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IT男確診胃癌中期!醫生說,他的情況很典型

2020-12-28 半島晨報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得癌症的絕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但近些年,很多癌種都呈現出患者年輕化的趨勢。

就像陸瑾,她自己也想不通,明明才29歲,平時也沒有症狀,怎麼胃癌偏偏就找上了門?浙大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嚴加費提到,隨著現代人飲食、作息、工作等各方面生活習慣的改變,近些年,胃癌患者的發病年齡逐漸表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接診的胃癌患者中,40歲以下患者所佔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而其中的不少人,並沒有明顯症狀。

胃癌的成因不明確

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遺傳、不良生活等

有一定相關性

「胃癌的成因目前還是不十分明確的,不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確的胃癌發生危險因素,幽門螺旋桿菌被認為是Ⅰ類致癌原。但是,也不是說感染人群就一定會得胃癌,感染人群中真正得胃癌的也就在1%左右。」

嚴加費表示,胃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不良生活、飲食習慣等也具有一定相關性。

今年年初,嚴加費接診了一位33歲的男性患者劉先生(化名)。劉先生從事IT行業,工作地點在濱江。眾所周知,IT行業競爭壓力大,劉先生也處於「996」的工作環境中,飲食不規律,熬夜也是家常便飯,為了緩解精神壓力,還愛抽幾根煙。

2018年的年中,劉先生開始偶有胃脹、胃痛的感覺,總之就是會不舒服。不過在他看來,當代年輕人,有個胃病很正常,只要不適的程度能夠忍受,就沒太在意。一年多裡,去過兩次醫院,每次都只是做了血常規、B超等基礎檢查,沒有大問題,配點藥就算過去了。直到胃痛越來越頻繁,劉先生下定決心好好看看,跑到邵逸夫醫院。胃鏡、CT等檢查做下來,確診胃癌中期。

「其實,這位患者就是比較典型的人群,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愛抽菸……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最終導致了胃癌。」

大多年輕胃癌患者

早期症狀不明顯

多數在體檢中發現

嚴加費表示,他所接觸過的年輕胃癌患者中,大多數處於早期階段,還沒有出現症狀或者說症狀不明顯,很多人都是在單位體檢中發現了大便隱血、腫瘤標誌物升高等跡象後,進一步檢查發現患上了胃癌。真正一過來就發現晚期的,相應的也會有比較明顯的症狀。

「就像前面提到的陸瑾,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雖說自己感覺此前沒有任何症狀,其實也和個人沒有太上心有一定關係。早期的胃癌確實無症狀或者症狀不明顯,但發展到中晚期的階段,胃脹、胃痛等情況應該也是出現過幾次的,但這種小細節,往往沒有多少年輕人會放在心上,當做普通胃病就過去了。」

胃印戒細胞癌好發於年輕女性

多數人一發現就已處於晚期

關於早期胃癌症狀難以察覺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胃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徐志遠提到了胃癌中一種特殊的類型——印戒細胞癌。

徐志遠說,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胃癌可以分為腺癌、腺鱗癌、鱗癌等,其中最常見的便是腺癌。在腺癌中,有一種特殊的類型叫做印戒細胞癌,發病率較低,卻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侵襲力強,進展程度快。由於印戒細胞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大部分患者到了中晚期才發現,預後非常差。

「打個比方,就像澆一塊水泥地,水泥變幹、變硬需要時間,在幹透之前,水泥還是軟軟的。在胃部發生印戒細胞癌之後初期,胃還是可以蠕動,基本功能可以得到保障。」徐志遠提到,印戒細胞癌的早期症狀輕微,不會有嘔吐、嘔血等反應很大的表現,就跟消化不良類似,沒胃口、輕微胃脹、容易吃飽等等。

「印戒細胞癌多發於年輕女性,我們接診過很多病人中都只有三四十歲,甚至二十多歲。我自己手上好幾個病人情況都類似,本身年輕女孩子愛美,平時注重節食減肥,往往覺得食量變小、容易吃飽是伴隨減肥而來的正常現象。甚至印戒細胞癌進展期內,體重減輕,人很快變得消瘦都認為是減肥成功的效果。因此,進展到晚期出現腹腔轉移、子宮轉移等,出現強烈的腹痛、乏力、腹腔內有腹水肚子鼓起來了等情況,這時候再發現不對重視起來,很遺憾,預後就比較差了。」

