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該不該聘請音樂製作人上班甚至坐班?

2020-12-23 騰訊網

在2018年以前,中國夜店幾乎沒有「聘請製作人上班」的說法。但隨著中國夜店特有企業結構的「舞臺部」越來越豐富以後,部分所謂的「集團店」、「派對場」就開始出現了「夜店製作人」、「駐場製作人」之類的職位,即部分高預算的「集團店」更願意花錢解決某些音樂需求。

圖片來自神奇寶貝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夜店製作人」或「駐場製作人」,顧名思義,就是為夜店負責音樂製作的人員,在「電子音樂資訊」的歷史消息中也曾多次提及,甚至在過去兩年內,我們的工作人員也多次幫助許多富有潛力但缺乏機會的Record Producer牽線至某些所謂的「大店」上班,填滿雙向需求。

圖片來自微信朋友圈Mem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筆者先拋出兩個問題,然後解決它們:「中國夜店為什麼需要聘請音樂製作人上班?」,「音樂製作人去夜店上班的話,他們的工作是什麼?」。在中國夜店確有聘請音樂製作人的情況下,音樂製作人的工作通常是滿足中國夜店的Mashup、Edit、Bootleg、Intro、「店歌」等音樂改編及原創需求。

圖片來自皮卡丘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夜店都會聘請音樂製作人,且就中國夜店的數量來說,會聘請音樂製作人的夜店相對市場而言僅佔少數,像北上廣深的某些每月業績能破千萬的夜店,就曾或仍會招聘音樂製作人上班,為他們滿足某些特定的音樂供給,多為簡易改編。

圖片來自微信朋友圈Mem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那麼問題來了,在2018年以前,中國還幾乎沒有聘請製作人上班的習慣之前,許多夜店是怎麼滿足Mashup、Edit、Bootleg、Intro和「店歌」的改編、原創製作需求的?答案也很簡單。對於曾經的DJ們來說,就算不是製作人,也有必要嘗試、執行簡單的Mashup和Edit。

圖片來自Rappers Lil List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為了提升自己的DJ Set現場獨立性,為自己喜歡的音樂動手Bootleg(及未授權的Remix),打碟時一分半鐘的開場Intro,就曾經的駐場DJ們來說,是一門「可以不那麼精通,但多數得會點兒」的「加分課」,對於某些較為苛刻的舞臺總監來說,它甚至算是必修課。

圖片來自微信朋友圈Mem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另一個「比較項」是,海外夜店有沒有聘請音樂製作人為其上班甚至坐班的習慣?答案是:通常沒有。至少在我們了解的歐洲及美洲名列前茅的夜店來看,從未聽說過聘請製作人的情況。但為了嚴謹,筆者不願把話說太死或說太滿,只能說已知範圍內,幾乎沒有這種操作。

圖片來自皮卡丘Fan-Art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那麼,對於海外夜店來說,應該如何滿足Mashup、Edit、Bootleg、Intro製作、Radio Edit甚至是Extended Mix的需求呢?這也並不是未解之謎。從海外絕大部分DJ都沾點音樂製作,即使不標榜自己為職業製作人,也會對DAW有所應用來解釋,便順理成章了。

圖片來自帶帶大師兄Fan-Art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這並不意味著海外的DJ全部都兼得音樂製作人的身份,我們只是說「大多如此」。畢竟,從另一層面上比較,海外DJ對Ghost Producer的需求也比中國較高數倍;歸屬權意識較為健全,DJ們自己滿足自己的音樂改編或原創需求,僅歸類於DJ Tools,大大提升了「自主性」。

圖片來自微信朋友圈Mem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夜店聘請製作人上班這種做法出現以前,駐場DJ們自己具有簡單水平的音樂改編或全新創作能力,本是常態化操作。雖然國內DJ當中兼得製作人的比例確實比海外DJ當中兼得製作人的比例更低,但「自給自足」幾乎是一種受默許、自默許的行為。

圖片來自還珠格格Mem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但夜店聘請製作人的做法,某種程度上為駐場DJ們省下了很多工作量——在每天駐場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他們所謂的「一趴」)之外,DJ們不再需要耗費大量的白日時間準備自己Playlist中的Mashup、Edit或Bootleg作品;又便於夜店為更多原創音樂需求找到操刀者。

