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環衛工撫養孫女高分考入湖南大學,有多少老人曾這樣卑微活著

2020-12-20 趙子晟

江西九江75歲環衛工獨自撫養孫女,累到渾身是病,最終孫女以625分優異成績被985高校湖南大學錄入,決心帶奶奶一起上學。這則新聞讓我不覺淚目,在我國有多少老人曾經卑微的活著,生活再苦再難卻絕不低頭,只因對子女深深的愛?這使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外婆1922年生於豫西一個小村莊裡,9歲時父親被刀客殺害,家道中落。19歲嫁入也算書香門第的外公家,一年後就是著名的「1942」,為了活命,外公外婆一路討飯來到西安,住在北郊清門村一帶。十幾年後才搬出窩棚有了一個簡單的家。

不料正值壯年的外公眼睛突然失明,沒有勞動能力在城市裡一家實在無法生活,於是外婆又帶著五個孩子和外公一起回到老家豫西農村,哪怕頓頓吃野菜,好歹能活下去。

然而不幸再次降臨,回去沒幾年,外公掉入山溝裡摔死,四歲的小舅舅又掉進水井淹死。外婆一夜白頭,從此四個孩子還有公公婆婆的生存壓力就壓在外婆一個人身上。

我實在無法想像那個靠掙工分分糧食的年代,還裹著小腳的外婆要付出多少勞動,才能讓一家人有口吃的能活下去。她白天去生產隊幹活掙工分,晚上摸黑在山坡上開荒種菜,有時候掉進荊棘堆裡就自己咬著牙爬出來,顧不上擦身上的血珠就又繼續幹活。母親說她記得小時候,外婆每晚總是睡不了三四個小時就起來幹活,一年到頭都沒個休息的時候。

後來,開始把農田分到農戶自己手裡,外婆卻更勞累了,沒有青壯勞力始終是一個農村家庭無法替代的缺陷。雖然舅舅、媽媽都已經長大,但外婆寧肯自己多幹一點也要讓他們騰出時間好好學習。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大舅讀完了中專,二舅讀完了高中,母親和小姨也都讀完了初中,在那個時代的農村,這也算一家子「知識分子」了。而那些年,家裡吃的每一粒糧食,都是在外婆一個人從山溝裡一捆一捆背回去的。

一晃很多年過去了。家裡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外婆也漸漸老了,身體卻出奇的好,九十多歲眼不花耳不聾,自己還能惦著小腳去趕集。她依然閒不住,在老家門口開墾了半畝菜地,種了許多青菜,還栽了幾棵果樹。

外婆九十歲那年,我開車把她接到西安。那是她離開西安五十年後第一次回來。那個叫清門村的地方早已找不到了,不識字的外婆看著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和花花綠綠的門派一片茫然。現在西安對她來說太陌生了。

最終,外婆說要去蓮湖公園,並且不讓我開車。我和母親便陪她一起去。她顛著小腳卻走的飛快,從龍首村一直走到蓮湖公園,幾公裡的路,一會兒就走完了。在蓮湖公園湖邊一棵柏樹旁,外婆站住了,驀然,她用力拍打著那棵柏樹,嘴裡像是在嘶喊,又像是被什麼堵住嗚咽著聽不清。外婆竟然在哭泣,淚水在那滿是皺紋的臉上肆意流淌。我從未見過外婆哭泣,有些不知所措。母親在一旁哭著小聲告訴我,她四五歲的時候,外婆外公常牽著她的手在這棵柏樹旁邊玩。我頓時明白,那是一個中國婦女對逝去的青春,是在守寡近五十年後對亡夫的思念和對曾經美好生活的回憶,也是歷經半個世紀苦難後的深深泣訴。

第二日,外婆便提出了回老家,這西安,她回來過了,心願已了,不再念想了。

如今外婆已經98歲了,身子骨依然硬朗。母親卻不放心,便長年陪在她身邊照顧她。母親說,外婆常常晚上睡下後又起來,站在門口西望,念叨著:「京京(我的乳名)咋還不回來看我呢?」

前幾天跟外婆視頻,外婆嘟噥著說今年畢竟老了,眼神不好了,將來我有孩子了,她給孩子做不了虎頭鞋了,這可咋辦?放下電話,我淚流滿面。

配圖為我98歲的外婆。我們這一代人,很多都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懷抱裡長大的,在此也祝天下所有善良的老人都健康長壽。

