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牌進入中國20年,終於等到好時機 | 「年輕人啊」系列

2021-01-12 36氪

編者按:80後、90後、00後——比起按照年代生硬劃分人群,並從這些數字代際中尋找他們各自的特徵,我們更喜歡用「年輕人」來形容一個群體。他們也許才剛上大學,也許已經年近30,特徵包含但不僅限於中二、追星、愛看動漫、成天埋首社交網絡。這不是因為他們是90後或00後,而是因為他們正年輕。關於潮牌的探討,是36氪「年輕人啊」系列報導的第一篇,歡迎繼續關注。

文 彭倩

編輯 方婷

《中國有嘻哈》給觀眾帶來的不止是吳亦凡的freestyle,還有每位選手晉級時帶上的大金鍊子。潮流中人自有他們特立獨行的穿衣範式。除了大金鍊, oversize的大外套和肥仔褲更是選手必備,所以孫八一的商務嘻哈打扮才會突兀到成了一個梗。

polo衫和西褲?太日常了,一點都不「潮」。

研究潮牌、穿戴潮牌正在成為年輕人中越來越流行的事。潮流圈知名自媒體Nowre、小科學說都告訴36氪,雖然在硬核潮流玩家和業內人士的眼中,街頭文化的血統十分重要,但對基數更大的潮流愛好者而言,只要能夠體現獨立精神、有態度、並擁有獨特設計的品牌都是潮牌。

換句話說,不管玩不玩嘻哈,是不是街頭文化愛好者,都可能是潮牌的消費者。

中國的潮牌市場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加速度階段。以有貨為例,這家以潮流雜誌《YOHO!潮流志》起家的垂直電商,去年的年流水達20億元,平均客單價為400元—500元。其中18到25歲的90後是有貨的核心用戶,佔到60%以上。

在不少發燒友心中,站在塔尖的仍然是美國潮牌SUPREME、STUSSY、UNDEFEATED等。它們被潮牌圈視為最正統的繼承者。這些品牌的設計理念都源自美國的街頭文化(street culture ,也有稱urban culture),這種街頭文化融合嘻哈樂、街舞、滑板、籃球、DJ等元素,表現年輕人追求獨立、反抗和個性的精神,是當時青年亞文化的集合。

在美國的街頭,你可以隨時看到踩著supreme滑板的個性青年,掀起由supreme引領的滑板文化風潮

此外,阿迪達斯和耐克等運動品牌推出的不少球鞋和T恤,在潮牌愛好者的心裡,也是不錯的潮流單品,相對於硬核潮牌,它們滲入到更廣泛的消費人群。

至於國產潮牌,由於沒有街頭文化根基,缺少優秀的獨立設計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大眾所知的也只有陳冠希和他的CLOT、李晨和他的NPC,但其實在明星店被廣泛報導、《中國有嘻哈》火爆之前,國內潮牌的生意就已經暗流湧動了。

潮牌愛好者會在淮海中路為了80雙YEZZY搶破頭,也會買淘寶上國內設計師推出的小眾潮牌,這場消費運動關於流行文化,更關乎個性和審美。

硬核玩家、快時尚和奢侈品

YOHO!集團的YOHOOD潮流嘉年華每年夏天舉行,已經辦到第五屆,今年的聲勢尤其隆重。原價880元的門票,一度被黃牛炒到2000多元。9月初的正午烈日下,入館的隊伍已經快排到馬路上。它更像是我們印象中的大型音樂節,集演出、市集、藝術展和潮流美食於一體。

進入喧鬧的展館,很容易將它與淘寶造物節聯想到一起,擁擠的年輕人面孔,隨時隨地的自拍姿勢,便利店、抓娃娃機、郵局的概念屋……陌陌、知乎、網易、搜狐等網際網路公司都搭建了創意潮流展臺,飛利浦還和迪士尼合作推出剃鬚刀,軒尼詩也賣了不少酒。