圖片來自Barong Family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而對於很多實力不錯,生產效率較高,但是沒能靠「嘉賓DJ」的身份跑起穩定巡演的音樂製作人們來說,每個月拿上1.5萬到3萬(目前常見範圍)甚至更高的月薪,也算是一種合理可行的Plan B了——雖然實際情況中,很多製作人從心理上很抗拒、不接受成為夜店的製作人。

圖片來自宇宙學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可是,因為大部分國內的夜店舞臺總監、企劃總監、品牌總監甚至音樂總監都不會音樂製作(請注意是大部分,不是全部),所以較多情況下,他們並不能理解音樂製作人「認環境」的「僱員Bug」。如果將僱來的音樂製作人與其他員工放在一個辦公室裡上班,問題很大。

圖片來自微信朋友圈Mem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實際上,對於音樂製作來說,影響質量的條件,不僅僅只有軟體插件、硬體設備、工資、創意、思想、技術、關於製作和DAW的知識儲備。聲學裝修、音響擺放、環境比例、製作人座位、空間大小、牆質、聲音傳播媒介、用監聽音響收音或監聽耳機收音(兩者不可替代彼此)、場景內的人數和位置、其它聲場條件,都是會嚴重影響聲音質量,以及最終母帶製品。

圖片來自微信朋友圈Mem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這也造成了,如果夜店對聘請音樂製作人這件事有較高的要求,應該為音樂製作人提供專門的音樂製作工作室,做好聲學裝修、擺放、空間等等很多高預算的環境,或者乾脆讓音樂製作人「全職但不坐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數量的DJ Tools,否則容易出現用人失誤。

圖片來自ACID TECHNO TECHNO CLUB TE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說到底——《夜店應不應該聘請音樂製作人上班甚至坐班?》,還是需要考慮到多方需求和彼此的供給能力。譬如DJ們是否能夠、願意在Mashup、Edit、Intro等方面自給自足;貴夜店對音樂定製改編及原創的需求量是否真的用得上這樣的職員;音樂製作人在被僱傭到夜店的辦公室上班(或不坐班)之後的工作量、待遇是否合理等等。

圖片來自醃黃瓜先生Fan-Family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也正因對於大部分夜店來說,聘請音樂製作人並不是「硬需」,所以要想靠這門職業長期穩定地混碗飯吃,其實比駐場DJ、駐場MC(別在這裡扯什麼DMC大賽鬼泣)或音樂總監更難(更不穩定)。

圖片來自貓和老鼠Mem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但若店方(確定自己)有需求、人才也需要這麼一份工作,該崗位便能夠實現正向發展。不過截止到目前來說,這只是一份「有最好,沒有也無大礙」的從業選擇。即便在未來,也不一定會是一種「店方老闆、音樂總監及駐場DJ們需求更高的崗位」。

