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熱鬧的中國音樂劇市場,引進了一大波外國音樂劇、製作了好幾部中文版音樂劇的「聚橙音樂劇」,是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
在2019年,「聚橙音樂劇」除了將音樂劇《貝隆夫人》《搖滾紅與黑》首度引進中國內地,還將再度策劃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貓》在中國的巡演。同時,聚橙還將主辦發起「橙長計劃」,設立投稿平臺,以選拔有潛力的原創音樂劇雛形,發掘優秀創作者。
《貝隆夫人》「第一夫人」艾薇塔·貝隆是阿根廷的傳奇。她從窮裁縫的私生女到15歲的舞女,從高級交際花到總統夫人,艾薇塔33載的短暫一生記錄了太多悲歡離合、大起大落。
1978年,音樂人安德魯·勞埃德·韋伯聯手《劇院魅影》導演普林斯、《獅子王》歌詞作者提姆·萊斯,以艾薇塔·貝隆為原型創作了音樂劇《貝隆夫人》,大獲成功,劇中一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更是風靡一時,甚至成為阿根廷「第二國歌」。
2019年9月,英語版《貝隆夫人》將首次造訪中國內地,在北、上、廣、深等至少8個城市展開四個月近百場巡演。
在2019年10月首訪中國內地的,還有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
今年年初,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成了國內音樂劇市場名副其實的「爆款」,購票者除了來自中國各地,還有日本、韓國的海外粉絲,大多數人都是事先在網上看過視頻再慕名來現場,屬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觀眾群。
《搖滾紅與黑》是《搖滾莫扎特》主創的最新力作。該劇改編自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名作《紅與黑》,用法式搖滾風情,構築了波旁王朝復闢時期男主人公於連的愛恨情仇。
2016年9月,《搖滾紅與黑》在巴黎宮殿戲院首演,一直熱演到2017年1月。即將到訪中國的一班主演均為法國一線音樂劇明星,於連的扮演者科莫是出生於1994年的「小鮮肉」,也是《法國好聲音》的明星選手。
《搖滾紅與黑》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搖滾紅與黑》的前輩。該劇由法國作曲家捷哈·皮斯葛維克操刀作曲,34首歌曲跨越了古典、流行、搖滾、華爾茲,汲取法國高端定製服裝元素,同時保留歷史的厚重感,設計師勞倫·德雅丹為全劇設計了135套服裝。
2001年,《羅密歐與朱麗葉》在巴黎首演,創下200萬人次的觀看紀錄。2012年,該劇曾在上海創下連演20場的紀錄,2018年再返上海又是連演20場,因為太受歡迎,2019年,該劇將再度與中國觀眾見面。
同樣在2019年再訪中國的,還有音樂劇《貓》。
自1981年在倫敦首演, 《貓》便是當今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2003年,《貓》在上海大劇院連演54場,成了不少中國人入門音樂劇的啟蒙之作。2018年,在聚橙的引進下,來自倫敦西區的《貓》再訪中國,創下了11城157場的巡演紀錄。2019年6月,這部經典還將走進中國,唱響《Memory》。
除了引進原版音樂劇,2018年,聚橙還製作了一系列中文版音樂劇,《長腿叔叔》《I do! I do!》《深夜食堂》等都在小劇場音樂劇裡演的火熱。目前,《長腿叔叔》和《深夜食堂》已經確定會在2019年復排上演。
同時,聚橙還將主辦發起「橙長計劃」(Musical Lab)原創音樂劇孵化平臺,以選拔有潛力的原創音樂劇雛形,發掘優秀創作者。
該計劃常年開放徵集,將根據入選雛形作品的不同情況,投入相應的創作與資金支持,並匹配創作指導團隊,包括但不限於導演、劇本醫生、作詞、作曲、音樂總監、樂手、演員等。第一屆選拔評委,將由中國香港作曲家高世章、中國香港導演司徒慧焯、韓國導演金動淵等擔任。
聚橙還宣布,將從《搖滾紅與黑》開始進軍原版音樂劇製作,與金牌製作人德夫·阿提亞在法語音樂劇製作條線上展開合作。這是聚橙首次主導原版音樂劇整劇製作,今後,即便原版音樂劇所屬製作公司沒有中國巡演的安排,聚橙也有望讓中國觀眾看到更多、更新、更好的原版音樂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