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成國民黨最悲一夜,高雄從「完全執政」到頓失府會龍頭

2020-12-23 臺海網

臺灣中國時報新聞透視文章分析說,國民黨2018在高雄風光「完全執政」,不消兩年,一夜之間頓失府、會兩大龍頭,2020年6月6日,成為國民黨最悲的一夜。恰巧今年是高雄從「打狗」更名100年,歷史如何詮釋?輸家跟贏家可說天差地別。

高雄舊名「打狗」,自1920年改制使用迄今正好100年,高巿府文化局曾製作5分鐘大事紀短片,但時間只到2018年,有議員建議放上2020年6月6日,畢竟府會龍頭同時出缺,或許可記上一筆,但涉及藍綠,解讀也有不同。

對國民黨而言,2020年6月6日悲痛無法言喻,市長韓國瑜遭逾90萬票罷免,議長許昆源竟也同日墜樓身亡。但對民進黨,拉下韓國瑜是「光復高雄」,許昆源的往生,是換掉「鴨霸議長」。日前民進黨巿議員康裕成問文化局長林思伶,高雄更名100年紀錄片為何只到2018年?林回答,並非每年都播放,而是事件重大、影響深遠才入選。康裕成建議,如果多2分鐘,可以選擇2020年6月6日。

康裕成當時或有期待,6月6日罷韓過關,在高雄自治史上,確實值得記錄,令國民黨遺憾的是,歷史的解釋權,向來是贏家說了算,輸家的詮釋只有聊備一格的份。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國民黨遭遇空前衝擊,該如何布局市長補選?即使韓國瑜提出罷免無效訴訟,為國民黨爭取時間換空間,但國民黨20年未曾用心在南部紮根,恐怕也找不出與民進黨匹敵的競爭者,唯有以練兵方式,培養戰場經驗。