陌陌在嘉年華上搭建的陌陌星球,是一個以郵局為主題的概念屋

在嘉年華上賣剃鬚刀的飛利浦,聽說這是潮男很心水的一款

儘管潮牌已經進入中國20年,卻從沒像現在這樣被廣泛討論,即使有陳冠希等一眾明星在不遺餘力地帶貨、構思設計、投入資金。

引爆點是《中國有嘻哈》,YOHOOD潮流嘉年華舉辦時,這檔節目正準備進入決賽環節,正處於外界討論最熱烈的時期。四位導師和熱門選手的潮流穿搭成了帶貨指南。WHOOSIS是一個來自重慶的國潮品牌,因為有 Gai和Bridge在比賽中頻頻穿在身上而多次登上熱搜。

被粉絲大讚接地氣的Gai爺,常穿著WHOOSIS亮相

這檔節目讓人看到了喜歡亞文化、追求個性和自由的年輕人群有多龐大。由節目引發的各類輿論更讓潮牌的聲量急劇放大,不僅讓散落在各個角落的潮咖凝聚起來,也向大眾普及了潮文化。

這場亞文化普及運動,還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機:全球潮牌圈正開始向日常生活領域泛化,開始融入更多現代精神,潮有了新的文化內涵,而不拘泥於街頭文化。這個前提也讓潮牌文化有機會從小眾走向大眾。

這跟原來的潮牌精神很不一樣。美國的街頭文化之外,優秀的跟隨者是日本。由於二戰後的原宿成為了美軍基地,街頭文化也由美軍士兵傳進了日本。今天的原宿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地名,上升為一種日式街頭文化。也以此為據點催生了一批知名獨立設計師,創立了GE的藤原浩和賣掉了BAPE的長尾智明(即NIGO)是典型代表。

潮流圈長期是歐、美、日三足鼎立,其中潮牌的代表是美國和日本

深受國際潮流影響的香港也產生了銅鑼灣這樣的叛逆青年據點,這股風潮由陳冠希、李燦森等港星帶到內地娛樂圈,以主持人李晨為代表的內地明星也紛紛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然而,此時的街頭文化已經被大大稀釋,上海長樂路這樣的潮流地標,很大程度上也是沾了明星店的光,和街頭文化已沒多大關係。

事實上,由於沒受到什麼街頭文化的影響,國內的大眾消費者對潮和潮牌的接受度是有限的,大部分人只是趕個時髦,並不會去消費潮牌的主流產品。這些產品價格太高,只有忠粉捨得買;而且,設計也太過誇張,他們在審美上接受不來,就功能而言也沒法穿在日常的生活場景中。

「他們所能接受的是介於最潮的產品和快時尚之間的一個『混合物』,會去買一些小物件或者買幾個潮流單品。」在一家新媒體做潮流編輯的大靈告訴36氪,這也是源於近年來混搭風的盛行,不少年輕人為了追求個性、體現差異化,會同時把奢侈品、快時尚和潮牌同時穿在身上。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配LV的包,穿VANS的鞋,甚至是回力的鞋,身上穿件小牌子的白T。

嘉年華入口,服裝各種混搭的潮人們,中間這位發色奇特的女紙背著LV卻穿著vans鞋

Timothée就是這樣的年輕人,他的工作是媒體編輯。日常生活中,他不但會穿奢侈品牌的外套,還常常會內搭一件國潮T恤,比如Harsh and Cruel,腳上視不同生活場景還會選擇運動鞋或者皮鞋。

這種混搭風格的流行也是全球性的,它吸引不少潮流圈之外的品牌。潮牌消費開始從圈層消費擴展至大眾消費領域:高街品牌(即快時尚)、奢侈品正通過聯名推出新的產品線等方式接觸潮牌圈。

優衣庫和日本不少潮牌推出聯名UT,如朋友圈刷屏的UNIQLO X KAWS等。SUPREME和LV合作的聯名包包、服裝和鞋子也成了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總是追趕潮流,模仿大牌的淘寶網紅店,今年推出的爆款也涵蓋了串標(一種字母飄帶)和街頭風的褲子,這跟它們之前強調的韓系或甜美風都很不一樣。

