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忙著吹捧萬達收購傳奇影業,這230億有可能打水漂的哦!

2021-02-08 娛樂資本論

一個星期之前就傳得沸沸揚揚的「萬達收購傳奇」案,今日終於塵埃落地。

萬達集團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合230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是2016年國內影視行業第一起投資併購案。在王健林看來,這也是電影史上,中國企業在外國的最大一筆併購投資。


雙方籤約後,為萬達舉旗吶喊的報導不在少數,認為萬達集團用230億購買一家擁有《魔獸世界》、《蝙蝠俠》、《盜夢空間》、《哥斯拉》、《環太平洋》等知名電影的IP版權的海外公司是一筆非常划算交易。

仔細推敲之下,萬達併購傳奇影業,差不多就是把自己架在了火山口上。

主要原因是,相比好萊塢六大,傳奇影業跟此前破產的相對論傳媒性質類似,本質上是家做私募基金的電影投資公司,通過跟好萊塢大製片廠一起拼盤投資來分擔自己風險,獨立性不夠。而另一方面,由於好萊塢近些年中等票房體量的影片在減少,馬太效應加速,而像傳奇影業這樣的公司,一般難以拿到高概念的頂級大片的投資額度,這又間接增加了傳奇的風險。

這些來自傳奇影業本身以及美國好萊塢電影投資環境的雙重風險,都將在萬達收購傳奇影業之後轉嫁到萬達身上。

其實,和傳奇很類似的相對論傳媒去年已宣告破產。而它在破產前,傳說BAT三家、萬達和華誼都盯住過這家公司。正如一位久經資本和電影戰場的人所說:「好萊塢到處都是這樣死亡的公司,屍橫遍野。」只不過,相對論在破產前,還未被中國土豪公司收購。

從3年前,萬達就開始高調進軍海外市場。在被外界看來土豪風的「買買買」邏輯下,先是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去年又收購了澳洲第二大院線Hoyts集團。今日,又豪擲230億收購傳奇影業。

對於本次併購,王健林拿出了三點理由:第一,併購傳奇影業的價值並不在於電影本身,因為傳奇影業擁有眾多IP智慧財產權,這些IP會對萬達的旅遊產業、兒童娛樂行業帶來很大協同效應;第二,本次併購將增加萬達在全球電影市場的話語權;第三,萬達的電影製作公司也可以近距離學習傳奇影業的經驗。

不過,萬達集團忽略了一點,儘管投資了《魔獸世界》、《蝙蝠俠》、《盜夢空間》等電影,但擁有部分電影IP,並不意味著同等擁有他想要的「旅遊、兒童娛樂」等衍生IP。

更重要的是,這些知名IP並不能掩蓋傳奇影業自身的高風險。一個典型的案例是,由傳奇影業製作的電影《環太平洋》曾計劃在2017年上映第二部,但最後因資金問題被無限期擱置。


從2014年開始,國內影視公司與美國影視公司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比如華誼兄弟牽手美國STX,湖南電廣傳媒牽手獅門影業。但這些合作案例與萬達集團跟傳奇影業之間的合作不同,前者更多是項目合作,國內外影視公司將錢投資到影片項目上,而萬達與傳奇影業之間的合作則是230億真金白銀的收購,這樣也從項目風險擴大到了公司風險的層面。

傳奇影業和獅門影業也不可同日而語,要知道,獅門影業不僅有比肩於韋恩斯坦公司的獨立電影製作能力,還有不錯的發行能力。此前曾傳聞萬達將收購的獅門影業,但最終失敗,對此眾多業內人士猜測稱「對方的要求很嚴苛,萬達的體量還無法吃下獅門影業。」

從本質上來說,傳奇影業是一家電影投資公司。傳奇影業的母公司傳奇娛樂由Columbia capital、AIG Direct Investment Fund 、Bank of America Capital Investment等6家私募公司共同投資。傳奇影業主要通過拼盤投資的策略與好萊塢大的製片廠合作。此前曾經和華納兄弟合作過8年,投資了華納的40部電影,後來沒有續約,繼而和環球影業合作,但去年和前年的業績並不突出。

