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2020-07-31 沐棋心理

賈樟柯的電影,往往帶有樸實無華的特點。

或許是自身經歷的原因,從小生活在山西汾陽縣的賈樟柯,喜歡聚焦底層小人物的故事,通過揭示小人物的人生境遇,展現某個群體在冷酷現實中的無奈與辛酸。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就像他自己說的:

我想用電影去關心普通人,尊重世俗生活,在緩慢的時光流程裡,感受每一個平淡生命的喜悅與沉重。

他的作品中,不乏出色的8分電影,如三峽好人、站臺、小武,但我們今天說一部得分平平的愛情片《忘了去懂你》。

電影在國內反響不太好,豆瓣只有6.6分,在國際上好很多,獲得了第63屆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單元提名,獲獎的原因,大概是深刻地揭示了底層夫妻面對七年之癢的無奈與苦澀吧。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導演是權聆,賈樟柯是監製

01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夫妻:沒錢萬事難

男主蔡偉航(郭曉東飾)是位普通的木匠工人,大多時間為工作奔波,極少關注家庭點滴細節,女主陳雪松(陶虹飾)照顧孩子家庭,同時經營著一個收入寥寥的小賣部。

透過鏡頭,導演想要述說的不只是小家——在重慶江津區白沙鎮,還有無數個蔡陳組合。男人白天開計程車、做苦力賺錢,晚上在網吧門口玩麻將紙牌,或靠網聊、遊戲消磨時光,女人以孩子為中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窮人扎堆的小鎮,抬頭低頭都是熟人,男人們稍微看不順眼,擼起袖子,索性幹一架。命運仿佛一張無形的網,把小城鎮與大城市隔離開來,那脫離社會主流的貧困文化,如強力膠一般,將他們牢牢地黏在社會底層。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由於大腦認知資源的有限性,人類會對認知資源進行自主分配,對於當前的急迫問題,大腦將無意識地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比如創業者為尋找資金不眠不休,高三學生為高考分數殫精竭慮,而生活拮据的窮人,則是開發出更多賺錢省錢的小心思。

進一步地,貧窮還會帶來兩方面的深遠影響。

第一,貧困會改變大腦的認知機制,扭曲觀察事物和做出決策的方式。

電影中,陳雪松把店裡沒賣完的牛奶麵包帶回家,當做全家早餐,明知對健康不利,在面對丈夫的抱怨時,她也只是片面強調牛奶和麵包的營養價值。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窮人本就難以摸到發家致富的門路,還不學會克勤克儉,日子還怎麼過?哪怕是自欺欺人,也得熬下去。

如果食用過期食物還不至於大驚小怪,那蔡偉航跟朋友合夥建廠,偽造義大利原產家具,則是把自己引向了無望的深淵。

假冒偽劣產品,一旦被發現,等待他的只有冰冷的手銬和昏暗的牢房,他不懂這些嗎?他當然懂。但又不得不奮力抓住這難得的翻身機會。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貧窮促使他提高了風險偏好,他無暇顧及後果,只想撈錢,夢想著早日踏上人生巔峰。

藝術往往源於生活。新冠肺炎期間,不少人因售賣口罩賠了夫人又折兵:浙江黃某,謊稱有口罩來源,騙取上百萬,被判處10年零9個月;吉林李某以同樣的理由騙取數十萬元,短期間內揮霍一空,終被判處五年。

一夜暴富哪有那麼容易?你以為的致富捷徑,很多時候,不過是九死一生的刀口舔血罷了。

第二,貧困會加快自我控制的損耗,提高情緒管理的難度。

有觀眾發現了,電影中的夫妻很少好好說話,蔡偉航一開口就是問責,陳雪松同樣報以惡劣的態度。

對話一

蔡:我媽的生日,你怎麼也忘了?

陳:你媽的生日,你這個兒子都不記得,憑什麼要我這個兒媳婦記得?


對話二

蔡:你跟姓吳的那小子什麼關係?

陳:就是你想的那種關係唄,怎麼著?