SUPREME和LV推出聯名款箱包,銷量火爆

有貨第一家線下店YOHO!STORE,今年國慶在南京著名的潮流地標新街口艾尚天地正式開業。 這家三層5000平的線下店,融入了不少生活方式元素。不僅有街舞比賽和音樂live house的場地,還設置了咖啡館、綠植館,並專門設置了YOHO!KIDS售賣兒童潮流服飾,旁邊還有了兒童潮流髮型屋和拍攝寫真的攝像棚。

最令人意外的大概是國產男裝品牌太平鳥。它針對潮人推出Amazing Peace系列,並在YOHOOD潮流嘉年華上首發了寶麗來滑板、史努比等品牌進行季節性的跨界合作。

太平鳥和史努比推出聯名款T恤,在YOHOOD全球潮流嘉年華上首發

要活下去,但更要調性

對於大部分90、00等新世代潮人來說,如今潮牌文化已經成為型酷和時尚的象徵,審美意義大於文化意義。這種跨界讓國潮開始滲透進生活領域,甚至不少新的國潮品牌一開始的設計就十分接近日常生活,不那麼硬核。

由王維主理,陳柏霖擔任藝術總監的ANOWHEREMAN(漂泊者),是今年才成立的新品牌,它不像一般潮牌那樣酷,大部分服裝面料柔軟、顏色素淨,甚至還有點「森系」。陳柏霖穿著它在綜藝節目《花兒與少年冒險季》中度過了「流放」歲月,他告訴36氪,在構思設計時,他想到的是現代人的精神世界,比如漂泊的孤獨感,他覺得這是不少離開家鄉在外地工作的人共同的隱痛。

跟那些今年才開始追趕潮牌風向的品牌不同,Younker在這個小圈子裡已經堅持了5年。2017年11月初,他帶著RANDOMEVENT去了洛杉磯長灘,參加ComplexCon國際潮流展。展會集結了各國的街頭潮元素,包括滑板、球鞋、嘻哈音樂、玩偶和街頭塗鴉藝術等,許多潮牌都選擇在這裡首發當季新品。

這次ComplexCon展會上, RANDOMEVENT不僅帶去了秋冬精選款,還在展會上首發和美國藝術家David Flores 、老牌國潮MYGE合作的David Flores x MR系列。

ComplexCon展會上,RANDOMEVENT和MYGE、David Flores推出的 David Flores x MR系列

Younker是90年生人,大學念的是和設計毫無關聯的金融專業,他說自己是半路出家做潮牌。2012年,因為喜愛潮流文化,還在讀書的Younker和幾個朋友一起在中山創立了RANDOMEVENT,2014年開始將陣地轉到無錫。他們的設計以street、urban、daily三大元素為主,不僅向街頭文化致敬,還融入了更多生活元素。

從最開始扛著布一家一家找工廠,到如今開設線下店鋪、參與國際大展, RANDOMEVENT憑藉出色的原創設計和優秀的運營推廣能力在逐步壯大。

36氪採訪的不少年輕潮流愛好者都表示知道這個品牌,21歲的Edison是其中一個,他喜歡RANDOMEVENT表現出來的獨特垂墜感,並對這種面料感到十分好奇。22歲的大C是一名杭州的大學生,他注意到RANDOMEVENT的理由則是「品牌照有種國際範兒」。

RANDOMEVENT傳說中「國際範兒」的品牌照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儘管潮牌的很多消費者都聚集在北上廣,一些知名品牌如MYGE、ROARINGWILD等也都聚集在這些城市。但大多數潮牌初創地往往是在二三四線城市。比如重慶的WHOOSIS、廈門的ANB、武漢的Harsh and Cruel,他們用獨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了這些極富個性的潮牌。因為靠近香港,廣東的東莞、江門等小城市也產生了SUPERTOFU、STROLLER等國潮品牌。

和國外潮牌依賴於傳統的線下零售渠道不同,這些由年輕人創立的國潮品牌一開始就趕上了電商發展的好時候。如果說快時尚是從一線城市下沉二三線城市,這些國產潮牌往往是從二三線城市起家,再慢慢打入一線城市年輕人圈子裡。

