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頻繁來渝過冬背後的生態密碼

2020-12-24 半月談網

近段時間,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現身重慶市江津區西湖鎮綦河江畔。新華網發(劉明生 攝)

隨著北方天氣逐漸轉冷,很多候鳥開始南遷避寒越冬。近日,重慶江津綦河流域迎來了一群「貴客」,它們就是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是東亞特有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和國際瀕危物種,數量極其稀少。它喜歡棲息於水流湍急、河水清澈、有激流淺灘及魚類資源豐富的河流,對水質很「挑剔」。

中華秋沙鴨數量的多少與溼地生態環境的好壞密不可分。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冬季,綦河發現中華秋沙鴨以來,中華秋沙鴨已連續8年來重慶越冬,數量也在穩中有升。根據重慶觀鳥會的調查統計,2013-2014年越冬季,重慶發現中華秋沙鴨數量達到了35隻。到了2016年-2017年越冬季,中華秋沙鴨已達到61隻。

事實上,隨著自然生態的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愛上了這座城市。近年來,重慶每年都有鳥類新紀錄的誕生。2019年發布的《重慶鳥類名錄4.0(2019)》對外公布了重慶首次發現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的情況。

今年5月,在江津四面山,通過紅外相機拍攝,首次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11月初,世界瀕危鳥類——紅腹角雉現身重慶南川金佛山。近日,紅嘴鷗過境重慶,並在主城兩江交匯地等地大量聚集。

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雷波認為,野生動物對生態環境的變化較敏感,其種類和數量是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最直接的反映。野生動物在渝「頻頻露面」,表明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功能在持續恢復。

檢測人員正在進行水質檢測採樣(資料圖)。新華網 彭博 攝

鐵腕治汙 嚴守生態安全「生命線」

「做夢都想著龍溪河能恢復清澈見底的樣子,沒想到如今我也能做貢獻。」看著昔日的「臭水河」華麗蛻變,龍溪河墊江段的民間河長譚軍很感慨。

龍溪河是長江一級支流,流經梁平區、墊江縣、長壽區,全長229.8公裡,流域面積3280平方公裡。不過,就在5年前,這條墊江縣的母親河還在經歷「陣痛」。「龍溪河水體汙染最嚴重時,水質達劣Ⅴ類。」譚軍說,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墊江人,龍溪河承載著抓魚摸蝦的童年記憶,他曾為龍溪河的汙染深感痛心。

為徹底治理龍溪河,近年來,墊江著重在治理工業水汙染、治理城鎮生活汙染、防治農業及農村汙染三個方面發力,大力實施精準、重點、共治「三攻堅」,並針對清理出的涉水汙染源,採用清單式管理、銷號式驗收等方式,實行掛圖作戰、精準治汙,汙水漸漸清了。龍溪河流域水環境治理,也曾作為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典型經驗被通報表揚。

治理一條河、提升一座城。龍溪河的治理只是重慶市鐵腕治汙改善全域水生態環境的縮影。近年來,重慶市通過建立重點流域整治清單拉條銷號管理制度和重點河流水質數據會商制度、定期評估重點流域水質改善成效、組建隊伍對重點流域實行常態化監督指導、為重點流域水環境整治提供技術支撐、等方式,讓綠水長流。

值得一提的是,為守護一江碧水,今年7月,川渝兩地生態環保系統還在跨界河流新盛河流域探索建立了生態環保跨界聯動督察機制。兩地生態環保督察機構及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在前期聯動問題摸排、互享問題線索的基礎上,聯合排查、核查新盛河(任市河)流域內生活、工業、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蓮藕種植等汙染問題,深查問題根源,並督促整改。如今,通過雙方共同努力,新盛河的水質已從原來的Ⅳ類水轉變為連續三個月達到Ⅱ類。

截至11月20日,重慶市出動執法人員12萬餘次,開展整治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行動,發現問題點位1434個,已整改1404個,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全部整改完成。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始終堅持重點治亂,鐵腕治汙,採取綜合手段,始終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的高壓態勢,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嚴守生態安全「生命線」。

檢測人員正在進行大氣檢測採樣(資料圖)。新華網 彭博 攝

重拳護「藍」 讓山城「氣質」更佳

「藍天常在,呼吸的空氣更清新了,這就是我這幾年最真切的感受。」胡博說,他是一名油煙淨化設施專業維護工程師,工作內容是檢查淨化設備、清洗濾網、調試安裝。

最近,不少曾備受居民投訴和厭棄的餐飲門店在胡博的幫助下,迎來了新氣象。

「以前沒裝油煙淨化設備,就是用風機直排到大氣,經常受到周邊小區居民投訴,經營也常常受到阻礙。」萬盛一家大排檔的老闆李德軍說,去年安裝了淨化設備後,與周邊居民的關係好了起來,生意也愈發多了起來。

餐飲油煙,是困擾居民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年初,重慶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針對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明確了2000多項重點工程,餐飲油煙整治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截至目前,在控制生活汙染方面,重慶完成公共機構食堂油煙整治3085家,餐飲業油煙整治6298家,劃定高汙染燃料禁燃區3181平方公裡。

