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于謙的《老師·好》只有6.7分?因為最好的時光,不該戛然而止

2021-01-08 一木支危樓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苗宛秋《老師·好》

在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中,于謙憑藉在電影《老師·好》中飾演的苗宛秋,奪得了最佳男主角稱號。

毫無疑問,于謙老師在電影中的表現非常出色。他成功地把一個刻板嚴厲,但又對學生關愛有加的老教師呈現了出來。相信不少觀看過電影的朋友,都有在觀影時被于謙老師打動的瞬間。

但于謙老師的演技得到認可,並不代表電影《老師·好》得到認可。

豆瓣電影網上,這部于謙老師表現出色,年輕演員沒拖後腿,還有吳京、張國立、喬杉等知名演員客串的校園青春電影,只有6.7分。

在演員演技沒有硬傷的情況下,《老師·好》為什麼只會獲得一個剛剛超過合格線的分數呢?

我認為與電影的劇情轉折比較生硬息息相關。而之所以會轉折太生硬,是因為缺少了一條能合理承載師生感情的主線,讓一段段美好時光成為了戛然而止的遺憾。

劇情一分為三,層次鮮明卻不能相得益彰

電影敘事結構屬於倒敘,是已經為人師表的王海對自己高中恩師苗宛秋的回憶。

劇情可以根據高中三年級大概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高一時期同學們與苗宛秋的鬥智鬥勇。

正直青春期的少年一個個都性格張揚不聽管教,而苗宛秋卻是一個嚴厲刻板的教師,對叛逆的學生嚴懲不怠。這導致了師生關係隨著第一天見面時的各種衝突變得勢如水火。

學生們為了報復老師的嚴苛,對苗宛秋最珍視的自行車動手腳,讓苗宛秋生氣卻又無奈。

高一階段的故事主要是為了塑造電影主要角色的性格和鋪墊人物關係。

通過36分鐘的劇情,電影基本把苗宛秋的嚴苛、關婷婷的爭強好勝、洛小乙的血性剛烈、劉昊的機靈圓滑等角色的性格特點都呈現了出來,每個角色的形象都非常立體,不會出現讓觀眾覺得「臉盲」的人。

其次,通過師生間的鬥智鬥勇,讓人物關係進入一觸即發的對立階段,為高二階段的反轉做好了鋪墊。

但電影卻在轉接時採用了一個慢鏡頭,並配以了一段歌頌友誼的旁白:

這份被老師冠名為狼狽為奸的友誼,才是最寶貴。

電影中的旁白,往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雖然這段旁白及5名少年踏步「向前進」的畫面,與高二階段班級參加藝術比賽歌唱《我們走在大路上》相互呼應,「啟下」的作用是做到了。

但高一階段的故事並不是為了歌頌友誼,師生間的鬥智鬥勇也不是為了讓學生們「團結」起來做鋪墊。採用這麼一組慢鏡頭不僅無法承接苗宛秋對學生的從嚴厲到關愛的轉變,讓高二的故事展開得比較唐突。

也讓高一的故事成了欲言又止的遺憾,讓觀眾感覺高一階段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高二部分的故事主要是講述苗宛秋對學生的愛,先是以文藝表演的故事開幕,把苗宛秋嚴厲苛刻偏愛好學生的形象「一脈相承」,同時也通過方婷婷損害了苗宛秋的水杯反映了師生關係依然勢如水火。

