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作為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雙周一成」一直是電影票房的保證,而成龍大哥開創的「功夫喜劇」,不僅打入了好萊塢,更是走進了全世界各地影迷的心裡。
但是,近幾年成龍的電影的口碑一部不如一部,票房也是不溫不火,這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就拿《急先鋒》來說吧, 這部電影故事情節簡單,主要講述的由成龍成立的國際保安公司「急先鋒」,營救華人企業家秦國立父女的故事。
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我們無法用嚴肅的劇情片去苛求他邏輯縝密,臺詞標準,劇情合理,就電影中的精彩場景,飛車爆破等場景,絕對是好萊塢級別的場面,但是觀眾為何不買帳呢?
主要分析下來,是以下幾個原因。
1、成龍電影的風格變了,不再是「功夫喜劇」,有功夫,無喜劇
成龍自己創立的功夫喜劇流派,他也一直想延續這個風格,他自己辦武術學校,創立成龍動作電影周,並且扶持新人,創立「新七小福」班底,但是這些耕耘,都沒有很好的收穫,中國功夫電影青黃不接,在他和李連杰之後,沒有能接班的功夫巨星,導致這個電影風格市場的沒落。
近幾年成龍電影中的喜劇元素,沒有他早中期電影中那些驚險刺激的功夫加幽默組合的橋段,很難讓觀眾重拾激情;成龍電影還是有很多打鬥,也有很多的精彩動作鏡頭,但是現如今他的電影,只看到功夫,很難看到「功夫+喜劇」的完美融合了。
以前成龍電影中,可能場面沒有那麼宏大,但是無釐頭的打鬥和喜劇橋段,一直都是觀眾所喜歡的,而如今成龍電影,只能看到更宏大的場景,更雄偉壯闊的場面,但是再難重現他往日電影中那些精彩的搞笑鏡頭了,這也可能成龍大哥為了適應全球票房市場所做的一種改動,也可能是他想轉變風格的一種嘗試。
2、成龍老了,打不動了,其實不是他想變,是不得不變
作為66歲的老將,他還奔赴在電影一線,完成那麼多精彩打鬥鏡頭,就如同電影中楊洋從高樓跳下,只打了一個滾就能站起來繼續跑;而成龍大哥正準備跳時,旁邊警察說有樓梯,他跟著走了,很多觀眾拿這個橋段來嘲笑他。
但是人老了就是老了,不得不服輸,如果他真跳了,你會說66歲的老頭,從高樓跳下,輕鬆得毫無壓力,這一點不真實;而他沒有跳,你會說他不如年輕時那麼硬朗,富有衝勁。
他能自我調侃式地把這一段,完全表達出來,其實也是一種自嘲,更是他作為喜劇電影人落寞時的無奈,誰都會老,你笑他66歲高齡時不敢跳,但是恐怕你到他那個歲數,還要人攙扶著下樓梯都有可能呢?我們有什麼理由來嘲笑他。
3、時代變了,年輕觀眾的口味也變了,成龍的電影不再符合年輕觀眾的口味
這是一個流量縱橫天下的時代,票房和評分都是工廠流水線炮製的產物,在資本家的遊戲裹挾下,哪怕是電影屆的老大哥,他可能是有更多的選擇權,但是也不代表他能左右整個市場規律。
有人說他的電影為了捧新人,有人說他的電影加入了很多流量明星的演員,但是這也是迎合市場口味的一種妥協,也是市場變革下的一種選擇,更是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一種妥協。
有人評價成龍大哥近幾年的電影,一部不如一部,有點晚節不保,其實這種評價有些偏頗,他在66歲的年齡,還能活躍在一線,這已經是一種高光榮譽,這是很多演員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以成龍的財富和地位,他不會為錢去拍電影,不會為了名利去拍電影,更多的還是為了對電影的那份熱愛和執著。
只是這個時代變了,年輕人審美變了,他們不再喜歡鋼鐵硬漢,他們喜歡奶油小生,喜歡男團,喜歡長相俊美的男生,在這個處於流量變革的時代,成龍大哥的票房號召力,可能是最後一個人柱力,請大家都好好珍惜吧!
⊙文章版權歸【娛樂東方眼】所有,圖片來源於豆瓣電影;喜歡請點讚,評論和轉發,未經授權,不允許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