無法從病因入手預防

早診早治便尤為重要

胃癌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做胃鏡

「既然胃癌的發病原因還不明確,早診早治就更顯得重要。」嚴加費說,對於胃癌,胃鏡檢查和胃組織病理學活檢是目前最權威的診斷方法。醫生在給患者做胃鏡檢查時,如果發現形態不好的息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便會把息肉切除並送檢,一旦有什麼問題,就可以及時幹預,防止進一步發展。

雖說從流行病學來看,40歲以下人群胃癌的發病率相對較低,多數國家將40-45歲設定為胃癌篩查的起始臨界年齡,但胃癌逐漸年輕化的發病趨勢也提醒著人們,並不是40歲以下就可以高枕無憂。由於早期胃癌幾乎沒有症狀,把胃鏡這一項加入定期體檢套餐中也不失為一種保險的做法。

「尤其是高危人群,就算平時沒有明顯胃部不適,如果頻繁出現或者出現與從前不同的胃脹、胃痛等症狀時,要及時就診,做個胃鏡。」

嚴加費補充,所謂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應符合以下一點或幾點:

1.有消化系統腫瘤家族史,尤其是胃癌家族史;

2.有不同程度的腸化、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胃部疾病;

3.長期居住在胃癌高發地區;

4.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5.愛吃醃製食品、高鹽飲食;

