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程夢雷 上海戲劇
音樂劇《搖滾紅與黑》(Le Rouge et le Noir—L'Opéra Rock)改編自司湯達的經典小說《紅與黑》,也是這部百年巨著首度改編音樂劇。
在還原文學經典劇情的基礎上,音樂劇用現代搖滾的音樂呈現拉近作品與觀眾的距離。《搖滾紅與黑》沿用了法國音樂劇的喜劇元素,音樂以搖滾樂為主,大膽地將19世紀法國波旁王朝復闢時期的故事以現代3D多媒體的舞臺形式和現代流行搖滾音樂的方式呈現出來,可謂是一次「經典與現代的碰撞」。中國觀眾的熱烈反應也證明了這部劇有其獨到的成功之處。
人 物
融入現代人的自我認識
音樂劇在改編時,弱化了社會階級的對立,將重點放在愛情主題上,聚焦在出身低微的「少年野心家」於連與市長夫人露易絲、巴黎侯爵之女瑪蒂爾德之間,交織著愛恨、欲望與罪惡命運的故事。
聯合導演弗朗索瓦·舒克耶(Francois Chouquet)提到,他想要努力呈現人性中一些永恆的主題,如於連和德瑞納夫人的「無望的愛」,融入了現代人的情感認知,具有現實意義,更能引起觀眾共鳴,在此以三位主角的情節和歌曲設置為例,談談人物情感的塑造過程中一些優點,以及存在的劇情跳躍和簡單化的問題。
於連的塑造沿用了原著中野心和愛情之間的角力,並主要採用搖滾樂進行呈現。野心主題第一次出現在《榮耀向我俯首》(Lagloire à mes genoux),緊張的音樂前奏渲染了激烈氣氛,於連呼喚心中英雄拿破崙的指引,想要「徵服世界或一無所有」。於連被辭退後,野心和愛情雙重受挫。在《暗夜曙光》(Dans lenoir je vois rouge)中,夫人出場配合旋律念白,象徵於連欲望和痛苦的來源。
下半場在《這已足夠》(Il aurait suffi)中,於連和瑪蒂爾達分別歌唱曖昧的情感,但於連切換低音後,燈光切到了夫人的場景,暗示他始終沒有忘記夫人。野心吞噬愛情之際,於連射傷了夫人。最終他意識到真實內心,愛情主題又一次佔了上風。他高唱「向愛投降」,徹底棄絕了野心。
音樂劇弱化了於連悲劇的社會歷史原因,強調其主要悲劇原因是沒有及時認清心中所愛,讓野心蒙蔽了愛意,對於當下面臨名利和情感選擇的人而言也具有現實意義。
搖滾樂有力地表現了於連內心的矛盾衝突,其侵略性非常適合抒發激烈情感和渲染一種「燃」的氛圍。男主角科莫(Côme)的唱法也仿佛靈魂嘶吼。但音樂劇過於強調搖滾風格而輕視劇情鋪墊,使得上半場的劇情邏輯問題較為突出。由於刪去了原作中市長對於連的輕蔑,《榮耀向我俯首》中忽然轉為高潮的音樂和劇情便略顯生硬。而於連朝夫人告白後立刻轉為兩人互訴愛意的《愛情的詛咒》,刪去了二人互相試探的過程,甚至不如下半場和瑪蒂爾達小姐的情感醞釀顯得真實。
德瑞納夫人與原著一樣在情感和責任之間掙扎,並凸顯了現代女性意識。劇中夫人隨著內心衝突的升級逐漸認清了自我。二重唱《叮咚》(Ding dong)撥動了愛情心弦,也敲響了欲望警鐘。女僕直白而熱烈地訴說愛意,夫人則用理智壓抑情感,聲音沉穩。沉悶乏味的生活進一步推動了夫人的反叛。夫人終於向愛情讓步。事情差點敗露時,她搶先發怒震住了丈夫,有一種現代女性的大膽和堅強。最後她為愛情獻上一曲輓歌,與原著的悲劇結尾相呼應。夫人的內心變化象徵女性追求真正愛情的意識覺醒,頗具現代女權意識。
瑪蒂爾達的情感反映了現代人慾情故縱的愛情角力。《俘獲芳心》(Pour qu'elles nous aiment)那一幕借動作和眼神交流絕妙展現了她和於連之間的愛情角力,也能引起現代年輕情侶的共鳴。諷刺的是,無論原著還是音樂劇版本,她都是唯一沉浸在虛幻中的角色,始終沒有意識到自己愛的並非真正的於連,而是這份感情代表的浪漫情懷。在《與您相伴的時光》(Le tempspassé avecvous)中瑪蒂爾達身穿喪服向於連娓娓道來祖先的情史,歌聲溫婉沉靜,透露出貴族氣質,也預示著二人將要重蹈祖先的戀情悲劇。但劇中刪除了瑪蒂爾達效仿祖先埋葬於連頭顱的一幕,只保留了她在於連受審時身穿的喪服暗示,弱化了浪漫情結的歷史淵源,讓觀眾更加關注她和於連之間的愛情遊戲,將她的形象簡單化為刁蠻的貴族小姐。
因此這部劇對於原著的改編思路主要是弱化社會階級鬥爭、凸顯愛情,由此來探討了當下人們的情感。現代化改編有利於吸引觀眾,但在劇情銜接和悲劇主題烘託方面仍有提高的空間。