相比新婚時的琴瑟和鳴,孩子已經五六歲的他們,搖身一變,成了兵戎相見的仇敵。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曾經,新婚的甜蜜也讓彼此歡天喜地,堅信一起打拼,就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可多年來,死水般的日子早已把恩愛的情意消磨殆盡,夫妻倆只想釋放壓抑已久的不滿,一吐為快。

更嚴重的,蔡偉航嫉妒妻子有一個房地產大亨前男友,他把妻子帶到情敵的海報前,通過強暴來宣誓自己的主權。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是個真正的男人。

事後,他便拋下妻子,騎著摩託車揚長而去。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此時,彈幕中一片罵聲,大家都在譴責蔡的人渣屬性——越沒本事的男人,脾氣越大。

現實中,貧賤夫妻又能好到哪裡去?整日為溫飽、孩子學費擔憂的底層人,在外人面前畢恭畢敬,一回到家,口無遮攔、蠻橫無理也是常態。

當然,我並不是說女生必須嫁有錢人,男生就應該娶白富美,而是提醒大家,千萬不要低估金錢對幸福的重要性。婚姻需要愛情,更不能缺少物質。

正如獨立戰爭期間,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對一位法國人的「你對歌劇和舞蹈有什麼研究」的回答:

「我沒空研究這些。我必須研究外交和兵法,是為了能讓我的兒子在自由的環境下學習數學和哲學,我的兒子要鑽研航海、貿易和農業,好讓他的後代有權研習繪畫、詩歌和音樂。」

沒有金錢支撐的婚姻,就如同缺乏外交和兵法的國度,風雨飄搖,岌岌可危。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02 中年夫妻的無性生活,應全部歸咎於孩子的降臨嗎?

比沒錢更慘的,是沒性。

有關性的話題,是不少人避之不及的敏感區域,如穿腸毒藥一般。

很多人認為,夫妻有了孩子,就不再需要性生活,從分床到分房,注意力也從二人世界轉移到了事業和孩子上。如果一對中年夫婦談起那方面的需求,那簡直就是沒羞沒臊。

事實上,性需求是每一個正常成年人都有的,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性需求屬於最底層的生理需求。

是的,我們都知道吃喝拉撒睡屬於生理需求,但不少人都忽略了,性需求也是基本的生理需求。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泌尿外科博士、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李宏軍在《性生活常識必讀全書》中寫到:

如果夫妻長期缺乏性生活以及愛意的明確表達,就會產生情感裂縫,導致互相猜忌,甚至抑鬱。

性需求也不專屬於某些年齡,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也有,只是頻率相對較低。

對於不同年齡,李宏軍推薦的性生活頻率分別為:

青壯年:每周2-3次

40-50歲:每周1-2次

50-60歲:每月2-3次

60-70歲:每月1-2次

70-80歲:每1-2月1次

總之,並不是有了孩子之後,夫妻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合夥室友,孩子到了某個年齡,應考慮分房睡(河北醫科大學兒科主治醫師王心良建議三歲分床,五歲分房)。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電影中,一張小床睡了三個人,孩子躺在中間,切斷了父親和母親的身體交流,本就不善溝通的兩個人,縱然竭力克制,卻無法控制發洩的時機。

婆婆悄悄接走孫女,陪自己過70歲生日,讓陳雪松一頓好找,蔡偉航知道責備妻子忘性大很無理,卻始終不肯低頭認錯——這一刻顯現出來的執拗,別有深意;得知妻子與富豪前男友的緋聞早已人盡皆知後,他強行與妻子發生性關係,沒有前戲,沒有甜言蜜語,如同動物一般草草了事,也是性壓抑的宣洩。

弗洛伊德曾說,凡是被壓抑的,都將以更加醜陋的形式展現出來

中年夫妻有性需求很正常,但也不代表可以肆意妄為,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購買專業、可讀性強的兩性書籍,夫妻共同閱讀

對於兩性方面的知識,很多人以為自己到了年齡,自然就懂,或者可以通過看電影學習。但其實,未接受專業課程教學時,大多數都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竅不通。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因為電影的製作目的,並不是傳授專業知識,而是為了創造視覺美感,提高下載量和評分,但內容的科學性往往存在偏誤,產生了較大的誤導作用。

而如果較早地接受了錯誤的兩性知識,不僅傷害自己,也會給伴侶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再則,男性和女性在性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比如年齡、時間、生理反應等等,對於自己和伴侶,我們都需要學習很多。

相關方面的書籍,可以去豆瓣搜索專業的高分作品,也可以諮詢兩性相關科室的三甲醫生,讓他們給你推薦。

更多的生理知識,不在心理學的研究範圍內,此處不多說。

2.與對方溝通性生活的感受和需求

其他內容的溝通,對夫妻來說或許較容易,但與性生活有關的話題,卻總是難以啟齒,又或者,表述不準確,爭論許久仍沒有重點,例如以下對話。

女:想一想,三年前你是什麼感受?而現在我們彼此的感受都好了很多,對於我來說,它現在不是問題。

男:嗯,的確有了很大改善。但我們好像從沒有真正面對它,我希望從現在起,我們都不再逃避。

女:反正我覺得沒毛病,我不擔心什麼。

男:我跟你想的不太一樣,雖然這不會威脅我們的婚姻。

其實男生想表達的是性生活頻次太少,無法滿足他的需要。而女生性慾不強,直接否定了丈夫的傾訴。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婚姻專家戈爾曼在《幸福的婚姻》中指出了性衝突溝通的幾大原則,主要有精準不含糊、就事論事、合作雙贏這三個。