圖片來自微信朋友圈Mem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

文章版權歸電子音樂資訊品牌方所有

相關焦點

  • 我到底該不該表白
    但她不同,她一直堅持救助流浪的貓,而且對待小動物都非常好甚至超過了對人。和她在一起我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愛小動物就應該從救助流浪的小動物開始,而且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堅持付諸於行動。幫她救助流浪小動物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日子,無論表白成功與否我都會堅持這條路走下去。
  • 德國柏林音樂製作人Parra for Cuva因為「不嗨」被夜店老闆趕下臺
    在中國屢屢發生的「DJ,不嗨」事件,這回也發生在了其它國家。顯然,因為DJ放的音樂「不嗨」而把DJ趕下臺的玩意兒並不是只會在中國出現。不過,這樣的現象確實在中國比較常見,畢竟這些傢伙們甚至搞不清DJ是什麼意思。來自德國柏林的音樂製作人/DJ——Parra for Cuva,當下遇到了這樣尷尬的事。
  • 漂亮女教師上班到底該不該穿超短裙?
    一高中男生向校長投訴:「本班英語女教師上課穿超短裙,讓自己上課分心,請校長規定女教師不能穿超短裙上課」。校長接到投訴後,向學生答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教師也是人也愛美,所以駁回投訴」。全校教師不禁為校長鼓掌歡呼,校長得到了全校教師的支持。
  • 女生去夜店玩到底該不該買單?
    女生去夜店玩該不該買單,這其實是一個「古老」的問題。
  • HipHop音樂到底該怎麼聽?把夜店市場重新奪回到HipHop的手裡
    蹦迪已經是當代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但讓人無奈的是,全國各大夜店的音樂長期被土搖和EDM霸佔,願意放hiphop的卻很少,很多喜歡hiphop音樂的朋友到了周末都不知道該去哪裡玩
  • YN仁音樂廠牌 演藝人員就業培訓 DJ 音樂製作人 rap MC 主持人 歌手培訓 2017第一班招收學員開始了!!
    演藝人員培訓 DJ 音樂製作人 rap MC 主持人 歌手培訓 2017第一班招收學員開始了!!!培訓項目  DJ MC 音樂製作人 rap MC 主持人 歌手  VJ  燈光師 錄音師 舞蹈
  • 音樂的幕後功臣:金牌製作人的故事
    他們在當時的唱片工業中地位非常重要,為了留住一些卓有成就的A&R部門經理,唱片公司會經常向他們支付一筆相當可觀的酬勞,甚至還會通過獎金和版稅分成的方式來進一步增加他們的收入。那時的唱片工業,似乎根本不關心,甚至刻意忽略了那群待在錄音室裡不見天日的唱片製作人。
  • 他是王源的師傅,徐崢聘請他當音樂總監製作人,一切今從零開始
    在音樂方面,趙英俊有著很高的造詣,他創作過很多優秀的歌曲,被粉絲稱為「音樂鬼才」。當年,徐崢對他青睞有加,幫助處於事業低谷期的他。徐崢聘請他當工作室的音樂總監製作人!在綜藝節目中,他表現很出色,音樂實力不容小覷。王源當場拜他為師,兩人創作了一首歌曲。去年,他辭別歌壇,開始新的徵程,一切從零開始。
  • JONY J:我該上班了?不!讓我下班
    最近一期中,JONY J作為說唱導師要開始上班啦,但是「上班」的過程卻是讓他哭笑不得。JONY J教的第一個班是幾位被選「剩下」的選手,雖然是剩餘的幾位選手,但是大多數人都有著基本功,再加上無論是唱還是跳,在訓練之後都可以表現得不錯,只是沒想到偏偏是說唱。
  • 夜店舞者好像每個都不知道什麼叫BPM
    甚至在國內和國外有些相反,大部分電音愛好者並不是很喜歡去夜店,除非請了什麼電音製作人&DJ,否則誰也忍受不了全是殭屍,放著套曲的場子。他們甚至說不出自己放的單曲是什麼音樂風格,指不定就是個把電音錯誤叫成DJ的那什麼玩意兒。不過無論怎麼說,不請音樂製作人&DJ,只是平時駐場DJ放放歌的時候,我們也許偶爾還是會去夜店,那麼也許你會發現一件事。
  • DJ Mag百大DJ虛擬音樂節驚現首位華人DJ/製作人
    圖片來自artconnect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舉幾個例子,在線上熱度很高的虛擬音樂節或虛擬打碟演出包括而不限於Tomorrowland虛擬音樂節、各種大牌DJ/製作人及唱片廠牌發起的Label Event,亦或者是被媒體戲稱為「DJ Mag百大DJ拉票音樂節」的原形:DJ Mag Top 100 DJs Virtual Festival
