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阜平6800餘名農村婦女家門口就業

2020-12-24 瀟湘晨報

中新網保定11月24日電 (記者 呂子豪)縫製背帶、裝配拉鏈、粘貼商標、檢驗質量……23日上午,在位於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平陽鎮的河北聖馬皇冠皮具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內,幾十名女工正在各自的崗位上熟練地工作著。地面上,咖色、銀白、墨綠等成品包堆成了排。

今年46歲的阜平縣平陽鎮北水峪村村民孟述芬進入「扶貧車間」工作已有3年。此前,她家5口人的花銷全靠丈夫外出打工維持,自己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看到村裡的姐妹們紛紛進廠掙錢,她也待不住了。「工作環境不錯,下班後還能照顧家,一年下來掙3萬來塊錢,日子過得寬鬆多了。」

阜平顧家臺村九歌皮具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女工們正在為背包裝配拉鏈。 徐巧明 攝

公司負責人張佔良介紹說,該「扶貧車間」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箱包生產企業,產品遠銷歐美、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目前,該「扶貧車間」已吸納附近平陽村、白家峪村、馮家口村等10餘個村的140餘名農村婦女就業,其中貧困戶有80多人。

張佔良說,2017年,在公司擴大生產出現資金周轉困難時,保定銀行第一時間貸款300萬元人民幣用於購買原材料,解了發展之困;為方便員工發放工資,保定銀行阜平支行的工作人員帶著設備親赴車間為員工辦理銀行卡;今年疫情期間,保定銀行主動幫助聯繫物流車輛,解了燃眉之急。

54歲的李瑞鳳是阜平縣龍泉關鎮顧家臺村人,如今,有5年工齡的她已成為該村九歌皮具有限公司「扶貧車間」油包區的技術骨幹。她說,丈夫身體不好,不能幹重活,兩個女兒還在上學,自己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步行2分鐘到公司,每月工資能拿到2000多,還不耽誤照顧家人。」

「扶貧車間」地面上,成品包包堆成了排。 呂子豪 攝

據了解,2015年9月,經保定銀行駐村扶貧工作隊深入溝通協調,九歌皮具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建成投用。2016年7月,保定銀行阜平支行顧家臺村金融工作室成立,目前,該網點已累計為顧家臺村發放貸款185萬元,惠及農戶25戶,涉及香菇種植、農家樂經營等產業。

據阜平縣委宣傳部透露,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改變全縣農村婦女勞動力大量閒置狀況,該縣以貧困村和易地扶貧搬遷小區為主戰場,以增收致富為目標,通過「政府支持+銀行幫扶+企業運營+農民參與」模式,與天津、雄安新區、白溝等地深度合作,引進箱包、服裝、毛絨玩具、衣架等生產加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建成「扶貧車間」223家,發展插花、紙盒、手工編織等「小手工活」項目農戶3245戶,有6800餘名農村婦女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完)