首先,含糊不清影射的是你對伴侶提出了過高要求。以為不說,對方就能明白,或者說了上半句,就能猜到下半句,以及籠統提一下,對方就能準確調整,這個要求實在太高。

從心理學上講,任何人都無法做到對他人100%的感同身受。當你的表述趨於模糊不清時,對方就越容易放棄思考,根據親身經歷做出簡單反饋,結果,你誤以為對方不真誠、沒耐心。

如果雙方都是不善言辭型,可以委婉表達,如書信便籤、簡訊微信、郵件等方式,文字比語言更加理性和精準。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然後,談話的態度要儘可能就事論事。關於性方面的問題,不少男性認為伴侶的不滿,是對自己尊嚴的打擊,導致性功能障礙,缺乏自信。

所以在交談過程中,女性應儘可能使用積極的語言,比如,像你上次那樣做,我更喜歡,而不是打擊性的表述,比如,你果然老了,身體比不得年輕的時候了喲。

最後,性生活是夫妻提升感情,傳達愛意的一種手段,目的是讓雙方都能享受愉悅,不能只顧個人快意讓對方委曲求全,當然,也不能為了取悅對方而委屈自己,當兩個人的觀點發生衝突時,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性學家李銀河曾說: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人應當最大程度地享受自己的身體,滿足自己的欲望,因為性是人類最深刻的欲望。

但願有朝一日,性不再是一個談之色變的敏感話題,而是一種平常的科學探討。

03 如果無法避開離婚的宿命

如果說,沒錢+沒性都沒能讓這段婚姻崩塌,那陳雪松向前男友借款15萬,助力丈夫踏出創業的第一步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卻被小姑子添油加醋地說「你女兒長得不像你」時,蔡偉航咽不下這口氣,私自帶孩子去醫院做親子鑑定,則是徹底寒了陳雪松的心。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原本陳雪松拒絕了計程車司機小吳的深情表白,因為自己有小孩子,孩子的成長不能離開爸爸。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但此刻的雪松心如死灰,決意離婚。

婚姻原本不是帶來歡笑和幸福的嗎,可為什麼有的人卻過得苦不堪言呢?

正如賈樟柯在了另一部電影《山河故人》中說的那樣: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如果離異後的生活,比沒有信任的婚姻要好得多,那為什麼還要讓自己一直痛苦下去呢?

婚姻很難,相互理解很難,有的婚姻很幸福,陽光明媚,有的則是雞飛狗跳。

最終,我們會發現,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只有自己。

沒錢、沒性的中年夫妻:你是孩子爸,我是孩子媽,但我們無話可說

參考資料:

[1]約翰·戈爾曼,娜恩·西爾弗.幸福的婚姻[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李宏軍.性生活常識必讀全書[M].中國婦女出版社,2015.

[2]徐富明,張慧,馬紅宇,鄧穎,史燕偉,李歐.貧困問題:基於心理學的視角[J].心理科學進展,2017.