接著,通過苗宛秋為患腦瘤的劉昊募捐,表現了他的刀子嘴豆腐心;通過苗宛秋不放棄誤入歧途的洛小乙,表現了他為了學生甘願冒生命危險。

于謙老師和兩位青年演員在這兩個故事中的表現都非常出色。

劉昊的扮演者孫藝楊,一邊狼吞虎咽地吃麵,一邊淡然地說出自己患上腦瘤卻沒錢治病。那種假裝看破生死,實際卻放不下的矛盾心情,被他完美地演繹了出來。

洛小乙的扮演者王廣源,在浪子回頭的那場戲裡,從狂怒到自責再到懊悔,一連串的表情變化充滿張力,讓人對這個97年生的青年演員印象深刻。

于謙老師更不用說了,欲言又止的神情,充滿關愛的小眼神,恨鐵不成鋼的聲調,他通過各種細節生動形象地還原了一個倔強老教師對學生的關愛。

但是,即使演員們都出色地完成了表演內容,兩個小故事也把苗宛秋對學生的關愛之情展現了出來,但卻難以通過這兩個故事產生「以小見大」的效果,讓觀眾感受到老師對全班學生的關愛。

儘管為劉昊募捐可以讓學生團結一致,儘管讓洛小乙「浪子回頭」可以讓學生們體會到苗老師的「大愛無言」,但兩個故事都是指向一個學生,蘊含的情感還不足以反轉高一階段苗宛秋因為嚴苛和專制給全班同學帶來的壞印象。

本來文藝匯演這種全班參與的事件是提升師生感情的契機,但電影卻用來強化了師生矛盾,並為高三的文藝匯演做鋪墊。所以,高二階段的師生關係由勢成水火到相親相愛的轉變缺少了一個讓感情有「落腳點」的具體事件。

高二階段本來可以呼應主題,深入展示屬於他們相處中的「美好時光」,但電影選擇用兩個小故事來「以小見大」,就顯得格局不足,讓他們的「美好時光」沒有得到體現。

而且隨著洛小乙事件結束,電影就順勢轉折到高三階段。

先是通過新文藝匯演、找單車事件,製造了師生間的新矛盾。因為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愛意發生衝突,讓苗老師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針出了問題。

其次,又通過補習班事件及安靜出事故摧毀了苗宛秋前半生的教書育人理念,讓他最後不辭而別,使班級的畢業充滿遺憾。

電影的結尾無疑是悲傷的。儘管交代了苗老師和安靜的「重逢」,並通過一段勵志的旁白及師生相聚的幻想表達了對師生感情的讚美,但並不能蓋過高三階段故事給觀眾帶來的傷感。

又因為高二階段的故事並沒有成功地讓師生間的「美好時光」得到體現,所以使電影的師生情不夠濃烈,在悲劇結尾的影響下,讓觀眾對電影表達的情感理解有點偏差。

相信不少觀眾看到最後都會有一個疑惑:電影最後苗老師不辭而別是不是太不負責任?師生關係這麼好,難道不是應該讓學生的畢業不留遺憾才對嗎?

其實電影之所以用苗宛秋不辭而別的結局,一來是為了尊重改編的真實事件,二來是為了讓人物角色更加有血有肉。如果師生感情能在結尾前有足夠的描述,這個帶著遺憾的結局不僅讓人感慨,還會讓人對這段珍貴的師生感情產生更多的共鳴。

可惜《老師·好》三個階段的故事,並沒有能集中把師生的「美好時光」展示出來。高一階段只展示了師生矛盾,高二階段只展示了關於兩個學生的故事,高三階段雖然引入了群體事件,但都是帶著遺憾收場。

三個階段的故事雖然層次分明,但並無相得益彰。打算用單車作為主線,揭露師生間的情感變化,卻由流於表面,無法讓觀眾因為圍繞單車的發生的事而引起足夠共鳴。

所以,最終會讓觀眾感覺師生間的「美好時光戛然而止」,並覺得充滿遺憾的結尾有點「狗血」。

承載師生感情變化的載體,最好還是班級事件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師·好》的缺點主要是缺少了一個能承載師生感情變化的合適載體。

電影選擇用單車作為整個載體其實並不恰當。因為除了高三階段找單車涉及全班同學參與外,高一拆除擋泥板和高二纏膠帶都是個別同學的行為,無法體現全班同學對待苗宛秋的態度。

