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ESPN
《最後之舞》證明了一件事——幾乎沒有人能防住麥可·喬丹。而同時,也沒有人能突破他的防守。
洛杉磯快船隊教練裡弗斯說:「他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後衛。」作為一名球員,裡弗斯非常「不幸」,因為他經常被喬丹防守到整場摸不到球。
通常,喬丹的上帝演出指的是他幾乎違背重力定律的扣籃或藝術性上籃。但這也適用於他無數次從罰球區跳起、成功阻擋身高7英尺大個子的投籃,或防守外線投手以至於他們幾乎可以聞到他身上的汗味。自1973-74年首次記錄搶斷和蓋帽以來,喬丹是唯一一位能在兩個不同的賽季中做到200次搶斷和100次蓋帽的球員。能在單賽季拿到200次搶斷和100次蓋帽的球員,也只有斯科蒂·皮蓬和哈基姆·奧拉朱旺。
「在我看來,麥可本質上是一名出色的防守球員,只是恰好進攻也很強。」他的前公牛隊友阿姆斯特朗說, 「他能從防守分析進攻,在這方面他比大多數球員都做得好。他的移動方式、創新的得分方法,都是基於他在防守端的觀察得出的……他充分地利用了自己防守的經歷。」
喬丹的防守敏銳度有目共睹。他曾九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一陣,入選次數與加裡·佩頓,凱文·加內特和科比·布萊恩特並列第一。根據ESPN統計,在公牛隊有喬丹、皮蓬和丹尼斯·羅德曼鐵三角的三連冠時期,公牛在防守上位居聯盟前列。公牛隊不懈地尋找著從防守入手,突破對手進攻、最終使對手陷入混亂的方法。
沒有人比喬丹更適合這項任務。
「我一直認為,在防守端出色的球員遠比那些優秀的得分手更具破壞性。」裡弗斯說,「麥可會說,『我知道你想做什麼,但是今天我不會讓你從右側突破的。』對我而言,那很難辦,因為我一直右側破防。」
喬丹認真研究對手的進攻方式,並將其銘記於心,他希望隊友也能做到。在喬丹眼裡,錯過一次投籃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防守失誤是不可原諒的。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籃球業務總裁丹尼·安吉說:「人們談論公牛隊時,都是談論公牛鐵三角。對此我並沒有意見。」他在1992年的NBA總決賽中作為波特蘭開拓者隊隊員和喬丹對抗,第二年又作為菲尼克斯太陽隊隊員與喬丹比賽。 「但是其實是防守能力讓公牛隊傲視群雄——在1993年第6場比賽的最後五分鐘,由於他們的出色防守,我們一分也沒有拿到。查爾斯·巴克利是當年的MVP,而麥可對防守他樂此不疲。他不希望有任何人能突破他的防守。查爾斯不行,克萊德不行,任何人都不行。」
喬丹直到1987-88賽季才第一次進入聯盟最佳防守陣容,這是他進入NBA的第四年。他的搶斷率排名聯盟第一,蓋帽次數排名第14位——該賽季前40名中唯一的後衛。
「他防住了我好幾次。」 前紐約尼克斯中鋒派屈克·尤因說,「他和斯科蒂有能力防住我,因為他們足夠高大、足夠強壯。麥可不介意在內線要位時的身體碰撞,雖然很多人都不願意那樣做。」
喬丹輸給底特律活塞隊很多次,這讓他很惱火。底特律活塞隊已經連續三個賽季以更強壯的隊員、更出色的防守,打碎了喬丹的冠軍夢。但是在1991年的東部決賽中,喬丹終於打了個翻身仗。
根據ESPN 統計,在那個喬丹擔任主要防守的系列賽中,底特律平均每回合只能得0.79分,投籃命中率僅為35%。喬丹死死地防守住了後衛伊賽亞·託馬斯和喬·杜馬斯,將他們堵在後場,或者出其不意迅速冒出、阻攔他們帶球進攻。
「麥可能力十分出色,」 裡弗斯說,「而且他非常聰明,知道運用戰術。你能力越強,就越不會有人關注你的戰術。這很有趣,伯德和約翰都不是超級運動員,所以我們把他們的一切成就都歸功於他們明智的戰術。但是,麥可是一個既有能力,又懂戰術的球員。
「他的聰明,加上他的運動能力,使他成為一名令人聞風喪膽的後衛。你拿著球,面對喬丹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發愁——有這個傢伙在,我能順利過半場嗎?怕是不可能了。」
1992年,喬丹作為夢之隊的一員,在美洲錦標賽前打了一場熱身賽。結果他在對陣古巴的首場比賽中就得到36分。
「我去現場觀看了比賽,」安吉說,「然後被喬丹震撼到了。那天的太陽真的很熱,我坐在那兒看著麥可,他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在他上場的30分鐘裡,他馬不停蹄地防守所有運球的對手,我不明白他為什麼一點都不覺得累!第二天打高爾夫球的時候,我問他,『你為什麼在一場熱身賽中也打得這麼拼命?』他告訴我,『我不想有任何人認為他們在比賽中能贏過我。』」