6.有長期吸菸、飲酒史。

來源:都市快報

相關焦點

  • 29歲姑娘婚禮前突然確診胃癌!平時又沒症狀,怎麼就胃癌中晚期了?
    然而,命運卻偏偏起了捉弄人的「心思」……大便隱血腫瘤標誌物偏高戀愛8年準備婚禮前確診胃癌陸瑾和林振都是寧波人,兩人相差一歲,經共同的朋友介紹,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這場戀愛一談便是8年。2013年,陸瑾29歲,林振30歲,雙方家長見過面後,兩家人高高興興地開始籌備婚禮。
  • 結束八年愛情長跑,剛籌備婚禮突然確診胃癌!29歲姑娘想不通:平時沒...
    「嚴醫生看了我的每一張檢查報告,很仔細地問了情況,告訴我已經是胃癌三期,相當於中晚期。雖然癌細胞究竟是否存在轉移的情況需要在術中確認,但目前從CT上看,沒有這種跡象。」陸瑾說,她知道手術要儘快,可是大醫院的床位難等,到底什麼時候能住進去,自己心裡沒底。嚴加費醫生安慰她:「床位的事情我來想辦法協調,你們放寬心就好。」
  • 29歲姑娘結束八年的愛情長跑,剛開始籌備婚禮突然確診胃癌 平時又...
    然而,命運卻偏偏起了捉弄人的「心思」……大便隱血腫瘤標誌物偏高戀愛8年準備婚禮前確診胃癌陸瑾和林振都是寧波人,兩人相差一歲,經共同的朋友介紹,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這場戀愛一談便是8年。「嚴醫生看了我的每一張檢查報告,很仔細地問了情況,告訴我已經是胃癌三期,相當於中晚期。雖然癌細胞究竟是否存在轉移的情況需要在術中確認,但目前從CT上看,沒有這種跡象。」陸瑾說,她知道手術要儘快,可是大醫院的床位難等,到底什麼時候能住進去,自己心裡沒底。嚴加費醫生安慰她:「床位的事情我來想辦法協調,你們放寬心就好。」
  • 32歲韓國男星胃癌離世,胃癌真的年輕化了?
    5月15日,韓國演員樸智勳(音譯)因胃癌離世,年僅32歲。在令人感到悲傷之餘,我們不禁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何他年紀輕輕就患上胃癌了?在田主任職業生涯中,曾多次見到二十幾歲,甚至十幾歲的胃癌患者。曾經有個年僅21歲的胃癌患者令他印象深刻,因為當時一確診就是相對比較嚴重的晚期胃癌。
  • 40歲女工人確診胃癌,半年後離世,醫生直言:中年夫妻睡前這事要克制!
    40歲的黃姐,是個典型的湖南婦女,個性爽朗大方,抽菸喝酒非常得勁,幹起活來和男人沒啥兩樣,扛起水泥和沙包,連男人都自愧不如,飯量也大,一頓飯能吃幾大碗白米飯。,但是一場噩耗卻突然降臨在黃姐的頭上。
  • 男友確診胃癌!TVB力捧小花陪伴身邊不離不棄:前路會更光明
    現年33歲的TVB力捧小花邱芷微憑藉在處境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中飾演「賈名媛」一角而人氣急升,不過近期她卻是禍不單行,不僅自己患上類風溼關節炎,雙手難以動彈之外,男友還突然確診患上胃癌,這對於她來說可以說是雙重挫折。
  • 中期胃癌的治療策略——附病例分析
    胃鏡提示賁門至胃底胃體下部巨大潰瘍型診治分析:這個患者腫瘤範圍較大,從賁門延續至胃體下部,根據胃鏡描述看,至少是中期。這也是我國胃癌的發病特點,發現時多為中晚期,一般有明顯的症狀時才檢查發現。胃癌的診斷明確很重要,分期檢查還包括胸腹盆增強CT,了解有無肝肺轉移,有無腹腔轉移,同時明確腫瘤在胃的具體位置,侵犯胃壁厚度,胃周淋巴結轉移情況。如果能完善超聲胃鏡會更好,更明確侵犯胃壁深度。除此之外,建議完善頸部超聲,了解有無頸部淋巴結轉移,少數患者會發生此處轉移,如果是的話,屬於晚期。女性患者重點看有無卵巢腫物,警惕卵巢轉移。
  • 港星在父母死於癌後罹患胃癌,女友不離不棄陪伴,卻不幸確診頑疾
    由劉愷威父親劉丹主演的《愛.回家之開心速遞》被譽為港劇收視王,從開播至今已有1100集,熱度卻有增無減,不少演員在《愛.回家》中一夜走紅,33歲女星邱芷微就是其中一位,近期憑藉「賈明媛」(諧音假名媛)一角而為人熟識。
  • |舞蹈家|遺傳性|陳愛蓮|胃癌|確診|去世|腫瘤|胃部|...
    她出生於上海,10歲時,父母相繼過世,她與妹妹一起住進上海孤兒院,而她的母親也正是因胃癌離世的。在孤兒院,她被北京中央戲劇學院錄取,當時她13歲。從此,舞蹈成了她一生的追求。她勇於創新,孜孜探求舞蹈藝術本身的突破,主演的《魚美人》《白毛女》《春江花月夜》《紅樓夢》等舞劇成為新中國舞蹈史上的經典之作。今年9月,陳愛蓮老師還親自指導陳愛蓮舞蹈學校的教學和演出。
  • 40歲男子反酸燒心,查出胃癌!身體有這4個異常要警惕
    40歲男子反酸燒心  查出胃癌  林先生今年剛40出頭,但因為長期在外應酬喝酒,胃一直不太好。但因為工作忙碌,他也常常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胃不舒服了總是抗一抗,或者隨便買點兒藥吃一吃來緩解症狀。
  • 32歲女子確診胃癌晚期,醫生:有這種習慣,鐵打的胃也受不了!