【編輯:苑菁菁】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北慶祝活動在阜平駱駝灣舉行
    王士波攝河北新聞網9月22日訊(王士波)今天,正值農曆秋分,我國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北省慶祝活動主會場——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瓜果飄香,「豐」光無限,開幕式如約而至,燕趙農民同慶豐收。
  • 新增就業3.58萬人!河北石家莊市人社局打出「組合拳」保就業促發展
    河北新聞網訊(胡嬋娟、孟東)從河北石家莊市人社局獲悉,截至3月底,石家莊市城鎮新增就業3.5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29%;城鎮登記失業率3.24%;轉移農村勞動力1.4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28.7%。
  • 易地搬遷村民家門口就業
    原標題:易地搬遷村民家門口就業扶貧車間讓村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2019年9月,在高新區的推薦下,東川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引進了南華華芯科技有限公司,把工廠建到村民家門口,讓村民真正實現就近就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南華華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了當地村民口中名副其實的明星企業。隨著產能不斷增長以及扶貧車間項目的整體建成,公司預計電子產品年產能將達到5000萬隻,年產值可達1億元,可有效吸納當地勞動力240餘人。
  • 嵐皋縣:手工製作小產品,婦女就業大舞臺
    巴山畫廊/硒有嵐皋嵐皋新聞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我縣針對貧困婦女群眾積極組織開展「賦能」培訓,幫助更多的婦女群眾圓創業就業夢,實現靈活居家就業。在民主鎮睦鄰之家,嵐皋縣2020年手工藝製作第一期培訓班培訓現場,張賢蘭等30多名婦女群眾正在手工老師的示範指導下,選布料、裁剪、分線、畫底層圖案....不一會兒,一個個造型別致的水杯套、布藝公文包、掛飾等手工製品陸續成型。今年39歲的張賢蘭家住民主鎮楓樹村二組,一家六口人,2018年移民搬遷至民主鎮陳家浜安置小區。
  • 察布查爾縣:冬季大培訓 點亮村民就業新技能
    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水平,確保村民至少掌握一項實用技能,察布查爾縣利用冬閒時間積極開辦技能培訓班,以實用技能提升村民就業機會,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近日,在察布查爾縣海努克鄉海努克村,數十名村民正跟著專業技師學習電焊技術,通過理論+實踐的培訓方式,技師手把手為村民教授材料切割、電焊等技能。
  • 河北阜平其實很牛的!洞虛觀道長講道教人生觀,講古北嶽歷史……
    閒聊起來後知道,原來劉道長是曲陽人,道名劉誠澤。他是保定道教協會理事。常老師說:我們認識都是緣分,認識都是緣,我和道長也是第一見面。劉道長:是,認識都是一種緣分,道教也講這個。有善緣,有惡緣。咱兩個認識了,聊天聊得挺好,這就是善緣;在一個單位裡,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順眼,摩摩擦擦幾十年過去了,這就是惡緣。十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修得共枕眠,有的夫妻吵吵鬧鬧一輩子,也都是緣分。
  • 紀俊英用野菜做出「創業大餐」 帶動百餘婦女家門口就業
    2017年,得知紀俊英創辦的福地華園食品廠在招工,她第一個報了名。「我主要負責包水餃,包得多掙得多,有時候一天能掙100多元,最少也有五六十元。 」劉紅燕說,在工廠上班這幾年,家裡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丈夫的病也治好了。來福地華園食品廠打工的,大多是東屯村及周邊村貧困家庭的婦女。「在俊英大姐廠子裡打工的貧困戶有七八人,都已經脫貧了。 」宋家鎮扶貧辦負責人程志軍說。
  • 河北邯鄲復興區:端牢百姓就業「飯碗」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通訊員崔桂敏)「工作穩定了很多,收入也增加了,內心很滿足!」李夢琦是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康莊鄉於二莊村村民,原本擔心疫情會影響外出務工,沒想到借著邯鄲市瑞日增輝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吸納當地農民工就業的機會,她被招錄為會計,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在邯鄲市復興區,有3000餘人和李夢琦一樣,疫情期間並沒有選擇外出打工,而是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
  • 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就業」
    原標題: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就業」   什麼是幸福?
  • 碧江:女企業家協會春風化雨助力婦女創業就業