  • 夜店放的那種音樂叫什麼?
    現在的夜店不播放電音的寥寥無幾, 而有請DJ去打碟的酒吧也都在這麼做。然而這隻證明了電音的普及。答案是絕對錯誤的,現在中國的夜店播放的電子音樂其實幾乎只有四種音樂風格。其它如果有也是插播而已。所以其實不是現在怎麼樣,是一直都存在一件事:電音愛好者幾乎都比DJ要懂電音,因為DJ接觸的音樂風格十分有限,DJ也不一定都是電音愛好者。這裡只說DJ,並不包括音樂製作人。
  • 用音樂激勵一代人卻沒能挽救自己,他是最不該被遺忘的歌手
    該曲曾多次獲得格萊美最佳舞曲的提名。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Avicii,越來越多的人在音樂節的舞臺下大喊著avcii這個名字。Avicii幾乎改變了當時的音樂風格,當記者問及avicii對其音樂的看法時,Avicii答道:「我並不想引領什麼音樂革命的風潮,但,如果能影響到別人,那就太棒了!」
  • 能力出眾的員工,上班經常遲到,身為領導該不該給予優待?
    下屬是個「遲到級王者選手」,每天中午快到飯點,才見他悠哉悠哉的來上班。可是,這小子能力強到可以一個頂三,一直是團隊生產力的No.1。之前,對他的遲到行為,發出過警告,可最後收效甚微。大家說說,對於這種能力出眾的員工,身為領導該不該給予優待?對於他上班遲到這件事,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
  • 女性流產後該不該坐「小月子」,如果需要,坐多長時間好呢?
    術後一定要注意保養,坐好「小月子」,調理好身體避免二次傷害。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女性流產後需要坐「小月子」嗎?如果需要坐「小月子」,女性該如何做好「小月子」?先來說什麼是「小月子」 「小月子」 是女性意外懷孕後進行的一種小手術,但子宮、卵巢等相關器官也要經歷修復的過程,如果調養得宜,則身體狀況能恢復如初。
  • 學前教育的體育活動,該不該使用dJ音樂
    昨天參加了一個學前機構的開學典禮,為了打消孩子們對新環境的陌生感,請了一個體智能機構來暖場,因為學期那音樂的韻律基本是一樣的,孩子們會覺得這個新環境和原來的地方是一樣的。活動進行中有一些簡單的遊戲,孩子們都很開心,但是老師播放的一些音樂讓我感覺有點像夜店的樂曲,「我喊一,你喊二,我喊三,你喊四,我喊喜羊羊,你喊灰太狼」……重低音的效果讓我這個成年人都一顫一顫的,音響離有的孩子還特別近。我覺得對孩子們是有影響的。音樂是打開心靈的鑰匙,快樂是一種心境。
  • 拆掉古典音樂廳做電音:最賺錢的是夜店 音樂節普遍虧損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走訪電音製作人、夜店老闆、電音公司、投資人、音樂節操盤手等業內人士,感受到一個明確的信號:雖然《即刻電音》溫吞,電音節方興未艾,但電音廠牌與製作人還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新娛樂的潮起成都演藝集團董事長業丹幹了一出賭上畢生職業榮譽的冒險之舉——把演出古典音樂的音樂廳「敲了」,改造成電音主題劇場。
  • 音樂評論質量水準不高 樂評人該由誰來養?
    音樂評論質量水準不高 樂評人該由誰來養?大約每隔幾個月就會有一次對樂評人的大「批判」,通常從「他們就會胡說八道」開始,以「中國就沒有真正的音樂評論」為結論,並經常對他們的道德水準和「良心」提出質疑。無論這些對樂評人的攻擊是否有失偏頗,中國內地音樂評論質量的平均水準不高,是業內公認的事實。  一個地區的音樂評論水平與該地區音樂專業的整體水平是相關聯的,通常不會出現音樂表演、創作水平較高,音樂評論水平較弱,或者正相反的情況。
  • 上班時間,員工偷偷玩手機,該還是不該?
    吃飯時間玩手機、走路玩手機、睡覺前玩手機、有的人甚至上班時間還在玩手機。 對於廠區類型的企業來說,是十分排斥員工工作時間玩手機的,所以一般都會禁止帶手機進廠線。因為玩物喪志,一旦允許一個人玩手機,那麼整條廠線都會癱瘓。也有一部分企業是允許上班時間用手機,主要是查詢與工作相關的事項,回覆信息。但記住,是用而不是玩。
  • 該送孩子去資優班嗎?
    覺得這孩子聰明又有思考力,可是家裡並沒有很多資源來培養他。 我那一篇文章既然講的是「資源不足家庭的孩童養成策略」,所以她就接續問我說:「在她這處境下,甚麼策略較好?」,尤其「該怎麼開發他的才智?」。「成人教育」我因為進行了很多年,教過的人次應已經超過千人了,勉強還有些心得。 可是對於怎麼教育小孩,老實說我是毫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