    導語:32歲的王女士,最近經常感覺胃部不舒服,胃反酸,而且日漸消瘦,一天,在工作的時候,她突然昏倒在地,同事立馬叫了救護車把她送往醫院,醫生檢查之後,發現王女士患上了胃癌,還是晚期。之所以昏倒,是因為腫瘤消耗了營養物質,造成體力嚴重不支。
  • 25歲姑娘罹患胃癌,幽門螺桿菌引發胃潰瘍,進展成癌,外賣要少吃!
    我今年25歲,其實按我們老家虛歲來說已經27了。我屬於比較瘦的那種,經常容易餓肚子,但是吃了那麼多也不見長胖。常年穩定在82斤左右。以前總覺得癌症離我很遙遠,我人這麼好咋可能得癌症呢?可不幸的是今年5月份我確診了胃癌!以前我身體都很好,沒啥毛病。自從去年得了一次急性腸胃炎後就感覺胃變得不好了。
  • 29歲姑娘 結束八年的愛情長跑 剛開始籌備婚禮 突然確診胃癌!不管...
    然而,命運卻偏偏起了捉弄人的「心思」……大便隱血腫瘤標誌物偏高 戀愛8年準備婚禮前確診胃癌陸瑾和林振都是寧波人,兩人相差一歲,經共同的朋友介紹,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這場戀愛一談便是8年。而對於林振來說,他今後的「幸福」卻只想與陸瑾一起創造。不管陸瑾說了多少遍分開,林振都堅定地說,不。接受腹腔鏡胃癌根治手術 萬幸癌細胞沒有轉移2014年2月,在朋友的推薦下,林振陪著陸瑾趕到浙大邵逸夫醫院,找到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嚴加費。
  • 19歲的小夥長期口臭,查出胃癌,醫生道:平時多吃這類食物!
    小天是一位在校大學生,今年剛好19歲了。小天的腸胃一直不是很好,時常發生口臭、便秘的現象。小天是一位帥小夥,身材高挺,一米八的大高個,學習成績優異,是一位三好學生。他愛打籃球,就在球場上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女友相處甜蜜。
  • TVB打星陳志忠胃癌被誤診,初期變第四期,憂心錯過最佳化療期
    而以男友現在情況,未來如何誰也說不準,不過邱芷微依然有計劃要與對方結婚甚至生孩子,這份感情也是難能可貴。小情侶排除萬難攜手並進,然而事情在日前卻發生了顛覆性的扭轉,邱芷微的男友陳志忠近日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自己或是被醫生斷錯症,倘若是壞轉好也就罷了,無奈是壞轉更壞,從胃癌一期重新診斷為胃癌四期,這根本就是從地獄跌到煉獄,相信陳志忠與邱芷微都不好受,只能等待進一步的診斷結果。
  • 一天之內,發現2例胃早癌,2例癌前病變——胃癌來臨,往往悄無聲息!
    經過評估,這種情況還可以實施內鏡下的黏膜下層剝離術(ESD),在胃鏡下用高頻電刀將病變一次性完整切除,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算是非常幸運的。 病例二: 49歲的王師傅有胃病史多年了,他是一位貨車司機,平時喜歡喝酒,抽菸也很厲害,一天得兩包。
  • 45歲男子,經常打嗝,查出胃癌,醫生:出現4種表現,小心胃部病變
    45歲的趙先生,近期打嗝越來越嚴重,還出現胃痛的症狀,到醫院進行了胃鏡檢查,發現胃部黏膜上有一個粗糙的凸起,疑似是病變。經過病理檢查,最終確診為胃癌。 這一結果令醫生也有一些難以相信,臨床上像這種症狀確診的胃癌,實屬不多,但也可能存在。
  • 胃癌一查就是中晚期?醫生叮囑:這些「小病」趁早治別等久拖成癌
    由於其早期症狀不夠明顯、患者警惕性較低,所以大部分癌症患者在確診時,就已經到了中期、甚至是晚期階段,也正因如此,讓不少人都錯認為癌症就是突然爆發和發展的疾病! 就拿近些年我國高發的胃癌來說,平均每年新被確診的胃癌患者超過了40萬人!而在這些患者中,有大部分都是從慢性胃病發展而來的。
  • 消化科醫生:胃癌不沉默,身體4個信號應留意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腸胃疾病,尤其胃癌最為嚴重。胃癌的發生跟飲食息息相關,但是胃癌早期症狀卻不是很明顯,因此被認為是沉默的器官。但消化科醫生指出,胃癌並不沉默,但身體出現異常信號,就需要留意了,儘早做檢查。消化科醫生提醒:胃癌不沉默,身體發出4個信號,應該留意信號一、吃完飯以後出現燒心、胃反酸正常的人在吃完飯以後,很少會出現燒心,反酸的情況的。
  • 90後小夫妻,雙雙確診胃癌,醫生感嘆:年輕人把自己吃壞了
    原來兩個人都得了胃癌,因為沒有錢治,就回家了,面對兩個孩子,兩家老人愁壞了,都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家,去哪裡弄那麼多錢治兩個癌症病人呢? 兩家老人都不理解,小夫妻倆都這麼年輕,咋會雙雙確診胃癌呢?老人不斷追問醫生,醫生只好多多了解兩個病人的日常生活。 在經過一段詳細的了解後,醫生感嘆:年輕人把自己吃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