不像明星和國外大牌,國內大部分潮牌主理人創業時,只是剛剛從國內設計專業畢業沒多久的普通大學生,他們既沒有高質量的時尚資源,也沒有多少資金。因此,他們選擇加入淘寶上的潮牌集合店鋪,或者入駐天貓、有貨等平臺,名氣更大的則會直接開設官網。不少明星也十分看好線上渠道,SUBCREW主理人、港星李燦森就告訴36氪,自己接下來在內地只會考慮線上開店。林俊傑的SMG、餘文樂的MADNESS也選擇了入駐有貨等平臺。

淘寶上人氣較高的潮牌集合店有8年老店NOLO原創潮牌集中營(粉絲41萬)、NAZZE內焰(粉絲50萬)等。它們採取直營的方式,各品牌按照銷售業績進行分成和扣點。這樣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節省渠道成本和產品運營成本、爭取到平臺的受眾資源,還能聯合其他品牌產生集聚效應,滿足消費者更多元的需求,提高銷售額。隱蔽者、FREAMVE、TBALLER等新晉國潮都靠這樣的模式發展起來。

常常拿明星潮牌打廣告的NOLO原創潮牌集中營

足夠大的線上平臺也開始主動孵化國潮。借著《中國有嘻哈》的熱度,愛奇藝推出了自己的節目衍生潮牌R!CH,開發出服裝、麥當勞小食盒、飾品等200多個產品,僅授權收入就達數千萬元。

據YOHO!官方透露,目前平臺內已成功孵化自有品牌42個,佔電商收入的15%。YOHO!不僅會幫這些獨立設計師管理庫存、多個銷售渠道、優質的線上運營、與大品牌的聯名合作資源,還會和優質國潮合夥成立一個合資公司,開一條產品支線,享受不同股份佔比,而設計師們只負責提供優質的原創設計。其中YOHOPE孵化的自有品牌Life·after Life成為了人氣品牌,銷量還衝到了前三。

如果不是自帶流量的明星店,又沒有大平臺可以當靠山,國潮的生存狀況其實並不太樂觀。

大部分國潮品牌的盈利天花板十分低,年銷售額在200~300萬左右。即使是被國潮圈封神的陳冠希,在紀錄片《觸手可及》中曾透露,2015年CLOT的營業額也才做到1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6000萬左右。

ComplexCon展會上,陳冠希帶著秦舒培賣CLOT新品

最大的難關是生產,這和潮牌的規模有關。即使發展了許多年,大部分國潮品牌訂單量依舊太小,導致許多工廠不願意接單。更要命的是,如果出現選品上的失誤,一季度的擠壓存貨就會直接要了品牌的命。一般合伙人都是潮流文化的愛好者,但這樣以興趣集結的團隊十分不穩定,很容易因為理念不合而散夥。

這樣看來,比起單打獨鬥做小本買賣,擁抱大公司、大平臺似乎是更好的選擇。利用大公司提供的用戶、運營、品牌資源來為獨立設計師們引流,讓他們能更長久的生存下去。

兩難的是,潮牌的特性決定了它的商業化道路並不好走。潮牌愛好者推崇的就是「我有你無」+群體文化認同,然而大資本和大平臺顯然更看重銷量和利潤,追求爆款;為了保持平颱風格的統一,或多或少會對品牌風格加以約束,如何保持自己的獨特性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同時,潮牌對於運營的要求非常高,擴大規模既不利於管理,也可能喪失品牌調性,做了十幾年潮牌的陳冠希如今依舊堅持自營,沒有選擇加盟。

曾經的國際頂尖潮牌BAPE,在賣給I.T集團後,迅速入駐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購物中心,在商業上無疑變得更成功。然而在硬核潮流玩家眼中,它已經變得不潮了。「現在 BAPE 是一個成功的商業品牌,但是從一個潮牌看,它可能已經結束了。」大靈說。

好在潮牌還是抓住了一些年輕人

更大的轉機在慢慢發生。近兩年來,各類潮流新媒體的崛起,讓潮牌的受眾群體不斷擴大。潮流圈也在慢慢改變,開始不再局限於推崇街頭文化,開始試著接納更多也許不那麼硬核的新受眾。