    近年來,碧江區女企業家協會發揮女性群體的優勢作用,為女性尤其是下崗失業婦女、畢業女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現場培訓指導、項目對接、資金幫扶等服務,通過不斷搭建信息渠道,為碧江女性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平臺,營造女性創業就業的良好氛圍。
  • 外出務工、家門口就業……蒙自這個地方都可以幫你實現!
    外出務工、家門口就業……蒙自這個地方都可以幫你實現!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不斷增加外出務工成為農村增收百姓致富的一大途徑蒙自市雨過鋪街道順應民生需求
  • 《溫暖有光放映隊》走進阜平 打響「觀眾保衛戰」
    在吹響脫貧攻堅第一聲號角的河北阜平,已順利完成騰衝、峨邊兩站放映任務的放映隊隊長林永健,與新隊員大鵬、鍾楚曦共同迎來最為強勁的「競爭對手」——這一次,與他們爭奪觀眾的既非「流量」明星,更非超級大片,而是早已邁入小康生活的當地村民及背後為他們提供支撐的扶貧幹部。「扶貧路上,咱們的父老鄉親才是真正的大明星。」公益體彩,樂善人生。
  • 扶貧日記|家門口就業,讓貧困戶爸爸陪著女兒長大
    為了破解留守兒童的困境,補上脫貧攻堅的短板,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駐村工作隊多次開會討論,走訪調研,為榮村的有勞力貧困戶謀劃了一條多措並舉的就業增收之路:一是通過引進農業種植項目,以技術引領帶動產業增收。
  • 「黔靈女家政」幫助搬遷群眾就業
    日前,遵義市組織召開「巾幗脫貧行動」宣講報告會,會議表彰了10個「遵義市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20名遵義市「最美創業女性」等8個獎項並授獎牌。其中,正安縣瑞濠街道辦事處獲得持家、發展、家教先進點,黔靈女培訓學校獲得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正安黔靈女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獲貴州省第一批家政示範企業,搬遷群眾米莉獲得發展女能手。
  • 王家坪鎮:育嬰師技能培訓助力婦女「穩」就業
    紅網時刻張家界9月18日訊(通訊員 陳虹辰 胡澧洋)為拓寬廣大農村婦女就業渠道,提高農村婦女就業能力,近日,張家界市永定區王家坪鎮舉辦中級育嬰員技能培訓班,93名婦女參加了培訓,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9人。
  • 【新】北嶽恆山就是阜平的神仙山,為什麼改封到渾源?
    你所不知道的阜平歷史之北嶽恆山就是阜平的神仙山,為什麼改封到渾源?大家可能不知道標題中所說的歷史,今天小編給大家扒扒歷史,分享下,歡迎大家擴散本文,阜平有讓人自豪的歷史。北嶽恆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 ...搬遷上樓房,上班在小區裡,銅川印臺農村婦女「華麗轉身」為上班族
    易地搬遷,不僅使王粉麗一家離開了原來的住所和土地,也告別了落後的農業生產,她現在到小區內的信達寶利工貿有限公司上班,由農村婦女「華麗轉身」為上班族。自2016年6月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以來,印臺區先後使699戶2127人告別深山、搬進集中安置社區的新居。「搬得出」也要「留得住、能致富」。
  • 羅平縣刺繡產業帶動婦女創業就業……
    在大樹下、院落裡、田地邊……隨處可見布依族婦女利用勞動之餘,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互繡互學,不斷傳承和發展著布依民族刺繡藝術。為提升特色手工刺繡技能,在傳承千年的民族刺繡中「繡」出「指尖經濟」。羅平縣人社局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組織魯布革鄉轄區內300餘名布依族繡娘在多依河畔學技術。
  • 「沙灘美井」見證白穴口村致富路——河北新河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新華社石家莊12月10日電 題:「沙灘美井」見證白穴口村致富路——河北新河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新華社記者賈玉韜、齊雷傑河北省新河縣白穴口村東有一口老井,常年泉水充盈,滋味甘甜。「光利用土地這一項,村集體預計今年能收入70多萬元,帶動2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白穴口村黨支部書記李振華說。村集體腰包鼓了,村裡實施了修繕道路、安裝田地灌溉設施和自來水管道、改造坑塘和垃圾堆放點、建設村民活動中心、修建愛心扶貧超市等多項惠民工程,開發公益性崗位16個,帶動42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2019年,白穴口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上蔡黃埠新莊村 家門口就業真開心
    近年來,上蔡縣黃埠鎮新莊村因地制宜,多措並舉做好貧困戶家門口就業文章,有效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走出一條從「輸血」扶貧到「造血」扶貧的脫貧新路。2016年,新莊村向古蔡鐵鍋廠注資150萬元,用於擴大廠區規模,引入先進設備,新增就業崗位,並優先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廠裡上班,實現家門口就業。截至目前,新莊村近十名貧困戶與古蔡鐵鍋廠籤訂長期用工合同,實現經濟穩定增收。古蔡鐵鍋廠月產量15000口,年產值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