相關焦點

  • 《忘了去懂你》:沒錢、沒性、沒話可說的中年婚姻還有救嗎?
    藝術高於生活而又源於生活,陶虹與郭曉冬把多數普羅大眾的中年婚姻狀態,淋漓盡致的搬到了熒幕上,就像看到了生活中你我的樣子。因為觀感真實而觸動人心,令人不覺心酸落淚,沒錢、沒性、沒話可說的婚姻,還能過嗎?、2、沒性狹小的房間,一張床上,女兒睡在蔡偉航和陳可雪松的中間。孩子像一道屏障,把一對中年夫妻隔離在兩個世界。孩子成了聯繫他們唯一的紐帶。為生計奔波的丈夫,在瑣碎生活裡日漸寡淡的妻子,他們沒有了身體的交流。
  • 中年夫妻婚姻實錄:我們養的不是孩子,而是「碎鈔機」
    中年夫妻,真的太不容易了。「錢難賺、錢難賺,有娃夫妻更是難」小時候,我以為世界上最貴的東西,是那個我想要卻得不到的洋娃娃。有娃後,我才發現世界上最燒錢的,是那個每天屁顛屁顛跟著你,一句一句喊你「爸爸媽媽」的娃娃。
  • 張繼科:我爸把我媽寵成了孩子
    在我們這一代的父母裡,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很多爸爸都認為自己是男子漢大丈夫,並不甘願做家務活動,但是張繼科的爸爸卻完全不是這類人。>一刻也沒閒下來,而張繼科的媽媽在幹什麼呢?後來張媽繼續發號施令讓張爸和兒子去採購食物,張爸立刻就從沙發上站起來準備出門,還不斷催促磨蹭懶散的兒子一起行動。
  • 《裝臺》裡3場夫妻情事,暗示了中年夫妻的危機根源:錢和性
    第二次情事:沒錢的男人連性都由不得自己晚上,順子和蔡素芬坐在一起,順子一邊吃西紅柿一邊絮叨著:「我就是個幹裝臺的,我不管你弄啥的,咱倆把證領了,你這會是在看不上我呢,明兒咱就回到原地方。把證給退了。菊,不管她願不願意,咱倆過呢嗎。
  • 寶爸抱怨:憑啥我媽帶孩子倒貼,你媽帶娃就得付工資啊?
    有一個寶爸偷偷抱怨著:為啥,我老丈母娘來帶孩子,媳婦就讓我準備工資,到了我媽帶孩子時,她一個字不提,還總是摳搜我媽兜裡那僅有的養老金?那都是不解和委屈啊。當然,發出來的東西,網友看了,保證有人給回復。當然這些留言,也引起了廣大寶媽們的吐槽。
  • 實錄:「我一直覺得我爸很正派,沒想到他都63了,卻背叛我媽」
    01有一個中年男人跟我聊「男人出軌」的話題,他說了一句話:「男人就是不安分的,只是有沒有機會的問題」。當時聽他這樣說我還跟他辯駁:「那是因為你自己也是這樣的男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自己不安分,所以身邊的男人也多半不安分。」他還是繼續說道:「我人到中年,也算事業有成,42歲。21歲工作,身邊100個男人,頂多有一個沒出軌的。」
  • 「他抱著我的時候,我沒感覺」一對中年夫妻生活的實錄寫真
    結尾的時候,作者寫她和先生一邊抓狂,一邊熱愛,把彼此過成了命運的合伙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地合寫了一句:人間值得。這是每一對中年夫妻都要學習的相處之道。 我其實不太喜歡「把夫妻過成了朋友」這句話,夫妻之間最珍貴的依然是愛情,是心有靈犀,是彼此堅信。沒有什麼人能比他更了解你,就像當你遇見了事情,他會第一個挺身而出。
  • 吳彥祖婚後缺乏性生活:中年夫妻的婚姻,這一點遠比性重要
    前幾天聽朋友說了一個這樣的段子:「不要再說男女之間沒有純潔的友誼了,你結個婚生個娃熬到中年試試,男女共處一室,乾柴烈火也擦不出火花。」一語道出許多中年夫妻的婚姻現狀——床上無性。一、「我,吳彥祖,已經很久沒有性生活了。」
  • 孩子患血癌,後媽不顧一切挽留:「孩子叫我一聲媽,我得負起這個責」
    「又不是你親生的,你那麼拼幹嘛……」不止一個人對郭秀娟這樣說。「孩子叫我一聲媽,再苦再累再難我都要擔起當媽的責任,得給娃治好了!」這個女人強忍著淚水,倔強地說著。「當時我幾乎已經對未來生活沒有任何期待了,直到11年我遇到了順元他爸,才對生活開始抱有期望……」順元爸爸是郭秀娟工作店裡的常客,命運讓兩個漸漸走到了一起。
  • 中年人的婚姻:沒錢沒愛也沒性,婚內的孤獨到底有多苦?
    婚姻難,有孩子的婚姻難,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婚姻更難。關於中年人的婚姻,到底有多不說,《忘了去懂你》就是一個真實的縮影,雖然是部2014年的老片子,但有一說一,這部片子拍得特別接地氣,生動地講述了一對掙扎在社會底層的普通中年夫妻雞飛狗跳的婚姻生活。
