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有"勝負欲",這樣他們對勝利的渴望能夠推動他們前進。而葉一茜就在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中吐槽12歲的森碟"勝負欲"低。
森碟非常喜歡打網球,她希望自己未來能夠成為專業運動員。而在葉一茜看來作為運動員,就必須要有勝負欲。因為冠軍只有一個,如果沒有勝負欲,就很難去和別人爭第一。
然而森碟偏偏是屬於心態很好,沒有勝負欲的孩子。有一次葉一茜帶森碟去看一場網球比賽,而當時森碟並不關注第一名,在結果公布後她說出了"得第二挺好的"這樣一句話。而森碟和別人比賽處於弱勢的時候,她並沒有過於在意結果,一心只想要結束比賽回家吃飯。
而育兒專家張敏卻認為,保持這樣輕鬆的心態,孩子的人生才不會太累。而對於孩子輸不起這一現象,張敏則說到:"如果輸不起的孩子,以後的人生就會輸得很慘。"
"輸不起"其實是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孩子有強烈的好勝心,他們只想贏而不想輸。而另一層含義則是指孩子在輸了之後不敢坦然的面對失敗的結果,而且常常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出現。
而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很多孩子都有"輸不起"的情況,而且他們更多的是傾向於第二種含義。而之所以孩子會"輸不起",很多時候與父母的教育也有關係,甚至有的父母現在還在做這樣的事情。
很多父母都對孩子寄予了高的期望,所以父母也很看重孩子的輸贏,這也讓孩子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同時他們的承受能力又比較弱。所以當他們失敗的時候,內心就會愧疚和自責,害怕父母會對自己投來失望的目光。
而還有一種父母會對孩子過度的保護,不讓孩子面對挫折。而且在他們心目中,孩子方方面面都是最優秀的。而父母這樣做一方面會讓孩子失去了對自我的清晰認知,另一方面也會降低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所以在失敗面前,他們就顯得不堪一擊。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機會,但並不是每一次的結果都是成功的。而有的孩子就會因為輸不起,所以不敢把握住珍貴的機會,導致他們錯失了贏的可能。
而且孩子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失敗的時候,但如果這個時候孩子輸不起,那麼他們就很有可能被負能量的情緒所包圍,難以重新振作起來。
所以說如果一個孩子輸不起,那麼他沒有勇氣去迎接挑戰以及再一次挑戰,又怎麼可能會贏呢?而孩子只有輸得起,那麼他們的未來才有可能贏得了。
所以父母要端正自己的心態,不要過度的去強調輸贏。同時還要學會客觀的去評價孩子,這樣他們才能正確的認識到自己。而無論孩子的能力如何,父母都要讓他們知道努力比結果更加重要,這樣才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輸贏觀。
父母也要認識到,孩子未來需要獨自去經歷他們的人生。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放手讓他們去試錯,讓他們面對挫折。而這些經歷都會成為孩子未來發展的助力,推動他們前進。
有贏的心是一件好事,但只有贏得起也輸得起的孩子,才有勇氣面對成長帶來的挑戰。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有"輸不起"的傾向時,就要及時的了解背後的原因,並有針對的進行引導和教育。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