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坑位費!直播帶貨新業態!上市公司好物平臺是如何打造的?_IT_財經...

2020-12-24 中金在線

零坑位費!直播帶貨新業態!上市公司好物平臺是如何打造的?

2020-12-22 21:09:29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作者:佚名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作者 | 袁露華

  直播帶貨風起兩年多,而今最大受益者是誰?是主播,而不是品牌。

  這兩天就又演繹了一個生動的案例,演員吳孟達首踏直播江湖,遭「慘澹翻車」,承諾最低銷售10000單,但最後只賣出了9單。不過,吳孟達收了15萬坑位費,目前消息商家協商退還坑位費未果。

  直播帶貨最大的受益者,並非品牌

  商家為「佔坑」,需要對有影響力的頭部主播付出動輒數十萬、上百萬元的坑位費,這其中很大部分來自於MCN機構、公關公司的層層加價。

  除了巨額的坑位費,直播帶貨這件事上,往往還「坑裡有坑」,品牌方面臨的雷區太多。

  在影響頗廣的楊坤帶貨翻車事件裡,一位賣阿膠糕的商家向楊坤團隊付了12萬元坑位費,直播當晚銷售額高達120萬元左右,但是在其後兩天內,退款高達110多萬元,留下來的銷售額只有4萬元。由於無法直接證明這種「顯而易見」的注水、刷單,商家至今仍未實現妥善維權。

  有的直播間觀看人數達到300多萬,但其中90%以上是機器人;高流量名人和明星遭遇低成交量的話題更是見怪不怪,甚至都失去了登上熱搜的資格。

  而此前,雙方籤訂的合同裏白紙黑字寫著「不保證銷量」,讓品牌方只能「苦水往肚子裡倒」。

  甚至,一些主播借著賣貨的假數據為自己積累流量,轉頭成為流量網紅,而品牌方似乎只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裳」。

  還有一個更隱形但可能致命的成本——對品牌形象的損害。例如某保溫杯品牌請了一些知名明星為其帶貨,然而某女星在直播過程中甚至沒有觸碰產品,另外一位歌手不僅對著口播稿照本宣科,還沒有展示出多次強調的核心賣點。更大範圍來看,直播行業的低門檻讓大量湧進來的中小主播水平參差不齊,主播專業性缺失,難以抓住核心賣點促成銷售轉化,只能一味追求低價……長遠而言,如此不專業對品牌美譽度的傷害,遠甚於沒賣出多少貨的損失。

  也就是說,這場直播帶貨的大買賣裡,穩賺的是主播和MCN機構,而品牌方是否受益,難說。尤其是對於中小品牌、不熟悉電商運營的商家,這種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成本更高。

  成本高就不參與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流量向電商平臺、直播平臺轉移的趨勢早已明朗,這對品牌和企業而言,甚至關乎生死存亡。正如一些商家所面臨的真實困局:如果不能完成線上轉型,既無法獲取新的消費群,也無法留住原來的顧客。

  那麼,品牌企業究竟應該如何避開行業bug,讓直播帶貨為己所用呢?

  官方直發——紅周刊(博客,微博)打造上市公司好物直播間

  「紅周刊上市公司好物直播間」正在成為一個橋梁,致力於做「上市公司的官方直發超市」,讓上市公司的優質產品直接走近更多消費者,而且全程對於企業不收取任何坑位費,是零坑位費,希望極大減輕企業的負擔,並讓廣大有品質的成長中企業也能積極參與其中,讓消費者和企業實現真正的互惠互利。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紅周刊》作為資深證券媒體,在對粗放生長的直播購物業態做了長時間的深度了解後,深感行業亟需變革。初心就是整合上市公司供應鏈,減少中間環節,讓上市公司的各種優質產品直接被廣大消費者所了解、所享用,打造直播購物新業態!賦予行業新能量,讓直播購物從此實惠買、放心購!    我們為什麼能做到?

