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彌賽亞》是一首頌讚救主基督全生涯的作品,從舊約聖經的預言,到主耶穌的出生、生活、受難、受死及復活,以及榮耀的再臨。這部奇妙的音樂中,有莊嚴的大合唱和動人的獨唱,自從這部神曲問世之後,幾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熱愛。世界各地都可以聽到它。千千萬萬的人們被它所感染。音樂把光輝的信息注入人們的心靈,激動人心的音樂,使人們感受上帝的威嚴聖潔、慈愛與恩典。
《彌賽亞》的作者是韓德爾(G. F. Handel),《彌賽亞》是他一生所作的23部神曲之中最傑出的作品。《彌賽亞》的創作也是一個被聖靈充滿的,富有神的啟示的過程。創作《彌賽亞》時,韓德爾已經年近60歲。有一天晚上,他漫不經意的翻閱桌上擺的一個劇本,那是他的詩人朋友珍寧士(C. Jennens)送來請他配曲的;還在信上特別寫明,這劇本是由「神的啟示」寫出來的。他一頁一頁地翻閱下去,隨著那些「神的啟示」的語句,奇妙的旋律一連串地湧上他的心頭,沒有思考,只有如同火山爆發的靈感。他抓起筆來,坐下就寫,難以置信的,迅速把一頁一頁的音符寫了出來。韓德爾日以繼夜地寫,有時跳跳蹦蹦,有時走上走下,有時放聲高唱著「阿利路亞!阿利路亞!」。據說當韓德爾寫完《哈利路亞》合唱曲後,他的僕人看到他淚珠奪眶而出,激動地說:「我想我是看見了整個的天堂,還有至尊的上帝」!他這樣持續創作24天,不朽的《彌賽亞》完成了。1742年4月13日,這部作品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第一次公唱,立刻引起轟動,當時聽眾擁擠,幾乎引起騷亂。緊接著,在英國皇室貴族和廣大民眾的渴望下,這個曲目來到倫敦演唱。當時英皇喬治二世在座,合唱至「阿利路亞」時,他被感動得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肅立致敬。直到現在,每逢演唱《彌賽亞》到最後「阿利路亞」合唱時,聽眾都要站立起來。《彌賽亞》全曲主要精神雖然注重救贖的信息,卻超越了教會的教義,成為一種非禮儀的聖樂,而向全世界人類傳達救恩的喜訊。耶穌就是舊約聖經中應許要來的彌賽亞,就是基督,拯救世人脫離罪惡苦難。基督作王直到永遠,這首稱頌基督的名曲也普天同唱,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