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吳俊宏主播溫情朗讀
北京城的氣溫已低至零度,此時座座軍營傳出的陣陣《駝鈴》聲,提醒著人們一個不以氣候命名的季節已跟隨呼嘯的北風一起到來。這是一個屬於軍人的季節——退伍季。正當季的寒風讓一張張熟悉的臉龐和一雙雙用力揮舞道別的手凍得通紅,也讓我們這些老兵心中關於軍旅的記憶變得愈加火熱。
哨位上專注的神情,訓練場上嘶吼的吶喊,營區中響徹雲霄的歌聲……無一不在詮釋著迷彩青春的誓言。時光荏苒,我們留下了八年美麗的回憶,也用八年踐行了那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的決定。
我想,即使脫去軍裝的若干年後,我們一定也會很驕傲地說:「青春迷彩永不褪色,我驕傲,因為我曾是當兵的人」。
回到八年前,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我帶著一張遠離家鄉的車票,揣著「男兒何不帶吳鉤」的夢想,奔赴遠方。臨走前的晚上,父母一直忙著幫他們去「尋夢」的孩子收拾離家的行囊。那天晚上,父母說了很多很多。
就如那首軍歌唱的一樣「參軍前的那晚上,興奮又緊張,翻來覆去難入睡,索性下了床。父親悄悄來身旁,扶住我肩膀……」那晚讓我不舍的東西太多太多,有父親母親,有鄰裡鄉親,有生長十幾年的故鄉,有叫「旺財」的狗,還有那心愛的姑娘,還有……還有……
那晚,那個懵懂少年長大了,懂得了感恩,明白了不舍,也知道路是要自己走。
一朵紅花別胸前,火車的轟鳴聲,把臨行前的再三叮嚀無情打斷。車窗外的父母佝僂的背影越來越小。而我的軍旅之路也正式邁開了第一步。
八年裡,我學會了軍人的擔當,培養了嚴謹的作風,煉出了鋼鐵的意志,鍛造了強壯的體魄。
八年裡,我有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你看,那個是對我嚴格訓練的新兵連班長,他還因為我在隊列裡講話,把我狠狠地批評;你看,那個是因為手腳不協調走出「順拐」被我嘲笑的新兵戰友;你看,那個是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為我開導,給我幫助,告訴我「兄弟別怕有我在」的指導員;你看,那個是在訓練場上摔倒又爬起來的我,是手握鋼槍威武挺拔的我。
你聽,那是我第一次打靶時的槍聲,多麼震撼的聲音;你聽,那是我獲得優秀士兵的心聲,多麼驕傲的吶喊;你聽,遠方傳來的一二三四的聲音,多麼動聽的旋律;你聽,夜裡的風吹動哨位旁那棵榕樹的聲音,它在說「兄弟這是我一起戰鬥過的地方」;你聽,又響起了駝鈴聲,那不是離別的曲子,是下次再聚的歡慶音樂。
脫下了軍裝的我,內心充滿對未來的迷茫。但是我轉念一想,八年前都有「男兒何不帶吳鉤」的豪邁,現如今怎麼會沒有「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勇氣呢?
古往今來,士兵從來都是衝鋒陷陣的代名詞,將來的我們會為自己的人生再次衝鋒陷陣,再次訴說勇者無畏,再次詮釋咱當兵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