舞 臺
全新的多媒體表現形式
不同於以往傳統法語音樂劇的「大布景、大裝置」的顛覆性音樂劇創新,《搖滾紅與黑》在視覺效果上也做了全新的多媒體嘗試。《搖滾紅與黑》由於使用PPT式樣的投影和二維的紙片道具被戲稱為「貧窮」劇組,但其實舞臺的布景和燈光設計看似「簡單」實則非常用心,儘可能通過視覺元素濃縮劇情和呈現人物內心情感,是本劇的一大特色。
舞臺布景放大和加強了人物的內心情感。如《叮咚》中於連的畫像逐漸侵佔了家庭生活圖景,隱喻夫人的生活重心將從家庭責任轉向於連,她將向情感屈服。《愛情的詛咒》(Les maudits mots d'amour)中用張揚欲望的文藝復興風格的油畫投影歌頌愛情,又用明月和紗幕營造了一種朦朧美感。《榮耀向我俯首》中翻湧的紅色畫面象徵於連熊熊燃燒的野心,上方出現的拿破崙的銀色肖像則代表了於連的精神偶像。《暗夜曙光》中夫人畫像一次次被火焰吞沒,又一次次從火焰中浮現,表現於連愛恨交加的煎熬。於連持槍射傷夫人之時,舞臺放大了他如同魔鬼一樣持槍的黑色剪影。另外,劇中也採用了意識流手法呈現人物內心。如《真正重要的事》(Ce qui comptes)這一幕展現了夫人的意識迷宮,她如木偶一般任由市長用花束、皮包和發冠裝扮,諷刺了缺乏情感基礎的婚姻。
背景畫像的巧妙運用濃縮了劇情。如開場的《聆聽心聲》(Ecouter son coeur)從法國大革命到復闢時期的風雲變幻場景轉為跳舞的一對戀人,暗示劇情重點從歷史轉向愛情。《與您相伴的時光》這一曲裡不斷生長壯大的家譜樹,賦予了這一幕濃重的歷史感,也預示著這段感情的悲劇未來。伴隨著夫人《我讓你走了》(Je vous laisse hélas)的歌聲,斷頭臺上一刀落下,表示於連受刑而亡。
變幻的燈光亦有多種寓意。在瑪蒂爾達小姐對於連若即若離時,明暗交替的燈光象徵愛情的捉摸不定和於連的內心煎熬。《榮耀向我俯首》中,於連跑上了二樓,全場白光聚焦在他一人身上,他仿佛桀驁不馴的墮天使撒旦,表現了和命運抗拒的決心。在愛情戰勝了野心之際,臺上快速閃動的白色燈光又表現了於連的激烈情緒。
故 事
混用悲喜劇元素
《紅與黑》的原著是一部悲劇,但此次音樂劇版本卻增添了不少歡樂氣氛,也是遵循了法語音樂劇悲喜劇元素混用的一貫做法。這種傳統亦可見於《羅密歐與朱麗葉》(Roméo etJuliette)。從市場效應來看,這種方式可以渲染現場氣氛,引起觀眾的興趣。但也可能影響劇情的連貫性和主題烘託,使音樂劇變得像演唱會。
劇中角色的刻畫引入了很多喜劇色彩。本劇的滑稽效果集中在反派瓦勒裡男爵夫婦身上。他們在《一切皆失》(Tout se perd)中從幕布中探頭而出,表現四處鑽營的醜相,並奔下舞臺與觀眾互動。男爵在教堂中對夫人進讒言時,先用誇張的懺悔舉動引起夫人注意,繼而又裝出無比真誠的態度污衊於連,瞬息萬變。扮演者老航班也表示這個角色在自負愚蠢中又夾雜著一絲可愛。
其他人物刻畫也帶有滑稽色彩。如市長和夫人相處時歡聲歌唱世俗智慧,發現夫人出軌後歌聲懊惱又無奈,也讓觀眾對這個倒黴的丈夫產生了同情。此次巡演給他加了一頂綠帽子引起觀眾的會心一笑。就連主角的行為也加入了喜劇元素,如於連和夫人偷情時差點被市長發現時的手忙腳亂,以及於連在徵服瑪蒂爾達後心中竊喜卻故作嚴肅的表情。適當的喜劇色彩可以作為現場的調劑,但如果影響到整體的悲劇氛圍就有待商榷了。
本劇也沿用了法語音樂劇在結束或返場時「愛的大合唱」的習慣,最後一曲《心之勝利》(Le coeur est vainqueur)用相同的旋律呼應開頭,開始還有幾絲悲壯氣氛,但很快轉為歡樂合唱。返場曲《避開玫瑰》(Eviter les roses)讓一對對演員上臺致謝,也奏響了歡快的旋律。於連和夫人手牽手出現在觀眾面前時,好像圓了在平行世界的一個夢。快樂的曲風可以調動現場觀眾情緒,但無疑會削弱作品原本的悲劇氣氛及深刻性,似乎使「無望的愛」失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刊於2020年第5期《上海戲劇》
原標題:《劇評 | 音樂劇《搖滾紅與黑》:一次「經典與現代的碰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