  作為專業的證券媒體,我們已與上千家上市公司無縫對接。2020年中國股市迎來了超過4000家上市公司,他們構築起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提供了大多數國民的生產與消費產品,然而許多普通消費者並不知道,上市公司大多數是各細分行業的頭部公司和佼佼者,除了生產銷售環節受到各個部門的監管,還有資本市場的監管和媒體的監督,產品質量相對更有保障,生活中很多品質好物其實都來源於A股上市公司。《紅周刊》專注服務職業投資人,恰能通過把上市公司產品帶到向投資者、消費者身邊的同時,傳遞優秀公司的價值所在。而這正與《紅周刊》一直倡導的價值投資的理念——尋找好公司好價格的方向相一致。

  另外,《紅周刊》有資深的記者、編輯和研究人員,能夠深度挖掘上市公司和產品的優勢和核心賣點;加上在策劃、傳播方面的優勢,未來除了培養自己全新類型專業主播外,還將與有潛力的專業中小主播合作,形成專場垂直品類產品平臺化的集群效應,在直播帶貨的同時增加企業品牌曝光度,創造更大的附加值。

  在紅周刊上市公司好物大集抖音直播間裡,有專業人員對產品進行全方位了解、選品、呈現,根據消費者需求,挖掘產品最佳賣點並促成銷售轉化;在直播間之外,產品將24小時陳列在售賣櫥窗裡,幫助消費者實現隨時購買;產品渠道均由上市公司掌控、從公司倉庫直接發貨,實現最短鏈路、最小化成本。

  多節將至正是促銷購物好時機

  經過數月策劃與籌備, 11月26日感恩節,《紅周刊》的第一場上市公司好物大集抖音直播正式上線,目前每晚7點半都有直播節目。    2020年即將結束,聖誕節元旦春節將至,歲末年初正是各品牌商家促成售賣的絕佳時機,值此時節,紅周刊上市公司好物直播間將在聖誕節前後帶來更為浩大而持續的直播活動,讓消費者過上一個「倉廩實」的牛年春節。同時,也誠摯歡迎更多的上市公司加入,與消費者分享更多好物!

  萬千上市公司好物,官方直發,超值低價,品質保障,共享美好生活!

