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官方微博:@輕兵器愛好者
每天一篇戰術&槍械知識乾貨
7*24小時,不間斷的戰術大圖
輕愛文打團:膛線君&煤球
輕兵器愛好者問答作者團 ,是輕愛在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的常駐作者團隊。
我們的專業作者通過平臺上的關於輕武器垂直類問題,為提問的朋友解答一些輕武器與戰術相關的知識,為了方便閱讀和掌握,每個問答一般在500字。經過一個月的問答,目前輕愛問答總閱讀量為2984萬人次閱讀。
在這裡我們產出沉澱的內容,內容為王。如果你有想問,或者想知道更多的乾貨,或者一直困擾你的那些匪夷所思的問題,不如來悟空問答找我們提問題吧。
當然你也可以把你的問題留言給我們,我們也會從中挑選一些問題回答。說不定,下一期就有你的問題。
從本周開始,我們將每周為大家整理3-4個有趣有料的互動精選,讓大家更多了解關於輕武器與戰術的乾貨知識。
NO.1
問:軍事武器槍械塑料殼子彈有什麼優勢?
一枚完整的槍彈應該由底火,彈殼,發射藥,彈頭等幾個重要部分組成,其中的彈殼多為金屬材質,比如銅。但是彈殼在槍彈發射完畢後是需要拋出槍械,也就是要扔掉的,而且彈殼重量佔了槍彈重量很大一部分重量,如果將金屬的彈殼變成塑料的,會降低單發子彈的重量,增加士兵的攜彈量,減輕裝填了子彈的武器重量。這樣就減輕了士兵的戰鬥負荷,提升戰鬥力。
同時將金屬彈殼改成塑料的還能節省大量金屬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資源稀缺,面臨無銅可用的困境,因此設計師就研製出了鋼殼彈,節省下大量的銅。中國也是一個缺銅的國家,所以也大量使用了鋼殼彈。如果能用塑料彈殼,能將節省下大量寶貴的銅資源。
第三個優點是減少加工工序,使得槍彈的工藝性更好。生產一個彈殼至少要經過十多道工序,比如美國的7.62mm NATO彈的彈殼加工需要13道工序,如果改成塑料彈殼,就可以通過簡單的注塑等方式加工,節省成本和時間。
但目前塑料彈殼還面臨著諸多技術難題。目前世界上研製塑料彈殼最先進的是美國的LAST項目(無殼彈不算做塑料彈殼)。2011年底,大約20名美軍士兵對使用塑料彈殼槍彈的LSAT輕機槍進行了為期兩個星期的評估,證明其性能可與M249 SAW匹敵。並且LSAT比M249輕了41%,彈藥體積小了12%。
但是LAST的塑料彈殼成本非常高,為了確保塑料擁有足夠的強度承受巨大的膛壓和高溫,以及不和發射藥中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採用了昂貴的醫用級塑料,成本非常高。
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炫酷的輕武器世界!
NO.2
為什麼說AR15真正的設計師不是尤金·斯通納?
美國的AR-15系列步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步槍之一了,美國軍隊裝備的M16系列步槍,M4系列卡賓槍,德國最新的HK416步槍等等武器都是AR-15步槍的一種。人們都說AR-15的設計師是尤金·斯通納,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為什麼呢?
AR-15步槍是一種5.56mm的小口徑步槍,其實他還有個前身,就是7.62mm的AR-10步槍。尤金·斯通納正真擔任主設計師的,是AR-10步槍。
AR-10步槍設計開始於1955年,是當時還在費爾柴爾德子公司阿瑪萊特工作的尤金·斯通納設計的。與1956年開始由美軍進行測試評估,測試過程中AR-10步槍問題層出不窮,像抽殼鉤損壞,阻鐵損壞,上膛失敗,刺穿底火,啞彈,抽殼失敗和導氣管彎曲,都有出現。最嚴重的是炸膛,因為AR-10為了輕量化採用了特別薄,而且是鋁包鋼結構的槍管,因為技術不成熟屢屢發生炸膛。整體性能也趕不上美軍當時還在測試的T44和T48步槍。
後來改進後使用傳統鋼槍管的AR-10又在荷蘭,葡萄牙,南非等多個國家進行測試和試用,甚至荷蘭還獲得了生產許可證。但因為AR-10這個後起之秀面對成熟且優秀的FAL還是力不從心,所以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採用。
後來隨著小口徑浪潮的出現,AR-10經過小口徑化成為了AR-15。但小口徑化的主設計師並不是尤金·斯通納,而是一個叫詹姆斯·沙利文的人,他作為斯通納的副手在設計AR-10的時候也做了很多關鍵的設計。AR-15在設計的時候尤金·斯通納本人還在設計新的AR-16。斯通納還坦言自己最感興趣的還是7.62mm的步槍。
所以有一些人認為詹姆斯·沙利文才是AR-15真正的主設計師,確實AR-10設計的時候沙利文也做了很多關鍵設計,比如把導氣管移動到槍管上方等等,這個看法不無道理。
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炫酷的輕武器世界!
NO.3
戰場上是否會出現敵人的子彈打到自己槍眼裡的情況?
別不信,還真出現過這種情況。但機率實在是太小了,人類自火器出現以來打了這麼多戰爭,這種情況也就屈指可數的幾例。
第一個例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叫羅伯特·斯坦福·塔克的英國飛行員在1942年1月28日法國北部的一次任務中被德軍地面火力擊落。事後在檢查塔克飛機的時候發現,塔克所駕駛的噴火Mk XVI戰鬥機的其中一門20mm的槍管裡,被精準的打進了一枚來自地面的類似口徑的防空炮彈頭。
第二個例子是現代的。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起案件中,傑斐遜縣副警長何塞·拉蒙·馬爾克斯的.45手槍的一枚彈頭精準的打進了嫌犯Jahlil Meshesha的.40口徑手槍槍管之中。如果說歷史上的事件沒有圖片和新聞佐證的話,那發生在美國的這個事件可是完全真實的。
馬爾克斯副警長所用手槍的口徑甚至比被打入子彈的手槍口徑還大,一切都是有可能的。進入槍管的子彈還擊中了手槍裡已經上膛的一發子彈。據調查嫌犯的手槍在被堵住槍管前已經射出了三發子彈,當他瞄準馬爾克斯時,馬爾克斯的子彈正好打進了他的槍管。導致嫌犯手槍的套筒直接強行開鎖,否則手槍還可能炸膛。雖然嫌犯最終被逮捕,但馬爾克斯副警長的肩膀和腹部也各中一槍。
還有一個例子是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個德國士兵向追趕自己的法國士兵隨便開了一槍,甚至沒有瞄準,結果彈頭正好打進了法國士兵的槍管裡。但我沒有找到這個段子的出處。
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炫酷的輕武器世界!
原創內容,文字著作權屬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輕兵器愛好者
輕武器文化的獨特引領者
狂野+不呆板+不枯燥
「戰術&槍械&眼界&先鋒」
關鍵字搜索「武器日曆」看你集齊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