能承載師生感情變化的載體,最好還是集體參與的班級事件比較好。

經典法語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不得志音樂家克萊門特·馬修來到一所特別的學校任代課老師,面對一幫被認為是「無可救藥」的孩子,他用音樂去淨化了他們的心靈,並讓孩子們得到救贖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和《老師·好》的敘事結構很像,都是剛開始師生間鬥智鬥勇,中間因為各種事件讓師生關係變得相親相愛,最後因為突發的意外老師被迫離開學校。

但《放牛班的春天》比《老師·好》高明的地方在於,他選取了組織合唱團這個班級事件作為主線,把師生間的情感承載在一次次合唱的排練和演出中。

儘管電影中也有以幾個小男孩為主的獨立故事線,但是並沒有像《老師·好》那樣用於「以小見大」,表達師生感情的升溫。而是讓這些支線故事突出合唱團隊對男孩們的影響,加強了觀眾對主線故事的共鳴。

這樣的設定,不僅能讓主線故事更加有共鳴度,還能讓人物有成長的變化,讓角色的形象更加豐滿,更能打動人。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在《老師·好》中,把文藝匯演當成主線,把人物小故事用於圍繞文藝匯演這條主線,展示角色的成長變化,是否會讓電影擁有一條能承載師生感情的故事主線,讓他們之間的美好時光更加有「落腳點」呢?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認為于謙老師主演的《老師·好》在豆瓣上只有6.7分,是不是因為缺少了一條能承載師生感情的主線呢?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們最好的時光,從《老師·好》開始
    「老師,好!」「同學們,好!」上面這兩句對話,相信上過學的人都不陌生,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畢業,每個課堂上都要喊上一次。最近看一部德雲社相聲『皇后』于謙主演的電影《老師·好》讓神獸君回憶起上學時曾經的美好時光!
  • 電影《老師·好》:致我們最好的時光
    作為送給學校的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近日,導演張欒、主演及監製于謙攜電影《老師·好》在該校舉行首場大型超前觀影活動,700多名教師、學生和家長代表一起觀看,並與主創團隊交流。《老師·好》講述的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故事,再現了上世紀80年代人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苗老師(于謙飾)與一群「熊」學生鬥智鬥勇,一聲聲聽似乖巧的「苗老師」背後暗藏了無數鬼點子——辦公室大跳迪斯科舞、操場上怒拆自行車、化妝抽菸談戀愛,在挑戰苗老師的路上學生們總是靈感叢生。
  • 【親子電影】《老師好》致我們最好的時光!
    這次不是因為他和郭德綱的相聲,而是一部口碑很好的電影《老師·好》。或許你會根據過往經驗,武斷地認為一個相聲演員跨界演不出好電影。那麼,《老師·好》這部電影會在各方面打破你的預判。當你以為于謙老師演電影,一定會是一個喜劇的時候,他卻在裡面一點也沒搞笑,反倒是結結實實地把觀眾感動出了一把鼻涕眼淚。
  • 《老師·好》:有你在,才是最好的時光
    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宛秋」忘記了那些幽默風趣的橋段,忘記了自帶喜感的于謙無論多嚴肅都讓我有想笑的衝動,當《老師·好》的片尾,那塊綠色的黑板上出現苗宛秋老師給學生們的這段告白,淚溼了我的眼眶,說好了不悲傷卻難以自制,那些我愛過或恨過的老師們的影子,一個個地浮現在腦海,只是,想起他們時,已不知他們身在何方?打翻過去的記憶,回望曾經的歲月。
  • 萬眾期待豆瓣6.9于謙主演師生情,國產劇情片《老師好》