在公牛隊的最後賽季,35歲的喬丹仍然用他的逆天的防守扭轉了比賽。在獲得第一個也是唯一的DPOY獎項十年之後,他在年度最佳防守球員中排名第四,僅次於迪肯貝·穆託姆博,加裡·佩頓和大衛·羅賓遜。
安託萬·沃克在1997-98賽季的開幕之夜也見識到了喬丹的強大。依靠傑森·卡菲和斯科特·伯雷爾,凱爾特人在上半場將比賽分差拉大到了31分。喬丹在那場比賽中投丟了23球中的16球,但他依舊頑強地防守沃克,直到比賽的最後一秒。
沃克說:「他跟我放狠話說一定會防住我。但為時已晚,我們還是贏了比賽。後來我們在走廊裡慶祝,麥可看見了我。他說,『你絕不可能再贏。』而我們確實再沒有贏過。」
在1998年季後賽首輪打敗新澤西籃網之後,公牛在東部半決賽的第一場比賽中擊敗了黃蜂隊,但黃蜂隊的教練戴夫·考恩斯之後做了調整。考恩斯知道鐵三角為喬丹和皮蓬提供了距籃筐6到7英尺的補籃,這對這兩個球員都很有利。所以他將前鋒安東尼·梅森,他最好的後衛,安排給喬丹。這要求喬丹防守梅森的轉換快攻。
考恩斯說:「我們的調整很大膽。後衛大衛·韋斯利在籃筐下防守7英尺高的中線盧克·朗利,但防不住。」
黃蜂隊做出的另一項調整是將神槍手格倫·萊斯和戴爾·庫裡放在同一側進攻,因此皮蓬和喬丹會偏向那一側以防守他們,這使黃蜂隊的其餘隊員能在沒有公牛球星防守幹擾的情況下進行擋拆。於是黃蜂在第二場比賽以78-76打敗了芝加哥,震驚全場。
「麥可立馬明白了我們的所有戰術,」阿姆斯特朗說,那時他是黃蜂隊的替補球員。 「所以第三場比賽時,喬丹立即說,『我會去防守他。』那時,我不是進攻的主要威脅之一,但喬丹明白我們是在努力使他遠離籃球。他就開始思考,除了搶斷帶球的球員,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拿到球呢?我很確定這個調整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這傢伙對細節的關注無可挑剔。人們都很疑惑,『為什麼喬丹跑去防守一個替補控球後衛?』這個細節關乎成敗,但太細微,只有喬丹關注到了。」
於是黃蜂隊輸掉了接下來的系列賽。
公牛隊在1998年東部決賽中晉級,和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對抗。步行者控球後衛馬克·傑克遜此前曾在尼克斯隊中與公牛作戰,並對那次比賽心有餘悸。傑克遜提醒他的步行者隊友,喬丹有著罕見的防守能力。
傑克遜說:「你明明剛甩掉他,而神不知鬼不覺地,他又跑到了你的面前。他體力恢復得很快。」
公牛隊用皮蓬去防傑克遜,用喬丹防守雷吉·米勒。喬丹一開始覺得這個任務太簡單了,因為相比之下,米勒身材單薄。但是,米勒這個極富傳奇色彩的運動員,用自己的實力終結了喬丹的輕視。
「我認為雷吉給了喬丹重重一擊。」傑克遜說, 「雷吉非常尊重麥可,但他並不怕他。麥可說,『我要防住你』,但我們不同意。那不是喬丹和米勒兩人的作戰,而是喬丹對抗米勒以及我們的拼命擋拆。」當第4場比賽中,米勒著名的「推搡」使得喬丹跳投落空時,米勒開心得差點跳起來。但最終的話語權還是在喬丹的公牛隊手上。在搶七賽決定性的第四節中,米勒被嚴防死守,最終只進了一個球。
步行者教練拉裡 伯德在輸掉比賽後脫口而出,「他們的防守無懈可擊。」
《最後之舞》接近尾聲時,喬丹熱也達到了高潮。人們最喜歡說的口頭禪變成了,23號無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都毫無保留。安吉說這並不完全正確。
「無論是場均38分的喬丹,還是之後下降到場均30分的喬丹,他都非常明智地不在防守端投入過多的精力,」安吉說, 「我將這比作五速賽車,他打三擋就能比大多數賽車都要好。而當他在比賽最後衝刺時換到五擋,就跟皮蓬一樣,所向披靡。」
在1998年6月,喬丹的公牛隊生涯的末期, 他鼓勵隊友們打一場漂亮的防守戰,以為《最後之舞》畫上圓滿的句號。公牛的對手,猶他爵士隊,在常規賽季的進攻效率上,以每100回合110.9分領先聯盟。但在1998年的總決賽中,被公牛打得僅拿到94.3分。如果將1997年和1998年的總決賽放在一起看,爵士在所參加的12場比賽中有11場得分不超過90分。
喬丹漂亮地結束了他在公牛隊的傳奇般職業生涯:在總決賽第6場比賽中擊敗布萊恩·拉塞爾,贏得比賽的那一記漂亮的跳投,被及時拍了下來,並且在以後成為了經典畫面。但是人們忽略了這個球是怎麼拿到的。
幾秒鐘之前,約翰·斯託克頓將球丟給了卡爾·馬龍。當喬丹從右側後方突圍時,羅德曼從左側躲開,球掉落在場上,再一次給了喬丹名垂青史的機會。
是巧合,也是天意——喬丹最具標誌性的時刻,恰是防守帶給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