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食代 何丹琳
在全球貓犬數量第二多的中國市場,瑪氏正在加大押注「它經濟」。
今天,小食代此前曾「劇透」過將於近期開工的瑪氏天津寵物食品工廠正式舉行了啟動儀式。該新廠將成為瑪氏亞洲最大的現代化寵物食品工廠。這也是瑪氏繼1995年在中國率先設立寵物食品生產線、2007年首家寵物食品工廠投產後,在華投建的第三家寵物食品工廠。
「現在中國大約有1億隻貓和狗,我們認為寵物食品有著非常巨大的潛在市場容量,而新廠將會支持我們未來10-20年的業務發展需求。」瑪氏寵物營養業務中國區總裁牛英華在電話交流中告訴小食代,天津新工廠預計將在2022年底正式投產。
據介紹,這家新廠投資超過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6億元),滿產後年產能可達25萬噸以上。在上述獨家交流中,牛英華還向小食代談到了瑪氏寵物食品未來更靈活的生產模式,以及在大數據時代新品研發及消費者觸達的變革等。
我們一起來看下。
那麼,新廠將會生產什麼產品呢?
瑪氏在今天發布的一份通報中提到,定位於滿足消費者對高端化和多樣化寵物食品的需求,天津新廠將生產包括乾糧、溼糧和零食等不同類型的產品,並通過柔性生產等實現多品類、多種規模的「靈活供應」。
「從生產能力來講,我們現今在中國所落地的這些品牌,新廠都能夠生產。由於瑪氏寵物營養在全球的品牌和產品組合非常豐富,未來結合中國消費者的本土需求,我們會陸續引進更多的產品進行本土化生產。」牛英華告訴小食代。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布局未來產能,瑪氏寵物食品天津新廠的生產模式將變得更靈活了。這背後是源於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和迭代加速。
「現在的中國消費者,尤其是95後,他們喜歡體驗各種各樣不同的東西。因此對我們來說,產品創新的要求就跟以前不一樣了。」牛英華告訴小食代,「以前更多的是規模生產,未來則需要柔性供應,需要你在有一個好點子之後快速地投入生產,然後快速地上線測試。」
她說,在這種模式下,最初有可能是「快速地小批量生產」,如果市場試水效果很好,會繼續大規模投產。「一方面,我們要為未來的需求做產能儲備,另一方面,我們要為應對未來的生產方式做好準備。我們希望未來的工廠模式能夠快速響應市場新需求,這是我們對新工廠寄予厚望的部分。」
小食代介紹過,今年以來,瑪氏寵物營養也在中國推出了諸多新品,如偉嘉多口味「小魔粒「潔牙貓餅乾、美士天然無谷系列、寶路肉食控系列等。
「目前來講,新品的銷售表現超過了我們預期。」牛英華向小食代透露說,接下來幾年裡面,瑪氏寵物營養在中國市場會有一個「非常龐大的新品計劃」,這些新產品會主打高端化、天然化,例如在貓乾糧領域裡推動「天然糧」的發展;未來甚至可能會推出新的品牌。
也許會有養寵人士發現,瑪氏寵物營養跟貓相關的新品越來越多了,這背後是一個很有趣的趨勢:長期以來,中國寵物狗的數量以及相關的生意規模都是遠遠大於寵物貓的,但近兩年來,寵物貓的數量開始追平寵物狗了。
牛英華說,如果看全球不同國家的情況,美國是一個「狗市場」,歐洲、俄羅斯和日本都是「貓市場」。過去,中國也一直被定義為一個「狗市場」,但這在過去兩年之間發生了很大變化,「到今天貓和狗在數量上差不多是持平了」。
她認為,這是跟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現在養寵的人群越來越年輕化了,而年輕人的工作壓力非常大,養狗的話,他們可能沒有充足的時間去貼身陪伴和去遛狗,而貓就相對獨立,沒有那麼粘人。所以,你會看到養貓的比例,尤其是年輕人養貓的比例,變得越來越高。」
迎合「擼貓人」變多的趨勢,瑪氏寵物食品也正在加大貓相關新品的上市。「在過去1-2年裡面,我們推出的好多新產品都是為了滿足貓家長的需求的,例如進口的曠野系列貓糧等。」牛英華告訴小食代。
目前在中國市場,貓的卡路裡轉換率(註:寵物所攝入的能量中,由加工寵物食物商品提供的能量所佔的比重)要比狗高。但整體來看,中國的卡路裡轉換率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很多中國消費者會用飯菜餵養貓狗,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將人吃的食物給到貓狗是對它們更有益的,但是實際上它們需要的營養跟人類是不一樣的。」牛英華說。
她表示,在發達市場,卡路裡轉換率大約在90%左右,而這一數字在中國則低很多,但近年來有所上漲,部分是由于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寵物主人開始選擇專業的寵物食品來餵養。
在中國市場,瑪氏的「加速跑」不僅體現在產品生產環節,其實還包括了前期的研發和後期的營銷。和以往相比,「大數據」在這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過去10年間,更多的是你有了一個創意之後推給消費者。現在在前期研發階段,更多是從消費端快速取得大數據,根據人群標籤,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後推出產品。我們有很多數據工具來幫助我們做消費者傾聽,而以前要調研這些內容速度會很慢。」牛英華告訴小食代。
例如,如果觀察到某一個搜索詞的熱度在上升,瑪氏的研發團隊可能很快將相關的需求反映在新品上。
在後期的營銷階段,大數據也正在幫助瑪氏更好、更精準地觸達潛在顧客。
「對我們這個品類來說,精準觸達極其重要。因為只有你家裡養了貓或狗,我的產品才跟你有關係。否則,我就是觸達到了你這個消費者也沒有用,因為你根本就沒有這個需求。數位化在這一點上大大提升了我們的效率。」牛英華告訴小食代。
另外,她表示,瑪氏可以從大數據中看到,消費者喜歡在哪個平臺去查看產品的信息,是抖音、小紅書還是知乎等,以及喜歡看到什麼樣的語言等,從而進行有針對性地溝通。
「例如,有些消費者就特別關注蛋白,另一群的消費者可能就更喜歡時尚。」她說,這使得瑪氏在上市時更心中有數,包括主打什麼賣點,選擇什麼包裝,以及用什麼消費者感興趣的熱點詞彙去吸引他們等。
已經有不少新品通過這種方式推出,比如今年上市的偉嘉「小魔粒」潔牙貓餅乾。「我們快速捕捉到市場上對於貓的口腔健康的需求,然後很快就研發出了主打這個概念的產品。然後,包括新品到底叫什麼名字,其實也是消費者告訴我們他們的喜好的。」牛英華說。
「從有這樣的概念到真正上市,可能也就三四個月的時間。」她表示,未來,C2M是一種大有可為的生產方式,也將是瑪氏寵物營養推出新品的一個重要方向。