    于謙老師的電影也拍了不少,這次做主演了,可能是為他量身打造的,充分發揮了于謙的特長和優秀演技,本片值得大家觀看哦。導演: 張欒編劇: 張欒 / 徐偉主演: 于謙 / 湯夢佳 / 王廣源 / 秦鳴悅 / 徐子力 / 孫藝楊 / 徐紫茵 / 郝鵬飛 / 郜玄銘 / 黑妹 / 田雨 / 吳京 / 張國立 / 何冰 / 艾倫 / 胡軍 / 馬未都 / 史可 / 楊立新 / 喬杉 /許娣 / 韓童生 / 蔣小涵 / 劉威 / 馬蘇 / 吳樾 / 孫越 / 丁海峰 / 王志飛 /
  • 奧斯卡獲獎電影,坎城獲獎電影,都比不過于謙接地氣的《老師好》
    分別是獲得多項奧斯卡大獎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獲得坎城最佳男女主角的內地電影《地久天長》、荷蘭電影《狂暴兇獅》、于謙老師的《老師好》以及《樂高大電影2》。幾天下來,幾部電影的口碑已經穩定下來了!在這幾部電影中,貓眼評分最高的是《波西米亞狂想曲》,9.6分,其次是于謙老師的《老師好》,9.4分。
  • 于謙來西安宣傳新電影《老師•好》相聲說得好演戲才棒?
    在大家的印象裡,于謙老師總是以相聲演員的身份亮相的居多,即使在影視劇當中有所參演,但也多以客串和配角為主,並不是很引人注目。不過,最近,由于謙監製並主演,張欒執導的電影《老師•好》即將於3月22日登陸全國院線。電影講述了南宿一中高一三班班主任苗宛秋(于謙飾)與一眾性格迥異、古靈精怪的熊孩子們在高中三年裡「鬥智鬥勇」,從相互對立到亦師亦友的故事。
  • 《老師·好》于謙用非正確方式打開的一部好電影
    作者:幸運一天國慶檔期好電影層出不窮,但我還是忍不住重溫了《老師好》這部電影,感覺依然溫馨、舒適,暖心。儘管第二次看了,觀影過程中我依然強忍著不想哭,可是沒忍住幾次流下了眼淚。剛進電影院的我,還以為放映員沒有採取正確的打開方式,怎麼把這麼「正經」的于謙就給放出來了,讓我好不適應。
  • 《老師!好》觀後感:最好的時光
    後來,大家改變了,內向的安靜同學開朗了起來,社會混混洛小憶同學成了共青團成員,劉昊同學的病治好了,關婷婷同學的心胸也開闊了起來。一位老師,改變了一個班級,也改變同學們的命運。高中三年,說長很長,說短也短,重要的是學生與老師之間收穫了友誼,同學之間懂得了相互關愛。
  • 10部經典教師題材電影,最高9.3分,《老師·好》6.7分墊底
    《死亡詩社》9.0分《死亡詩社》是由彼得·威爾執導,羅賓·威廉士、伊桑·霍克、羅伯特·肖恩·萊納德領銜主演的一部勵志電影。該片講述的是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學生之間的故事。影片於1989年6月2日在多倫多首映。
  • 于謙電影《老師好》口碑好,80年代的青春,接近你的青春嗎?
    最近,于謙老師監製並主演的電影《老師好》,口碑非常不錯,貓眼9.4,豆瓣7.1。其中貓眼的評分,點映剛開始時,只有9.0分,幾天之後,一路上升,達到了現在的9.4。說明這部電影非常受普通觀眾的喜愛!票房方面,目前,《老師好》的票房還未破億,貓眼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預測是2.6億。而我認為,隨著它排片與上座率的一再增加,最終票房落點絕對不高於這個預測!
  • 于謙和他的《老師·好》
    看過很多兩位老師的節目,一般來說,就像郭老師說的,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反正臺下的規矩我們是看不到的,臺上的大小倒是看得不少,要不大家也不會知道于謙老師那些家喻戶曉的愛好,抽菸,喝酒,燙頭。印象中,似乎於老師永遠都沒生氣過,永遠的憨態可掬,永遠的平易近人,不爭不搶。觀眾給禮物,你給我接住,你不給,我也不介意,雲淡風輕,有那種大隱於市的感覺。似乎相聲就是他唯一留給觀眾的,而他喜歡唱的歌曲永遠就是那個老歌《假行僧》。偶然,忽然發現于謙老師竟然還主演過一部電影,而且是一部非常成功且催人感情的一部戲。這部戲就是《老師·好》。