相關焦點

  • 照顧殘疾父母,她輟學2次,終考入大學:直面苦難終會贏得人生!
    近日看到一個新聞,黑龍江東寧市有個叫尹佳的女生以562分考入華北師範大學。雖然沒有清華北大那麼轟動,但這樣的結果已經讓尹佳的父親很是欣慰。尹佳讀初中的時候,父親外出打工時出車禍落下殘疾,母親也患有精神疾病,姐姐先天性心臟病不能從事體力勞動。
  • 成都61歲環衛工上老年大學吹薩克斯:搞藝術心情愉悅
    今年61歲的達州人朱光文已經和老伴在成都生活了兩年多。此前,朱光文在成都從事門衛工作,今年5月份,朱光文加入成都高建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少城路附近的快速保潔環衛工作。每一天,朱光文和另一名環衛工需要負責少城路、將軍街、多子巷、桂花巷等8條街的快速保潔環衛工作。今年,一位學醫的鄰居張老師偶然發現朱光文愛好舞蹈,就鼓勵他一起報讀成都市老年大學。
  • 環衛大爺變身「時尚潮男」 常熟服裝城75歲環衛工人兩天收穫4萬點讚
    常熟服裝城75歲環衛工老姚變身「時尚潮男」。(琴川沙包供圖)蘇報訊(駐常熟記者陳潔)近日,常熟服裝城一位75歲的環衛大爺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火了。在這條短視頻中,環衛大爺一襲休閒打扮,衛衣搭配潮牌外套,腳穿小白鞋,潮範兒十足,氣場不輸明星。評論中好多人都說不敢相信,甚至有人評論大爺像劉德華。記者採訪得知,大爺姓姚,莫城街道安定人,是負責常熟服裝城區域的一名環衛工人。他不僅幹活有勁兒,為人也熱心,經常不厭其煩地為前來購物的路人指路。
  • 市南1000多名環衛工679人來自曹縣 把青島當「第二故鄉」
    她丈夫前兩年患腸癌去世了,姚老太今年74歲,在市南區幹過十幾年環衛工,現在已經退休。姚老太頭髮灰白,但面色紅潤,牙口也好,還戴著金耳環和金項鍊。她有3個兒子1個女兒,都在青島打工。姚老太對現在的生活比較知足,「兒孫都挺孝順。」「我們是最早搬到這棟樓裡住的曹縣環衛工。」
  • 山東臨沂:五六十歲老環衛工早上被人發現凍僵在路邊,十分可憐
    一名估摸約五六十歲的臨沂老環衛工大清早被人發現倒在路邊,救護人員上去查探時發現人已經失去了生命氣息,全身都被凍僵。無奈,大家只能為老人收拾遺體,而老人的死因也成了一個謎………有網友發出疑問:北方這麼冷的天氣,為什麼不讓老人晚一點出來上班?說起環衛工這群人,相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處街道都可以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
  • 六旬環衛工蹲涵洞每天學習4小時 稱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樂
    據記者了解,老人叫胡東河,今年65歲的他是一名環衛工人。平日裡,胡東河老人每天把路面打掃完之後,便利用閒暇之餘開始在網上學習,邊學邊做記錄……修身養性、保健知識、家庭教育、政治教育、人生觀價值觀,老人厚厚的筆記本裡,記錄著他每天學習的內容。老人告訴記者,這樣的筆記本他已經記滿了四五本。
  • 環衛工雨中送傘遭誤會,真相讓人感動,環衛工:沒事!能用上就好
    近日,在四川成都下著雨的街頭,一名環衛工在街頭送雨傘的做法卻被人誤會,但是這名環衛工並沒有在意這些誤解,只是笑笑稱:沒事!能用上就好。具體什麼情況呢?讓我們來看下。誤解的好意據現場的一位趙女士稱:我以為他在賣雨衣和雨傘的!
  • 21年了,半工半讀考上北大,卻博士肄業的湖南小夥,現在怎麼樣了
    曾經清朝名臣曾國藩提出過「耕讀傳家」的口號,其實仔細理解和半工半讀差不多。在古代,為了生活有個保證,大多數參加科考的人都半工半讀,一方面收拾著家裡的土地,另一方面學習參加考試。現如今半工半讀的模式就更流行了。
  • 67條手工圍脖溫暖環衛工
    街頭送圍脖的當天,又有兩名小學生主動參與。67條圍脖、50份小米粥、包子、豆漿送到了正在街頭清雪的環衛工手中。接過圍脖和熱粥,環衛工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緊緊地拉著孩子們的手說謝謝。看到有環衛工忙著清掃積雪,孩子們快步上前,爭著跟環衛工打招呼,還有人拿著掃帚幫忙掃雪。記者看到,孩子們拎著兩個袋子,一個袋子裡裝著很多條圍脖,另一個裝有小米粥、豆漿、包子。只要看到環衛工,孩子們就會跑過去,雙手送上熱粥和包子,幫環衛工戴圍脖。
  • 環衛工手被強酸腐蝕 別讓環衛工再受傷
    但不少人很難意識到,自己的一個無心舉動,這些看似無用的廢品竟會對別人造成嚴重的傷害……有網友近日爆料稱,除夕夜,浙江一名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時,雙手被垃圾中的一瓶強酸化學品腐蝕。從視頻圖片看,清潔工人的手受傷很嚴重……
  • 湖南14歲少女再誕一女 此前曾被74歲老人性侵產子