同時,重慶還嚴抓柴油車整治、廢氣深度治理、分級管控城市揚塵。在控制交通汙染方面,重慶實施主城區部分道路高排放車輛限行,累計淘汰治理老舊柴油車6.1萬輛;在控制工業汙染方面,累計完成19臺共802萬千瓦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700餘家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800餘家工業爐窯廢氣治理升級改造、223臺燃氣鍋爐清潔能源改造、1000餘臺燃煤鍋爐淘汰;在控制揚塵汙染方面,創建和鞏固揚塵控制示範工地、示範道路2500餘處,中心城區主要道路機掃率達到93%,綠化覆蓋裸露地697萬平方米。

此外,川渝兩地還持續深入開展了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截至目前,雙方已聯合開展聯動幫扶5輪次,檢查企業242家,移交問題線索159條,聯合執法查處違法違規問題27起。

環境就是民生,碧水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將著重強化汙染天氣預測預警應對,強化指導幫扶,狠抓應急應對,加強宣傳引導,全力爭取每一個「藍天」,讓山城「氣質」更佳。

這是無人機4月8日拍攝的重慶城市景觀,城市生態躍然而出。新華網發(王正坤 攝)

綠色生態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2019年,長江幹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7.6%,長江支流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今年1—10月,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7.6%,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

據悉,2013年,重慶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06天,2019年達到了316天,比2013年增加了110天。今年,截至11月24日,重慶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04天,同比增加16天;其中優的天數127天,同比增加19天,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PM2.5濃度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9%。同時,全市有31個區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過300天,較去年同比增加15個。空氣品質評價六項指標首次實現有監測記錄以來全部達標,為歷史最好水平。

當地學者認為,近幾年,通過持續加大汙染防治力度,加強源頭管控、科學治理,壓實監管責任,持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重慶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持續改善。紅嘴鷗、中秋秋沙鴨等野生頻頻來渝過冬,正是重慶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重要體現。

「藍天白雲、綠地青山,綠色生態的生活環境才能讓市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重慶將始終把環境治理這項系統工程當成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全力守護青山綠水藍天,建設山清水秀的美麗重慶。」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陳雨)