  • 「我媽幫你帶孩子不容易……」男人說這話心裡沒點數嗎?
    文|稚趣家來源|稚趣家(ID:zhiqutongxin)最近一則這樣的新聞引發了不少媽媽的憤慨:4月16日晚上,江蘇的吳某和婆婆因為抱小孩的瑣事發生了爭吵,丈夫楊某心疼母親平時帶孩子辛苦
  • 當爸後我慫了,不是因為沒錢,而是……
    每次,我們夫妻倆心裡都極度崩潰,臆想無數可能(聽認識的寶媽寶爸說,很多大病都是突然發生):會不會有腦膜炎、肺炎、燒壞腦子、失去聽力… 夜裡時常輾轉發側,睡不著覺。 同樣作為奶爸,我非常認同:因為一場病,就有可能耗盡你一生的積蓄,顛覆一家人的命運。
  • 「兒子,什麼時候回來過年」,「媽,我接你和爸來北京過年吧」
    臨近春節,父母都在牽掛著自己的孩子什麼時候回家過年。我有個同事,公司也幹了五六年了,算是在外打拼混得不錯的那一類人吧。今年也是剛在北京郊區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夫妻倆工作都非常拼命,身背房貸,一刻也不敢懈怠。這位同事前天也是接到了母親打來的電話。接完電話後看到他有些傷心,也有些無奈,甚至糾結。
  • 「我媽帶孩子,你哪裡辛苦了?」寶媽回娘家兩周,寶爸終於知錯了
    「我媽幫帶孩子,你辛苦什麼?」可是,婆婆雖然說是留下來照顧孩子,但是基本上只有在飯點的時候才能夠見著人。 小麗每天要看著孩子,還要抽時間去買菜,做飯,做家務等等,晚上又不能好好休息。小麗覺得這樣的自己太累了,於是就和丈夫說,「你能不能跟媽說,讓她白天幫我偶爾去買個菜,我這太累了,抽不開身」。
  • 中年女人哭訴:我的老公是個好人,沒出軌沒家暴,只對我不聞不問
    曉敏看在眼裡,心一點一點的涼,既然你不問,那我就不說了。兩個人的生活也沒有交集,老公喜歡宅在家裡,曉敏喜歡旅遊,於是周末或者放假,曉敏和其他媽媽一起帶孩子出去玩,老公寧願一個人留在家裡也不去。兩個人更像是合夥養娃,而非一對夫妻該有的磨樣。
  • 「寶爸不出撫養費,我給孩子改姓還不被允許」離異寶媽處境艱難
    聽到老公這麼說,這麼位寶媽很生氣,但還是說以後讓二胎再跟老公姓不行嗎?結果她老公還是不同意,最後倆人鬧得不開交,就離婚了。如今,她作為離異寶媽,前段時間想給孩子改一下姓,可是工作人員說按照新規改不了。而寶爸因為離婚改姓的事,一直賭氣,也不給孩子撫養費。所以,這位離異寶媽處境艱難,無奈感慨:「寶爸不出撫養費,我給孩子改姓新規還不允許,我這婚離的太虧了!」
  •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揭露了婚姻的真相……
    作者:一本叔來源:一星期一本書(ID:yer808)一個家庭的幸福,需要夫妻雙方共同付出,花心思去維繫,但破壞它,往往一個人就行了
  • 我媽去世不到一個月,我爸再娶,從此我連爸爸也沒有了
    那年我在讀高中,一個月回家一次。那次放月假回家剛進門,迎面出來了一個女人。緊跟著我爸笑容滿面的出來了。我問我爸,「這誰啊?」我爸說「喊阿姨!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我頓時就哭了,我媽去世才一個月,他就娶了另一個女人回家。我對我爸太失望了。
  • 我爸去世,跟弟弟住的媽提出要跟我家過,媳婦孩子不肯,怎麼辦?
    我家是分開養老,我和我弟各負責一個。我爸去世後,我媽說在弟弟家日子過得很心酸,要我們伺候她後半生。媳婦堅決不肯,說我媽來她走,兩個孩子也跳出來說要跟媳婦走。我是農村的,有兩兄弟三姊妹。按當地習俗,兄弟平分家產,平分養老,姊妹什麼都用不管。
  • 我爸去世後,我媽一滴眼淚都沒流過,她發了朋友圈:終於解脫了!
    『我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我爸不僅不給家裡錢,不僅對我們母女三人不負責任,不僅背叛婚姻,沒錢的時候還總是回家要錢,我媽不給他,他就對我媽拳打腳踢,直接搶錢。』 這種陰暗的歲月,一直到雯雯和姐姐獨立了,有能力賺錢了才告一段落。她們把母親接到身邊去住,不在原來的家裡了,父親找不到她們,也就沒辦法再折磨她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