  • 《老師·好》:致我們最好的時光
    高一三班裡,有性情古怪的「小混混」,有嬌生慣養的時髦女孩,有滿腦子壞主意的調皮搗蛋鬼,有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受到老師偏愛的好學生……三年的高中生活,老師與學生之間上演了無數場鬧劇、喜劇、溫情劇、勵志劇……1最好的時光我堅信,青春不會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綠蔭下,慢慢療傷。
  • 電影《老師·好》火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在《老師·好》中,並沒有大筆墨去表現于謙飾演的這位苗老師怎樣的崇高,反倒是在更多地去展現他在一位老師的身份之下,身為一個人的煙火氣。于謙在被採訪時說:「老師不是聖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我覺得,只要出發點是為學生好的,那這個老師就是一個好老師。」有人說,老師的故事,實在是太難拍好了。
  • 澳門電影節頒獎禮舉行,于謙奪最佳男主,《老師·好》成最大黑馬
    本次最佳男主被于謙老師跨界摘走,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黑馬,于謙老師其實進軍演藝界已經有很長時間,但是真的奪得大獎這也是頭一次。說起來于謙老師主演的《老師·好》的獲獎其實也不算意外,這部電影在最近已經成燎原之勢。這部講述師生之間感情的電影自上映開始就令很多觀眾眼前一亮,故事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也是當之無愧的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佳作之一,于謙老師跨界之路走得四平八穩,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啊。
  • 于謙變「滅霸老師」,整治班風騷操作行雲流水,只是結局太意外了
    這部電影本該教師節的時候發的,結果有事耽擱了,因為這是一部教師題材的電影,教師題材的電影很多,但是這部絕對值得一看,這部電影明星很多,但是都不是重點,德雲社雖然人才輩出,但是歷年卻以爛片出名!以散仙稱道的于謙在澳門電影節上憑藉該片從眾多大咖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金蓮花最佳男主角獎。
  • 《老師,好!》于謙演技炸裂,卻讓我忍不住想逃
    因此他偏愛入學全縣第二的好學生「安靜」,為了「安靜」能夠擁有最佳學習條件,他強迫「視力不好的王海兒」讓出」學霸區」的座位;利用老師的權威,嘴中說著要民主,結果一言獨斷,不惜犯眾怒也要強制推舉「安靜」當班長。對安靜和顏悅色,對其他學生不假辭色。並不止一次提及自己的靠山,派出所的舅子,用以震懾班中熱愛搗亂的學生。
  • 于謙:《老師·好》後多了好多劇本找我,但暫無新片計劃
    原標題:于謙:《老師·好》後多了好多劇本找我,但暫無新片計劃   2019年由張欒導演、于謙監製兼領銜主演的電影《老師·好》上映之後熱度居高不下,最終以3.5億成為票房黑馬。
  • 于謙電影《老師好》,點映9.4,點映分數甚至高過《流浪地球》
    于謙監製並主演的電影《老師好》,開啟了零點場點映。排片僅佔1.8%,但是票房佔比卻達到了3.2%,上座率是9.8。零點場後,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出來了,評分都很高,一個9.4分,評分人數是7780人,一個是9.0分,評分人數1582人,看來口碑不錯!
  • 德雲社于謙的大兒子原本叫於思洋,為何後來改名叫於梓傑?!
    德雲社于謙的大兒子原本叫於思洋,為何後來改名叫於梓傑?! 德雲社于謙的大兒子原本叫於思洋,為何後來改名叫於梓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