甚至,傳奇影業在好萊塢還有一個「前車之鑑」,那就是去年宣告破產的相對論傳媒。

相對論傳媒也是一家電影投資公司,它破產的一個重要原因,電影業務的回收周期及帳務計算有著周期長的特性,這讓相對論產生了大量的資金需求,而這些現金流需求是通過一輪又一輪的借款來彌補的。最終,相對論的資金鍊崩潰了。

實際上,在最近幾年的好萊塢,電影製作根本不是一門好生意。

據凡影周刊調查,1975年之後,僅僅過去二十餘年,至1997年時,大製片公司的平均成本已經在500萬的基礎上翻了十倍,另外還有2000萬美元以上的營銷成本沒有計算在內。電影的整個設計團隊是在策劃階段就已經組建完成,在劇本最終的定稿以及投拍之前,大部分選景工作也已經完畢,以確保電影進入製作階段之後能完全按照既定的路線行進。當然,因此沉澱的成本,以及在運營管理上的耗費也是巨大的,這也是北美電影平均製作費用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實際上,算上通貨膨脹,最近幾年好萊塢的年票房反而是減少的狀況。而且,2015年在北美售出的電影票數並不高,為13.06 億張,排在史上第18名。

樂正傳媒研發與諮詢總監彭侃向娛樂資本論表示,雖然背後有大財團撐腰能渡過一些大小年,但好萊塢六大公司自己的日子不太好過。「2015年,六大公司中的3家票房收入較2014年都出現了超過10%的下降。馬太效應凸顯,有7部電影的票房超過3億美元,比14年多5部。但是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比14年少了7部,票房在5000萬-1億美元之間的電影比14年少了9部。中間層電影減少,這說明好萊塢電影投資的風險在增加。而傳奇影業這樣的公司,其在大製片廠的頂級大片裡的投資額度往往是受限的。」

由於目前好萊塢影片整體「環境」不太好,傳奇影業很難參與進去一些優質項目,所以投資風險很大。這也是,為什麼當年傳奇影業會被合作了八年的華納兄弟「拋下」。

在彭侃看來,目前萬達入主傳奇,「在產業上的風險更多的是一種流動性的風險,比如說相對論傳媒的破產是因為資金鍊斷裂,它其實手裡還掌握著一些IP,如果這些IP,製作成的電影可以大賣,整個公司的資金流是可以緩過來的,就像好萊塢的米高梅一樣。只不過,相對論背後沒有金主幫他度過難關,所以才宣布破產。」