相關焦點

  • 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除了冬眠,野生動物們還有哪些奇葩的過冬招數?
    在寒帶和溫帶,變溫動物,包括所有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都冬眠。當冬天來臨時,生活在河邊、塘邊和田邊的中華大蟾蜍會鑽到淤泥中或石頭下過冬,有時也會鑽到草堆或樹根下的溼泥中過冬;而蛇類與蜥蜴類動物會鑽到土層下或天然洞中冬眠過冬。而許多生活在溫帶和寒帶的哺乳動物,如黃鼠、刺蝟、旱獺和熊類都有冬眠的習性。
  • 「青頭潛鴨」五千萬閱讀量的背後,青華海野生動物保護觀察
    毛三攝青頭潛鴨對棲息地生態狀況要求較高,喜歡在水流緩和、水生植物豐富的湖泊、沼澤地活動。在「鴨子家族」中,青頭潛鴨十分有「優越感」,他們不僅會遊泳潛水,還能在空中飛行,陸地奔跑速度也很快。這些優勢,一度使它們成為繁衍狀態最好的鴨科動物之一。
  • 天津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
    內容提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目前,候鳥遷徙進入高峰,來津經停的候鳥已多達四十餘萬隻。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本市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本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全市生態環境不斷好轉。截至目前,本市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每年春秋兩季經本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過度寵溺野生動物危害更大
    消息傳出後,引發了關於如何投餵野生動物的討論。與此同時,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通過冬季調查發現,北京各大公園也存在遊客過度投餵鴛鴦的現象。該禁止還是該疏導?對此專家表示,人類與野生鳥類應和諧相處,即便有良性互動也需要科學引導。現場有人拿貓糧投餵鴛鴦每天早晨7時和下午4時左右,玉淵潭公園的櫻花湖上都會聚集著上百隻鴛鴦。
  • 尋找城市中的野生動物
    通過這項研究,這些野生動物研究者們正在嘗試為城市中的野生動物與人群,搭建起一座共生的橋梁。  城市不止是我們的家,野生動物也在其中覓得其所  「在上海青浦區,我曾經和一隻貉度過了很多奇妙的時光。」  於是,以貉為代表,對野生動物在城市中的追蹤開始了。結果卻出人意料:僅在上海就有超過60個小區記錄到野生貉。從上海到南京,從蘇州到杭州,整個長三角區域都有它們的身影。  除了數量多,它們還取食人類丟棄的垃圾,藏身於牆體空隙、橋墩裂縫、廢棄下水道等。王放說,這些適應性的背後,對人類而言,意味著什麼?
  • 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樂元素和野生救援「救」等你來!
    在快樂中踐行公益,把保護大象和犀牛的行為用遊戲的方式呈現,是樂元素在泛娛樂生態下的全新公益嘗試。為保護瀕危野生大象和犀牛,7月25日,樂元素和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聯手推出《開心消消樂》的全新公益特別活動,號召玩家和野生救援公益大使蔣勁夫一起,在玩遊戲的同時,為保護瀕危野生動物貢獻自己的力量。
  • 專訪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李理:我們是如何推廣保護野生動物理念的
    近年來,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已經獲得了福特汽車環保獎和斯巴魯生態保護獎等獎項。李理將所獲獎金全部用於野生動物保護。一直以來,李理以他的作畫收入支撐著保護站的開支。童年的消逝田野裡走來一個小男孩。因為整天在太陽底下瘋玩,他的皮膚被曬的黝黑,夥伴們喊他「黑豹」,他倒也樂得聽。
  • 共建生態長沙 首個市級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落地星城
    第39屆「愛鳥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長沙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揭牌儀式。紅網時刻長沙4月2日訊(記者 姜西莎 通訊員 楊俊龍)野生動物是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更是踐行生態文明的基本。4月2日,第39屆「愛鳥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長沙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揭牌儀式在長沙生態動物園舉行。長沙市林業局黨組成員謝欣榮、二級調研員柳光磊,各區縣(市)林業部門野生動物保護分管領導,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市森林公安局、市林業和園林綜合執法支隊、市生態動物園、市森林保護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及有關工作人員參加儀式。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人民網天津11月18日電 (崔新耀)今天上午,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路紅就天津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介紹。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 「我們彼此守望」——王蒞翔野生動物生態攝影作品展在省圖展出
    今天,「我們彼此守望——王蒞翔野生動物生態攝影作品展」在吉林省圖書館展出,43件攝影作品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這次展出的作品分為非洲野生動物專題、南極專題、青藏高原專題和我省野生動物專題,其中作品《獴》在剛剛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暨第四屆天鵝之城——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中榮獲「天鵝湖典藏獎」。
  • 王蒞翔野生動物生態攝影作品展在吉林省圖書館開幕
    2021年1月8日上午10時,由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共同指導,吉林省圖書館、吉林省攝影家協會、長春市林業與園林局主辦的「我們彼此守望」——王蒞翔野生動物生態攝影作品展在吉林省圖書館展廳開幕。
  • 【動科普】野生動物的「身體密碼」:一面天使 一面魔鬼
    【動科普】野生動物的「身體密碼」:一面天使 一面魔鬼 時間:2020-02 【動科普】野生動物的「身體密碼」:一面天使 一面魔鬼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野生動物表演背後,你不知道的痛
    結果顯示,80%的遊客對存在野生動物虐待現象的景點給與了正面評價,這些景點包括大象騎乘、與老虎合影等娛樂活動。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亞太區企業合作高級顧問Jacqueline Mills認為,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我們觀看的野生動物娛樂表演的背後其實是對野生動物的虐待。「全球旅遊業年產值達萬億美元,其中高達1/4是野生動物旅遊業帶動的。
  • 小科普|動物們過冬的秘密
    不過,並不是只有棕熊和黑熊會為過冬囤積脂肪,其他動物也有自己儲存能量的方式,不管是通過儲藏食物,還是在生理上做出改變。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物們有哪些獨特的過冬準備工作。美洲鼴正在展示自己用來挖洞的巨大前肢。
  • 熱帶動物如何過冬?浴霸、溫泉、營養餐……
    {"title":"熱帶動物如何過冬?2020-12-27/094bdce66a2b84d7224d0f7c84d622ab.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3485326", "classid":"1151"} 熱帶動物如何過冬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宋佳、周深邀你加入「野生動物保護聯萌」,來QQ音樂為野生動物發聲
    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當天,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籌備工作執行委員會辦公室、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宣布攜手騰訊共同發起「野生動物保護聯萌」主題活動。在QQ音樂平臺上,「野生動物保護聯萌」首席萌友宋佳、周深共同創建了「野生動物保護聯萌」主題歌單,邀請大家在音樂中了解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並呼籲人們重視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與地球共生。
  • 肆意狩獵、販賣珍稀野生動物,從重判刑!
    檢察官對案件進行審查後發現,此類案件有網絡交易頻繁、圈子相對固定的犯罪特點,遂從頻繁發布非法交易信息的帳號實際控制人入手,逐步理清了涉嫌非法獵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交易網絡。承辦檢察官多次與公安機關溝通,深入細緻了解案件情況,完善案件證據鏈條。
  • 永泰檢察 | 【國際愛鳥日】永泰縣檢察院在「鷳來谷」設立野生動物...
    建起沒有「槍聲」的家園 野生動物(鳥類)保護聯繫點掛牌近日,永泰縣檢察院與鷳來谷(福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觀鳥基地(下簡稱「鷳來谷」)經前期協商,決定在「鷳來谷」設立野生動物(鳥類)保護聯繫點,共同探索開展以鳥類為主要對象的野生動物保護檢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