韓國瑜在2018年底能拿下高雄市,是天時地利人和,對國民黨而言,未來還有沒有這般機遇,目前未可知,但培養擴大合作能戰之人,在高雄接地氣,就從此刻開始吧。

相關焦點

  • 國民黨在高雄不是完全絕望?
    高雄市長補選即將在8月15日登場,國民黨籍候選人李眉蓁在日前爆出碩士論文抄襲風波,讓選戰越演越烈。不過,根據臺灣TVBS民調中心7月22日-24日的最新調查顯示,李眉蓁的民調只比上次略減1%,令綠營前民代沈富雄分析稱「國民黨不是完全的絕望」。
  • 「罷韓」影響不止在高雄?臺灣政治版圖大挪移,國民黨翻盤難
    2018年韓國瑜不僅一舉翻轉綠營執政二三十年的高雄,還力助國民黨在全臺斬獲十五縣市,彼時「韓流」所向披靡,一度有直搗黃龍下架「執政黨」的勢頭,然而一年多後卻慘遭「三殺」,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輸、「立委」輸、市長遭罷免,一時間攻守之勢異也。但「罷韓」的後續效應遠未停止,在國民黨持續勢衰、提振乏力的困境下,綠營已開始為收復地方版圖而磨刀霍霍。
  • 國民黨派誰選高雄?親綠作家建議按6個標準選人
    國民黨今年初「大選」慘敗,6月又遭逢罷韓,聲望和士氣蕩到谷底,而民眾黨拋出「藍白合作」,讓國民黨又陷入掙扎,黨內對於藍白合作的反應兩極。有認為,當自己實力有限,「敵人的敵人」未嘗不能是朋友;透過藍白結盟以增強自己力量,為臺灣民眾保有政治上的另一個選擇,又未嘗不是一個靈活的思考方向。
  • 江啟臣八字贊韓國瑜:讓高雄越來越有朝氣
    (圖片來源:國民黨中央) 中國臺灣網5月1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即將在6月6日投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臉譜網(facebook)力挺韓國瑜,贊高雄市府「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讓高雄越來越有朝氣。 江啟臣表示,許多朋友談到國民黨執政,印象就是「社會祥和,穩定發展」,而這樣的執政印象必須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 不放棄高雄!國民黨民代發表聲明,全力輔選市長候選人
    高雄市長補選8月15日舉行投票,民進黨預計由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陳其邁出戰,而國民黨的人選則尚未決定。國民黨「立委」和市議員14日下午2時30分將在中央黨部前廣場召開記者會,強調國民黨沒有放棄高雄的權利,未來將全力輔選黨提名的市長候選人。
  • 輸高雄後南臺灣基層士氣大受打擊 國民黨地方執政優勢面臨挑戰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慘敗,連帶衝擊2022年藍營在南臺灣的政治生態與選戰布局;黨內輔選人士表示,國民黨此次不僅輸了高雄,南臺灣基層士氣也大受打擊,若不能振衰起敝,恐連帶衝擊2022選舉。
  • 不蒸饅頭爭口氣 江啟臣不排除親徵高雄?
    國民黨8日舉行擴大主管會議,江啟臣(中)率領一級主管為許崑源辭世默哀。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主席江啟臣7日緊急召開一級主管會議討論因應策略,決議在高雄市長補選前,每周三(10日起)移師高雄召開國民黨行動中常會,以此展現國民黨對高雄不離不棄的決心。有國民黨高層指出,國民黨必須承擔高雄的失敗,不會因此放棄高雄,「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 國民黨全代會6日臺北舉行,韓國瑜在雲林「休養生息」,不會出席
    國民黨6日將舉行全代會,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否會出席?曾任韓市府新聞局長的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鄭照新表示,韓是前「立委」有國民黨中評委身分,會收到全代會邀請。但就他了解,韓出席的機會不大,應該還是會留在雲林休養生息。
  • 高雄趕走了韓國瑜 反擊難住了國民黨丨臺灣一周
    6月11日,韓國瑜在高雄任職最後一天,從2018年12月25任職至今,一共一年半的時間,韓個人則在兩年多生涯中經歷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毀譽參半。至此,算是暫告一個段落。韓國瑜的副市長李四川受訪的時候,感嘆講了一句,我們把高雄的路修的那樣平整,就是方便高雄的市民去投票罷免我們。
  • 選前最後一夜 高雄沸騰不已
    執政的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在選前之夜,在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和妻子吳虹的陪伴下,聲嘶力竭,呼籲「高雄人站出來!」守護高雄、守護臺灣、守護民主,強調在野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所帶來的「寒流」終將過去,日出的溫暖即將到來。韓國瑜則誓言要將「又老又窮」的高雄打造為「又年輕又有錢」,未來將努力行銷高雄,「讓全臺灣、全世界的華人都看到,高雄這個經濟巨人即將站起來!」