    14歲的湖南祁陽縣少女思思(化名)  此前曾被74歲老人性侵產子  本報綜合 29日下午3點38分,備受公眾關注的湖南「12歲媽媽」、今年14歲的湖南祁陽縣少女思思  湖南小學六年級女生思思,11歲懷孕,12歲產下一女,為公開所見國內遭性侵產子年齡最小的母親。2013年思思接受北京一家基金會救助,但今年初被發現再次懷孕,父親則是個謎,為此家人要求她再次生子取證。  李春生在剛剛打給的電話中更多表達了憂慮,思思的第一個女兒如今2歲多,剛出生時因無力撫養曾考慮送人,但一直受到思思本人的反對。
  • 第二批142個環衛工子女「新年微心願」出爐
    昨天,記者從市市容環衛指導中心獲悉,第二批142個環衛工子女「新年微心願」出爐,這份溫暖等你來延續。1月4日,2021年寧波首批環衛工子女「新年微心願」公布不到24小時,就被市第一醫院的「白衣天使」全部認領。
  • 6歲女娃給環衛工奶奶預約化妝師,對比照片讓人驚豔:好似公主
    都說這個世界上沒有醜女人,如果平時有時間有精力好好打扮自己,每個女人都可以非常的精緻和美麗。本期話題:6歲女娃給環衛工奶奶預約化妝師,對比照片讓人驚豔:好似公主。一位可愛的6歲的小女孩,幫助自己的環衛工奶奶預約美妝事情,引起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和讚嘆。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暖心,這個6歲的孩子實在是太有心了。
  • 69歲環衛工「猝逝」街頭:凌晨3點上班每月2000多元!
    1月15號,有媒體報導了「臨沂環衛工猝死的後續」,一個最底層的普通人在一年最冷的時候街頭猝死,難免讓人唏噓,老了就一定會享受退休生活嗎?對於很多底層人來說,一輩子都沒有退休時間,直到再也無法幹活。臨沂在2020年12月28號發布了寒潮預警信息,十幾個小時候,最低氣溫直逼零下11度,劉汝祥是臨沂環衛的一名合同工,沒有社保,他負責的路段有290多米,因為商鋪眾多,生活垃圾多工作量很大,為了完成任務,他一般在凌晨3點就起來工作。
  • 神秘人送千斤西瓜給東莞環衛工解暑,留話:不要找我
    神秘90後送千斤西瓜給東莞環衛工解暑,留話:不要找我!》炎炎夏日裡兩車1000多斤的西瓜給環衛工人和敬老院老人送去了愛心和清涼送瓜人究竟是誰?「我只知道他的網名叫『吃虧是福』,問他別的信息他都不肯說。」
  • 泰州市修腳足浴協會成立 修腳大師給9名環衛工送上特殊「賀禮」
    姜堰喬小修腳店45歲的店主喬榮沐當選為泰州市修腳修腳足浴協會首任會長。喬榮沐從17歲開始修腳技藝,先後拜訪了喬全英、鄭全德、牛德英等國內有名的修腳大師。2007年,喬榮沐在姜堰城區開修腳店,取名「喬小修腳店」。修腳店先後搬了3次,最後一次是2009年春天,搬遷到了姜堰城區振興路。喬榮沐沒有搞慶典,開張第一天給自己訂了個規矩,每月9日到敬老院義務為老人修腳。
  • 月薪兩千元的環衛工每天省一元錢助人
    原標題:月薪兩千元的環衛工每天省一元錢助人   9月17日,長沙天心區黑石鋪街道,環衛工唐志強展示自己存錢用的竹筒。圖/記者謝長貴   本報長沙訊 穿著橙黃色工作服,黝黑的皮膚和憨厚的笑容,很難想像,每月工資2000元的長沙環衛工唐志強,曾多次參與各種公益活動,還會每天省下一元錢去幫助別人。近日,唐志強將積攢的十幾條新毛巾捐給了附近的敬老院。他說,自己是窮苦出身,看見需要幫助的,就想資助點。   唐志強住在天心區黑石鋪街道一平房內,是家裡唯一的勞力。
  • 貴陽環衛工90%是臨時工 平均工資低於最低標準
    記者今天在貴陽街頭採訪時,一位環衛工人這樣訴苦。此前的7月9日,貴陽市人大召開關於開展「門前三包」責任制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座談會,已是「老生常談」的環衛工人待遇問題再次進入市人大代表們的視野。來自貴陽市城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該市有環衛工1.2萬餘人,其中一線臨時聘用人員約1.1萬餘人,佔總人數的90%以上。
  • 環衛工帶腦癱孫子上班 孩子光腳被繩拴路邊(圖)
    環衛工帶腦癱孫子上班 孩子光腳被繩拴路邊(圖) 2015-05-20 09:13:37來源:大眾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志剛   今天,有市民給生活在線打電話,在紅酒一條街附近,有一個環衛工人帶著腦癱的孩子去幹活,這景象實在讓他不落忍。
  • 一元錢,為晉江500環衛工實現「微心願」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 不管是烈日、颳風、下雨, 三百六十五天, 一雙手、一把掃帚、一個畚鬥, 默默為這座城市貢獻自己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