越來越多國潮開始利用潮流文化媒體進行傳播,通過和Nowre、小科學說等知名潮流自媒體合作開發話題產品的周邊內容來擴大傳播。RANDOMEVENT會定時推出「不怎麼NICE系列」的衍生節目《不怎麼NICE》的視頻欄目,通過尖銳詼諧的採訪揭露國內本土品牌的真實面貌,讓潮人們更了解國潮。

不少潮流愛好者也表示自己開始從自媒體中了解到國潮。Edison透露,高中的時候,自己只能定期購買《YOHO!潮流志》,現在他都是在手機上翻翻公號文章,挑選新品,並學會穿得更潮。

YOHOOD嘉年華上,自媒體Nowre正在做推廣,儼然一個宣講會

國潮的運營推廣能力也在加強,這讓年輕人很受用。在營銷推廣上,它們也更加注重對體驗而不僅僅是產品的打造。今年的YOHOOD潮流嘉年華上,各大潮牌開始重視展位是否酷炫、音樂是否激動人心、店員是否好看,從前它們來做展會更加看重現場賣貨的效果,強調回收成本,如今它們更多用展位做branding、調研、發布新品、接觸用戶。

RANDOMEVENT在嘉年華上開出洗衣房概念屋

一些國潮也開始在產品上升級,推出高端線。ANB主理人程迪告訴36氪,接下來將要推出高端產品線ANB special,在售價和品質上都會有提升。

更重要的是,設計上的飛躍讓國潮獲得了更多年輕人的尊重和追捧。國潮開始擺脫山寨和抄襲的帽子,有了自己的設計靈魂。Timothée就很喜歡Harsh and Cruel的布料撕裂設計和大膽拼接,他在這些獨特的設計中找到了和設計師的共鳴。

「所有品牌都想做年輕人生意,就跟所有品牌都想蹭《中國有嘻哈》的熱點是一樣的」。自媒體Nowre的創始人Chris說。

貝恩諮詢曾預測2017年中國年輕人的服裝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YOHO!告訴36氪,在年輕人服裝這塊大蛋糕中,潮牌佔到330億到350億左右,由於奢侈品、快時尚、甚至生活品牌的加入,這個市場正在迅速擴大。為了爭取年輕消費者,各大平臺和資本都摻和進潮流生意。比如虎撲今年1月宣布投資了陳冠希的CLOT;YOHO!集團在2015年成立了YOHOPE,聯合國潮設計師推出服裝品牌;電競主播五五開今年投資創立了潮牌AMONSTER。