  記住:買上市公司產品,來紅周刊抖音直播間!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零坑位費!直播帶貨新業態!上市公司好物平臺是如何打造的?
    直播帶貨最大的受益者,並非品牌商家為「佔坑」,需要對有影響力的頭部主播付出動輒數十萬、上百萬元的坑位費,這其中很大部分來自於MCN機構、公關公司的層層加價。除了巨額的坑位費,直播帶貨這件事上,往往還「坑裡有坑」,品牌方面臨的雷區太多。
  • 明星帶貨屢「翻車」 直播電商成色差異大
    海印股份7月6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旗下子公司與阿里淘寶直播平臺開展直播帶貨業務,圍繞「家庭生活休閒娛樂中心運營商」的定位,積極運用網際網路工具,嘗試增強商業體驗性的新業態。針對上市公司擁抱網紅直播帶貨,上海一家券商傳媒分析師林弘(化名)指出,去年網紅帶貨直播已蔚然成風,今年受疫情影響,進一步刺激企業選擇線上的方式進行銷售。
  • 上市公司各顯神通發力直播電商
    收穫頗豐直播帶貨成為上市公司參與今年「雙11」的標配。美的集團披露,11月1日-11月11日,公司全網總銷售額突破113億元,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三大平臺連續8年蟬聯家電行業第一。美的全系列智能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63%,智能平臺用戶數超過6000萬。美的全網直播間直接引導成交總金額超過14億元。
  • 財經觀察丨直播帶貨將走上規範化之路
    圖說:理財也開啟「直播帶貨」, 部分內容存在誤導違規之處 圖 IC全面爆發今年以來,直播帶貨業態全面爆發。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400萬場。直播之風亦吹到資本市場,超過100家上市公司爭相入局。二級市場上,星期六、夢潔股份等公司因為深度涉足直播帶貨,一度市值飆漲。
  • 好物低價來襲!上市公司官方直發!就在紅周刊抖音直播間!
    文/袁禕蔓聖誕、元旦近在眼前,許多消費者已經摩拳擦掌,準備為自己和家人朋友囤上一堆好貨。然而近期多個頭部知名直播網紅接連陷入「假貨門」,你是不是也在觀看直播準備下手購物時,心中多了一些懷疑?《紅周刊(博客,微博)》上市公司好物平臺,一站式解決你的多維購物需求,並且保真、低價,就等你來了!
  • 央視財經評論丨線上經濟時代,企業如何轉型?直播「帶貨」能帶來...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展現出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線上經濟到底帶來了怎麼樣的產業新機遇?企業如何與線上經濟融合?
  • 肅北縣用好新業態做好網絡直播帶貨「後半篇」文章
    肅北縣認真貫徹全省促消費擴內需工作推進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在上海開展招商引資推介和網絡直播帶貨專場活動的相關通知要求,積極適應新形勢、新業態,精心組織上海網絡直播帶貨專場活動,為線下牧民和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訂單,促進了疫情期間消費回補,也為縣域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 蘇寧東方衛視跨界組CP,超級秀如何打造直播帶貨標杆
    去年爆紅的李子柒、李佳琦、薇婭等直播,使品牌商和消費者都充分體驗到了直播帶貨這種新型銷售模式的魅力。但在整個直播行業,仍然是良莠不齊。 北京市消協6月16日發布的《直播帶貨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在30個直播帶貨體驗樣本中,有9個樣本存在問題,佔比30%。此外,合作直播明星的投入以及轉化率,商品如何兼顧價格優勢和品質保障等等問題,都是困擾業界的難點之所在。
  • 「BOSS+姐姐」直播不止於帶貨 搜狐開啟價值平臺新時代
    」分享了汽車、美妝、服飾、美食、家電等好物,不過與當下「純帶貨」直播不同的是,「BOSS+姐姐」不只是為了帶貨而直播,他們分享的都是用心推薦的實用好物,整場直播圍繞健康生活理念展開。繼6月份在搜狐視頻直播首秀後,張朝陽這次還拉來兩位娛樂圈乘風破浪的「姐系」頂流到搜狐視頻分享好物,其實張朝陽帶的「貨」不是汽車、美妝、服飾、美食等,他是在為搜狐直播平臺代言。可以看出,張朝陽傾心打造、親自站臺的搜狐視頻直播的重要性,尤其在今年搜狐轉虧為盈的關鍵時期,站在直播風口的搜狐極有可能找到新的增長點。
  • 廣州日報數字報-東莞企業直播帶貨 迎來賣貨「新機遇」
    提振消費新業態掃描  如果說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千萬商家和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創造商機,拿下訂單的話,直播帶貨就是一條值得所有商業機構嘗試的門路。
