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數人在選擇看外國書籍時,常常會記住書名和作者名。
就算在比較翻譯版本時,大多時候提及的也是出版社的名字。
而譯者的名字幾乎不會去關注。
今天本喵要分享的一部電影就是以譯者群體為主角的懸疑電影《翻譯疑雲》。
這部法國電影於2019年11月在佛朗哥烏茲克電影節上映。
它的靈感來源並不是憑空杜撰,而是來自真實新聞。
一家出版社將11名譯員關在義大利城堡的一所地牢裡翻譯丹·布朗的小說《地獄》。
而導演雷吉斯在看到這則新聞震驚之餘靈光一閃。
如果即使如此嚴密的防衛,原稿卻依然洩露了會怎麼樣呢?
這部影片的一開始便是被燒掉的書店。
然後鏡頭一轉,來到了一場發布會的現場。
著名的出版社的老闆埃裡克宣布引發世界級現象的小說《代達羅斯》第三部將會在全球同步上市。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出版社找來了九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譯者。
將他們封閉在一個地堡裡進行多語種的翻譯工作。
他們在進入地堡前通過了嚴格的安檢,除了生活必需品任何私物都禁止帶入內。
每天只給他們看20頁原稿,必須在由保安看守的大廳裡進行翻譯工作。
一天結束就會收回原稿,第二日再給後20頁。
這樣的防盜措施可以說萬無一失了。
然而就在聖誕夜,埃裡克卻收到了原稿前10頁已經被洩露的簡訊。
而那則信息裡說如果埃裡克不支付高價贖金,對方就會把後面的100頁在線公布。
信息最後卻是剛剛在聖誕派對上中文譯者陳瑤說過的一句話。
影片在這一刻緊張起來。
所有人看上去都有嫌疑。
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打扮的像書中角色的俄羅斯譯者卡捷琳娜。
她曾經進入埃裡克的辦公室試圖拿到全部原稿,並且幾乎成功。
而其他人也有過可疑的行為,比如曾經試圖拔取U盤或是想要離開房間獨自工作。
埃裡克歇斯底裡的追查,譯者們被搜身,施壓,互相懷疑。
終於出了人命。
全劇的高潮便是用中文喊出的「一、二、三」,之後響起的槍聲。
劇情發展的起承轉合由埃裡克和英國譯者亞歷克斯的幾次對話質問來完成。
埃裡克和亞歷克斯在禁閉的小房間裡分坐桌子的兩端。
一開始光線昏暗,除了對方的臉衣著與環境都隱藏在黑暗之中。
隨著兩人的對話光線漸亮。
一開始埃裡克是審問者,亞歷克斯是被懷疑者。
可後來鏡頭轉移,當再度轉回來時,光線再度昏暗。
當漸亮時卻發現換成埃裡克穿著囚服,而亞歷克斯成為質問者。
這樣的交替轉換進行了多次。
導演利用對時間空間的打亂,完成了劇情的反轉再反轉。
觀眾也開始漸漸陷入懸疑的漩渦,不由自主的急於看劇情的後續展開,想要知道真相究竟為何。
最後的謎底本喵就不劇透了,只能說一句幾乎讓人想像不到。
這則電影的缺點很明顯。
鋪墊的時間有些過長,有些拖沓,邏輯中還有硬傷。
比如第一次反轉,如果真的是幾位譯者在進入地堡前就合力而為。
在原稿洩露後他們為什麼那樣驚異還要去層層推理呢?
除去這點瑕疵,整體來說這部電影還是可以一看的。
最後本喵還是想感慨一句,法國電影不愧是法國電影啊。
即使懸疑驚悚都要帶著濃厚的文藝氣息。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