「現在已經不像10年或者15年前那麼的緩慢了。」 Chris認為國潮真正的爆發期就在這5年之內。

相關焦點

  • 誰讓中國年輕人在網上買到潮牌
    找到行業切入口:潮牌在創業之前,蘇李在一家服裝企業擔任COO,在服裝品牌行業多年的摸爬滾打讓他親眼見證了中國服裝行業電商的發展歷程,也讓他得以找準時機切入市場。故事開始於淘寶當年對傳統的商業品牌「求而不得」的狀態:2003年前後,願意入駐淘寶的商業品牌寥寥無幾。
  • 年輕人喜歡的潮牌有哪些?2019時裝潮牌排行榜一覽
    飯吃飽了想吃好,衣服穿暖了就想潮。有別於老一輩人「實用」的思想,當下年輕人更注重個性的彰顯及靈魂的自由,潮牌滿足年輕人把態度穿在身上,成為人群中出類拔萃的存在,成為各界潮人們追求的對象,寧可不吃,也不得不潮。那麼時下年輕人喜歡的潮牌有哪些呢?小編已為你整理了乾貨,趕緊過來入坑吧。
  • 只會討好年輕人的潮牌,註定被年輕人遺忘
    同樣在港股市場,就在泡泡瑪特高調上市的四天前,潮牌鼻祖I.T宣布獲創辦人及私募基金CVC聯合財團私有化要約,其他股東的股權將以每股3港元註銷。曾經風光一時的潮流集團就此結束了15年的資本生涯,黯然退場。
  • 馬克華菲領跑潮牌市場,榮獲《2019中國服飾線上潮牌勢力榜》冠軍
    權威商務媒體億邦動力網首次聚焦潮牌賽道,從不同維度分析各大品牌新動向,發布了《2019中國服飾線上潮牌勢力榜》,中國潮牌馬克華菲位列榜單第一。可以見得現在潮牌實力和國貨風氣的勢頭之強勁,國潮時尚已經重新定義了當代潮流,成了年輕人宣揚個性態度、表達潮流主張的方式。
  • 潮牌有哪些?國內年輕人十大潮牌
    追求時尚似乎已經成為年輕一代帥哥美女的標籤,不只是女生愛美,就連男生也開始注重打扮,想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拿到第一手好資料,就必須走在時尚的最前沿,所以潮牌對這些潮男酷女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時尚元素。那麼潮牌有哪些?自詡走在時尚前沿的你,知道國內年輕人十大潮牌嗎?
  • 周杰倫最愛潮牌雲集的澀谷,為啥年輕人穿的像「精神小夥」?
    而且喜歡去日本的可不止周董一個人這不,就有 網友在東京街上偶遇了陳冠希不得不說,這運氣,著實讓人羨慕啊除了明星, 許多喜歡潮牌文化的年輕人也常常聚集在這一片兒然而其實街上能看到的 一身潮牌的年輕人,有一大半,都是中國留學生要麼就是特意飛過來日本的 海外代購,以及本土代購日本進入「低欲望」社會後,
  • 年輕人喜歡的潮牌有哪些?這份潮牌攻略你知多少
    如果說十年前的街頭潮牌還是「小眾「的代名詞,那麼如今,潮牌已經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小眾品類,它們正式登堂入室,打破與高級時尚的界限,成為主流的街頭潮牌。在文化傳播速度日趨加快的全球街頭文化浪潮中,Supreme、CRZ等以下五大潮牌備受當代年輕人推崇。
  • 我們幫你研究了那些一身潮牌的年輕人
    根據CBNData消費大數據,2017-2019年線上潮流市場的消費規模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同比增速是線上整體消費市場的近2倍。其中,中國原創潮流品牌的消費規模也在逐年上升。在潮流消費人群更加集中的有貨電商平臺,國潮品牌的滲透率從2017年的25%提升到2019年的38%。
  • 年輕人的嚮往一次滿足 榮耀30系列 X 英倫潮牌BOY LONDON聯名禮盒...
    備受高端、時尚品牌喜歡的銀色成為2020年的亮點,榮耀也在榮耀30系列上使用了全新的鈦空銀,AG玻璃工藝作出了強烈的金屬質感。此外,榮耀這次又跟世界級時尚潮牌——BOY LONDON跨界合作推出了聯名禮盒,內有BOY LONDON的衣服、手機殼及徽章等禮品,非常適合喜歡榮耀30系列鈦空銀配色的用戶收藏。
  • 年輕人喜歡的潮牌有哪些 2018時尚潮牌排行榜
    日前,阿里數據聯合淘寶iFashion發布了《2018iFashion時尚消費趨勢報告》——紅人經濟、潮牌及原創設計將繼續成為2018年的時尚趨勢。相比奢侈品市場增長乏力,而潮牌以其更加年輕、活力、接地氣的特點深受廣大青年、明星和辣媽潮爸們的喜愛,能持續吸引一批又一批忠實的年輕粉絲。
  • 潮牌是什麼,你知道中國的潮牌有哪些嗎,你更喜歡哪個潮牌呢
    而且認識陳冠希的人都知道他以前是一個歌手,但是在2003年後自己創立品牌然後全程參與設計,到現在CLOT這個品牌已經成為中國第一潮牌,在全球的潮牌中也有著一定的地位。而且我們都知道一個潮牌要想成為潮牌就一定要有獨特的風格,還要有態度。就像CLOT和匡威合作設計的一款有著獨特的香港街頭文化的風格,把潮流、創意、藝術和街頭文化相融合。展現出了中國文化也有著獨特的潮牌風格。
