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24歲,馬思純28歲。
在最好的年紀,她們遇到了《七月與安生》,也足夠幸運,同時成為金馬影后。
許鞍華對於雙影后的建議,有今年金馬小年競爭不激烈的考慮,有提攜新人的胸懷,也有一絲無奈。
畢竟這些年的好電影越來越少。專注於吸引流量的明星越來越多,好的演員,也越來越少。
《三聯生活周刊》評論,本屆金馬把獎頒給了可能性。
年輕總是充滿希望的。周冬雨和馬思純也一定很清楚,她們的演技還需磨練,拿到金馬,幸運大於努力。但願這批金馬能幫她們卸下包袱,也把她們領向正途,而不是像今天演藝圈的主流風氣一樣,在街拍、熱搜、緋聞和粉絲電影中消耗青春。
也但願金馬能給予這兩位小花一個包袱,一個來自於影后光環的壓力,敦促她們少接爛片,繼續磨練演技。
因為金馬歷史上,有很多女演員也是年紀輕輕就獲得影后桂冠,這些人中有人一發不可收拾終封神,有人漸漸離開大眾視線,有的一再接爛片,有的退居幕後……
作為華語電影最受(沒有之一)關注的電影盛會,金馬獎已走過半個世紀,隨著今年金馬影后首次誕生「雙黃蛋」,53屆金馬獎共誕生了54位影后。
她們中有的四度封后,有的蟬聯,有年級輕輕,也有古稀之年得獎……
第一位金馬影后
1962年第一屆金馬獎,尤敏憑藉《星星月亮太陽》成為第一位影后。
該片以抗日戰爭的前後為背景,講述了男主愛上三個不同性格的女主角的故事。
星星、月亮和太陽,象徵三個不同性格的女主角。
尤敏代表著「星星」,是一位楚楚可憐且體弱多病的女子。影片於1961年分為上、下兩集香港上映。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被稱為「一代玉女」的尤敏,形象溫婉典雅、優美內涵,十分符合傳統中國女性的氣質。
此後的演藝事業中,她又蟬聯兩屆亞洲影展(吉隆坡/東京)的最佳女主角。後於1964結婚宣布息影。
1988年一部名字類似的電影《月亮星星太陽》香港上映。
這部由鄭裕玲、張曼玉和鍾楚紅演繹的關於三個舞女的故事,把飾演一個具有香港人的世故和義氣舞女Porsche的鄭裕玲,送上金馬影后座位。(看來電影的名字很重要)
最年輕影后
17歲的李小璐憑藉《天浴》一飛沖天,成為金馬史上最年輕的影后。
這部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1998年由陳衝導演的文革題材電影,有著和女主角臉蛋一樣坎坷的命運。
1998年2月新加坡首映,《天浴》獲得第3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後,同時被時代周刊雜誌選入年度全球十大佳片。
而後該電影因非法拍攝、非法到外地參展,導演陳衝被禁三年不準拍戲,該片也被禁止在中國內地上映 。
這麼多年過去了,最年輕影后那膠原蛋白滿滿臉上的演技,被一層層破尿酸禁錮,成為和年輕一代網紅拼流量的「大殺器」。
四度封后
《阮玲玉》(1991)、《甜蜜蜜》(1997)、《花樣年華》(2000),這三部耳熟能詳電影背後都有個光芒萬丈的名字——張曼玉。
但張曼玉首奪金馬影后是在1989年。
關錦鵬導演的《三個女人的故事》,講述了三個女人在紐約的異國情緣。另外兩個女人,也是影后級人物——張艾嘉和斯琴高娃。
四度封后只是在臺灣金馬,在香港金像獎上,女神捧走五座獎盃。在柏林(1992《清潔》)、坎城(2004《阮玲玉》),她捧走銀熊和金棕櫚。另外還有數不清的各類國際大獎。
華語電影的頂尖女演員,當之無愧。
她的電影生涯,見證了華語電影的輝煌成就。
現在,女神開始任性唱歌了。
蟬聯影后
楊惠珊憑藉《小逃犯》(1984)、《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蟬聯第21、22屆影后;肖芳芳憑藉《女人四十》(1995)、《虎度門》(1996)蟬聯第32、33節影后。
實力也是沒誰了。
最年長影后
以歌手身份出道的葉德嫻,2011年憑藉《桃姐》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同年還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像獎、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等八大獎項)。
這一年,她64歲。
作為當年年度最溫情動人的電影,《桃姐》贏得眼淚無數,引發了大家對老年人養老的關注與討論,也把葉德嫻個人的經歷推向大眾。
柴靜「看見」做過一期專訪——《赤子·葉德嫻),講述了這位性格特別的影后背後那不為人知的滄桑。
看過專訪視頻,再去聽葉德嫻在演唱會唱《赤子》,真是句句揪心。
提名最多的全能影后
本屆金馬執委會主席張艾嘉,做編劇、導演、製片、唱歌,一直活躍在影視圈一線。
她曾8次提名影后,其中憑藉《我的爺爺》(1981)、《最愛》(1986)得獎。
才華與美貌並重的知性美女,說的就是張艾嘉這類女子。
最強黑馬影后
2000年第一次拍電影,22歲的秦海璐便憑藉《榴槤飄飄》打敗梅豔芳、張艾嘉和舒淇,一舉奪得金馬影后和金馬最佳新人獎。(當年的影帝是劉燁《藍宇》)。
不過秦海璐後面的作品質量,如同她那據傳投巨額保險的單眼皮一樣,一去不復返。貢獻一部《鋼的琴》後再無太過精彩的演出。
多年媳婦熬成婆影后
章子怡可以說是華語電影中最被忽視和錯誤理解的演員了。
早年的國際化道路和花邊新聞導致她對華語電影的貢獻一直沒被大多數人看見。她的金馬影后之路也如她的媒介形象一般坎坷。
憑藉《臥虎藏龍》(2000年)、《2046》(2004年)、《梅蘭芳》(2009年)和《一代宗師》(2013年)四次獲得提名,最終「宮二」載譽而歸。
現在已經為人母的她也是幸福的不要不要。
金馬初創時期的電影人,大多已遲暮。除了像歸亞蕾(《煙雨濛濛》《家在臺北》)、甜妞(《蒂蒂日記》)等偶爾出現在銀屏上的外,大多已不被人記起;
華語電影似乎也再回不到那黃金時代,那個有梅豔芳(《胭脂扣》)、林青霞(《滾滾紅塵》)、李麗珍(《千言萬語》)、陳衝(《紅玫瑰與白玫瑰》)、舒淇(《最好的時光》)、周迅(《如果愛》)的黃金時代;
年輕的小花們,桂綸鎂(《女朋友·男朋友》)、林嘉欣(《百日告別》)、 陳湘琪(《回光奏鳴曲》)、馬思純/周冬雨(《七月與安生》)能否扛起演技這一愈來愈遠離影視圈的大旗,或許還得經過更多的時間考驗。
最後,你心目中的最美影后是誰呢?
留言跟大家分享吧……
——————
往期【他影】
1、他影丨範冰冰不是潘金蓮
2、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
3、《幸運是我》:歲月是殘忍而溫情的禮物
4、彭于晏——從唐鈺小寶到方新武,偶像小生蛻變成激戰硬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