  • 6月6日臺灣藍綠鬥,韓國瑜被罷免,引爆臺灣政壇的「韓流」落幕
    6月6日,韓國瑜被罷免,臺灣未來走向會如何?臺灣高雄市周六(6月6日)投票決定是否將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截至傍晚6點, 近百萬選舉人支持「罷韓」,不足三萬反對, 韓國瑜下臺已成定局。韓國瑜以「庶民」自居,輔以民粹的政治語言「高雄發大財」的口號,擊敗了在高雄市執政數十年的民進黨,成為臺灣最受矚目的政治人物。然而,韓國瑜的政治光環,在他當選高雄市長之後不久,開始急速褪色。首先是在市政上面,他屢次發言吸引臺灣媒體眼光,但負面大於正面,尤其在市政方面的表現面對殘酷的檢視。
  • 從預期落後二十五萬到落後六萬,韓國瑜能逆轉高雄選情嗎?
    韓國瑜說,不求滿漢全席但求一碗滷肉飯,雖然沒有要到資源,與吳敦義的關係也有了嫌隙,但成功引來外界的關注,熱情的黨內同仁和選民開始關心高雄的選舉:畢竟,民主政治,哪有一個政黨長期執政一個大城市的道理? 黨籍臺北市議員候選人羅智強募款一百萬新臺幣後,首先想著的是支援在高雄苦戰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買下一百輛公交車的廣告為韓國瑜打出聲勢。
  • 高雄市長補選牽動國民黨走向,江啟臣去留引發猜想
    投票率僅四成高雄市長此次補選的選舉人數為230萬,花費1.6億元新臺幣,投票率創新低不到42%。陳其邁拿到67萬票,雖然得票率超過七成,但敗給自己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得到的74萬票,和6月罷韓時所獲得的近94萬票相差達27萬票之多。
  • 國民黨放出「黑馬」,高雄市長補選還有戲?
    高雄市長補選8月15日舉行,國民黨、民進黨、臺灣民眾黨都派出選將前往高雄選委會登記作業,高雄市長補選藍白綠三方對決正式登場。國民黨徵召高雄市議員李眉蓁參選,民進黨派出臺行政機構前副負責人陳其邁,民眾黨則推「帶槍投靠」的親民黨高雄市議員吳益政。
  • 國民黨高雄補選候選人李眉蓁:希望侯友宜幫忙站臺
    對於競選團隊沒有新北巿長侯友宜,國民黨高雄巿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29日說,侯友宜是她非常尊敬的市長,但這次是高雄巿長選舉,所以第一優先當然是以高雄在地、年輕形象為主,不過未來仍希望對方來幫忙站臺。回應因為失言,被民進黨說是「草包2.0」,李眉蓁表示,現在只要是民進黨不喜歡的就是「草包」,但是她會展現專業給大家看。她強調,自己已經是3屆的議員,其實議會的運作、市府的運作,她都非常了解。至於被說是「實習生」,李眉蓁反問,那今年剛當上議員的,是不是也是實習生?
  • 一個月後臺灣的這件大事,國民黨和民進黨都輸不起!
    5高雄市    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非典型的選戰打法在網絡上得到很大反響,國民黨傳統上一直不擅長「空戰」,韓國瑜能成功在網絡上引起風潮令人驚異。除選舉手段外,最根本還在於高雄民心思變。民進黨在高雄執政20年,而高雄經濟下滑、負債嚴重、城市建設破舊,被謂之「老、破、窮」,讓高雄市民情何以堪?在民心思變的大背景下,一些傳統民進黨的支持者紛紛倒戈,韓國瑜成為高雄民眾的新寄託,「韓流」一路延燒,民調顯示雙方支持度已極為拉近,可能出現「黃金交叉」。當然,民進黨在高雄長期執政,擁有基本盤優勢,並掌握龐大的執政資源,最終選舉結果如何,還有懸念。
  • 高雄前議員:蔡英文執政4年多,臺灣中南部的農漁民其實很慘
    對此,前中國國民黨高雄市議員蔡慶源接受訪問時分析,國民黨若放棄國共關係,未來政治格局將越來越小。蔡慶源蔡慶源,1953年生,臺灣高雄人,曾任6屆高雄市議員、國民黨中央委員、國際商工職業學校董事長,其子蔡武宏目前為國民黨高雄市議員。
  • 陳菊會否再次成為民進黨票房毒藥,國民黨如何布局高雄丨臺灣一周
    蔡英文的空話,廢了黃健庭繼傳出黃健庭任「監察院」副院長爭議之後,臺灣6月22日下午舉行的監察機構第6屆「監察委員」提名記者會上,提名審薦小組召集人陳建仁宣布,提名陳菊出任監察機構負責人等,共27位「監察委員」人選。
  • 陳菊會不會再次成為民進黨票房毒藥,國民黨如何布局高雄丨臺灣一周
    蔡英文6月24日表示,提名前臺東縣長黃健庭(左)擔任「監察院副院長」是她最後拍案的,她要負這個責任。但是她如何負責呢?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批評「陳菊官大,氣焰凜人」,難道在臺灣批評民進黨的人就沒有言論自由,就要被法律伺候?可是如今,國民黨的話,還有幾個人要聽呢。爭議的還有很多,比如前臺南民意代表葉宜津,葉過去發布政見要廢掉「監察院」,如今提名她做「委員」卻是當仁不讓。題外話是葉是去年第一個「預言」賴清德會出來與蔡英文拼預選,也被視為挺賴的人馬。
  • 得票超過67萬,陳其邁當選高雄市長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向支持李眉蓁、支持國民黨的好朋友致謝意,稱「我們不怕失敗,我們更勇於反省,今天的挫折,是2022國民黨在高雄再起的養分!有人說,這次失敗,民進黨將在高雄再度長期執政。我們會用決心和打不倒的勇氣,擊破這樣的說法。 我們會用行動贏回高雄市民的支持,2022贏回高雄!」韓國瑜罷免案6月6日投票通過,韓國瑜成為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