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小英【三秦文學】挖黃姜換學費

2021-02-07 赤土嶺文協

挖黃姜換學費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十歲出頭,挖黃姜是每個暑假鐵打的任務。為了湊齊秋季開學的費用,暑假裡,父親帶著我們姐弟兩個和外公一起去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尋找一種叫黃姜的藥材,回來清理一下泥土和皮上的長毛,切成片曬乾,一斤可以賣兩三毛錢。
我們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吃完父親做好的芋頭或者洋芋蒸飯,便拿起幾個編織袋和小钁頭出發了。幾乎是一天一面大山地搜尋,有時候下午五六點能夠滿載而歸,更多的時候在深山裡搜了很寬的山坡,不見黃姜的蹤影,袋子空空如也。我們一家四人把隸屬黃家營鎮的七裡長溝兩側的山找遍了。起初在山根和半山坡尋找,枯藤亂刺不多山還不太野,但這些地方找不到多年生的老黃姜。我們像排雷兵一樣從山下一直往上搜,正午時分就鑽進老林子裡,烈日再猛烈也只能投下花布一樣的散光。有時候在視野好一點的山脊上,我們像偵察兵一樣放寬視野偵察周圍的山,以便看到哪一個古藤刺架處有黃姜長長的藤蔓和心形的綠葉,就會朝著那個方向摸索而去。黃姜這種野生藥材有個特點,總是成片長,偶爾也有一大攏簇擁著幾棵老樹或者刺藤長,黃姜都比較大,如果那裡是肥厚的腐殖沙土就能挖半袋子。這時候我們就特別開心,父親小心地挖,我樂呵呵在邊上撿拾。我一邊撿拾一邊祈禱深厚的土裡有挖不完的黃姜,我們把所有袋子裝滿就能儘快下山回家。因為早上那點飯食根本抵不過長時間翻山越嶺的勞累。但這只是可遇不可求的,這樣的好機會實在太少。
父親去世前的那個暑假,我們總是挖不到黃姜,好幾天都是披星戴月拿著空袋子回家。翻山越嶺空手而歸幾次之後,父親改變了思路——用挖黃姜賺來的四五十元錢在七裡外的洋縣小集鎮黃家營販賣幹黃薑片。到趕集日,我們一家五口早早到集上,從那些零散的賣家手中二毛五分買過來,湊齊幾大麻袋,再二毛七八賣給外來的大客戶,一斤有二到三分錢的利潤。有時候集上外地收購者沒來,我們便只好把收來的幾大袋黃姜扛運回家。路上折騰使黃薑片漏出去一些碎小的表皮土沫,加上回家後越放越幹,反倒折了斤兩賠錢。這樣做了不到一個月,父親發現出了苦力並沒有賺錢,也就放棄了,繼續幹起挖黃姜的營生來。
那幾個暑假,我和弟弟的學費都是父親帶領我們挖黃姜賺來的。剩餘的錢母親計算著給我們買布做衣服。開學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穿上母親一針一線量體製作的新衣服。
連續三四個暑假後,父親去世了,我們挖黃姜的營生結束了。
父親何曾想到,30多年後的現在,黃姜可以人工種植,而且品相極佳,成了城裡人的養生佳品。


