審法院判決,但背後的併購交易風險令人警醒。廖良茂本人已深陷圇圄,是否還有19億元的退賠能力?康尼機電證券法律部有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只有公安清楚」。
  • 康尼機電:廖良茂被判無期徒刑,向公司退還19.33億元
    11月27日晚間,康尼機電發布公告,公司收到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決書》,法院認為,被告人廖良茂在籤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
  • 英特爾剝離晶片製造就能斷臂求生?
    近日,投資大亨丹尼爾·勒布掌控的對衝基金第三點基金寫了一封信給英特爾的董事會,信中不厭其煩的敦促英特爾的董事會賣掉已經落後的晶片製造業務,從而實現斷臂求生。英特爾在晶片製造方面已經落後於臺積電與三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作為過去微處理器製造的領頭羊不能維持領先的確很遺憾,但要靠剝離業務來斷臂求生有些過於激進了。
  • 最強資管併購潮來襲 巨無霸或淪為併購對象
    原標題:最強資管併購潮來襲 巨無霸或淪為併購對象來源:FUND部落/中國基金報記者 姚波為了開源節流,一些經營不善的資產管理公司不得不出售資產管理業務,斷臂求生如富國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加拿大蒙特婁銀行等等。而大型資管機構則趁此機會,尋找合適的併購標的。
  • 國泰航空斷臂求生
    國泰航空試圖斷臂求生,走出至暗時刻。歷史再無KA國泰港龍航空的歷史可追溯至1985年,那一年,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等人與中國銀行、華潤、招商局等中資企業共同創辦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並創辦了港龍航空。此後經歷過幾次重組。
  • 年報即將開始披露,警惕一個爆雷風險!
    每年年報期,都會有一些公司會出現爆雷的狀況,主要還是在業績方面。但是有一個容易出現爆雷的方向是不得不警惕的,那就是商譽減值!今天A股市場創業板唯一的一家跌停板的公司數知科技,就是因為出現商譽減值而一字跌停。
  • 康恩貝、瑞康醫藥暴雷直擊 併購「大神」忽視了什麼?
    經歷政策洗牌寒冬、又因疫情突然爆紅,醫藥股的冰火兩重,想必甘苦自知。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交織,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疾風吹勁草,烈火出真金。實力者,價值凸顯;裸泳者,露出問題底褲。那麼,康恩貝、瑞康醫藥屬於哪一類?
  • 原甘肅首富闕文彬斷臂求生,請來「海王」為*ST恆康渡劫
    協議約定,海王集團作為產業投資人牽頭協調公司重整,海王集團控股子公司深圳前海健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健康金控)作為項目實施主體,擬於2020年12月31日前受讓*ST恆康兩支併購基金份額,並確保相關債權人(華寶信託有限卸任公司(中國農業銀行)、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停止對兩支併購基金的清算,同時通過免除對*ST恆康的罰息等多種方式確保*ST恆康2020年實現盈利
  • A股爆雷爆出花,投資者瑟瑟發抖!
    爆雷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 《且聽鳳鳴》鳳舞被處以雷刑,御冥夜斷臂救鳳舞,劇中最虐心片段
    導語:《且聽鳳鳴》鳳舞被處雷刑,御冥夜斷臂救鳳舞,劇中最虐心的片段由徐開騁、楊超越、王皓軒等主演的在劇中,鳳舞等人被聖后誣陷說他們勾結妖魔禍亂元都,謀殺聖君,就這樣鳳舞就被聖后的人抓走了,聖后勾結魔君引天雷殺掉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