  • 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上市公司直播帶貨收穫滿滿作為一種全新的電商業態,讓電商更具內容化,更有交互性和直觀性,從人、貨、場重塑了零售業,重構產業鏈、延伸價值鏈。其依託網際網路互動性強、傳播範圍廣等優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據獨立第三方監測服務商O'Ratings統計,僅「雙11」當天,直播帶貨在全平臺貢獻了63.12億元交易額,觀看量達7.91億人次;活動整個期間,直播帶貨累計創造了107.56億元交易額,累計銷售超過12.09億件商品,觀看量累計達141.34億人次。值得關注的是,諸多上市公司也在直播帶貨方面發力。
  • 董明珠直播帶貨常態化 渠道商反應七上八下
    從4月起,董明珠接二連三地舉行直播帶貨活動,直播銷售金額屢創新高,6月18日當晚直播銷售額更是突破百億、達到102.7億元。今年4月至今,董明珠前後舉辦了6場大型直播,累計銷售額超過178億元,被譽為家電界「直播帶貨女王」。  一位區域零售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今年疫情倒逼之下,他在3月也曾試水直播帶貨,效果欠佳。
  • 直播帶貨就是冬蟲夏草
    直播帶貨大浪正歸於平靜——這並不是說直播帶貨需求在下降,恰恰相反,無論是平臺、商家、還是用戶,對直播的依賴度都在持續增強。只是,在被以李佳琦和薇婭、辛巴、羅永浩為代表的淘寶直播、快手電商直播、抖音電商直播這幾波大浪衝刷後,直播帶貨開始變得面目清晰。
  • 濟聲遠|領導幹部直播帶貨,賣出「乾貨」,帶出「新路」
    濟寧市副市長率領14縣市區相關負責人集體出鏡,「種草」濟寧好物特產,為家鄉「帶鹽」!在直播間,濟寧市圍繞孔孟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等打造的一批優質的文創產品令人嘆為觀止;以「濟寧禮饗」為品牌的系列優質農副產品、食材,如魚臺龍蝦、微山湖鹹鴨蛋、金鄉小米、汶上蘆花雞等等更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和口水。
  • 張天愛、柳巖將在搜狐視頻直播帶貨 與張朝陽共推好物分享
    搜狐視頻開啟「姐姐的好物分享」直播帶貨後,首批引來了伊能靜和劉敏濤兩位姐姐乘風破浪而來。9月1日、2日晚20點,新一輪姐姐好物分享再度開啟,青年演員張天愛;演員、主持人、歌手柳巖將與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搜狐視頻CEO張朝陽攜手,在搜狐視頻APP關注流中直播帶貨。
  • 中央財經大學歐陽日輝:直播行業助力新業態成為新常態
    「抗擊疫情過程中,短視頻和網絡直播在中小微企業產品銷售、企業用工、資金需求、原材料供應四個方面發揮了作用。」 在「直播與中小企業發展」線上研討會上,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抗擊疫情給了平臺一個發展的機遇,中小企業也通過短視頻和網絡直播拓展了發展空間。
  • 明星直播帶貨,CEO也去直播帶貨,直播很香嗎?
    無戲可拍的2020年,讓昔日熱鬧的演藝圈變得一片沉寂,於是明星們相繼出現在各大直播間。單是天貓平臺就有劉濤、吳亦凡、鄭爽、歐陽娜娜、李易峰、華晨宇、王俊凱等300位明星、歌手進駐,掀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明星直播潮。明星們的到來,讓各大平臺的直播間變得星光閃爍,收割了不少流量和話題度,更是創造了一次次的銷售紀錄。明星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
  • 【智庫觀點】地方領導幹部如何「代言」直播帶貨
    二是疫情對網際網路公司的營業秩序影響較小,直播電商領域的主播在疫情期間加大了營銷力度,搶佔網際網路用戶因疫情這一偶然因素產生的巨大流量紅利。三是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生產停滯、供應鏈受阻問題,非網際網路企業有意識地從直播電商業態中尋找產品銷售、營收增長的突破口,使得直播電商熱度迅速外溢至各個領域。
  • 「中國經濟站穩2020」直播帶貨風行網絡 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
    本期推出:《直播帶貨風行網絡 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央廣網北京1月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476億元!這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2020年13場直播的總銷售額,相當於2019年格力電器全年總收入的近四分之一。
  • 李佳琦直播間虛假宣傳被罰款,直播帶貨亂象叢生
    據藍鯨財經報導,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舉報人在由該公司開設的天貓網店(李佳琦專屬店)購買了菲詩蔻洗髮水,該店家在網上虛假宣傳該洗髮水有防脫髮功能,但該公司無法提供相關依據。目前,在"李佳琦專屬店"中已搜索不到"菲詩寇生薑洗髮水"。但在ficcecode菲詩寇官方企業店中,仍能看到店家宣傳該產品有"防脫髮"功能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