【作者簡介】雍小英(女),陝西作家協會會員,西鄉縣城北小學教師。在《延河》《文化藝術報》《漢中日報》等發表評論、散文多篇。

《赤土嶺文協》微信平臺編輯委員會

總顧問:王蓬

顧問:(以姓氏筆畫為序)馬俊惠  馬強  王漢喜  李漢榮  李青石  李虎山  沙建國  姚駿驪  梁中效

藝術顧問:武妙華  龍怡珍  陳超  黃國梁  黎智 史延年

總編:熊建華

副主編: 趙萬宏  王東

執行主編:胡彥琛

編委:伍宏賢 羅楓 張勝利 楊西藏 馬豔 孫芬玲 屈樹東 孫斌 毛鵬舉 王會林 蘇值 李豔 楊楊

本期審核:田也,責編:天輝,序號:1805

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黃姜情結 | 向國
    葫蘆根啊葫蘆根,養活了多少人,聽長輩們念叨這諺語一樣的話,問起才知道葫蘆根就是黃姜。黃姜啊黃姜,你養養育了多少人,我的小學和初中的學費,差不多都是靠挖黃姜掙來的。對黃姜,我有一種不了的情結。也許是從十歲開始,也差不多是從我迷上「小人書」和大本套的武俠書開始,我就跟隨哥哥和年齡大點的孩子挖黃姜,上學期間的周末,我可以隨身藏一本書到山坡趁挖黃姜時看,免得在家看被父母嘮叨這事沒做那事沒做。一到暑假,我們就成群結隊的挎著小竹籃和小挖鋤在家附近的山上挖黃姜。
  • 河南上蔡邵店:「小黃姜」喜獲大豐收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景中原 通訊員 趙勝利眼下,正是生薑收穫的季節,豫南著名小黃姜產區一一上蔡縣邵店鎮姜農們種植的10000多畝小黃姜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季,姜農們正趁著近日晴好的天氣抓緊採收。在該鎮丁樓村記者看到,姜農們有的挖,有的掰,有的裝,田間地頭一堆堆剛挖出的小黃姜,一個個塊大飽滿、黃燦燦的色澤誘人。喜獲豐收的姜農們,一個個把笑意寫在臉。「今年的小黃姜長勢非常好,姜苗子不但深,姜奶子也肥,估計畝產5000斤左右。要按今年的青苗姜一畝地2萬元算,我這10來畝小黃姜,能賣20多萬元。等到明年麥前麥後出售,價錢會翻倍,到時候就是40多萬元。」
  • 「三秦文學」潘洪巨:「此生不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三秦此生不換文/潘洪巨此生不換我看見了你坐在映著夕陽餘暉的田埂旁迷離的眼神飄向很遠,很遠房燈熄滅,桌上的小檯燈燃起,伴著我們平和的氣息在等你。等候那輕輕推門的聲響和,你疲憊的身軀。
  • 六枝特區木崗鎮小黃姜喜獲豐收
    近段時間六枝特區木崗鎮的近3000畝小黃姜迎來豐收一片片、一行行金黃的姜苗展現了別樣豐收之美新聞視頻走進六枝木崗鎮小黃桶村的田間,已有許多農戶趁著良好的天氣開始忙碌採收「小黃姜過去,六枝木崗鎮小黃姜面臨著有市無價、自產自銷的困境,有時小黃姜沒有外邊收購商來時,價格甚至低賣到6、7角錢一斤,有些姜農甚至就讓其爛在田間地裡,近年來為扭轉這一格局,六枝特區結合當地的特色,對照產業革命「八要素」,通過「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將小黃姜打出了知名度。
  • 「三秦文學」燕曉鋒:「老張扶貧」(小說)
    小主,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吧三秦文學微刊ID:sanqinwenxue不忘初心 夢在三秦三秦老張扶貧(小說)文/燕曉鋒這天,氣溫驟降,天空飄著零零星星的雪花。有多篇文學作品及通訊報導榮獲省、市級參賽獎。
  • 鎮寧:小黃姜產業帶來紅紅火火的日子
    「自從種了小黃姜,日子越活越紅火啦!」鎮寧自治縣寧西街道和平社區居民朱凱去年種植的小黃姜喜獲豐收,賺得盆滿缽滿,這讓他笑口常開。他種植小黃姜20多年了,以前都是小打小鬧,沒有規模。當2018年貴州省委提出「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鎮寧因地制宜選擇小黃姜作為主導產業之一,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完善和延長產業鏈,構建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體系,實現「訂單式」發展。良好的政策,朱凱流轉20多畝土地,種植25畝小黃姜,面積比以前增加幾倍。
  • 【三秦文學】王克印​:【五女鬼谷歌】(劇本第二部分)
    三秦文學微刊ID:sanqinwenxue不忘初心   夢在三秦
  • 【三秦文學】李自立:【梨園弟子,優孟衣冠】(評論)
    三秦文學微刊ID:sanqinwenxue不忘初心   夢在三秦好長時間,沒有寫過關於秦腔的文字了,因為好長時間我沒有去劇院看戲了
  • 「喜訊」脫貧路上的「三秦最美家庭」