  • 如何延長品牌生命線,中國潮牌鼻祖I.T說……
    據《2019中國潮流消費發展白皮書》顯示,近年來全球潮流市場成交規模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2017年已達到2000億美金。這意味著,潮牌的背後,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圖片來源:《2019中國潮流消費發展白皮書》作為當下時尚消費的新寵,尤其在《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熱門綜藝的帶動下,潮牌聚焦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目光,熱情的消費者將助力國內潮牌產業進入新一輪發展。
  • 愛潮牌的年輕人,在此我向你鄭重推薦
    ssur plus是美國潮牌ssur在國內的分支。美國殿堂級潮牌SSUR,2012年 ssur推出惡搞CHANEL ,COMME DES GARCONS 等大牌的系列。分別是CHANNEL ZERO,COMME DES FUCKDOWN。因為惡搞的語句迅速在潮流圈引起了一陣惡搞旋風。還有因為陳冠希與GD權志龍等潮流偶像的穿著而在亞洲引起購買狂潮。
  • 當年令年輕人瘋狂的高街潮牌—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現在咋樣了?
    在班尼路的黃金髮展期間,「F4」、劉德華、王菲這些炙手可熱的一線明星先後為其代言,2002年,優衣庫進入中國市場,卻被當時如日中天的班尼路打得落花流水,2005年甚至在北京市場出現持續虧損,灰溜溜關門大吉。
  • X戰警20年,終於等到一美來中國啦!
    曾擔任過四部《X戰警》系列電影編劇和製片人的導演西蒙·金伯格,他說《X戰警》伴隨了自己的成長,而黑鳳凰大事件則是最廣受歡迎、即便是長大成人後也會反覆閱讀的故事,這也是他選擇將黑鳳凰再次搬上大銀幕的初衷。
  • 還沒攢夠買潮牌的錢,潮牌就過時了
    時裝周秀場被迫轉型為線上直播間;快時尚陷入關店和裁員潮;奢侈品業危機重重,零售商無奈申請破產,福布斯更預言奢侈品國際市場近5年的盈利將被抹去。時代中的一粒灰塵,落到每個人的「身外之物」上也是一座大山。身在其中,潮牌界同樣能感受到壓力山大。以中國潮牌鼻祖I.T為例。
  • 俘獲年輕人喜愛的十大潮牌,這份攻略你一定要收藏
    在文化傳播速度日趨加快的全球街頭文化浪潮中,潮牌以其個性突出、時尚新穎的特點深受90後、千禧一代的喜愛,甚至已逐漸成為他們消費的主力軍,能俘獲年輕人喜愛的十大潮牌已新鮮出爐,絕對不止是"潮"那麼簡單!IZZUEIZZUE為I.T旗下最受本地年青男女歡迎的創作品牌,以其獨到的時裝觸覺令IZZUE成為喜愛自我搭配的人仕而設,並混合了運動服和板仔服的設計概念,設計出一系列屬於香港年青人的潮流服飾。
  • 陳偉霆再度聯手得物首發潮牌新系列 解鎖「食蠅草」玩法
    7月15日,陳偉霆主理潮牌CANOTWAIT_™在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線上首發夏季特別限定——「食蠅草系列」服飾。據悉,陳偉霆曾穿著「食蠅草系列」多次亮相熱播綜藝《認真的嘎嘎們》。作為這檔節目的評委之一,陳偉霆更是顛覆以往酷帥型男的印象,金句頻出,創下多個節目名場面。
  • 什麼樣的人才能穿潮牌?
    金大川從2010 年獲得中國模特之星大賽季軍開始,金大川帶著幸運的光環與個人實力,於國內外的時裝周中勇往直前。在近日的秀場中,每場都精彩紛呈,成為新一代中國男模的領軍人物。周筱築 成名前的Judy Chou,擺過攤,做過夜店公關,後來 主理知名潮牌。永不服輸的個性加上天生的好口才, 及一步步走來交出的亮眼成績單,成就了如今讓人拍 案叫絕的她。
  • 潮牌破圈背後的千億新賽道
    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之間,潮牌消費逐漸趕超非潮牌,到 2018 年,潮牌消費增速為84%,已經是非潮牌增長率的 4 倍。2019 年潮牌市場的消費增量更是不容小覷,中國年輕人在潮牌上的花費近3000 億人民幣。潮牌的邊界正在模糊,從服飾到美食、玩具、家居等,跨界無處不在。潮流相關的消費市場已然成為未來最確定的賽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