因此,如果站在傳奇影業的角度,這絕對是一筆好生意:因為傳奇背後是基金,沒有六大般很大的財團,這次萬達的加入,反而能讓它背靠著一個資金更雄厚的企業集團。

找項目| 聊影視| 娛樂網際網路| 招夥伴| VIP資源

回復關鍵詞「八卦」、「資本」、「電視」、」綜藝「、「政治」、「數據」、「電影」、「二次元」

相關焦點

  • 萬達35億美元併購美國傳奇影業 最全分析
  • 萬達集團王健林:併購傳奇影業 增加萬達IPO戲碼
    王健林表示,全球電影市場的話語權基本掌控在美國幾大公司手中,此次併購將大大增加萬達集團在全球電影產業話語權。當前,中國電影產業正值前所未有的黃金十年,萬達需要更多的收購、併購。「萬達在今年或者說很快,就要啟動電影製作、發行這個領域的資本化動作,或者說叫IPO」,王健林坦言,傳奇影業這個時候加入,無疑是為萬達的財富故事增加了極其亮麗的元素。
  • 116億萬達電影重組落定,放棄傳奇影業轉型泛娛樂平臺型公司
    作者:家同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 近日,停牌近一年的萬達重組方案終於落定——上市公司擬以現金加發行股份的方式,作價116.19億收購萬達投資等21名交易對方持有的萬達影視96.83%的股份。此次估值相比兩年前的重組方案縮水250億——2016年上半年,萬達電影曾嘗試收購萬達影視,當時萬達影視整體估值超過370億。
  • 你是傳奇,我是傳奇中的傳奇!萬達35億併購美國傳奇影業
    2016年1月12日, 王健林旗下的大連萬達集團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230億元人民幣)100%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是迄今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樁文化併購。通常,總部位於加州伯班克的傳奇影業在融資和製作電影時,只習慣跟環球影業(Universal Pictures)和華納兄弟(Warner Bros)等規模更大的電影公司展開合作。
  • 傳奇影業,與萬達共度的921個夜晚
    北美依舊吃香,內地更是無敵。儘管傳奇影業看起來並不值230億人民幣,但萬達終究擁有了自己的「矛」,同時插向好萊塢和中國的「雙面矛」。然而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900天後,萬達電影重組正式剔除了傳奇影業,但證監會卻邀請公布傳奇影業的財務狀況。
  • 萬達35億美元併購美國傳奇影業 故事怎麼講?
    1月12日,萬達集團併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籤約儀式在京舉行,萬達集團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230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是迄今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樁文化併購。傳奇影業董事會主席兼CEO託馬斯·圖爾將留任,繼續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
  • 傳奇影業再現高管離職:拐點之下,萬達正在經歷轉型陣痛
    因此,這麼來看,羅異離職的原因很有可能跟傳奇影業創始人兼CEO託馬斯·圖爾離職的原因類似,都是來自於萬達方面的壓力。有消息人士向《好萊塢報導者》透露,託馬斯·圖爾的辭職並非是自願,而是遭受來自萬達的壓力。消息稱萬達對於他的管理水平以及運作《長城》、《環太平洋2》等項目的能力表示不滿。而作為傳奇影業子公司傳奇東方的CEO,羅異同樣深度參與了《長城》。
  • 【獨家】收購傳奇影業、實現中企海外最大文化併購的萬達,到底要買出怎樣的一個商業帝國
    1月12日,萬達集團萬達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230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是迄今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樁文化併購,其談判歷時兩年。關於本次收購傳奇影業,王健林表示萬達不是奔著電影去的,而是看重傳奇影業幾千個IP智慧財產權,「這將會變成整個旅遊行業或者兒童娛樂行業巨大的生命,實現電影產品的延續,這是我們併購傳奇影業的一個重要考慮。」同時,萬達謀求在全球電影產業的話語權。王健林透露,「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舉辦一個更大的儀式,我們可能把某個所謂大型娛樂公司,甚至把娛樂集團併購了。」
  • 傳奇影業CEO「承壓」辭職,連萬達這樣的大佬都抗不過電影市場的拐點期
    不過,在被萬達收購之前,傳奇影業已經是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1月,萬達集團宣布,萬達影視230億收購傳奇影業。王健林稱,這是電影史上,中國企業在外國的最大一筆併購投資。在當時,媒體對於萬達花出去的230億究竟值不值就曾有過爭論。
  • 萬達又要買了?被曝將收購派拉蒙影業49%股份,後者估值80-10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13日援引知情人士稱,萬達集團正與維亞康姆(Viacom)進行磋商,欲收購對方旗下公司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49%的股份。維亞康姆為派拉蒙影業估值80億-100億美元,這次交易將為派拉蒙帶來一筆急需的現金流,和在亞洲的重要戰略合作夥伴。這一消息暫未獲得萬達證實。