    在2019年「三秦最美家庭」媒體揭曉會上,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龔曉燕揭曉了2019年「三秦最美家庭標兵」及「三秦最美家庭」評選結果,佳縣官莊鄉三皇廟村曹學峰家庭榮登榜單。★2019年「三秦最美家庭」★(100個)丁 毅家庭 王 輝家庭 周紅婷家庭許文學家庭 劉曉玲家庭 崔 超家庭劉建國家庭 李建萍家庭 童東育家庭張全洲家庭 陳志強家庭 谷小霞家庭
  • 吳剛平到鎮寧關嶺調研小黃姜產業發展工作
    吳剛平到鎮寧關嶺調研小黃姜產業發展工作 2020-03-24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秦文學」翟向傑:「七律七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七律】喜聞首山詩社成立感吟無邊正氣蕩秋空,獻瑞飛雲過碧穹。中華詩詞學會、河南詩詞學會會員,襄城詩詞學會副秘書長,三秦文學編委,首山詩社副社長,詩花爛漫副主編。作品散見於網、紙刊文學平臺。
  • 羅平小黃姜直達北京家樂福超市,冷鏈物流中心推動產業升級
    12月14日,羅平板橋鎮小黃姜產業園冷鏈物流中心的15噸優質羅平小黃姜搭載冷藏車直達北京家樂福超市,原汁原味走進城市餐桌。走進小黃姜產業園冷鏈物流中心冷庫,40多名工人正圍著小黃姜進行挑揀、脫土、打包、裝箱、稱重。
  • 「三秦文學●中小學作文」張毅博:「第一次當選環保小班長」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第一次當選環保小班長西安市高陵區草市小學四年級張毅博今天我們班要評選一位班長,小翟的票數比小王的票數多,所以,小翟當選了我們班的環保小班長。
  • 三秦文學●中小學作文】曹佳樂:【我的「動物」家庭】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的「動物」家庭西安市高陵區高家小學四年級偷吃不夠的「小老鼠」這個小老鼠你們肯定猜到就是我!嘿嘿!媽媽為了我的身體總是晚上限制我的食糧。而我呢,總是管不住自己,到了晚上總要偷偷吃些零食!每每被家人發現,都說我像老鼠在偷吃!外表和心靈都很美的「公雞媽媽」再來介紹我的公雞媽媽吧!
  • 「三秦文學」海納百川:「沒有人比我更愛你」(外一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沒有人比我更愛你(外一首)文/海納百川一作品散見於《幼苗》,《中國青年文學家》紙刊,及《雙馨文苑》《《詩天子》《三秦文學》網刊等,發表各類作品近三百餘篇首。榮獲2020年中華文化百強詩人作家榜優秀獎,中原詩詞學會評選的中國民間詩人浪漫主義詩派代表人物。詩作亦曾在紙刊獲獎。
  • 鎮寧馬廠鎮緊抓時機 做好小黃姜種植技術培訓
    走進馬廠鎮,農戶們正忙著翻土、開溝,為今年的小黃姜種植做準備。為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村民穩定脫貧致富,切實推動科學安全用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馬廠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緊緊抓住有利時機,做好新一年的種植培訓。3月4日,貴州省蔬菜專班李德文、李偉、裴芸專家一行走進鎮寧自治縣馬廠鎮,為當地老百姓手把手教授小黃姜科學種植方法。
  • 【三秦文學】 蔣念盈 :【在逆境中磨礪前行】(散文)
    通過這一事情,我便想到了我小的時候的那些歲月。 我是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的新中國的第一代人。由於當時處於解放初期,物資饋乏,貧困艱難,跟如今的娃娃們相比起來,用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來形容一點也不過頭,而且是恰如其分。現在的娃娃們是體會不到我們那時的艱苦歲月的。我更是當時困難中的困難,艱苦中的艱苦。
  • 「三秦文學」米蘭花:「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
    《三秦文學》已開通微信公眾號、百家號、頭條功能,敬請關注。投稿郵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學》編委統一安排
  • 「三秦文學●中小學作文」馬婕語:「聽老師的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聽老師的話 西安市高陵區高家小學 馬婕語
  • 「三秦文學」詩詞歌賦群:「十六字令●冬(同題專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十六字令 冬《三秦文學》詩詞歌賦群《三秦文學》詩詞歌賦群出題:珊瑚審核:蔡凌雲編輯:魚兒姐姐【十六字令】「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