  • 《魔獸》全球票房或止步4.5億美元,傳奇影業今年恐將面臨10億虧損
    如此看來,《魔獸》在全球的總票房或將止步於4.5億美元左右。這就意味著,出品方傳奇影業將在《魔獸》這個項目上面臨虧損,「萬達爸爸」給予了壟斷性的排片資源撐腰,卻依然沒有把《魔獸》打造成與《速度與激情7》、《美人魚》類似的現象級爆款。
  • 深度解析:為什麼萬達院線中止併購傳奇影業?
    由於傳奇影業收購完成時間較短、體量較大,且涉及中美兩地電影製作業務,所以交易各方認為,應該在內部整合基本完成後,再探討整合機會,可以更好發揮整合效應。第二,萬達收購傳奇影業後,預計其 2016 年扭虧為盈,但是由於傳奇影業收購時間較短,客觀上需要獨立運行一段時間,以證明盈利預測的穩定性,再擇機實施重組,更有利於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 萬達院線372億併購萬達影視明日復牌,會成為《魔獸》電影最大的受益方嗎?
    萬達影視100%股權的預估值為375億元左右,各方協商暫確定標的資產交易價格為372.04億元。 根據方案,公司將以74.84元/股向交易對方發行約4.97億股。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影院投資建設、院線電影發行、影院電影放映及相關衍生業務,其主營業務集中於影視行業產業鏈下遊。
  • 萬達影業融資項目項目分析(詳細分析)
    (作者:新鼎行業研究員,劉霞) 一:萬達收購傳奇影業2016年1月12日,萬達集團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230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是迄今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樁文化併購2011年,公司預計資產總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2014年,軟銀投資2.5億美元入股傳奇影業,雙方還將成立合資公司,拓展全球數位內容業務,並著眼於開發中國與印度市場,艾若拉將加入傳奇影業董事會。
  • 不在安全區的傳奇影業
    那邊,傳奇影業此前被曝光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有意以7億美金收購其股份,雖然萬達火速否認,但傳奇影業未來如何走,恐怕早已不是萬達所能左右的事情了。去年,王健林在接受FT總編萊昂內爾·巴伯採訪時表示,傳奇影業會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重組計劃,最終寄希望其2020年衝到世界前五,從而幫助萬達建立一個全球發行體系。
  • 融資10億美元,《摩天營救》票房開門紅:被萬達「拋棄」後的傳奇影業該如何重新做回自己?
    從2016年35億美元萬達收購傳奇影業,再到2018年7月萬達電影再次重組,傳奇影業被宣告正式剝離在重組方案之外,不知不覺間傳奇影業已經在這三年蛻變為了一家專業製作在北美不受歡迎,在中國頗受熱捧影片的好萊塢電影公司。雖
  • 《皮卡丘》先到,《哥斯拉》後至:背後是萬達與傳奇影業的姻緣故事
    如果兩部影片累計的全球票房能夠超過10億美元,無疑2019年就將是傳奇影業打出翻身仗的一年,有望重現當年《蝙蝠俠》時期的輝煌——這也意味著今年一整年的財報也完全落在了這兩部影片肩上。對於傳奇來說,這樣的機會可謂頗為珍貴,尤其是在和萬達之間藕斷絲連的投資關係引起高層變動後,無疑將給公司未來打上一針強心劑。
  • 傳奇影業任命劉思汝為中國區新CEO
    時光網訊 根據《綜藝》報導,曾打造過《環太平洋》《侏羅紀世界》與《哥斯拉》等系列電影的傳奇影業,任命劉思汝(Sirena Liu)為中國區分支「傳奇東方」的新CEO,工作地點在北京。在來到傳奇之前,自2015年10月至2019年中旬,劉思汝是20世紀福斯中國區的董事總經理,後來迪士尼收購福斯的流程結束,這一職位也變得冗餘。  2011年,傳奇東方在中國成立,旨在與中國公司合拍外片,繞過每年30多部的「進口片」名額。2016年1月,萬達集團宣布以35億美元(約230億人民幣)併購了傳奇東方的母公司傳奇影業。
  • 《口袋妖怪GO》真人電影曝光:傳奇影業有望改編
    報導指出,傳奇影業是本次影視改編權競購的領先方,它們似乎已經打敗華納和索尼。另外,擔綱編劇的將是曾操刀《Chronicle(超能失控)》的Max Landis,目前一切工作都在秘密進行中。我們知道,2016年1月,萬達集團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230億元人民幣)收購了美國傳奇影業,但時光網曾報導,,外界因此擔憂這點會否影響到對於日本IP改編的成功。
  • 萬達旗下傳奇影業將投拍Pokemon真人電影:靠譜麼?
    根據外媒的爆料,被萬達集團所收購的傳奇影業(其上一步電影就是《魔獸》)獲得了《精靈寶可夢》真人電影改編權,並將聯合Game Freak推出首部精靈寶可夢題材的大電影《名偵探皮卡丘》,電影預計將於2017年開拍。首部皮卡丘真人電影落入萬達手中事實上,之前就已經傳出過《精靈寶可夢》即將改編為真人電影,而華納兄弟、索尼影業和傳奇影業這三大巨頭都在搶奪這一火熱IP的拍攝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